据电动君了解,中国充电站的保有量从2010年的76个以年复合增长率90.2%增加到2015年的3,600个。同时期公共充电桩的保有量从1,122个以年复合增长率87.7%增加到49,000个。除了公共充电桩,2015年私人充电桩保有量接近50,000个,商用充电桩(用于公共汽车、物流车辆、企业和公共机构)合计约50,000-60,000个,从而使国家的充电桩总数高达近160,000个。
具体情况如下:
我国的新能源销量逐年递增,截止到2015年,销售量达到33万,生产量36万、保有量45万,而且销售量复合年增长率高达96.83%。据估计,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生产量和保有量将分别达到:143万、200万、493万。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数量从2010年的76个到2015年的3600个,复合年增长率为90.2%。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的数量从2010年的1122个到2015年的49000个,复合增长率是87.7%。
在2016年,我国充电桩累计装机量约为三万个,2020年有望达140万个,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据图表显示,我国重视充电桩市场的投资,在2015年,投入约87亿元,而在2020年,预计投入272亿元,这预示着充电桩市场规模还有很多未知的发展空间。
为加强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和保障,政府大力支持,实行地方补贴政策。各省份不同,补贴标准也各异:北京、广州、深圳等省份的补贴在总投资的30%,甘肃较低,约为5%;江苏、南京、无锡等城市根据直流电和交流电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
电动君点评:
随着技术进步、政策扶持以及企业投入增加,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近两年迎来了跨越式发展。而且我国发展以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路径日益清晰,这意味着充电桩后续将不可避免地迎来建设高潮,并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显著投资机遇。
新能源汽车已发展到第四阶段
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在这条全新的赛道上,难免会遇到难题。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不少行业大咖集聚于北京,围绕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动力电池等核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趋势进行深刻探讨。
这些大咖都是当前汽车发展过程中的实践者,他们在此各抒己见,为这个高速发展的产业适时地进行扶正和建言。
四个阶段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就电动化转型、交通和绿色能源融合和绿色发展等方面话题向大家分享了他的经验洞察。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社会、全行业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电动化向纵深发展。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需要坚持纯电混动和纯燃料电池技术协调发展等。
他把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布在1992年到2022年的30年时间里。
第一阶段
以科研为主,从国家的一些重大专项来推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滋生萌芽。
第二阶段
2007年—2017年各项文件、规划的推动实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9年至2012年25个示范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进行推广使用,但影响力有限,截至2012年底,累计推广2.7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对公领域推广2.3万辆,对私领域推广4000辆。
第三阶段
市场化发展和对外开放阶段,产品进入导入期。这个阶段更为标志性的事件是传统的油车企业往新能源转型。
北汽新能源作为我国最早开始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企业之一,是示范运营与产业化发展的先行者,2013—2019年连续七年位居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
到了2020年比亚迪发布领先行业的刀片电池,2021年发布超级混动DMi技术,2022年比亚迪以186.8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冠绝全球,同年底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值车企,有效提升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全球影响力。
作为我国最早开始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企业,北汽和比亚迪都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随后,以特斯拉、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也开始加入汽车行业的竞争和发展。
第四阶段
从2021年到现在,双碳战略“2060”引领中国汽车高速发展。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2021年、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爆发性增长,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分别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352.1万辆、688.7万辆,渗透率达到13.4%、25.6%,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20%,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具备规模发展效应,产业开始进入普及阶段,市场开始快速拓展。
其中,插电混动汽车在2021年、2022年分别实现销量60.3万辆、151.8万辆,同比增长140%、150%,成为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参与到全球竞争中。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我国占了3席,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的企业中我国占据6席,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新的发力点
虽然新能源产业的销量成绩不错,但从多家企业发布的财报来看,并不赚钱。“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增长的电动车不赚钱,赚钱的燃油车不增长。”张夕勇直言。
张夕勇提到,在未来交通能源绿色融合发展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将发挥关键的牵引作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着电池原材料和车规级芯片等“卡脖子”领域,成本高于售价和产能利用率不高、商用车和新能源渗透率还比较低的问题。
所以,新能源化对商用车迭代升级是革命性的,且对实现汽车行业“双碳”目标意义重大。张夕勇表示,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正在由高补贴向后补贴时代转变。
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迷之后,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销量达到18.6万辆,同比增长54%,特别是新能源重卡更是实现了148%的井喷式增长,特别是在换电方面快速发展。
张夕勇认为,新能源商用车技术不断升级,未来将呈现多技术路线并存的局面,短途场景将主要采用纯电+换电类产品,燃料电池将主要用于中长途、中重型车型。
“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万辆,渗透率有望超过30%,将直接通过运输结构的低碳化,直接拉动可再生电力、绿氢等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张夕勇说道。
新能源商用车竞争格局正在形成,传统企业新势力群雄并起,北汽在这一领域也是加速布局,并定下今年商用车销量5万辆的目标,主要包含物流车、大客车、中重卡,明年力争10万辆。
不可否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今天的成绩,充分体现了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作用。
但当前汽车行业的转型速度很快和强度很大,所以在转型过程中难免遇到如盈利、技术创新、产业链内耗等困难和瓶颈,如何实现共赢还需不断扩大产品、技术、品牌、文化的国际化影响力,真正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