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中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同时,推动更多领域与旅游业相加相融、协同发展,其中体育业作为促进全民健康、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体育+文旅”深度融合,是实现体育与文旅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此创造业态融合的溢出效应,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力量支撑。
近年来,我国体育旅游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发展趋势向好,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6方面20项重点任务,其中对促进文化娱乐消费、旅游消费、体育消费等作出了明确规划,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
把握新趋势、新规律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趋势日益紧密,通过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有效促进了文旅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为体育产业的国际化传播与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趋势日益紧密,通过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有效促进了文旅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为体育产业的国际化传播与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就在城市内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旅游热潮,形成了独特的体育休闲旅游消费新趋势。
体育旅游在全球范围内正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体育旅游产业正在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远超旅游产业4%—5%的整体增长速度。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旅游消费升级,人们对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形式需求增加,为满足其需求,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特点。2023年我国体育消费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体育消费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8万亿元。
体育旅游已经从“体育+旅游”单一形态,逐渐演变成“X+体育旅游”的多元形态。“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交通旅游+体育旅游”“商业旅游+体育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等体育旅游市场中的跨界新产品,推动了体育旅游的广泛发展。例如,哈尔滨平房区通过推出文化体育旅游地图,将其特色工业文旅景点与冰球、冰壶、冰盘等冰雪项目场馆和冰雪文化博物馆串联起来,游客可以一站式感受工业、冰雪与体育的完美结合。
体育旅游也开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通过线上平台预约赛事、购买门票、预订住宿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游客的行为和需求进行分析,为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也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例如,河南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依托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国养生地”的发展目标,吸引了大量太极拳爱好者,促进了当地体育旅游的发展。
当然,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多个维度上进行深入思考和精心规划:
一要避免同质化,提升独特性与创新性。在体育旅游市场日益饱和的今天,避免同质化、提升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格外重要,不仅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如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体育项目等,还要在产品设计上注重创新性和差异化。
二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社会福祉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在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如合理控制游客流量、推广绿色出行方式等。
三要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与游客体验,提升满意度与忠诚度。打造符合市场需求和游客期望的体育旅游产品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游客的偏好、需求和消费习惯,加强与旅游机构、旅行社等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
四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建设和完善体育旅游场地设施、器材装备、医疗救援等配套设施;提升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品质和水平;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体育旅游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成都体育和文旅资源丰富,应牢牢把握新时代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规律,从业态融合、产品焕新、文化引领、品牌打造等方面推动“体育+文旅”的深度融合,构建文体旅发展新格局,助推成都“三城三都”建设高质量发展
成都体育和文旅资源丰富,应牢牢把握新时代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规律,从业态融合、产品焕新、文化引领、品牌打造等方面推动“体育+文旅”的深度融合,构建文体旅发展新格局,助推成都“三城三都”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紧跟消费趋势,培育多元业态。顺应当前户外探险、体育观赛、休闲健身等消费新热点,积极发展体育休闲营地、大型体育赛事、体育培训教育等新兴产业,满足消费者对体育旅游的新需求;加快成都竞技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推动观光休闲型旅游向体验运动型旅游转变,构建文体旅产业生态圈,形成多产业共生、互补、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为建设需求旺盛、业态丰富、消费强劲的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增添新动能。
二是积极承办赛事,上新文旅产品。积极引进和举办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如世运会、马拉松赛事、KPL竞技赛等,坚持以赛聚人、以赛招商、以赛营城,利用体育赛事的举办,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赞助广告、体育旅游消费等,形成赛事经济产业链,最大化体育赛事的乘数效应、融合效应和带动效应,实现体育旅游与城市治理的良性循环。将体育旅游与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等相结合,推动“体育+旅游”单一形态转变为“X+体育旅游”的多元形态,同时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成果的应用,打造综合性的体育旅游产品,为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注入新活力。
三是立足资源禀赋,融入城市文化。依托由龙门山与龙泉山构成的“双山屏障”,以及岷江与沱江交织的“两江脉络”所共同构建的生态基础架构,开展自然探险活动、野外生存技能培训、水上休闲运动等体育项目。积极建设和完善成都市的绿道系统和公园体系,为市民及游客提供高品质运动休闲空间,打造山水融城、城乡贯通、全域覆盖的体育旅游胜地。深入挖掘成都的历史、人文和艺术等要素,将川剧变脸、蜀绣技艺、太阳神鸟等城市符号融入体育赛事,传播兼具成都生活美学特征和古蜀历史文化底蕴的体育消费文化理念和价值,助力成都市世界旅游名城建设。
四是塑造品牌形象,创意营销宣传。积极培育品牌赛事,扩大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中国·都江堰(虹口)国际漂流节、熊猫超级山径赛等自主品牌赛事的影响力。围绕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的“三都”建设,在体育赛事中融入地道美食体验,打造音乐与体育共融的赛事氛围,利用会展平台推广体育旅游资源,将体育旅游与美食、音乐、会展深度融合。串联大熊猫、三星堆、寻味川菜等特色IP形象,开发体育旅游相关的文创产品,如设计以大熊猫为原型的运动装备、具有三星堆文物图案的运动配饰、融入川菜元素的赛事纪念品等,为成都市打造世界文创名城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体育旅游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球对体育休闲旅游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体育旅游将成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各地间的体育旅游交流与合作将更加频繁和深入,以期共同探索体育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同时,数智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体育旅游的创新与升级,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沉浸式的旅游体验。体育旅游将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健康与快乐,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