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的英语课堂教学为每位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共11篇)
让快乐的英语课堂教学为每位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 涪陵城区第十小学校张红琼
摘要:形式丰富、轻松活泼的小学英语课堂才是受学生们欢迎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率的课堂。在英语课堂上要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要充分投入其中,让学生善于动脑、敢于动手、勇于开口,让他们在英语课堂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在其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关键词:学习兴趣高效英语课堂理想的翅膀
近几年来,小学开设英语课已经普及,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英语? 创建高效课堂是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达到的目的。我认为要真正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成了每位英语教师备课的重点,如何向40分钟要效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
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英语的角色,为引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奠定基础。比如:教师一上课就用英语和学生打招呼,hi, hello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tand up,sit down please等等,随后教师译成汉语,耳濡目染,时间不久学生不但明白意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害羞胆怯,张开嘴大胆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最大限度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
二、营造学校和家庭的英语氛围。
例如:把钢笔、铅笔、铅笔盒、黑板、门、窗等分别贴上标签,写上相应的英语单词,并鼓励学生用这些单词造句,学校黑板报要写上常用的英语句子,英语角,英语小天地,学校的宣传标语也要注明汉语和英语,以唱助教,以唱助学,爱唱歌是孩子的天性,优美的旋律,简单的英语歌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上可运用录音机学唱英语歌曲,也可分角色表演唱、全班齐唱、男女生对唱等形式。同时老师要同学们一起唱,例如abc字母歌、过生日时唱的happy birthday to you等等。把学习英语推上了一个 新高潮,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实践已经证明,以唱助教,以唱助学,事半功倍,效益多多。
三、简笔画情景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方法。简笔画易学易画只求写意,不求写实,寥寥数笔,画龙点睛,明白其意即可,它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为英语信息的输入创设了最佳通道,大大提高记忆效果,由抽象的语言文字到形象具体的简笔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学生在初学英语时,都是抱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去学习的,但由于以往的教学方法没有能为学生提供畅通的信息通道,使学生学起来费劲,单词记不住,知识不系统,能力没提高,他们的成功体验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而简笔画情景教学法则恰恰相反,由于它抓住了英语形象性、直观性、情景性的特点,把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生动的形象结合,提供了信息传递的最佳通道,因此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过去学不会的东西学会了,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而正是这种自豪感和成就感,能够重新唤起孩子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试用简笔画情景教学法半年后,我做过一次民意调查,结果表明,100%的学生
喜欢这种做法,就连学习最差的学生也表示:过去听课只是听老师讲,对知识一知半解,而且在课堂上从来没开过口,自从用了简笔画情景教学法,不仅听懂了,而且还能当堂把所学的内容复述出来,这在没用简笔画情景教学法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次民意测验,100%的学生表示对英语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没有一个表示不感兴趣。实践证明,简笔画教学情景教学法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方法,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掌握这种方法,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四、串词成句编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都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决定英语教学的成败。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例如在教学zoo bus boy bike monkey 这些单词时,我这些单词的图片编成小故事,配上轻松优美的音乐,进行讲解。如一个boy骑bike去zoo看monkey,玩得很高兴,回来时坐bus.然后提问,谁去动物园了?怎么去的? 去干什么?怎么去的?怎么回来的?学生通过回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单词的含义。中间交叉了母语更让学生容易和生活产生联系,激发想象力,培养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能愉快地获取知识。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英语课堂
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由于我校教学条件优越,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画面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时我还利用实物展台的展示作用,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记录下来,教室中的学生可以欣赏到台上学生的表演,同时自己也想跃跃欲试,这样一种十分融洽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了,学生中也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
六、使用合理的评价手段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
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激励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长在充满激励氛围的孩子,会不断进取。我的评语有:Clever boy/girl.Very good.Well done.Pass.Wonderful…被赞扬的同学看到全班同学对他拍手喊出这些评语时,都是神采奕奕。我还采用书后盖印儿、发放小礼物等激励手段。有时,甚至亲切的对学生笑笑,摸摸他们的小脑袋,都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学生在课后会互相评比书后的“印绩”多少,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渐形成。
通过采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在任务中不知不觉感受了英语,喜欢上了英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勃勃的小学英语课堂。由于采用了多元的评价手段,每个学生在英语课上都是主角,他们的成功感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都觉得英语课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
总之,要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是一门语言,鼓励孩子大胆说,学生如果说错了,老师千万不要横加指责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赏识每一个孩子,对于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一定要赞扬鼓励,从兴趣出发,让学生愉快学习,让快乐的英语课堂教学为每位孩子都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更高、更远的蓝天吧!
参考文献:1,、王兴举 “知识,学习与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2月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 2006年7月
3、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的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4、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3月
让自主学习为英语教学插上理想的翅膀
江苏 扬州 ●徐 韬1,吴 丹2
一、研究背景
近期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中央电化教育馆 、中国发明协会、江苏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大赛,笔者有幸参加了小学英语团队的比赛。今年比赛的要求是以小学牛津英语5A Unit7After school PartA内容为基础,设计一份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及配套的教学资源。
二、案例分析
本文对笔者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回顾和分析,旨在探索发挥自主学习作用的有效教学途径。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如下:
Step1:Pre-reading
自主学习任务单开始设计了四个小任务,并且用闯关的游戏形式将这四个任务串联起来。学生在闯关时注意力集中,积极开动脑筋,复习已学的现在进行时的陈述句,丰富了语言的输出,并且在语言输出当中通过记忆大考验和句子过山车的环节自然生成了新的语言知识点,弄懂了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并且归纳出它的用法,真正体现了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Step2:While-reading
(1)自主学习单词。该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寻找和识别信息方面,并要求学生眼、脑、手、嘴并用,即眼看――输入信息,脑想――过滤信息,手写――记录信息,嘴说――分享信息(课上实施)。这样,既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思考,又锻炼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2)自主学习句型。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听读材料,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解决了生词后设计了一个跟读句子环节,既帮助学生熟悉了生词的语音语调,又通过句子理解了词义,促使学生记忆、积累并丰富词汇。
(3)自主学习文本。设计阅读表格是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将纲领性问题和细节问题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形成主干信息与分列信息相关联的意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Step3:After-reading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在人格情感方面的.协调发展,追求有意义的人性教育。任务六设计学生欣赏一段课外活动视频,谈谈自己的课外生活,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有效地提升了语篇的思想教育价值,深化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三、自主学习的优势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任务单主要有以下优势:
(1)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有目标地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查找自己所要问题的答案,再在“当堂训练 ”中去证明和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这就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英语,基础,提高,完善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人类只有学会了怎么样学习, 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的构成。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英语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 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是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实践、锻炼得出的。下面, 笔者把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又包含不同的方面。
一、基础阶段
初一是基础阶段, 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在预习、复习、使用工具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培养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 精心设计预习题,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机
教师要精心预设课堂并全力组织英语教学,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初一的学生往往会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尽可能地给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获得初步的成功感, 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传统媒体, 同时积极利用音像、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2. 方法指导,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英语词典等不同的工具书, 再结合实际, 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能力结构, 选择一定的英语听力材料、阅读材料等, 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学生训练听力和阅读, 扩大学生的英语知识输入量, 使学生能够逐步养成听英语、做阅读的良好习惯。
3. 基础阶段还应当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英语语感是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核心, 这是一种对语言的整体性、综合性、得体性以及正确性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也是一种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首先让学生多听、多读, 其次还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材, 联系实际。这一过程必须贯彻教学始终, 因为英语语感是学生学通、学好英语的标志。
二、提高阶段
初二是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内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学生如果具备了扩大英语输入渠道的能力, 并持之以恒, 再加上教师及时地培养, 学生的英语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提高。如通过初一学生英语知识和英语能力的训练之后, 及时地拓展“My school”“Our classroom”等话题练习;用丰富的人物传记、信息条、电话留言等形式的英语学习,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习英语的关键,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 朗读背诵是学生最好的语言实践。通过朗读背诵, 能够提高学生的辨词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生的听力能力、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英语写作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
英语语言方面的材料丰富多彩, 培养学生勤于记录、摘抄等习惯, 并将它们及时地记录在笔记本、卡片以及软件设备中, 也是提高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制订学习计划, 这样才能使得自学带有较高的目的性。教师还要能够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良好的学习方法, 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这个阶段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分界点, 不让孩子掉队、因材施教是本阶段的工作重心。对于学困生, 教师应要求他们平时多记单词, 并教给他们科学的记忆方法, 让他们加强有意识记忆、理解识记, 做到及时复习, 强化记忆。教师要让他们多练习难度较小的单项选择, 以点带面, 辐射其他题型, 并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 教师要认真考虑教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三、完善阶段
初三是完善阶段, 教师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逐步获得英语自学的能力, 并能够有自身的学习习惯和个性特点。
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 学生会逐步形成自己的英语自学模式。就笔者所带的班级而言, 学生在经过了两年多的积累和训练之后, 形成了从制订计划、扩大输入到培养听力能力、背诵能力以及写作表达的五个过程, 形成了非常有效的自学模式。从经验上看, 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基本上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培养了初中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到了初三年级和自学的完善阶段, 强化自主解题能力也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自主的独立的进行各种题型的解答是完善阶段的重要作用之一, 尤其是在阅读理解的自主练习当中, 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得到答案, 而且要培养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掌握独立解决生字生词的方法。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能够找出阅读理解中的一些比较典型的长句子, 如定语从句等, 并进行分析研究读懂理顺。注重了这些之后, 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增强。但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离不开学生和教师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终身获益, 是世界性的话题, 是英语课程改革的焦点。古语云:“授人千金, 不如教人点石成金。”我们国家需要的不是只会读死书的学生, 而是需要有能力的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目前的学习, 更有利于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因此, 教师在重视教学成绩的同时, 不能忽略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应从现在做起, 从自身做起。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 只要努力, 学生一旦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 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就会真正自由地进入学习和创造的殿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趣味;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42-01
音乐趣味教学法是培养一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应从实践角度出发,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参与,在趣味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作用
1、趣味教学是架设学习音乐的桥梁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趣味教学引进课堂,是势在必行的。所以音乐趣味教学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2、趣味教学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趣味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
二、进行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
1、“趣”在语言交流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争吵”的机会,让人人都说起来,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
(1)儿歌谜语来“引”趣。儿歌、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歌曲《可爱的太阳》编成:什么东西像灯笼?高高挂在半空中,照得屋里亮堂堂,照得我们暖烘烘。
学生们认真的听着,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当谜底亮出后,我说:“小朋友,老师把这个谜语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学生听了都很惊奇,纷纷说:“耶!谜语也能唱成歌曲?”我说:“对呀!这个谜语我们不但要给别人去猜,而且还要去唱给他们听,你们说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高兴得不得了,饶有兴致地学了起来,唱得非常动情。
(2)你问我答来“增”趣。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體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
2、“趣”在活动体验中
如在学习常用的力度标记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编一些音乐谜语或顺口溜。像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
在辨别1、2、3、5四音时,让学生分别扮小鸭、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在听音模唱时,让他们用该动物的叫声模唱音高,以提高学生对音的听辩能力,这种形象且有趣味性的活动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愉快的模仿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
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3、“趣”在教学手段运用中
教学手段在音乐课的运用中表现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具的运用。在教具的制作上,可以做一些动物、音符的头饰,美丽的“花朵”形象的图画,还可以制作“活动”的教具。如在歌曲《谁唱歌》的教学中,老师可先将几个卡片制作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当老师教授歌词内容时,启发学生“谁唱歌儿叽叽叽?”学生回答:“鸟儿唱歌叽叽叽。”老师就将黑板上的“鸟儿”“飞”到挂图中歌词的空白处。这样,对于歌词的记忆就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的运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使音乐课更显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它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从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百鸟林中争鸣,听后感觉是欢愉?是清新?还是联想山中行旅的心境?秋雨打窗声,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音色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只是激起了各种情绪:不安、兴奋、欢乐。然而他却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静听“花”开,让倾听为孩子插上翱翔的翅膀
四川省三台县芦溪小学 徐珍珠
【摘 要】倾听是一门学问,倾听是一门艺术,倾听更是一种欣赏,只要教师在倾听时真诚热情,耐心等待,同时做好榜样示范,就能为孩子们插上翱翔的翅膀。
【关键词】倾听 尊重理解 耐心等待 榜样示范
倾听就是主动地听、认真地听、耐心地不急不躁地听。倾听是对他人的一种恭敬,一种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诚……倾听是心的接受,是热的传递……倾听是智者的宁静……一个愿意倾听且善于倾听的教师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学生愿意跟他交谈,使师生关系变得亲切、友好,还能为学生插上翱翔的翅膀。
一、尊重理解――点燃孩子心中的希望
倾听是一门学问,倾听是一门艺术,倾听更是一种欣赏,教师的倾听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欲望,让倾听为孩子插上翱翔的翅膀。
记得有一次在上公开课“倾斜的伞”时,由于是借班上课,因此对学生的情况不太了解。当我问到“你觉得外公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孩子们都纷纷举手,回答了我预设的答案:“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外公是一位疼爱丹丹的老人”……此时我注意到了在讲台右边一个不起眼的小男孩,他没有举手,但从他热切的目光中我读懂了他想表达,于是,我不假思索地请他来回答。“外公是一个很笨的人……”他大声回答到,我一下子蒙住了,这可不是我预设的答案啊,我有些后悔抽他答问,但碍于面子,我还是微笑着说:“你的见解很独特,能告诉老师原因吗?”他立即回答:“外公家只有一把雨伞吗?为什么他要和丹丹共用一把伞呢?他从家走的时候多带一把伞,不是不会淋湿自己了吗?外公真笨。”我一时语塞,只草草说了句:“你的思维很细密,相信你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孩子,但此时,老师也无法回答你的疑问。相信你会和你的同学课后去寻找答案的,对吗?”小男孩点点头,坐下了,我也就狼狈收场,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了。事后听他的语文老师讲,那个男孩原本成绩很差,学习也不积极,一般了解情况的老师都不会抽他发言,可我的举动改变了他,公开课那天晚上,他写了一篇日记:“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听我回答问题,今天老师还表扬了我。原来我也是被重视的,我会爱上学习的……”
二、耐心等待――给予孩子自信的力量
“耐心是一种品德,是取得教学成功的理所当然的必备条件。”耐心等待,这样不仅能净化孩子的心灵,还能为孩子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在我班上有一个稍微有些口吃的孩子,这孩子一直不太爱说话,怕招来别人的嘲笑。在教学“难忘的八个字”时,我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文中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这问题只需要回答“我愿你是我的女儿”就行了,当时几乎全班的孩子都举起了手,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发现只有他没有举手,为了鼓励他,我点了他的名字。他怯生生地站起来,结结巴巴的说:“我――我愿――我愿你……”还没等他说完,教室里便想起了一阵嘲笑声,他的脸羞得通红,无助的望着我,我一边用手势示意孩子们安静,一边说:“请大家做一个文明的.倾听者。”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他继续用断断续续的声音回答““我――我愿――我愿你――我愿你是――我愿你是我的――我愿你是我的女儿。”当最后一个字音刚落的时候,我为他鼓起了掌,掌声带动了孩子们,全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他激动极了,含泪坐下。就这样,这个孩子变得开朗自信了,偶尔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我班的孩子也由于我的点拨而成了“友好的倾听者”,不管上什么课,他们再也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了。
三、榜样示范――成就孩子倾听的习惯
孩子的模仿心极强,教师在要求学生当一名文明的倾听者的同时,自己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
可是,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学生的回答呢?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发言不耐心听,不加以辨析。即使学生回答中明显的错误,老师也会充耳不闻,甚至还笑着鼓励:“你说得真好!你真聪明!”前不久,我聆听了一位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她的教学环节一环接一环,丝丝入扣,课堂精彩纷呈,可我注意到当有位学生回答“秋天到了,金黄的油菜花开满了田野,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着采蜜”时,这位老师不但不及时纠正,还一脸喜悦,微笑着说:“你真会观察!你表述的真清楚!”天哪,这不是误人子弟,给学生错误的信息吗?试问:这位教师真的认真倾听了学生的回答了吗?她的脑中只想着下一个教学环节,只想着多给孩子赞扬和鼓励。殊不知,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不加辨析的盲目鼓励,会使学生无法明辨是非,也许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因为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都不能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想其他的事,更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做一个善于倾听的智慧的老师,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主动地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的教育过程。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探究欲x,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的积极和情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关于空气的教学中,孩子们分享了科学的乐趣,懂得了许多与空气相关的科学道理,激发了他们从小对科学的兴趣。同时,我作为老师,也在教学科研中得到了成长。
为了迎接20xx年庆元旦亲子联欢活动,幼儿园给每一个班分发了足量的气球,以便于装饰活动室之用。我们几个老师不一会就吹了好多气球。这时,孩子们看见这五颜六色的气球兴奋起来,有的拿起一个气球就吹,有的抱起一个气球舍不得放下。这时,孙俊淼拿着一个气球放在嘴里怎么吹也吹不起来。他垂头丧气的来到我面前说:“老师,你是怎么吹气球的?你放在嘴里气球就鼓起来,我放在嘴里怎么就鼓不起来呢?”
我听了他的话不自觉的笑了起来。不经心的说了句“我让气球吃了空气,气球吃饱了,肚子就鼓起来啦”。孙俊淼是一个比较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听了我的话后,疑惑得眨巴眨巴眼看着我说“老师,我怎么没看见你嘴里有东西啊,空气是什么?”孙俊淼这一说,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孩子们的兴趣点、好奇心,是主动的探索欲x。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但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空气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孩子们并不了解,我不能失去这的传授科学知识机会。俗话说“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我想到了,就要做到。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是我对平时教学工作的更高追求。没有科学活动,也就没有幼儿的科学观察学习。我要让孩子们了解空气。于是“找空气”的科学课在我的心里产生了。
说干就干,我放下手中的气球,准备起了实验材料。我到实验室拿来气球、玻璃杯、吸管、碎纸屑、保鲜膜若干、塑料盆、水、蜡烛、打火机。
第一个小实验,我先出了个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来,最后谁也没猜中。我揭示了谜底—“空气”。并引导孩子们说一说空气在哪儿,你看见了吗?闻到了吗?摸着了吗?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皮球里有空气;有的说……气球里有空气。接下来,我进一步引导孩子了解空气特性:孩子每人一个保鲜膜,在室内四处找空气:先张开保鲜膜口,然后再捏紧袋口。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观察空气的颜色,请孩子透过装有空气的保鲜膜看老师,能不能看得见?摸一摸空气:伸手摸一摸,看能不能摸到空气?闻一闻空气的味道:我让孩子用鼻子深吸一口气,闻一闻空气是什么味道的?孩子们都说没有摸到,没有闻到,只透过鼓鼓的保鲜膜看见到老师了。我根据孩子们的亲身体验,启发孩子说出:空气无色无味,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透明气体。同时我让幼儿试着把保鲜膜里的空气向自己的脸蛋上挤压,让幼儿感受空气有流动性。
第二个小实验,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找空气:将纸片放入玻璃杯,倒扣杯子,垂直压入装有水的盆中,看一看纸片有没有湿?为什么?孩子们非常专注、入神,都带着神秘的眼神看着杯子中没湿的纸屑。为了证明空气的存在,我把扎紧口的气球放在水盆里,气球会浮起来,说明空气进入气球。把气球浸入水中,用针刺一个小孔,然后挤压气球,小孔出就会冒出一串气泡,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孩子们看到冒出的一串串气泡,高兴地拍起手来。
第三个小实验,孩子用吸管插入水中吹,水中会冒气泡,说明人体中也有空气。做完这些,我让孩子们联想一下:哪些地方还有空气?孩子们的思维放开了,小嘴巴像开了闸的洪水,滔滔不决的说了起来。
为了让幼儿了解空气和人类的关系,我请孩子们用手捏住鼻子和嘴巴,亲身体会不呼吸的感觉,如果不能呼吸,人会怎样?——人离开空气就不能生存。我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玻璃杯罩住,观察两支蜡烛谁先熄灭?为什么呢?让科学告诉幼儿:空气能助燃。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总结:空气是我们的好朋友,人类和动物、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空气。如果空气被污染,人类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大家都要保护环境,保持清新的空气。
活动延伸环节,我和孩子们完了一个“好玩的气球”游戏。孩子每人一个气球,把它吹起来,不扎口,然后松手放开气球,这是气球在空气泄漏的作用力下会向前飞去。利用这一现象,我简单地介绍了火箭升空的原理,向幼儿讲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使幼儿感受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个个睁大了双眼,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感受了科学活动带来的魅力。
一、图画故事,激发兴趣
通过图画直观性和构图的连续性,使孩子对图画所蕴含的故事产生兴趣,从而来提升孩子们的写话兴趣:
1. 形象的直观性。
画面所展现的人物、动作及环境都是十分具体形象的,或写实,或夸张,都能让孩子们感到逼真传神、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的兴趣来引导孩子进行写话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写话教学中,老师要求孩子写小猫。首先老师提前把画有小猫捉老鼠的图画给孩子们观察,这样,孩子们便可通过猫捉老鼠的故事了解到小猫长什么样子。在了解了小猫的长相后,孩子们便会对这一形象感兴趣,平时也会多注意。接着老师要求孩子们回家通过图画故事中看到的小猫进行观察,这样,孩子们就会在脑海里对小猫的形象更加清晰化,在之后的写话课上,孩子们写小猫这种动物就会容易得多,也会更感兴趣了。
2. 图画的连续性。
图画故事的图画区别于插图的特征是它的连续性,做到小读者“看画就能明白故事”。画与画之间的衔接起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它使幼儿在观看一幅接一幅的图画中掌握图画所表达的意思的同时,也会对图画中突出的主体更深入地观察,进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对图画本身进行进一步的认识。这样在我们进行的写话教学中,他们就会产生兴趣,以便使教学活动可以顺利地进行。
下面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节看图作文课剪影,他所用的图画故事、图文结合的讲授方法,不论高年级的学生,还是低年级的孩子,相信都能写出彩,这就是图画故事在写话教学中的力量所在吧。
上课伊始,教者快速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头上有四根毛发的戴红领巾的小男孩,取名四毛。四毛考试成绩常名列前茅,可他有个毛病,就是粗心大意,外号叫“小马虎”,他还好耍小聪明。这一次的数学考试他得了“66”分,丁老师要求同学们必须拿试卷回家给家长签字。这可怎么办呢?于是,教者自演“丁老师”,另请一位女同学扮演四毛,与教者对演在课堂上发生的剧情——
“丁老师”为班里这次考试成绩差作生气状,特别点名批评了“四毛”,并要四毛拿试卷回家让家长签字,四毛请求丁老师这次就不要让家长签字了,丁老师不允许,四毛作懊丧状。“四毛”在懊恼之时,把试卷倒过来一看,哟!“66”不就变成“99”分了吗?!师生表演都很投入,听课的老师们不时发出笑声并报以掌声。
在大家已看到了画图和表演后,教师要求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作。
在于老师的图画与生动的故事演绎引导之下,学生能够形象地感知所写形象,从而能够写出流畅生动的内容。
二、图画故事,激起话题
《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为了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课标》把低年段的习作教学定位于写话教学,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打通了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表达之路,鲜明地倡导写话要以兴趣为首,表达自然的童心童趣,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是否会写并不重要,关键是让低年级的孩子能从简单的口头表达开始。
我们尝试以兴趣来引导学生自主、自信、自由地说话,进而过渡到写话。从观察图画入手,以图画故事的趣味性来激发出孩子的兴趣,从而激起孩子的说话欲望。孩子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画故事总有说不完的话,愿意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把孩子们表现生活的激情以图画故事的方式引导到写话上来,是促使写话兴趣萌芽的最佳时机。
三、图画故事,激发想象
儿童都有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在儿童身上不一定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丰富的想象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原因在于儿童的这种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需要得到培养和训练。丰富的想象力是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就越丰富。
图画故事展现的艺术和智慧能极大地激发读者想象的火花,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既为孩子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美丽的平台,又对儿童的想象力提出了挑战。而正是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飞速发展。
孩子们观察图画故事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训练其有意想象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循着图画和故事所提供的信息“有意识”地再现故事情景的过程。这种想象紧紧围绕着故事展开,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完整。文由心生,想象的兴趣有了,内容趋于完整了,写话的素材也自然就信手拈来了。
此外,对自然的观察,也不失为写出孩子们眼中五彩世界的一个重要方法。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有潺潺的流水,碧绿的小草,欢快的鸟鸣,新吐丝的柳芽,缤纷的花朵,风霜雨雪……这一切都为孩子们的写话提供了素材。适时地带领孩子去观察,先讲清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让孩子们动用一切感官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最后再写下来,一段又一段富有童趣的语言便跃然纸上。
总之,低年级写话教学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写话,这样每一个孩子才能不将写话视为负担,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文由心生,才能彻底地放飞自己的心灵!
摘要:每一个孩子都是拥有一对翅膀的天使,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思维去感知环境。他们对于周围自然界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非常敏感的。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好孩子们这种思维优势,让它为孩子们的写话助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 pad 科技产品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89-01
一、引用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pad已经逐渐进入课堂。在英语课堂中加入pad可以使学生利用pad理解一些难懂的英语语句,可以侧面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是一个科学的课堂,是一个欢快的课堂,是一个轻松的课堂。
二、pad走进课堂的优点
1.巧用pad、化难为易
目前在英语的教科书中更多地是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课题,这就要求学生需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研究,然而在涉及一些新的句型或者难以理解的句型时,学生不能够及时去理解,就有可能对文章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然而在将pad应用到英语的课堂中学生可以及时对句型及时的了解和应用,例如:定语从句是中学英语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刚接触这种句型结构时会跟其他一些类似的从句混淆,然而当学生运用pad首先先了解了定语从句的基本结构和种类的时候,当学生再次遇到时或者老师进行再次讲解时就有个简单的了解,不会觉得陌生了,也为老师讲解定语从句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提高兴趣、增强感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英语老师都是靠粉笔、黑板、录音机进行教学,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也有欠缺。现阶段将pad引入到英语课堂中可以生动形象地将学生带入到英语学习的海洋中,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优点,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
3.丰富资源、深化研究
在传统的英语教育中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英语资料一般是学校中所下发的,还有市场上所售卖的,另外还有图书馆所成列的一些。然而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优势的,但是对于日益发展的科技生活来说这些获得学习资源的方式已过于落后,缺乏先进性。然而将pad引入到英语教学中可以扩大学生对英语资源的获取,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获得更多地知识,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深入研究。
4.虚实互补、优势互补
目前在中学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探究性学习,而传统的教学中不适用于探究性学习,而将pad应用到英语的科技中就能打破传统教学上的限制,使英语课堂更加地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也会将学生带入到各种形式的英语环境中。比如在讲解英语历史时,学生可以利用pad网络进行搜索相关的英语历史,不再局限于现实的知识资源的获得,可以更加形象的展现给学生的观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虚实互补。
三、Pad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现代化不等于课堂现代化
目前来说,将pad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目前来说无论是哪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一种工具,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的提升,教育教学方法的提升和创新,加强对教育体系的完善。所以说只有教师和学校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最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内容,还要拥有先进的教学工具这样可以提升英语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pad进入英语课堂中并不能完全代替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因为他是一种娱乐性的科技产品,而且教育教学毕竟是需要严谨的逻辑和语言逻辑,而且有时也需要学生进行亲手操作。
2.学生沉溺于玩游戏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是很迅速的,学生也在该种环境下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pad储存了许多游戏,其中包括娱乐游戏和教学游戏,这些游戏对学生都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中学生对于网络游戏的抵制还是较差的,学生往往会私下里偷偷的玩游戏。所以将pad引入到英语的课堂中,老师应该控制或关闭对于游戏的设置及学生玩游戏的时间。
3.对学生身心的影响
将pad引入到英语课堂中,学生不自主的就会长时间的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有时会忽略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从而影响了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时会造成学生性格较为孤僻,缺乏一定的团队精神。
四、结束语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将pad引入到英语的教学中争议不断,总体来看优点还是要高于缺点,pad是当代科技的产物,教学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将科技带入到英语的课堂中这样可以为英语的课堂插上理想的翅膀。总的来说,pad应用到英语的课堂中是适应当前教学模式一种形式,但是在教学中老师应把握好对英语课堂的控制,把握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邓蓓. 浅谈同课异构在中学听说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 英语广场. 2015-12.
近几年, 学校一直致力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三级课程开发, 通过体育学科的深化与整合, 依据学校环境、文化形态、学生特点、教师能力、教学风格, 在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江华老师的协同下, 对学校校本课程进行研究与实施, 探索了生态体育活动课程的建设, 建成了绿舟生态体育乐园。
一、我们的思考—生态体育课程体现自然协调与和谐共生
我们理解的生态体育是指人 (学生和教师) 、体育 (体育教育) 、社会 (人文) 、自然环境 (校园环境) 四位一体的和谐共生、同促共进、共融发展的体育教育活动。生态体育活动课程即是将生态体育文明和生态体育思想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训练、比赛、大课间和课外体育锻练中, 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 利用校园及附近的自然环境进行体育教学与实践活动, 使生态环境与体育教学活动共生共享、融合互动、和谐发展的新型体育课程。
泡小绿舟生态体育活动课程发展思路是将健身与休闲结合、课程与活动结合、普及与专业结合;发展目标是达到人人爱运动, 班班有特色, 学校有品牌。力求在未来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进程中, 以生态体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成就生命至上、和谐发展的办学品牌。
二、我们的探索—生态体育课程彰显生命活力与快乐成长
在生态体育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建设过程中, 学校秉承“四性”:安全性、生活性、触摸性、美感性的原则创设了三十余项活动项目, 适合学生运动需要, 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身体的发展, 获得滋养生命的通道。
安全性:在很多学校, 单杆、双杆、肋木、爬杆、云梯等冷冰冰的器械, 因为不安全被闲置, 甚至贴上了“禁止使用”的标签, 成了“晾衣服”的工具。生态体育乐园的建设首先从学校传统的体育器械着手, 利用绳、网、木条等, 增强了它们的安全性, 增添了它们的锻炼功能和价值, 激发了更多学生参与。
生活性:生态体育活动课程的建设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与发展需求设计了一系列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运动项目。如运动象棋、运动围棋就是把人们喜爱的棋类游戏与体育运动结合创新的三维立体运动项目, 目标就是使学生在玩棋中不仅开发智力, 同时练其筋骨。体力与智力有机结合, 获得身体、心理、心灵的同步发展。
触摸性:生态体育活动课程丰富的内容设置, 受到了学生的喜爱;生态体育乐园的挑战性、随处性激起学生参与运动的高潮。学校的体育设施以往只在体育课上学生才可能去接触, 现在是课间、午餐后、放学后, 只要有时间学生就飞奔到喜爱的生态体育乐园参与运动。这样的课程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玩得起, 浓厚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养成了学生的运动习惯, 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美感性:生态体育活动课程的建设注重学生美的感受, 设施之美、运动之美、合作之美、成功之美。每个项目的开发无论是体育设施的外观, 还是运动内容和玩法的设计都是从培养学生的美育、情绪、习惯入手, 目标就是希望通过运动这个媒介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自信从容、乐于交往的人。
三、我们的实施—生态体育课程基于核心素养与评价策略
1. 生态体育让环境与运动和谐统一
为实现这一愿景, 依托学校良好的自然环境, 尽可能开发每一寸土地, 因地制宜在校园内创建生态体育乐园、图形运动区、室内游戏场三大区域。这些由绳、网、木条等材料构筑的设施为孩子们营造了有趣实用的运动氛围, 同时活动形式的增加和活动地域的拓宽又突破了天气等原因对体育活动开展的制约。于是, 下课后、大课间、体锻时, 总有孩子们在生态体育乐园中游玩的身影。每学期的生态体育节、体育达人秀比赛都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 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了快乐与自信, 更形成了阳光与从容的生活态度。
2. 生态体育让课程与成长浑然天成
从最初的体育游戏, 到今天的系统课程设置, 生态体育从粗放走向了规范。
每班每周1节生态体育活动课加上3节“国规”体育课, 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练、体育节、嘉年华、达人秀等体育活动多样并行, 保证了参与运动的时间和全面性, 也避免单一的活动让学生产生反感, 使生态体育成为强身健体、乐于参与的有效课程。
同时以生态体育课为载体, 融入学校其他学科教学中, 扩大生态体育课的外延。例如基于亲身体验:语文课上创作运动带来智慧与快乐成长的作品;数学老师将抽象的点、线、面和活动设施及场所链接, 挖掘计算速度、角度、高度、长度、时间等数学要素的能力;学生的手工制作、美术作品等也受益于生态体育活动课的启发, 呈现出越来越多彩的外形创新和越来越真实的生命灵动……各门学科融会贯通, 形成良性互动, 学生在这样多维度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文武兼修”的教育目标。
课程设置上, 动员全校师生集思广益, 围绕学生们提出来的创想, 体育组教师查资料、论证可行性、制订规则、完成安全预案, 力求每个项目都能顺应学生天性。现已创建30余项内容, 其中13项正在申报国家实用创新型专利。这样的创意开发正在可持续进行中, 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我们不断研发、不断实践。可见, 生态体育的创建让学生们强健了身体, 锤炼了心智, 行走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之路上。
3. 生态体育让教育与生命融为一体
当代世界, 众多国家把强调“国民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视为国民教育发展的基因。评价生态体育课程有效性的出发点就是基于“理解力”“合作力”“反省力”“创造力”等核心素养。在实践中并不是以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为依据, 而是将一门课程分为游戏类、体育类、生活类等方面, 构建一种全新的学习共同体。基于以上理念, 绿舟分校探索全新的生态体育活动课程评价策略。首先考虑两个基本条件, 学生是否喜欢, 活动是否安全;其次对所有项目进行宏观调控, 选择活动课程的内容是针对不同身体部位锻炼的科学搭配;最后, 不断生成的新旧更迭保证了活动课程的新鲜性和可发展性。
一、培养学生的歌唱积极性
(一)在听唱中认识歌曲
听唱是人们学习歌唱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时至今日,听唱法也是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听唱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听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对歌曲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识谱练习。
(二)在听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力
帮助学生建立歌曲中词与曲的联系,做好抽象感受与形象感受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
1.课堂上可以利用歌曲简介和创作背景为先导
把创作背景简要地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如,在教学四年级《愉快的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有过哪些快乐的梦。接着引出歌曲简介,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体会他们儿童时代无忧无虑、童话般的想象,体会梦中的幸福感,同时回忆自己曾经美好的童年时代进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为歌唱做准备。学生在这节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歌唱变得更加动听。
2.根据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
如,在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教材《采一束鲜花》中,歌词内容简洁,形象生动,既抒情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在课堂上,初听时就觉得旋律很优美,于是我让他们大声朗读歌词,他们读得很有感情。当他们再次演唱时,就唱得非常有激情。尤其在副歌部分“啊,妈妈,妈妈,亲爱的妈妈,您辛劳的汗水,您喜悦的泪花……”情绪再次得到升华,歌声异常动人。
3.借助教学辅助道具,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
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这一课,图中有很多匹骏马,一个身着蒙古服饰的小朋友骑坐在马上,挥动着马鞭在骑马。全图形象、简单地描述了歌词“骑上了我的小红马,挥动鞭儿唱起歌……”帮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
二、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唱歌
优美的声音总是能让人感到快乐,而大多数学生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唱歌时发出的声音会发“白”,容易喊着唱。因此,教师需要给予他们一些正确的发声引导。首先,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站立时,身体站直,两脚略微分开站稳,头正、目平视、两肩稍向后移、胸自然挺起张开、腹部自然收缩。坐着时,应注意把腰背挺直,精神饱满。然后,学会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当今广为采用的是胸腹混合式呼吸法。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学生用闻花的感觉呼吸。同时提醒学生颈部要自然放松,不要紧张,也不要抬肩,吸气要根据需要决定气量大小,从而控制和运用气息。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缓吸缓呼、快吸快呼等。最后,每次歌唱前让学生练习一些发声训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点,要选易于发声的母音进行训练。小学年级的学生要用一些有趣的发声练习进行训练。比如:
这样的发声会让学生对歌唱很感兴趣,并喜欢上发声训练。
三、用律动、游戏手段让学生快乐歌唱
律動表演是音乐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课堂之前的一段律动能让学生迅速投入课堂。而教材中的有些歌曲又需要用肢体语言表达,因此,它与课堂是分不开的。如果在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进行律动,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一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让歌唱更加动人。例如,在学习《金孔雀轻轻跳》一首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时,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的歌曲风格,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学生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这两个动作,模仿展翅开屏的孔雀,在歌唱中翩翩起舞,教室里充满了优美的歌声。而课堂游戏也是课堂中必要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恰当地运用此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和参与度。尤其面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对枯燥的演唱不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如,接唱、对唱、小组比赛等。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喜欢参与。
总之,唱歌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快乐地唱歌则是引导学生走上音乐艺术殿堂的重要途径。对于孤儿孩子来说快乐是开启他们内心的一把钥匙,作为他们的音乐老师我觉得我有义务让他们在音乐课上展现他们的天真和快乐。以上这些手段和方法,不仅能让教师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完成音乐教学的任务,也能让学生在快乐地歌唱中领略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郑业秀.律动教学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探讨[J].北方音乐,2016(3).
一、畅想遨天际, 快乐洒心田
科学是开启真理的钥匙, 艺术是钥匙的先锋, 是人畅想未来时未卜先“视”的窗口, 而科学幻想画就是它的美好见证。在成人的世界里, 科学探索过程是严肃而艰辛的, 而在儿童的视野里、画笔下, 是快乐随心的美好。在绘画指导上, 应该尊重学生心身发展特点, 不要囚固思维, 要辅助学生放飞。如三年级上册的《遨游太空》, 第一次上课, 我偏重授予孩子们有关科学的知识以及航天飞船构造知识, 结果孩子们上交的作业是色彩暗淡, 透着一股浓浓的机械味, 没有一点孩子的天真烂漫。第二次上这节课, 我一改常规, 简述太空, 让孩子们闭目长翅, 飞向那浩瀚的宇宙, 在那宽广的天地里, 乘坐自己设计的太空飞船, 尽情地玩耍嬉戏……这节课上, 孩子们都能在自己的画纸上淋漓尽致地将自己和自己设计喜欢的航空飞行器, 畅游在他们快乐的画笔下、“太空”中。这样, 儿童的科学幻想画不再是偏向科学路线的训练, 而是用绘画的方式畅想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传达生活所需与美好愿望。
二、快乐爱人文, 智慧永传承
科学强调客观规律, 而人文承载历史, 是对善的执著, 它不仅有深刻理性分析, 还有其独特的情感魅力。若要让学生通过绘画的独特方式, 训练其科学实践能力、人文表达能力, 那就必须让其参与历史、参与人文。而生活就是人文向我们打开的另一扇直观的窗口, 通过生活, 我们能直观而形象地看到过去与未来。如生活中各种手工艺品、劳动用具、民族服饰等。
各种手工艺品每家每户都会有, 教学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 而搜集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判断的过程, 能省下课堂上教师讲述分析的时间。老式的劳动工具对身处农村的孩子来说, 基本都见到过, 甚至使用过, 如织布机、锄头、犁等;新式的如蝴蝶型晾衣架、蛋形沙发等;还有很多科技含量很高的工具如感光玻璃、雷达探测仪等。将这些实在的“生活艺术品”用来教学, 让学生开启所有的感官去触碰, 探古思今, 能感受先祖遇事善思之智慧;触摸科技, 让学生感受现代人的聪明 (取长补短, 集其他生物身上的特长为己用) , 能达到开启学生学会运用身边工具及所学智慧解决问题之能力。民族服饰对于我们这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 不论哪个民族的服饰演化过程都具有人文性, 而我们文成这个县就有十几个少数民族, 其中我班就有3个畲族的学生。上有关服饰课前, 我让学生在家中带几件不同时期的畲族服饰来, 在课上通过分辨材质及其独特处, 观赏花纹、款式的变化, 让学生设计一款自己喜欢的新式畲族服饰, 整堂课气氛活跃, 每位学生创作出来的款式都新颖独特, 课堂效果出乎意料。
所以, 想让人文真正参与教学, 那就请学生走进“人文”吧, 让学生亲身体验, 探究感悟, 才会快乐升华, 从而使这种直观理解与升华垂直于作用于他们的作品内, 开出绚烂多彩的人文艺术花。
三、生活添激情, 快乐展翅飞
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艺术的树无论长多大, 它永远都扎根于生活。所以, 让学生学会参与生活、理解生活, 那才是学生创作的源泉, 也是学校解决学生美育难题的关键突破口。那如何运用与突破呢?
学校实施美育, 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从而提高遇事能综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施的方案是多样化的, 可以复杂得使学生眩晕, 也可以是简简单单, 可视可触。让学生走进生活之泉, 灵感创意会在快乐体验中茁壮成长。
1. 走进名师, 在观赏名画中提高
艺术家是从喧嚣的世界和他自身灵魂的磨难中铸造出来的名词。通过对艺术大师的作品的欣赏, 不仅可以学到美术知识, 还可以感受生活给艺术带来的无限生命力。如齐白石的《虾》, 其绘画的内容、题材、技法等也都源自生活, 但艺术形象经过一番简约处理, 塑造的形象更是高于生活。细品艺术作品构思的妙用,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而且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高于生活。
2. 走近生活, 在直观感受中体验成长
长期的室内学习, 学生自然会产生单一、乏味的情绪, 若能有组织地开展活动, 让美育在课外实施, 学生定会积极地参与到美育活动中来。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走入生活, 参观现代设施, 使学生认识人类劳动和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 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欲与求知欲, 萌发长大后要为现代化作贡献的热情与决心。如参观当地 (或异地) 水库电站等, 让学生欣赏感受大自然之美, 同时也认识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超强能力, 从而加强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游览周边的名川大山, 参观历史博物馆, 不仅可以让学生感知我国历史的悠久、文明的灿烂, 而且能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创作时将这种热情与决心融于笔下, 展于画中, 其成效的立竿见影会让人意外地惊诧。如在上《山外有山》时, 教师先让学生站在学校顶楼, 放眼望山, 再到教室内上《山外有山》, 学生或画、或剪纸、或做纸雕塑, 充满了创作的热情, 整节课欢声笑语贯穿始末。美术教学, 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感受, 认识图形美、线条美、色彩美、造型美, 表现捕捉美的事物, 创造美丽的天地。而教室以外的世界, 形象生动、色彩艳丽, 对学生的学习与创作更有辅助和提高的作用。
3. 创建美育活动小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长爱好, 因材施教地组建课余小组, 培养发展特长生。在这个小天地里, 要让学生由爱好出发, 回归生活, 从中体验美感, 感知创造美, 提高学生的特长。比如户外写生小组, 要尝试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壮丽;培植花卉小组要学会栽培, 培育出五彩的鲜花, 在培植的过程中用画笔记录花卉的成长等。在美育小组活动中, 每个学生都用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用真挚的情感去培育、用纯洁的心灵去欣赏每一个自己亲手创造的小小的世界, 在情感深处不仅熏陶了美, 同时也得到了全新的美的体验。而且, 学生在创作上不仅有了新的感悟, 在表现捕捉美的事物的美感上也得到了提高, 并使自己的创作充满了“美”。
世界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艺术之根, 快乐是创作之泉, 想让学生创作出一幅好的作品, 首先要让他们体验快乐。学生只有快乐地参与, 快乐地体验, 才能快乐地发现———“美”。因此, 要探索科学, 领会艺术, 感知人文, 还不如让学生枕着生活的肩, 让“美”盈灌心灵, 放飞心情, 用画笔创造自己美好而快乐的一方天地!
摘要:“美”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如空气般萦绕在我们身边。因为它的无处不在, 让我们幸福, 也让我们忽视。而美术课是再现创造美的天地, “审美疲劳”是美术的最大天敌。如何让学生学会体验、感知美, 发现美就在身边, 是美术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而孩子的直观形象思维永远站在抽象思维的前面, 所以, 想要学生乐在其中, 拿起画笔快乐地畅想未来, 首先要回归自然, 才能放飞快乐。
关键词:畅想,快乐,人文,美育
参考文献
[1]宋少辉.浅谈美术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考试 (教研版) , 2010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