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这一进程中,社会主体间的信任关系逐步由物理世界拓展至数字世界,亟需在传统人际关系、制度规则的基础上,融合运用数字身份、区块链、隐私保护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以数字信任为内核的新型信任体系,赋能数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2月2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在2024 Web3.0创新大赛颁奖仪式上发布了《数字信任发展报告(2025年)》,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闫树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报告从信任发展的历程出发,提出数字化时代信任体系发展的新变化与新需求,致力于厘清数字信任的概念内涵、体系架构、关键要素,通过梳理数字信任技术发展热点、应用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发展情况,研判分析数字信任技术动向、应用潜力与产业前景,展望未来发展新趋势。
报告核心观点
1. 数字信任是由多种方式组合而成的数字世界信任体系,是传统信任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从概念上看,数字信任是指在数字世界中,通过人际、制度、技术等一系列组合手段,在个人、组织等主体间构造稳定预期的能力。从表现形式上看,数字信任利用数字身份、区块链、隐私保护等技术,通过数学原理和代码建立信任关系,为互联网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数字化信任服务。从架构上看,数字信任体系由数字信任基础、数字信任要素和数字信任场景组成,共同支撑实现数字空间中人、组织、设备之间的相互信任。
2. 数字信任实现的关键在于保障数字世界中身份、规则、过程和结果的可信闭环。身份可信是数字信任关系建立的基础,为数字世界中实体的认证与接入提供可信保障。规则可信是支撑数字经济社会活动可信运转的前提,为数字世界参与方建立公平、透明、可信赖的制度约束与行为准则。过程可信是确保数字世界中的行为按照既定规则执行,保障数字化履约过程可控。结果可信是对数字世界各类交互信息的持续验证和反馈,实现数字信任体系的长效稳定运转。
3. 数字信任是数字身份、区块链、隐私保护等多种技术的有机融合。数字身份是通往数字世界的可信入口和钥匙。数字身份能够解决数字空间对象的识别与信任问题,使用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传输、存储、使用、管理,赋予对象的唯一对应数字标识及与之关联的属性声明。区块链是数字世界信任传递的重要保障。区块链技术通过密码算法、智能合约和分布式共识协议保证网络传输与访问安全,为数字世界中的用户、规则、行为、记录等提供真实可信的技术保障。隐私保护是数字世界价值可信流通的关键支撑。隐私保护技术能够在隐私保护前提下实现数据安全共享,从而保障数据流通与价值传递过程的信任与安全。
4. 数字信任是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全球数字信任理念不断深化,已在移动通信、金融服务、工业制造、航运贸易、能源双碳、数据要素等领域落地了一系列应用实践,应用成效不断凸显。随着数字信任应用新场景和新模式的加速涌现,有望带来更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
报告目录
一、数字信任发展概述
(一)数字化时代提出信任新需求
(二)数字信任的概念与内涵
(三)数字信任总体架构
(四)全球数字信任发展现状
二、数字信任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身份可信:基于数字身份和钱包技术的数字空间用户唯一标识
(二)规则可信:基于智能合约与访问控制技术的数字规则制定及执行
(三)过程可信:基于区块链与隐私保护技术的行为可控可审计
(四)其他技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拓宽数字信任边界
三、数字信任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一)通信领域:保障数字空间用户可信接入,赋能第三代互联网创新
(二)金融领域:推动金融体系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三)工业领域:强化工业设备安全与数据可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四)航运贸易领域:打通各环节信任壁垒,加快航运贸易数字化进程
(五)能源领域:促进能源数据可信共享,优化多主体业务协同水平
(六)数据要素领域:构建数据流通可信底座,支撑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四、我国数字信任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数字信任产业全景化布局提速
(二)数字信任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五、总结与展望
主要专家简介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工程师
刘宾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块链、数据要素等。牵头完成多项区块链领域技术应用标准,编写发布多篇区块链领域研究报告,参与多项区块链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与区块链部副主任,工程师
康宸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块链、数据要素等。长期从事区块链相关政府支撑、产业咨询、行业发展跟踪、标准和前沿技术研究工作。牵头编写多篇区块链相关研究报告,参与制定多项技术应用标准。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与区块链部副主任,工程师
庞伟伟
长期从事区块链技术应用与产业研究。完成区块链国际/国家/行业/团体等标准规范20余项,牵头完成多篇区块链领域研究报告,参与多项区块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工程师
张立锋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身份、区块链等。牵头完成多项国内外数字身份、区块链技术应用标准,牵头编写《IEEE未来网络可信数字身份产业发展报告》等多篇数字身份领域研究报告,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撰写团队联系方式:
中国信通院
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刘宾
18319429535
liubin1@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