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菲律宾新能源(点评2月车圈大事)

易车原创·车坛神评每月点评准时2号抵达,2月份汽车圈有哪些热点大事发生呢?

本月的主题比较多样,大众竟然想收购华为?会有越来越多的高速免费吗?开电动汽车竟然不花钱反赚钱?未来更多热点也会在车坛神评栏目中进行展现。

一、发达市场增长快 中国汽车海外拓展捷报频传

2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对外发布,据其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整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罗斯联邦、比利时、澳大利亚、墨西哥、埃及、孟加拉国、英国和菲律宾。

与上年相比,孟加拉国出口量增速略低,其他国家均呈明显增长,其中比利时、智利和英国增速尤为显著。2021年,上述十国出口整车105.9万辆,占整车出口总量的50.0%。

在这中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老面孔,还有新朋友,有诸如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在内的发达汽车市场,但更多是埃及、孟加拉国、菲律宾、墨西哥等发展中汽车市场,当然可以看到的是,以上10国进展出口总量半壁江山,另外一半的销量在其他市场,因此总体分布比较分散,源头多样化对于打造中国汽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尤为重要。

当然在总体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厂家在2月的对外表现,比如长城在2月9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发布会上宣布加速东盟市场布局规划,发布东盟市场“4+4”战略布局。

目前长城已在东盟市场开启泰国、文莱、老挝、缅甸市场的运行,2022年,还将正式启动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四个市场的常态化运行,形成“4+4”的东盟市场战略布局,加速推进长城汽车2025全球化战略落地。

在国内已经上市的比亚迪元PLUS已经在澳大利亚同步开启预售,车型命名为Atto 3,据了解,该车已经收到超过15000份订单/意向,此外海豚还将命名为Atto 1。

此外,比亚迪与UzAuto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作推广新能源车,促进乌兹别克斯坦新能源汽车产业展。

小鹏汽2月11日宣布拓展欧洲业务,2022年第一季度将旗下整车业务扩展到瑞典和荷兰两个新的国家。

2月17日岚图汽车宣布正式进军欧洲市场,6月岚图FREE将于挪威奥斯陆正式亮相,今年第四季度面向挪威用户开启岚图FREE的交付。

岚图方面表示,出口挪威是进军海外市场的第一步。之后,岚图还将陆续进入欧洲其它国家,并逐步丰富在海外的产品布局,满足欧洲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智能电动出行的需求。

在电气化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汽车格局正在发生大的改变,新品牌崛起,老品牌在电动化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而且历经市场考验的新势力也逐渐成为了出口的重要角色,与上汽、长城、比亚迪等共同竖起了中国汽车的全新形象,共同打开更多发达汽车市场的大门,这点令人欣喜。

二、更快 更科技 更便宜,高速公路新业态来了?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距今也有80余年历史,相比而言,我国高速公路起步晚,发展速度却相当之快,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然位居全球第一,高速公路的出现确实给我们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多方面,而目前高速公路在发展模式方面实现了全新的突破。

杭甬高速即将通车,这条高速被定义为中国首条“超高速”公路,起点宁波市镇海区,终点杭州市江干区,全长161公里,基于德国高速公路标准打造,此前官方公布的最高限速为150km/h。

仅是更快还不够,在建设之初就对这条高速公路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比如通过太阳能发电、路面光什发电,作为插电式充电桩电量的补充,为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而长远规划更是实现移动式的无线充电,边开车边充电,不得不说黑科技满满。

在杭甬高速之外,在2月23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向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交通函中规定,广佛高速将自3月3日零时起停止收费,保留既有收费设施按照零费率方式照常运营,对通行本路段的所有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并代为收取其他路段的车辆通行费;停止收费后,由广佛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继续负责广佛高速公路的管理、养护,通俗点来说,广佛高速彻底免费了!

高速公路的发展虽时间依旧,但在发展模式上却仍然在不断创新,除了更便捷外,其还将实现更快、更科技甚至于更便宜,杭甬高速代表了新时代的高速公路,而广佛高速其实也具备代表性,可以给更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在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带来启发和思考,未来或将有更多高速走广佛之路,这也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三、便宜不安全?微型电动车测评来打样

微型小车,在国内基本可以看作是入门级廉价汽车的代表,最低5万以下往往可以轻松提车,但价格便宜,安全却成为这类车型无可避免的软肋,在电气化时代,同样有很多主打性价比的低价电动微型小车推出,但便宜归便宜,安全黑洞是否应该持续呢?

微型电动车由于多种成本等原因,其实其整体安全性方面屡遭诟病,无论是最知名的美国的IIHS以及欧洲的E-NCAP,还是世界各地以NCAP体系建立的各种碰撞测试,虽然在逐步纳入电动汽车安全评价,而电动汽车的碰撞与传统燃油车又有所不同,其主要分为欧美中日四种体系,但主要都是测试车辆的正面碰撞、侧面碰撞以及尾部碰撞等。

中国市场的微型电动小车越来越多,对于这些车型的安全等级如何界定,中汽测评日前宣布将在C-NCAP和CCRT测评体系框架下,设立专项测评规程,旨在先期引导厂家提升车身结构安全,增加安全气囊等必要的安全配置,解决用户痛点问题,引导微型电动汽车的各项性能最终向常规尺寸车辆看齐。

据了解,C-NCAP主要评价车辆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车身结构及约束系统(座椅、安全带、安全气囊/气帘)对于内部驾乘人员的保护效果。该规程测评内容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鞭打试验),主动安全作为选做审核项目。

宏光MINIEV的持续热销以及其榜一大哥的地位,表明市场对于微型电动汽车的热度很高,但是对于微型电动汽车的安全评测却相对缺失,而微型车在碰撞方面本来就劣势明显(整备质量、车辆结构等),而且同国外不同,国内的微型电动汽车基本都是几万级别的入门便宜小车,想要兼顾设计、配置、动力、续航、安全完全不现实,需要做的就是作取舍,相比而言好看的设计、丰富的配置、长续航等更加亮眼,将精力放在看不到的安全方面,对于购买微型电动汽车的用户群体而言,确实有些费力不讨好,甚至有些吃亏。

而如果凭借安全评测体系的推出未来能带动微型电动汽车的性能尤其是安全性能有所提升,那就是一件好事。

四、电动汽车竟能靠放电赚外快?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2月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体措施包括提升系统应急保障能力、支撑分布式供能系统建设、提升用户灵活调节能力、研究开展储能聚合应用四大类。

具体来看,对于广大用户群体来看,配置新型储能设施,探索电动汽车在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应用,推动不间断电源、充换电设施等用户侧分散式储能设施建设,探索推广电动汽车、智慧用电设施等双向互动智能充放电技术应用,鼓励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用户侧分散式储能设施的聚合利用,创造源荷双向互动模式。

具体来看,未来的储能设施将更加智能化、全面化,与此同时通过对于电力能源的合理调配,尽量平衡峰平谷的电力使用状况,对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减少对于电网负荷,实现资源的优质调配,对于个人层面则将谷值时的电能先行储存,还可以在峰值电价时将电卖给电网,除了用电成本更低,甚至还能实现盈利,确实很有亮点。

此外,未来智能双向互动充放电也在之中有所提及,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其中的关键词是智能以及双向,车辆也可以承担起储能设备的角色,充电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放电起到为其他车辆充电的作用,此外车辆的电能还可以起到为房屋等其他设施供电,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社会而言 ,新能源汽车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在提出《”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之前,两部门还印发了《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当然这更加集中于宏观层面,提出推进交通运输低碳转型,低碳交通设施装备等。

具体来看,将加快在交通运输领域以电动、氢能、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推进电气化公共交通和电动,完善充换电、加氢、加气站点布局,降低交通运输领域清洁能源用能成本,此外还将完善机制,提升各类充电商、运营商、服务商的的响应力度,推动电力需求响应市场化建设。

可以看出,要想完成国家层面对于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的需求,打造可持续发展社会,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了跨不过的重要一环,而如何让消费者接受新能源汽车 ,除了产品力的提升外,使用体验也是重要的一环,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背后,已经显现出了一些潜在问题的端倪,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充电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及资源的不均衡,而双向充电(包括车对桩、车对车)等,虽然并不是什么最新黑科技,有了政策的春风,双向充电或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未来充电或将与加油一样方便,到时候新能源车也会更好地被市场所接受。

五、大众与华为 合作竟然变成了收购?

大众和华为,作为在各自领域全球范围内的佼佼者,在华为入局汽车领域之后,双方的合作也变得越来越密切,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双方的关系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继去年双方曝出合资消息后,仅仅几个月,合资就变成了收购?这中间到底有怎样的考量?

大众和华为早在7年前就开始合作,2015年CES大众与华为联合宣布在车联网领域展开合作,双方展示了基于MirrorLink的车联应用,涵盖多项车载服务。

2018年7月份,奥迪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联合发展包括自动驾驶内的智能网联汽车,10月份双方展示奥迪Q7华为MDC原型车,用于城市自动驾驶环境的运行。

去年7月华为与大众供应商达成专利许可协议,涵盖装有无线连接功能的大众汽车,10月即传出双方计划成立自动驾驶研发合资公司,由华为提供软件和芯片等相关技术,为大众提供方案。

今年2月曝出大众希望收购华为的自动驾驶部门,收购价

新能源汽车销售全面爆发

比亚迪4S店内的火爆场景恰是今年新能源车市的一个缩影。半导体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今年我国车市在压力中前行。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汽车总销量约2430.2万辆,同比微增3.3%。

但新能源汽车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成为推动车市增长的“主引擎”。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606.7万辆,同比增长1倍以上,市场占有率也达到25%。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数字已超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的“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一直以来坚持的以市场导向和转型升级为方向,努力提升产品功能和性能。从产品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进步飞速,产品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亚均值技术指标皆处于领先地位。而从市场发展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趋向良性发展,消费者认可度日益提升。”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师建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自主品牌领跑新能源市场

新能源汽车的上行势头中,自主品牌无疑是最大赢家。

乘联会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50%至51.9%;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40.6%;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自主、豪华、主流合资品牌在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的占比分别为84.9%、9.5%和5.6%。

从企业层面看,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销量合计为364.31万辆,同比增长1.16倍,占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2.3%。其中,比亚迪以累计近160万辆的销量“一骑绝尘”吉利汽车则凭借312.2%的同比增速,成为增长最快的车企。值得一提的是,除特斯拉外,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企业已占据前十中的九席。

“经过持续努力和创新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已进入具有初步全球竞争力的历史转折点在智能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我国汽车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商业模式、产业生态上形成先发优势,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形成了品牌持续向上发展的势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铁成表示。

然而自主品牌内部也在经历新一轮“洗牌”。宣布停售燃油车的比亚迪开启超高速增长,已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场新能源车销冠,其销量甚至超过第二至第六名车企销量之和。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排行榜中,除第一名“雷打不动”外,2~9名的排名变化却很频繁。此前,蔚来、理想、小鹏是新能源汽车厂商排行榜前十的常客,吉利、奇瑞、长安等主流自主品牌开始强势上攻。

此外,造车新势力企业中,此前位居第二阵营的哪吒汽车表现抢眼。哪吒首次交付量突破万辆大关。哪吒以微弱劣势位列新势力造车交付量第二名。当前,其已连续五个月位居自主造车新势力月度交付量第一。

相较而言,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的“触电进度要慢一些。在国内合资品牌推出的车型中,目前仅大众ID系列表现尚可。据乘联会数据,在国内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厂商销量榜单中,一汽-大众累计交付8.1万辆,同比上涨62.7%,列第14名上汽大众累计交付7.2万辆,同比上涨61.8%,列第15名。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合资企业大多持观望态度,从观望到入场,合资车企发力电动化、进行电动化转型的时间较晚,因此目前它们在新能源市场上的表现乏善可陈,面临纯电动车积累不足、产业链不强,油改一位电产品智能化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当前合资品牌也在加快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如主流日系车企丰田、本田和日产就分别千今年卡市了旗下新能源SUV产品bZ4X、e:NP1和Ariya,以求在新能源市场

中抢得一块蛋糕。

此外,上汽通用也发布新目标,计划在华推出超过15款基于奥特能平台的电动车型。北京现代方面亦表示,把现代汽车新能源方面的产品及技术引入中国,并计划未来在中国市场投放4~5款纯电车型。

出口海外贡献新动能

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喜人,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成绩同样亮眼。

中汽协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企业累计出口278.5万辆,同比增长55.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9.3万辆,同比增长1倍,占出口总量的比例升至21.3%

“从燃油车时代的市场换技术引进来再到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走出去’ 畅销海外,体现着中国高端制造业新的崛起。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以比亚迪、上汽、吉利、长城、奇瑞等为代表的国产车企将进一步改变原有的国际汽车市场格局。”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在海外市场中,欧洲正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竞相登陆的目的地。受新能源补贴及欧洲碳排放的双重影响,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快速增长。有数据显示,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30万辆,占新车销量的19%,渗透率位居全球前列。不久前,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达成协议,要求汽车制造商全面禁售传统内燃机车型、实现零排放目标,这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据欧洲咨询机构Inovev统计,中国汽车在欧洲注册量仅1万辆左右暴涨至8万辆,这一数字达到7.5万辆,预计全年可达15万辆。另据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计算,中国汽车在欧洲注册占比达14.7%,已是欧洲电动车的第二大来源地,仅次于德国。

欧洲市场以外,我国车企还在持续深耕东南亚、中东、俄罗斯、南美、亚非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与新兴市场。同时,跨国并购、建设海外生产基地、设立全球研发中铺开销售网点、开展海外品牌宣传等消息频传,本地化生产趋势越发明显。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前十名的国家分别是:比利时、英国、泰国、印度、孟加拉、菲律宾、斯洛文尼亚、法国、澳大利亚和阿联酋。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出口销量猛增,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均价也在持续走高。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出口均价为1.29万美元,随后逐步提升至1.64万美元,达到1.89万美元。其中,纯电动车均价提升极为明显,从0.2万美元提升到1.1万美元,达到1.99万美元,且达到2.58万美元的良好水平。

市场结构向“纺锤形”转变

新能源车市“扩容”的同时,内部结构也正在发生改变。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呈现“哑铃型”特征,即以五菱宏光MINIEV为代表的A00级车型和以ModelY为代表的B级车保持较快增长。不过今年随着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A0、A级紧凑级车型快速上量,这在最新的汽车市场销量数据中也得以体现

乘联会数据显示,A级新能源车销量在新能源车市中的占比已达到35.2%,超越A00级成为第一大细分品类而A0和A级车的总占比已升至45.5%,这表明市场已初步向“纺锤形”转变。

“从“哑铃’向“纺锤’的转变,应该是未来新能源车市长期的发展趋势。因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主要消费者一部分是资金比较充沛、愿意尝鲜的人群,他们更倾向于购买高端的新能源车享受不一样的体验。另外还有部分注重便利性和用车成本、但购买力相对有限的消费者,他们会购买10万元以下的微型新能源车用作代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日趋成熟,消费者接受度提升,中间价格段即A级新能源车的潜力将逐步得到释放。”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同样认为,参照我国燃油车的保有结构,今后新能源A级车仍将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向“纺锤形’发展)不会是暂时现象我觉得这主要还是由于产品线和目标客户群体的结构变化,包括消费升级趋势、产品续航和智能科技配置的提升。可以预期的是未来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也会朝燃油A级车看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颜景辉说。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终止,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为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辆、纯电动车1.26万元/辆)。

对于明年新能源车市的走向,崔东树表示虽然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于今年年底退出,但明年将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同时在包括路权等非财政手段作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向好。崔东树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840万辆,同比增长30%以上。“在已达到36%的高渗透率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到一个超强的市场化拉动阶段。”崔东树说。

中汽协方面则认为,明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是否出现新能源汽车涨价潮尚不确定,补贴退出影响有待观察。“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光是一个简单的价格、供求问题,还牵涉到企业未来战略,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在逐渐增加,规模效应应该会发挥越来越好的作用,所以不一定补贴退出就导致价格大涨。”许海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