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有源化后带来以下问题:
1. 技术问题:配网有源化可能会带来电力计算的“维数灾”问题,以及新能源本身的波动性可能会影响系统稳定。
2. 经济问题:用户使用新能源的成本较高,配电网由单向无源网络向供需互动的有源网络演变,供需平衡难度加大,源荷的界限将更加模糊,网络潮流出现复杂多向流动,对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3. 运行状态感知能力不足:目前低压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等尚未实现感知全覆盖,且用于状态监测的传感器安装节点方案和数量繁多,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4. 电压调节手段需要创新:传统配电网采用的是同步发电机、调相机、电容器等各类无功电源,而分布式光伏等电源一般不提供无功功率。当大量分布式电源替代传统电源满足电力供应需求后,无功功率的输出相对减少,逐渐难以满足负荷及网络损耗的要求。
5. 检修安全性需要加强:当进行配网停电作业时,检修人员不仅需断开线路开关,还需逐户排查并断开分布式光伏电源点控制开关。当电网检修恢复供电时,检修人员需逐个闭合各光伏电源并网开关,运维检修工作量大幅增加。同时,由于光伏用户较为分散、台区路途复杂,以及因用户外出可能无法操作控制开关等情况,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也有所增加。
6. 传统无源模式下设计的的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已经较难满足有源配电网故障自愈的业务需求,对安全可靠供电产生影响。
因此,配网有源化后带来的问题需要供电公司主动应对,积极解决。
互联网能源是互联网和新能源技术相融合的全新的能源生态系统。
互联网能源有以下特征:
1、能源结构:能源结构生态化,就是指能源结构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气体能源作为补充和支持。在人类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资源环境约束下,这样的能源结构组合对生态是最友好的,也是人类最现实的能源选择。众所周知,可再生能源周而复始、循环再生,遵循地球运转规律,是当前最生态的能源。而作为支持和过渡能源的气体能源,也是化石能源中最清洁的、对环境最友好的。而互联网将可再生能源和气体能源有效融合,这样的能源结构应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切实选择。随着新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将不断提升,化石能源比例不断下降,未来的能源结构将更加生态,人与自然将更加和谐。
2、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多元化,是指分布式能源是未来能源的主要生产方式,将孕育众多产能用能一体的能源市场主体,他们不再依附于大能源公司,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平等的市场地位,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结构和市场主导权。同时互联网能源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有益于这个生态系统的市场参与者都可以进入,比如集中式产能、储能、资源循环利用、能源输配设施、能源服务等辅助服务单元,都可以成为互联网能源的有益补充。
3、能源商品:能源商品标准化,
是指不同品类、不同品质或不同时空之间的能源可以相互转换,价值可以统一度量,这是互联网能源交易的前提。这既需要不同能源在物理层面实现转换,在不同时
空间实现输配,同时也需要合理便捷的度量衡来支持结算。比如我要的是热,你多余的是电或气,那就需要物理上的及时转换,并根据能量的不同品质,赋予与其价
值相适应的价格。如果我要卖电,对需要电的隔壁邻居和十公里外的客户来说,其价值是不同的,可以是不同的电价。
4、能源物流:能源物流智能化,是指互联网能源需要自由开放、智能高效的能源物流网络,这是互联网能源交易价值实现的物理基础。从物理网络层面来说,管网要互通互联,接口要标准开放,能源可自由接入,同时还需要科学规划、经济高效的储能体系,以提升整个系统的物流效率,降低系统成本。从智能优化层面来说,如此多的多边交易和双向流动,对能源储运系统挑战很大,必须借助智能手段,使其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变化,优化输配路径,提高效率,降低能源物流成本,这是实现交易的重要基础。
5、能源交易自由:能源交易自
由多边化,就是要建立互联网能源的交易平台,各类市场主体可以自由进出,依托透明的信息和统一的能量价值度量衡,平等自主地进行多边交易,并利用智能化的
物流系统完成能源的输配。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透明的市场里,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需要不断提高效率和创新,而用户产能用能,既可以成为创新主体,也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社交网络的存在,大家分享经验,相互协作,更是加速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更新换代。既自由竞争,又相互协作,不断推动能源系统效率更优和能源价值的最大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