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去年出口规模首破25万亿元,今年外贸走势如何?

  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上升,外贸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但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

  外需回暖叠加“抢出口”等因素,我国去年年底出口增速冲高。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2024年12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0.7%,比2024年11月6.7%的增幅提高了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动能明显高于季节性。

  “去年四季度出口增长9.2%,较前三季度加快了2.9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这既是长期向好趋势的延续,更是政策落地显效的体现。”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1月1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其中也有一些企业调整出口节奏的因素。据企业反映,去年9月台风过后的船队排期顺延、今年春节假期比去年提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升级等这些因素,都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一些扰动。

  关于出口增速冲高,东方金诚宏观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一方面是近期外需保持一定韧性。比如,去年11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回升至50%,摆脱了此前连续4个月的收缩状态;同为亚洲主要出口国家,韩国和越南去年12月出口均保持较快增长水平。另一方面,“抢出口”效应进一步发酵。数据显示,12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高达15.6%,较上月大幅加快7.6个百分点;12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8.9%,增速较上月加快4个百分点。对比而言,同期我国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变化相对较小。

  在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看来,自2024年9月开始出口金额持续环比上涨,且明显高于上年同期表现,是延续了“抢出口”的态势。其中,12月对美国出口创下年内新高——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5.6%,较前值提高了7.6个百分点,绝对金额达到488.3亿美元,为年内最高值。

  动能转换、出口目的地转型

  从全年的数据看,2024年,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动能和活力。按美元计,2024年同比增长5.9%,较2023年全年出口的同比增速-4.6%上升了10.5个百分点。

  面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2024年的出口增长在外需回暖的大背景下,受益于我国新旧动能的转换与多元化市场的加快开拓。

  冯琳认为,全年增长的动因主要在于外需回暖,全球贸易增速加快,电子行业处于上行周期,同时我国外贸新动能和新业态出口保持高增,稳外贸政策也释放出明显效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在经历了2023年的低迷之后,2024年全球贸易增速由上年的0.8%升至3.1%。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主要包括芯片)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大幅增长11.6%和17.4%。受新能源汽车出口高增长拉动,2024年我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2.7%和15.7%;全年跨境电商出口延续两位数高增。

  吕大良在13日的发布会上提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也是制造业第一大出口国。得益于我国完整且持续迭代升级的产供链,创新、优质、有竞争力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不断涌现,出口增长动能有序转换、接替发力。2024年,我国出口集成电路增长18.7%,平板显示模组增长18.1%,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长60.1%。

  在出口市场上,2024年,我国对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实现增长,不仅对欧盟和美国这些传统市场保持增长,分别增长4.3%、6.1%,对于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增速更是显著。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整体增长9.6%、对东盟增长13.4%、对巴西增长23.3%,对阿联酋增长19.2%,对沙特阿拉伯增长18.2%。

  “大部分贸易量来自于东盟等新兴市场。”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13日的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我国进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9.6%、2.7%。我国对东盟连续9年进出口保持增长,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增长5.5%;对拉美、非洲、中亚五国、中东欧等进出口分别增长7.2%、6.1%、7.2%、7.5%。上述市场对我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近6成。

  另外,欧盟既是我国消费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也是我国机电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2024年双边贸易增长1.6%,其中对法国、西班牙、匈牙利分别增长2%、4.5%、12.9%。同期,中美贸易增长4.9%,与我国贸易整体增速基本持平。

  罗兰贝格于1月9日发布的《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中国的出口模式正在围绕目的地、产品和贸易模式三个维度进行转型。其中,在目的地转型上,中国更多转向了全球南方市场和欧洲市场。就产品而言,中国逐渐从“老三样”转型到下一代“新三样”。越来越多中国设计与制造的高价值、高科技产品得到全球认可,推动中国向价值链的上游迁移。随着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将超越“全球工厂”的定位,成为全世界创新与科技驱动领域的领导者。在模式转型上,中国需要寻找新的全球化模式。

  变数加大

  上述报告提出,面对日趋紧张的地缘政治局面,中国越来越容易受到全球动荡局势的影响。在短期内,中国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限制措施。一些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也可能放缓。进入2025年,多重因素可能会对中国出口形势构成挑战。

  短期来看,冯琳认为,今年春节假期会导致1月和2月进出口数据波动很大,2025年前两个月的贸易数据会在3月合并发布。总体上看,在“抢出口”效应及外需韧性支撑下,年初两个月合计出口增速会继续保持正增长,但受去年同期基数抬高影响,增速有可能放缓。

  上海航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出现调整行情,远洋航线运价走低,拖累综合指数下跌。1月1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2290.68点,较上期下跌8.6%。杨畅称,指数回落可能指向出口存在波动。

  展望2025年全年,冯琳提出,我国外贸环境变数加大,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容小觑。但预计新的一年我国出口仍有可能保持小幅正增长。

  冯琳表示,首先,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4年10月的最新预测,2025年国际贸易增速将从上年的3.1%加快到3.4%,这意味着外需回暖势头仍在。历史上尚未出现过全球贸易增长加快而我国外贸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其次,尽管2025年中美经贸关系变数加大,但当前我国外贸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已经显著下降,而且2025年美国加征关税本身的节奏、幅度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外贸以民营企业为主,经营灵活性和韧性突出,这在2018~2019年中美“贸易战”中有突出表现。因此,不必过度高估中美经贸关系生变可能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已取得持续进展的背景下。

  第三,2025年全球电子行业仍处于较高景气阶段,以新能源汽车和跨境电商为代表,我国外贸新动能、新业态还会保持较快增长水平。这些都将继续对我国外贸形成较强拉动作用。

  冯琳认为,2025年我国会进一步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在财政、金融、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强化对外贸企业支持的同时,自主开放、单边开放会有序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也将进一步提质增效,而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兴贸易领域都有较大发展空间。

  王令浚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上升,外贸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主要国际经济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将保持增长,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基本面没有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