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再起航 书写发展新辉煌
青岛市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2022年下半年,在举国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历史时刻,青岛市实验小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乘着《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的东风,深化落实市南区“九大育人行动”,强劲起势,实干笃行,全力构建“轻负高效”的育人全环境,全新做强学校特色品牌,全面营造奋勇争先氛围,为全力擦亮“最优教育在市南”品牌,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一、党建领航、立德树人,把握政治信仰主基调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和新中国成立73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学校党支部在创建“旗帜领航 榉家同行”党建品牌的基础上,深塑“榉树文化”精髓,“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让党旗高高飘扬。
(一)坚持“培根铸魂”,筑牢信仰根基
明确党支部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完善工作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完善落实 “三会一课”制度、“第一议题”制度,重大事项前置召集体研究决定,保证学校工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每年召开一次高质量的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党员民主测评,接受监督。发挥校史馆、清廉文化室和党员活动室阵地作用,加强清廉文化品牌建设,推进支部建设规范化。
(二)坚持“匠心笃行”,提升学习高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贯彻落实“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强化作风建设。锻造“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久久为功的坚定信念。
一是集中理论学习。通过集中培训、在线学习等方式,学《中国共产党章程》、学讲话、学专著,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先锋意识,让战斗堡垒“强”起来。做到学习一次,收获一次,提升一次。
二是专题学习教育。用好党员党史学习教材、灯塔在线、学习强国等学习资源和互联网平台,以“个人清单制”+“小组联动制”,打造党员云课堂,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夯实思想政治基础,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三是师德师风学习。赓续百年初心,以九月份师德师风教育月为契机,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回头看”活动,激励每一位老师把“做学生成长路上最想遇到的好老师”成为师德品牌和共同追求!开展教师宣誓、签订责任书、师德论坛、“做学生最想遇到的好老师”师德征文和师德演讲等活动,进行榜样事迹宣介、师德案例剖析,弘扬主旋律,彰显市实验风范。引导全体教师主动追求师德“高线”、严格遵守职业“底线”、绝不触碰行为“红线”,争做“四有”好教师。
(三)坚持“初心引领”,争做党员先锋
1.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跟着“强国”学党史、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庆祝国庆节等仪式感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党员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 积极开展“三述”活动。在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中,坚持问题导向、选树典型,在述责述廉述德中,把问题述深、把思路述透、把办法述实。本学期开展干部擂台、组长擂台、班主任擂台,亮绩赛绩述绩。
3.开展党员实践活动。党支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党员们开展沉浸式、体验式、行走式活动,使红色教育进课堂、进环境、进活动、进头脑。
4.开展“党员先锋行”活动。扎实推进“五先锋行动”:即先锋示范、先锋课堂、先锋家访、先锋故事、先锋活动,发挥标杆示范作用,争创“党员示范岗”。
5.党团队一体化。党支部积极开展共建联盟实践活动,同心向党,以红色特色课程打造“先锋共同体”,探索大思政教育下党团队一体化建设路径。
二、聚焦减负、轻负高效,坚守深耕课堂主阵地
学校以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为重点,深刻认识“双减”的重要性,不断推进“轻负高效”特色建设,以教-学-评-改四要素夯实素养,构建教学提质减负的闭环网络,实现全过程育人、全环境育人、全方位育人。
新课标的颁布施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事件”,本学期将以“学-思-践-悟”路径推进新课标的研读学习。
1.学——在暑期集中研修和分散自学基础上,从第一次教研活动开始推进“课标学习月月测”活动,由分管干部、学科教研组长命题,以闭卷答题的方式,考察教师对课标基本理念、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要求等方面的熟知程度,对答题情况不佳的教师进行重点督促,确保学科教师的学习质量。
2.思——组织各学科开展“图说新课标”活动,教研组合理分工进行课标内容的思维导图绘制,并在教研活动中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进行汇报交流。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引导教师将学习收获进行再加工,以有思考有逻辑的形式进行输出,达到共享学习收获的目的。
3.践——新课标关于大单元设计的提出,是对素养导向的回应。本学期将根据学科特点优化单元备课模板,加大对单元备课的研究力度。同时在“1+GD”展示课中,将修改教学设计模板,充分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
4.悟——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案例,是推进教学研究质量不断提升的宝贵财富,学校将结合教学法、教学模式评选等活动,推进名师、骨干教师及时总结提炼实践智慧,借助“榉树成长学院”平台进行智慧输出,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二)彰显“轻负高效”特色 以项目式研究提升教学品质
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学校“根基+主干+阔叶”的“榉树课程”建构与实施,优化课后时段课程设计,纳入课程体系,努力呈现出多维联动、整合优化、文化创生的良好课程样态,让课程的改变走进3.0时代。
1.根基课程——聚焦教学力提升
学校以“轻负高效,构建师生成长智慧课堂”为目标,发挥数学、音乐、体育学科基地校的作用,进一步完善“1+GD”教学研究模式,开展学术性和实践性教研。“1”维度的课堂教学展示,在备课研课中落实“三个导向”即立德树人导向、核心素养导向和跨学科学习导向;观课评课聚焦“三个关键点”即落实“三有目标”的具体举措、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环节和跨学科学习或作业设计的亮点,全学科打磨“趣中问、玩中探、做中学、拓中思”教学模式。在“G”维度的研究中将结合教师假期“课程力”提升项目,打磨精品课程。“D”维度将继续以“一班一品一特色”为抓手开展多元化的课程学习,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空间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学科完成“1+GD”教学研究模式。
2.主干课程——聚焦跨学科学习
进一步优化与人工智能本身感知、认知、创新三个层次相对应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完善“Stem +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从智慧走向智能。增强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创新思维。通过四个路径的落实,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研发。一是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课程与教学新模式;二是培养优质师资力量,促进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是搭建人工智能平台,拓展学生人工智能视野;四是顶层设计,依据规划和标准落实人工智能课程实施。学校将不断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统筹实施中小学人工智能常识教育,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助力培养面向智能时代的未来人才。
优化拓展完善体系——从生活之需、材料之识、工具之能、过程之控、资源之选、分享之趣六个方面,将Stem课程设置为“广袤陆地”、“深邃海洋”、“辽阔天空”、“浩瀚宇宙”四大板块,每个年级每学期各设一个主题课程,以此来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探究需求。
思维构建提升品质——利用工程思维、设计思维、创新思维和计算思维来设计具体课程。实现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等特点,实现科学与数学、技术、工程、艺术、人文的融合。
注重实施实现育人——课程实施是实现Stem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环节,学校进一步落实Stem课程的具体实施,扎实推进Stem项目化学习开展。
“Stem+”微项目课程:继续开展“小榉叶玩转金秋”秋季微课程学习,在课程学习中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理念,着力进行“校家社”协同的跨学科学习设计与实践,制定各具特色的班级微项目课程学习方案,为学生打开发现、合作、创造和思辨的视野,在这一过程中将同步推进“项目式长周期作业”的研究与实践。
3.阔叶课程——聚焦多元发展
社团课程助优长——丰富多领域多方向的“社团活动”课程,全校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类等二十余门社团课程,打造精品社团课程,以赛促训,张扬特长。
实践课程育能力——开设研学旅行、校园节日、校外实践等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体验”课程,促使学生在多维度、多层面、多角色的实践体验中丰富认知,锻炼能力。
广角课程拓视野——学校充分利用家校共育资源,一至五年级的三十个班级中集中开展三期家长“广角课程”,为学生搭建职业体验、多元拓展的平台,渗透生涯规划教育。
4.“1+2”课后服务课程群——聚焦个性化发展
学校将把课后服务课程融入到三类课程中,建构“1+2”课后服务课程,重构学校课程整体框架。“1”即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作业指导和“一班一品一特色”的课程学习,不让作业回家,延展国家课程学习空间;“2”即依托学校丰富的“主干课程”和“阔叶课程”资源,开发多元化、个性化的校本“启慧”“优能”课后服务课程,以套餐制+选餐制的运作方式,让个性化学习的选择触手可及,为学生搭建课后服务学习的大平台
(三)着力作业革命,优化“轻负高效”作业研究项目
以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统筹管理的实施方案》为重点,聚焦减负,从“作业设计”“作业管理”等入手,以作业革命助推课堂革命。
1.完善“两统筹一公示一调研”作业管理机制。
完善调控作业完成时长和作业难度的管理机制,即每周由集备组统筹作业内容和难度形成“每周学科作业计划”;班主任统筹“班级每日作业清单”把关总量;每日班级进行作业公示,教导处进行巡查指导;每月教导处进行作业管理专项调研,从系统管理视角做好作业的统筹管理。
2.打磨“课堂提质三关作业”研究。
本学期将进一步打磨“课堂提质三关作业”。开展教研组“三关作业展述评”活动,提倡在“闯关作业”中建立“作业超市”自主选择,鼓励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设立“个性作业日”,将“非书面作业”研究融入其中,紧密结合“榉树课程”的实施,深化“项目式研究作业”“家庭群组式作业”等研究,为家庭提供有教育价值的指导,为学生营造丰实灵动的课后生活,切实为学生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3.开展基于作业研究的“小榉叶学科素养周”活动。
基于非书面作业、个性化作业的研究,各科从开学第二周开始组织“小榉叶学科素养周”活动:语文学科的书写、阅读、演讲项目、数学学科的“小讲师”“速算小达人”项目、英语学科的“歌谣传唱、模仿秀”项目、科学学科的实验操作讲解等,在学科学习中强基固本,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凸显学科专长。
(四)坚持科研立校,以课题研究突破减负提质的瓶颈
本学期学校科研工作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敏锐洞察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真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创建“轻负高效”的育人全环境提供高水平的智慧支持。
1.构建“双核多元”课题研究群
学校将遵循“高起点谋划、高效度设计、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实施”的“四高”研究策略,以学校智能评价、集团化办学两大课题为核心,以各类教师专项课题为基础,全面统筹现阶段学校9项市、区级立项课题,形成“双核多元”课题研究群,发挥课题主持人团队的骨干作用,将每月最后一周周五定为“课题交流日”。10月份组织“主持人领锋论坛”,对各课题组的研究进行过程性监督与评价,实现课题过程管理及结题、成果培育等全方位闭环管理。
2.实施“科研助成长两项行动”
科研团队努力从管理层面和实操层面为教师的科研之路助力,实施两项“科研助成长行动”。一是做好校级小课题“孵化”培育工作,9月份将从教师假期“研究力”提升项目作业中遴选优秀小课题,邀请高校专家、科研骨干开展“接地气”的跟进指导,11月份立项部分校级教师专项课题;二是完善课题申报逐级推荐制度,同时将积极跟进市南区教育中心的“推进优质课题进阶项目”,力争向更高级别申报。
3.推进“小榉叶大成长”评价体系研究
本学期将以实践研究、行动研究的范式全面推进“小榉叶大成长”评价体系研究,以更为精准刻画学生在“品格优、思维活、身心健、能力强、潜力大”五大观测点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开展“小榉叶心愿商店”“家校通”“学业发展评价报告”等功能的应用和完善,并不断积累在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五)共生式研修,让成长可见成为提质减负的强大引擎
学校采取“共生式研修”,让教师成长“有方向”“有支架”“有动能”的培养策略,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推动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落地见效。
1.立体构建多维对话机制,积极开展专家、校长、同行、集团校之间的多元对话。在“对话与合作”中共生,让成长有方向。
2. 科学高效发挥三大研修平台优质资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省研修平台、2.0信息技术平台,采取“双线融合”模式:研修内容“必修+选修”;研修方式“线上学+线下用”;研修成果“学分制+绩效制”,让优质研修资源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立足职初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专业提升方向,成立“榉树成长学院、发展学院、创新学院”,通过开设聚焦不同群体的阶梯晋级式个性化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人文课程、特色课程,启动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新引擎。在“学习与成长”中共生,让成长有支架。
3. 开启“名师风采日”展示活动和青年才华展示周,通过课堂教学、个人风采展、专家个性化指导等途径,激发名师的自尊感和价值感,更为青年教师提供舞台。让老师们在“自信与自觉”中共生,让成长有动能。
三、深度融合、五育并举,全面拓宽育人主渠道
学校将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 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主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红色旋律。坚持五育并举,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堂到实践、从本校到集团,不断拓宽管理的主渠道,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以德为先,多元融创,为立德树人赋能。
1.强化规则教育,培养文明好习惯
结合学校“小榉叶大成长”学生评价体系,继续优化《学生自律小榉叶评选细则》,将将学生的规则评价纳入到评价列表中,通过“品格优”水滴发放,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做文明小学生。通过干部巡视、护导老师反馈、学生值周三位一体的检查评比活动,促进学生自觉践行礼仪,真正将文明有礼的行为落实到日常言行之中。
2.构建“360”导师团,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
学校将继续实施“360”导师团包班制、正副班主任捆绑制、全员育人导师制,让每一位老师参与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十佳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在每周的全体教师会上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在榜样引领下,通过校本化的分享,学习优秀的带班策略、家校沟通方法,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
3.喜迎二十大,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组织队员开展同唱一首爱国歌曲、寻访一位先模人物、参观一处红色基地、开展一次星星火炬主题队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听党话跟党走,根植爱党爱国深厚情怀,立志成为时代新人。
4.推动思政大讲堂,深化德育目标落实
学校重视道法课,开展道法学科专题研讨会,结合学校“1+GD”课程,邀请区市专家高位指导。加强课标学习,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加强各学科德育目标渗透落实。教研中使用德育目标观测量表,通过每周的集备研讨,提高老师们对立德树人目标的认识。
5.构建序列化活动,打造特色德育品牌
本学期,融合学校榉树文化,重构学校十仪式、五节、五日特色教育品牌活动,打造具有市实验特色品牌德育活动。(学校的十仪式: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十岁成长礼、入队仪式、毕业典礼、休业典礼、入学典礼、尊师礼、建队礼、小公民圆桌论坛仪式;学校的“十节日”框架,五节:家长节、读书节、文化节、智创节、合唱节;五日:女生日、男生日、学长日、感恩日、元旦分享日)
6.传承榉韵stem学习,探秘感悟文化
继续开展“榉韵传承stem+二十四节气探秘”活动,我们将重点进行秋分、霜降、立冬与冬至四个节气的探究性学习。通过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二)多域育人,携手联动,架起家校沟通桥梁。
构建家校社育人共同体搭建阶梯,共促共生。加强三级家促会建设、每周家长驻校办公参与学校管理、每月家长公益课堂提升教育效果、定期“家长开放日”近距离、百名教师访千家的家访月活动家校携手,全方位的建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场域,助力学生成长。
(三)多维空间 纵横衔接 打造三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
结合2022年颁布的劳动课程标准,制定《青岛市实验小学学生劳动技能发展目标》。带领劳动教师通过学课标、读教材、定目标,明确每个年级应掌握的具体生产型劳动、生活型劳动、社会型劳动任务。通过每节劳动课的任务普及,每周劳动清单的完成,每月劳动小明星的评选,课后服务开设劳育社团,并结合“小榉叶玩转秋天”“元旦分享日”的主题活动,真正夯实“爱劳动、会劳动”的新时代劳动风尚。
(四)多元助力 知行合一 构建特色心理课程
继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通过每月一次的心理大讲堂,引进专家的力量,带领学生学习克服困难的方法;通过每月心理大课间活动,带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变化;通过开放心理咨询室、榉语信箱,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构建特色心理课程,开设心理社团,带领更多的孩子学习心理知识,有助于疏导自己,惠及他人。
四、文以化之、均衡创优,打开优质办学主格局
(一)集团办学,加快优质资源倍增。
我校教育微集团将以小切口谋大发展,借助“1+N”项目化运作模式,盘活师资,做活课程,用活资源,扩大发展共识,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优质高效发展的推进机制。
1.做强“1” 个主项目--搭建学生发展大舞台
集团将以戏剧节课程研发为载体,以项目式学习为路径,开展“经典儿童剧赏析”“演讲与表达”等集团主项目配套微课程研发工作,围绕“榉韵传承”“海防历史故事”等主题,12月份微集团校将联合举办“榉韵峡光”第二届戏剧节,为集团的孩子们搭建成长大舞台。
2.做优 “N”个微项目——优质共生助推高品质发展
(1)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探索集团校特色发展新路径
集团将以市实验小学“STEM+榉树课程”为依托,形成集团“大课程”供给链。将“名人故居”研学课程纳入课程建设体系,开发“海洋名人+”“文化名人+”“红色名人+”研学课程,融合综合实践、海洋、语文、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内容,研制研学手册,组织研学活动,并积极尝试引入研学资源,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内容。
(2)以师资建设为重点,激发集团校教师成长内驱力
以市实验小学“十四五”区级重点课题《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共生式教师研修模式”的实践研究》为核心,以榉树成长学院为依托,孵化集团校的“名师、骨干、青年”三大梯队共同体。开展“名师领学课标”系列活动、“榉树成长学院”青年强基课、提升课等活动,切实提升集团师资整体水平。
(3)以“衔接教育”为突破,创建家校共育特色品牌
充分发挥八大峡小学“青岛市幼小科学衔接示范校”的研究优势,形成集团幼小衔接“小榉叶大成长三好课程”,即好心情、好习惯、好环境微课程,从心理调适、习惯养成、育人全环境创设等方面开展研究,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形成富有集团特色的衔接课程。
(二)育人无声,优化校园文化注活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校训、校风、校徽、校旗等校园标识文化体系,并置于学校的显著位置和目及之处,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校园的榉树,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激励一代代后人。本学期发挥全环境育人示范校作用,把探索“榉树文化”文化作为学校发展愿景,实施“榉树”教育,形成榉树品质,深化内涵+特色发展,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小榉叶”。
通过不同的环境元素和具体的形态组合,传达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通过环境设计,延伸出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展板文化,以期潜移默化教育人。通过深具丰富文化内涵的活动和形式,积极探索“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使参与者在体验的过程中,给师生以思想启迪、心灵滋养和行为指导。
(三)智慧增效,信息化助力学校“加速度”
进一步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教育”,培养智慧型师生,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重点抓好“五化”:(1)教育环境智能化。坚持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使用维护好现有软硬件资源,实现校园智慧广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2)教育资源优质化。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资源环境,为师生提供优质资源服务。(3)教育应用创新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和评价模式创新。(4)信息素养高标化。把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开展培训、教研、观摩、交流、评比等活动,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对全校干部教师进行信息素养提升测试。(5)教育治理精准化。基于大数据成效洞察系统,让学校管理者,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进展和成效,掌握智慧教与学过程性和结果性数据,发挥大数据在师生发展评价方面的作用,助力学校教育现代化治理。
(四)人文管理、文化管理,精铸基础教育品牌。
学校继续开展全景式校内督导,将坚持满意度导向,树立问题意识。遵循“数据精准分析——问题逐一对标——分层反馈整改——干部包干销号”的工作思路,提升社会化评价整改工作信度和效度。
五、精彩绽放、个性张扬,乐学成长唱响主旋律
“教育即生长。”是学生的自主生长、快乐成长。学校将面向人人,全面发展,助力学生“最优”成长。依托学校周边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专家优势,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研学服务等。落实市教育局“节、赛、会、展、演十个一”,推进“班、校、区、市、社”,让“十个一”的气质融入小榉叶们的成长基因。(“十个一”即: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掌握一项艺术才能、精读一本书、记好一篇日记周记、参加一次劳动、演唱一支歌曲、诵读一首诗词、进行一次演讲、参加一次研学、参与一次志愿服务)
1. “二二四”模式,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设
“二个保障”:学校作为省语言文字示范校非常重视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建立组织机构保障、制定规章制度保障,使语言文字工作行动有依据,执行有力度。
“二个常态化”:学校多举措抓好落实,大力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常。将推广普通话和规范语言文字常规化、普及化。
“四个相结合”: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结合课后托管和社团开设“演讲与口才”等选修课程;语言文字工作与师资建设相结合,把语言规范、板书合理作为“1+GD”“青年教师比武”等教学比拼的评分标准;语言文字工作与校园文化相结合,通过学校网站门户、公众号、等宣传途径,营造“人人说普通话、人人写规范字”的环境;语言文字工作与校园活动相结合,做好“推普周”活动,把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机结合,以经典诵读、诗文朗读、听写大赛、书法展示等形式提高师生对祖国语言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我们的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经典诵读”和“小小朗读者”“翰墨书香”写字节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2.丰富艺术社团,让小榉叶星光灿烂
在新课程背景下,借音乐基地校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研究”,深入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深化悦动适性课堂。积极开展第十二届合唱节——暨童心向党班级合唱、朗诵展示活动,举行庆国庆喜迎二十大百米画展、艺海探航非遗灯彩创意活动、艺术达人风采展(作业、才艺、作品)。管乐、合唱、舞蹈团、戏剧、朗诵、乐器、绘画、非遗灯彩与彩线编织,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让“十个一”工程全面开花。
3.依托体育基地建设,共促师生康乐发展
在教育中心指导下完善体育学科基地建设,推进青岛市教育学会《构建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视域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课题研究,强化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深入研究“3+”集备教研模式,打造优质体育教师团队。开展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在三五年级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田径、射击、健美操六个项目,保证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
强化“教会、勤练、常赛”,继续开展多维体育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规范体育课及大课间活动,促进足球、篮球、轮滑等特色项目发展。
4.守护海洋蔚蓝 向海图强
深入推进海洋文化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通过“全面蓄航、携手起航、专业领航、行动远航”四大途径,循序螺旋式培养学生知海、爱海、亲海的海洋意识,让学生成长为具有海洋精神的优秀人才,积极争创全省首批海洋文化教育领航校。
引导学生参加海洋知识竞赛、海洋征文、海洋绘画、海洋手工创意活动以及大手拉小手“问海研学营”“海洋公益志愿团”海洋研学系列活动, 参与人文海洋实践探索与研究中,积极申报研学成果,为建设海洋强国积蓄力量。
5.科技教育开新篇 创意无限
科技教育继续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突破口,进一步普及青少年科技教育。九月份以“智创”为特色,办好学校科技节。因地制宜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巩固传统特色项目+拓展新兴项目+抓好学科渗透,开展车模、空模、海模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六、用心用情、提档升级,做好后勤保障主力军
(一)生命至上,持之以恒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1.夯实责任、严密防控
根据疫情防控(第九版)最新政策要求,成立学校防控专班,落实四方责任,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因病缺课闭环管理。特别是做好人员摸排、做好师生全员及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做好省市区疫情防控平台各项数据上报、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做好日常“一日三检”和全面消毒清洁、做好突发情形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做好 “四个一律”落实,确保发生疫情时正确处置。
2.防近护目、眼明心亮
家校协作落实近视防控策略,发放“家庭保护视力表”进行家庭用眼指导跟踪。学校举行眼操比赛,建立“视光档案”,促进爱眼意识的提升和护目计划落实。邀请眼科专家讲座、晨会健康宣讲等。积极申报国家近视防控试点学校。
3.人人健康、珍爱生命
加大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宣传,减少传染病传播。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加强校园环境卫生保洁。做好学生的查体工作,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加强生态环保教育,落实全员劳动日及卫生检查,及时跟进反馈。
(二)安全第一,强化责任,抓紧落细安全底线
安全重于泰山。门卫及安保人员严格严把大门人员出入,为学校安全把好第一道关。切实做到“四个一”:通过每天落实1530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每月安全教育大讲堂、逃生演习等活动,带领学生学习基本的安全技能,提升自护自救能力;通过每日护导安全巡查和每月隐患大排查排查,消除校园中的安全隐患;每周安排家长走进食堂监管午餐食品安全。定期开展防欺凌公益课堂,号召全体学生参与到“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活动中来,人人做校园督查员,守护平安校园,健康快乐成长。坚持安全知识推送,坚守安全底线,确保交通、消防、食品安全。
(三)精细服务,以人为本,后勤管理助力教育教学发展
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保障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学校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狠抓工作落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平安后勤”,打造“廉政后勤”,突出“绿色后勤”,彰显“效率后勤”,实现“智慧后勤”,促进学校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四五”已全面擘画,新的航程蓄势待发。全体市实验人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勇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实干担当,勇毅前行,书写新时代百廿校园的精彩华章,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青岛市实验小学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