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数字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是2018-09-26在安徽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合肥市高新区华亿科学园H幢401。
安徽省数字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100MA2T40324E,企业法人刘震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安徽省数字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数字经济科学研究;数字经济咨询;数字经济标准服务;数字成果转化、技术开发;人力资源服务;数字交易平台服务;数据处理、会议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应用软件开发与服务;组织文化活动交流;承办展览展示;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数字经济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数字经济业务流程外包。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转让;集成电路及其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与销售,语音技术与人工智能研发、技术咨询及产品销售;数据收集、处理、开发;基础及应用软件、展览展示服务;新能源技术开发;房屋建筑、智能建筑系统软件的设计;计算机软硬件、电子产品、通信产品、通讯设备的销售(含网上);集成电路测试;集成电路工艺开发;电子产品、自动化设备及模具的设计、开发与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安徽省数字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航飞机:鹏程万里,军用大飞机王者蓄势待发
中航飞机 000768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冯福章 撰写日期:2015-07-27
股东增持,彰显坚定信心。
近来,西飞集团响应中央企业共同维护资本市场承诺书关于加大对严重偏离其价值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增持力度的号召,已连续增持公司80万股(占比0.031%)。此外,中航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公司股东及高管相继增持,彰显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
军机:定位战略空军,未来看运20的量产,关注远轰进展。
公司是我国唯一的轰炸机、运输机生产厂商,主要生产机型有轰六、飞豹、运8和运20。我国军费连年保持2位数的增长速度,是军机需求稳定增长的前提,战略空军的定位、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战略方针转变、周边局势紧张呈常态都使得军方购买军用飞机的意愿加强。未来3年军机订单会保持稳中有升的局面。
运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总需求预计达到400架,2015~2017年将是从试飞到批量生产的过渡时期。我们预计最早今年可实现交付。如果按照10~15年装备400架计算(不考虑出口),则高峰期可达到年产20~30架,量产期可新增上市公司1倍收入,按照净利润率4%计算,则可新增上市公司2倍的净利润。
长期来看,公司是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潜在生产商,其研发生产试飞等进展将提振公司价值预期,驱动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民机:10年内公司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涡桨支线飞机制造商。
中航飞机的涡桨支线飞机包括新舟60、新舟600和在研的新舟700系列,新舟60需求见底回升,交付进度加快。现阶段涡桨支线飞机在国内运营的情况并不理想,未来其市场仍主要在于出口到亚非拉地区,预计今年能够交付15架。
飞机零部件:新注入资产盈利平稳增长、ARJ21即将形成增量。
公司承担了大量飞机零部件的制造任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大飞机C919和AG600部件生产。二是ARJ21的85%以上的制造量;三是飞机起落架;四是飞机制动系统;五是国际转包生产零部件。我们认为大飞机资产注入不可信;新注入资产业绩平稳增长;转包业务继续实现超预期交付;ARJ21今年小批量交付。
业绩预测和估值预测。
公司2015~2017年分别实现每股收益0.26、0.33、0.43元。考虑到运20量产对公司业绩带来巨变,以及未来远程轰炸机样机的研制进展将提振公司价值预期,给予其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中航动力:航空发动机龙头,两机专项最大受益者
中航动力 600893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吴江涛 撰写日期:2015-08-07
报告摘要:中航动力吸收消化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资源,步入快速发展期。2014年中航工业整合航空发动机资产注入中航动力,此次资产注入使得公司发动机产业链得到延长,谱系型号得到扩充,中航工业资产注入预期得到兑现,中航工业整体改革思路得到明晰。我们认为公司在消化吸收标的资产后,将步入做强做大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快车道。
作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龙头,将是两机专项最大受益者。中航工业发动机板块三家上市公司中,中航动力主要负责整机与维修业务,也是中国航空发动机整机的唯一平台,公司有望享受到航空发动机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鉴于行业的特殊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出的“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重大专项有望首先惠及到行业优质企业,中航动力作为行业龙头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中航光电:业绩高增长,全球连接器龙头可期
中航光电 002179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分析师:高小强,莫文宇 撰写日期:2015-07-29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中航光电2015年7月28日发布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司营业收入实现22.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91.34%。基本每股收益0.42元。
事件评论
公司上半年经营状况优异,中报业绩大幅增长。公司业绩的提升受益于市场的快速扩展以及自身业务的内生增长,其中包括防务市场订单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以及公司产能逐步释放。
军品订单构成公司业绩的增长中枢,军队装备信息化背景下,电连接器件及解决方案产品需求扩张,订单稳健高增长,未来防务市场看点在于公司从单体连接器厂商向一体化连接解决方案商迈进。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受益于军品增长而实现的高速增长。
公司是新能源汽车核心电连接器及线束供应商,全面覆盖江淮、宇通、比亚迪等国内各类新能源车厂,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出货的大幅增长,公司相关配套产品订单随之成倍增式发展。公司已经从单一连接器逐步向线束、配电箱等系统级产品延伸,进而单车价值体量凸显。
民用增长的其余看点在于轨交连接器,公司子公司沈阳兴华华亿为全国轨交领域领先厂商,随着管理的逐步改进,该业务有能力受益于轨交行业高增长的东风。另外公司在通信连接方案商呈现稳健增长,在医疗器件方面通过翔通光电实现突破。我们看好这些领域的多点开花。
中航光电是此轮反弹的龙头,业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也代表了整个中航工业集团的市场化竞争力,未来有望成为基础连接方案领域的全球龙头,后续外延发展将持续看好。综上所述,我们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2015-2017年EPS 为0.88、1.21、1.61元。
光电股份:精确制导,光电先行
光电股份 600184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徐志国,龙华,熊哲颖 撰写日期:2015-06-18
投资要点:
军品创佳绩,剥离不良资产,业绩全面扭亏。公司是兵器工业集团下属二级子公司,目前业务涵盖光电防务、光电材料两大板块。其中,光电防务产品主要包括:大型武器系统、精确制导导引头和光电信息装备三大类。光电材料主要包括光学玻璃、饰品玻璃等。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6亿元(YOY5.34%),归母净利润6184.54万元(2013年亏损1.66亿元),公司于2013年剥离亏损严重的光伏业务,直接消除了负面影响。军品方面,防务公司实现收入14.53亿元(YOY7.02%),军品业绩稳定增长。
防务+材料打开估值空间。公司光电防务业务自2010年西光集团的资产注入以来,产品订货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在大型武器武器系统领域,随着多种总装总成车辆的生产,公司该领域定位持续巩固;在精确制导领域,公司多种型号产品不断扩展研制,实现了在常规武器(导弹、炮弹等)上的突破。子公司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主营光学材料业务,由于近年来光学材料下游数码相机和传统光学玻璃市场需求双重下滑,光学材料产品收入下滑,2012年来,公司逐渐开展业务转型,于2013年初步打开CCTV(监控系统)市场的大门。此外,公司正加大安防、车载监控等高端市场的开发力度。
大股东资产优质,存整合预期。公司母公司北方光电集团是兵器集团下属唯一大型光电产业子集团。根据2013年财务数据,集团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分别为公司的3.32、3.47、2.41倍,资产较为优质。考虑公司作为集团下唯一上市平台,在兵器集团“无禁区”改革的催化下,未来存在注入预期。
非公开发行提振市场信心。公司于2014年底非公开发行股票4500万股, 发行价格27.18元/股,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兵器集团下属唯一资本运作平台中兵投资认购2250万股,兵工财务认购900万股,合计占比达到70%,锁定期3年。集团企业认购定增,提振了市场信心。
首次“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42.00元。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 分别为 0.28、0.41、0.51元。光电防务板块将成为公司拉动业绩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公司可比上市公司的2015年平均估值水平约159倍,考虑兵工集团“无禁区”改革的推进提速,公司存在整合预期。我们认为公司2015年合理估值区间应在140-160倍之间,取中值150倍PE,对应6个月内目标价42.0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风险,改革的不确定性。
航天科技:高科技上市公司
公司是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控股,并在国内发行A股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主业为航天飞行器和汽车电子产品制造,其它产业为家用电子、军用电子、航天固体运载火箭、石油仪器设备和电力设备等。公司有多项产品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证书、国家星火奖、科技进步奖、省部级优质产品。
航天电子:盈利能力提升需依靠总体项目或资产注入
航天电子 600879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 分析师:皮建国 撰写日期:2015-03-06
公司传统业务遭遇盈利能力提升难题。由于民品业务的自然萎缩,公司业绩靠航天军品业务支撑。测控通信、集成电路、惯性导航和机电组件四项传统业务在航天领域的市场份额稳固。得益于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但产品的综合毛利率持续下降。公司在航天产业链上处于配套地位导致其对下游用户议价能力较低,无法通过涨价来化解成本上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