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净值回升 银行理财竞相“花式”揽客

随着理财市场日渐回暖,中小银行及理财公司开始审时度势发力产品促销,吸引客户前来投资。近日,不少投资者收到青银理财发来的营销短信,推介该公司发售的一只半年期理财产品,并称有相应体验劵等礼品赠送。除青银理财之外,7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河北银行、郑州银行、深圳农商行、上海农商行、宁银理财等银行或理财公司均有理财产品推荐,主推产品多为近期发售的低波动稳健型产品。

在分析人士看来,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理财产品净值整体得以回升,但投资者购买时仍需选购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并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动态调整产品配置比例,利用分散化投资策略将风险敞口控制在一定水平内。

发力短信营销

“半年期,近一年年化收益4.36%,爆款产品开放,更有瓜分体验金赢好礼火热进行中,821元体验劵,海量青银币等您来。”近日,有不少投资者收到青银理财发送的此类营销短信,推介该公司在售的一只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7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发现,该只半年期理财产品名为“青银理财璀璨人生奋斗系列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个人理财计划(半年开放)”(以下简称“璀璨人生奋斗系列半年定开”)。

根据产品说明书,“璀璨人生奋斗系列半年定开”于2020年12月30日成立,最近一次的开放日为今年6月30日。从近一年年化参考收益率来看,该只理财产品自去年12月达到收益最低点3.69%后,今年开始逐步回升,于6月1日达到收益高峰4.49%,随后开始回落,截至最新净值披露日6月29日,产品近一年年化收益率降至4.36%。

“理财产品不能保证收益,到期收益会依据市场进行变化。”青银理财母行青岛银行一支行客户经理表示,但从目前青岛银行代销的青银理财已到期的理财产品收益来看暂未出现亏损情况。

在推介理财产品的同时,为吸引投资者购买,青银理财还推出了瓜分体验金赢好礼活动。青银理财App显示,7月6日前用户登录该公司App参与活动便可领取5000元初始体验金,购买1万元以上产品还可再获得5万-20万元不等的体验金,体验金收益将通过青银币发放,青银币可用于兑换天猫超市卡、京东e卡等商品,100青银币等于1元。

“在息差不断收窄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和代销等非利息业务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认为,随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完成,银行理财的竞争压力也逐步显现,中小银行系理财公司相比全国性银行在品牌实力、综合理财能力等方面相对弱势,因此通过营销活动来提升获客和销售。

偏爱低波稳健产品

随着理财市场逐步回暖,中小银行及理财公司也开始乘势而上发力产品促销,以便尽早抢占市场份额。7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除青银理财之外,河北银行、郑州银行、深圳农商行、上海农商行、宁银理财等中小银行或理财公司均有理财产品推荐,而主推产品多为近期发售的低波动稳健型产品。

以上海农商行为例,该行重点推介了近日正处于募集期的一只名为“鑫安利23132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认购起点1万元,为中低风险,设有四个不同份额,面向一般个人客户的A类份额业绩比较基准3.35%-4.15%,代发、工会卡客户B类份额和按揭客户的C类份额业绩比较基准均为3.4%-4.2%,而面向理财新客D类份额业绩比较基准最高,为3.45%-4.25%。

谈及推介理财产品多以低波稳健为主的原因,于百程表示,银行及理财公司具体推介的产品类型,与时下产品的收益吸引力和投资者接受度有关,银行理财客群长期以稳健型客户为主,同时,当下权益类市场表现较弱,因此稳健的固收类产品更受投资者喜欢。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相较于理财公司发售的产品,中小银行目前发售的理财产品投资起点相对较高,大多为1万元及以上起购。在河北银行推介的5只理财产品中,其中4只均为5万元起购的产品,剩余1只的起购金额也在1万元;而郑州银行近期销售的20只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也在1万-5万元这一区间。

“在净值型转型之前,银行理财的门槛往往在5万元以上,与存款类产品有所差异化,面向的是中高净值人群。”于百程表示,在净值型转型之后,银行理财公募化,因此认购起点不断下降,不少数字化服务能力强的银行理财门槛已与公募基金一致,为1元起购。中小银行理财产品认购起点一般在1万元,仍设置了一定门槛,面向传统中等净值以上理财客群,这样单个客户可以承担更高的运营成本,但从未来看,投资门槛的降低将是大势所趋。

应均衡配置投资资金

今年以来,随着债市逐步企稳,银行理财逐步走出“破净”阴霾,净值持续修复。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理财市场存续的理财产品共有50171只(剔除无净值表现的产品),其中,49002只理财产品的单位净值表现大于或等于1,占比达97.67%,而单位净值小于1的理财产品有1169只,“破净”产品数量远低于去年。

谈及后续理财产品的走势以及对投资者的建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今年以来,随着股债市场企稳回升,理财产品净值也持续修复,市场对今年理财收益预期相对乐观,但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是否会持续回升并不确定,目前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牢固,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股市、债市可能再次发生短期震荡的情况,理财产品市场波动将成为常态。

“近期债市行情持续走强,导致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水平明显改善,投资者购买热情升温。”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杰分析指出,但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更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投资者仍须保持谨慎,建议投资者定期、客观地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购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并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动态调整各类产品的配置比例,利用分散化投资策略将风险敞口控制在一定水平内。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