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小钱”理财的力量不容忽视!怎么赚到小钱?

请问:你重视小钱吗?什么是小钱? 我问两位朋友,他们看法不一。一位说:中午点一次外卖、下午喝一杯咖啡的钱,都算小额开支,可以随意花费。 另一个富三代看法比较宽松,他说:每个月买包,几件衣服,周末做飞机去其他城市玩一圈,这些是小钱;我没这么奢侈过,接着问,你如何定义小钱? 他说:一笔钱的金额只占总资产的七分之三或更少,就认为是小额。这种方式帮他管理财务,确保在享受生活时,不会对经济状况造成太大影响。 我赶紧算了一下。 如果一个人月收入2.5万,那么,七分之三是10714元,好像有点多哎。但你有没有考虑过,绝大部分达到该标准的人,每月消费水平比这高。 例如:租房。都月入2.5万了。什么档次,还合租,起码一居室独立公寓起,怎么也得4000块;吃饭,日常几十块无所谓啦,周末还要跟朋友聚一下。 至于买衣服,一般会选择小众品牌;化妆品基本两个月一买,一套水乳、眼霜来,平均每月也得有2000块;对了,还不算开车加油等乱八七糟的。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原来,小钱正在掏空钱包。 01 “小钱”的力量不容忽视 古人云:“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钱,日积月累也能成为一笔可观的财富。 一杯咖啡的钱、一次打车费、甚至每天节省下的零花钱,如果我们将其投入到合理的理财渠道,时间会赋予它们神奇的增长力量。 这就是复利效应的魅力所在,也是理财起步阶段最重要的观念之一。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习惯在每天外出的时候,一人买一杯拿铁喝。他们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后来,一位理财分析师为这对夫妻算了一笔账: 每天两杯拿铁的花费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30年就是76.65万元……在时间的复利下,每天省下的拿铁钱,竟足够他们买一辆好车了。 这就是“拿铁因子”的故事,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拿铁因子,看似不起眼,在时间的复利下就会是一笔不少的金额。 02 为什么有的人往往看不起小钱呢? 这要从一件小事说起。 前段时间,为了减肥,我把碳水替换成了西红柿、黄瓜等水果,几乎每天都要跑一趟超市或菜市场。买东西通常不问价格,直接挑七八个,称重后付款走人。 因为消费频次高,每天都去,这两天关注到微信记账的账单提醒,发现每次平均要花50-100块,一周下来差不多要花1000块。 后来看着小票,算了一下:一个苹果大概4块钱左右,西红柿、黄瓜7块钱一斤,我才意识到,买菜成本不比饭店吃饭便宜,「菜市场自由」也有巨大隐形成本。 另外,平时工作忙,我经常网上买东西。我习惯比价,甚至会花半天时间在社交平台研究,看博主种草信息,确保没被薅羊毛;但是,当我去看电影或者外出吃饭活动时,却倾向于大手大脚,对几块钱毫不在意。 啊,我被场景锚定了。 菜场看起来不贵,因为我的认知中,“菜应该不会太贵”;网购时,锚点是“最低价”,所以,我会花更多时间成本去寻找最好的交易。 涉及线下活动时,锚点是“享受折扣和便利”,所以,对价格不那么敏感;理解这个,你就能理解生活里很多让“钱包变小”的部分现象。 那么,除此外还有吗? 当然,自洽鸡汤也要算一碗。什么意思?有的人比我能说:例如:钱存银行里是死的,花出去才有生命;不要让未来不确定性,抢走现在的快乐;你不花钱,钱都被别人花了。 还有更生猛的,他们能把大佬搬出来。 房地产大亨格兰特·卡多恩(Grant Cardone)说:“一个人只有在金钱上大胆时,才能在生活中无畏”;沃伦·巴菲特说(Warren E. Buffett),“会赚多少钱并不重要”。 这些话在某些场景下才具有启发性,没有正确理解背景信息,很容易被曲解,此外,句子押韵往往符合人的记忆,让你认为它是正确的,从而忽略了逻辑关系。 在认知心理学,把这归属到“可得性启发式”(Availability Heuristic);简单讲,一个人要做简单的决策时,容易想到的信息往往影响最深。 除前面提到的,还有一个重点:手头的钱,远大于消费金额,我们会感觉小额支出下行风险(downside risk)低。 月收入2万,同比买的产品、服务价格几十块、小百块之间,你会认为损失不会太大。但当醒悟过来,才会注意到小额累积的损失,造成心理不愉快;所以,每次只花一点小钱,长期下来真不少。 03 怎么赚到小钱? 上述说了,消费视角小钱代表零用钱,那对于创业者来说,小钱该怎么定义?有个朋友说:如果你每月收入3万,3万以下的额外收入就算是小钱。 问题来了,怎么赚到小钱? 不好意思,可能让你失望了,因为又要出卖时间。不管在公司上班,还是做个体户,都在做出卖时间的行为。比如,开滴滴、送外卖,给人用AI写文案,做图片..... 那么,这种出卖时间逻辑下,能做什么来提高收入? 我一个码农朋友说:“在大厂,以前每月为多拿几千块钱,每周会计算工作小时数,正常五天工作制每周40小时,他们会卷到70小时,极端时能干90个小时。 天啊,我快速算了算,问他:每天超过15小时,每周工作7天,总共就105小时,这105小时能多赚多少钱?他说:嗯,大概5000块左右。 好惨这么长才5000块。问题是,长期工作人也受不了。 后来他说,公司现在实行“灵活工作制”,意味着没有加班费;所以,增加工作时长每个月换更多小钱,能赚到,也不适合所有人,长期看,挺痛苦。 再找找第二种方法:提高单位时间收入。 什么意思?一句老话所说:低效的勤奋不如高效的社交。我能不能提升下学历(比如,读MBA或EMBA)或者和老板建立更好的关系,实在不行跳槽、提升个人技能等。 目前来看,一些优质的MBA课程,学费超过了10万,EMBA可能高达20-30万。嗯,这个价格让人有点心疼啊;好像与老板建立关系也并不简单,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擅长社交。 至于跳槽,可能带来薪资提高。如果涨幅没有30%,就要仔细考虑一下;并且,跳槽意味着,你将放弃之前累积的资源,面临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风险本身还会导致资产贬值,看来,这条路要长期坚持才行。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嗯,我想想,有,下班搞副业。 问题是:怎么搞副业可以赚的多一点? 我一个郑州的朋友说,下班去摆摊,考察半个月目前卖”芋头红豆奶砖“,一杯23块,一晚上能卖20杯左右。客流量多时单天超过1000元过,差时100-200也有,但不能有坐商思维,得骑着小三轮跑来跑去。 另一个朋友说,做运营出身,下班做做自媒体,每个月通过教学和卖课程,能赚个几千块。这让我好奇,因为我自己也在做课程,但效果没他好。 我问他原因,他这样解释: 现在注意力有限,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很少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一整套课程,即便买了,也往往不会去认真看完。 他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一个具体问题,做一节课,一篇内容或一个PPT。这样,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收一次费,看似很小,却能极少成多,降低付费和学习的门槛。 原来如此。 线下是不错的选择,线上得找到个人长处,力求一击发挥到极致;所以,挣小钱逻辑上,提高工作时长、提高单位时间收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反之,有条件情况下,搞搞副业还能作为参考,消费真爽,赚钱真难。不过,我有个建议:年轻时,平衡好主业、副业的关系。 04 存钱,真的可以带来安全感和成就感 一种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满足和喜悦。 以前,只觉得花钱的时候很爽、很快乐,(当然还信用卡、看账单的时候是真肉疼)。 以前,觉得自己在一线城市的深圳,2个人赚钱,能存下一个人的钱,已经很不错了。 也因此,不自觉地大手大脚,觉得自己月光是因为承担了一家人的开销。 但,看着不断上涨的账单,也是真让人害怕。 而现在,在收入没有变的情况下,我不仅存到了钱,也没有降低家人的生活质量。 仅这一点就充分说明了,有些钱,真的没必要花! 最后 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每个人都有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权利,也可以完全节俭;但,千万别抠门,别过分大方;当然,也祝福你赚大钱。 文章来源: 思维升级, 理财师覃艳柳, 予微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