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8首极温馨的“亲情”古诗词,一家人在一起,才是人生最好的时光

在田老师的公众号读到一篇孩子写的文章,文字不多,略显稚嫩,但感情真挚,活泼有趣。 尤其是读到一句朴实无华的:“陪陪自己所爱的人会比每天枯燥无味的做着同一件事情要快乐很多啊!” 不由得想起了一些和亲情有关的古诗词。 这些温馨的诗句也让小编想起了远在南方的亲人们。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这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辛弃疾的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一个五口之家生活在平静的乡村之中。简单的茅草屋,满头白发却慈祥的翁媪,细细地说着话,悠然自得。三个顽皮的孩子互相玩耍,亲密无间。这就是家人。 诗人把这家人的美好而又和平宁静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样暖心的家庭场景,真是让人羡慕。 【2】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唐] 韦庄《与小女》 《与小女》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小女的娇憨可爱,让诗人欢喜不已。韦庄的小女儿。刚能听懂大家讲话,就吚呀学语,爱玩小车不肯睡觉,因为衣服上少了绣花,就不肯去睡觉,哭啼了一晚上 诗人是一位慈父,他带着溺爱的口吻对女儿说话,一行一动皆充满了爱。哪怕女儿并不会清晰地吐字说话,但在这位父亲耳中依旧动听。 孩子是家庭里的精灵。有人说,生育孩子是为了亲身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参与付出和欣赏。和孩子一起,感受世界上最深沉的爱与被爱。 【3】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乡村,孩子早早就参与到农活中。在范成大的诗中,孩子们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种瓜等。 有的时候,家庭虽然贫苦些,可是,当一家人一起为生活而努力的时候,也是最温暖的。 【4】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唐] 杜甫《江村》 家人是什么,是和你同甘共苦的人。上天为了不让人孤独,创造了家庭来互相取暖。有家人在旁,困顿的生活也有些许暖意。杜甫一生漂泊困顿,但有家人在旁,他也有开怀的时候。 这一年,成都草堂刚刚建成,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杜甫看着妻子用纸画棋,望而可亲。孩子敲针作钩,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此时的杜甫,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 【5】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唐] 杜牧《归家》 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诗,其绝妙之处在于道出了稚子盼父归来的迫切,诗人归家不得的苦恼,以及迫于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的无奈,充满了无限愧疚与浓浓深情。 杜牧在官场沉浮多年,归家时,孩子牵衣问他:为什么回来得这么迟呢?一个“牵”字道出了小儿的可爱与依恋。“归来何太迟”的发问,表达了小儿对于父亲的想念与埋怨。为什么不早一点回来呢?是什么在跟“我”抢爸爸呢? 当你疲惫时,当你在外迷失时,只要回到家,见到家人期待的面庞,会让你放下所有忧伤,让你快乐,让你摆脱人生的忧伤。当你困乏时,家是可以休憩的港湾,而这正是家的意义。 【6】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清] 蒋士铨《岁暮到家》 《岁暮到家》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佳作。诗中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母子之间的骨肉深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外出的你归来时,母亲看见你瘦了,她都会心疼,她会细细地问着你旅途的艰苦。母亲的爱永远是那么深情而无私。外出飘泊的你,只要想起,妈妈会在家一直等你,就会感到无比安心。 【7】 小男供饵妇搓丝, 溢榼香醪倒接罹。 日出两竿鱼正食, 一家欢笑在南池。 ——[唐] 李郢《南池》 好一幅温馨有趣的场景,读来令人感到温馨有趣。小男孩准备鱼饵,妻子搓丝做钓鱼线,丈夫则在一旁喝着小酒,浊酒飘出浓浓的香气。太阳升起,正是鱼儿觅食的时候,咬钩的鱼一条接着一条。一家人欢欢喜喜在南池继续垂钓。 一家人,郊游旅行,岁月静好,真是最好的时光。 【8】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东晋] 陶渊明《责子》 陶渊明吐槽自己的五个儿子不求上进,与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尽管诗名《责子》,却是老父亲满满的爱,他勉励孩子们好学奋进,成为良才,流露对儿子的骨肉深情,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全诗感情深厚率真,语言风趣幽默: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 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有这样一种无闲隙相处的状态,他们总是那么“嫌弃”你,可论爱你,谁也比不上他们深情。 【文中插图为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借山图册》中的部分册页】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