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章太炎对民初政局的批评及其内在困境》,《史学月刊》2020年第5期。
【摘要】民国成立后,章太炎回国参与新政权的建设,他目睹当时盛行的参照西洋各国政治建制来探讨未来中国的制度建设,强调为政者应做到“先综核后统一”,在明晰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症下药,通过有效的政治治理,来“巩固国权”,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因此他对讲求西学的政坛新锐极不信任,希望能任用清末的立宪派与原清廷的旧官吏,依靠他们的行政经验来稳固政治与社会局面。另一方面,基于实现民权的理想,他对新成立的临时参议院与其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展开批评,认为这些并不能真正代表民众意志。但章太炎的内在困境在于,在他的政治视野里,作为主权所有者的广大国民,始终是“沉默的大多数”。章氏所仰赖的政治实践主体,只是在立宪派与旧官吏到国民党人之间转换而已。他无法找到新的政治主体。【关键词】章太炎;民初政局;先综核后统一;民权与国权
柳直:《从1948年旅大货币改革看中共城市经济管理能力》,《史学月刊》2020年第5期。
【摘要】自日本投降后,旅大经过三年多的发展,虽然渡过了经济恢复期,但银行力量薄弱,资金短缺,无力支撑政府大规模经济建设,因此中苏双方决定实施货币改革以改变这种局面。而此时,辽沈战役刚结束,具备了进行币制改革的客观环境和有利时机。币改伊始,中共旅大党政组织迅速高效地完成组织、宣传动员等准备工作。在繁杂的兑换过程中,妥善地处理群众关心的债务和物价问题,以保证兑换工作顺利完成。“关东币”的发行,既增强了公署的经济力量,又冲破了苏军对旅大的金融垄断,初步展现了中共早期高效的城市经济管理能力及强大的经济控制力。【关键词】关东币;货币改革;中共;城市经济管理;旅大
李文明:《“石礼文案”与美国对华军火禁运》,《史学月刊》2020年第5期。
【摘要】1922年12月4日,美国驻华长江舰队在汉口江面查扣了一艘载有美制飞机的货轮,以违反军火禁令为由,逮捕了美国商人石礼文,并将其交由美国驻华领事法庭进行审判,是为“石礼文案”。此案是列强对华十年军火禁运时期(1919-1929)作为最重要参与国之一的美国,首次以强制的手段,查扣本国售往中国的可被用于军事用途的装备的事件。从飞机出口许可证的申请,到美国驻华领事法庭对石礼文的审判,美国国务院、驻华外交官及石礼文本人之间频繁互动,反映了禁运初期美国政府在对华飞机出口问题上的矛盾态度。此案发生在美国试图对禁运进行强化、态度逐渐强硬的关键时期,但其对石礼文的严肃处理却并不足以促使其他参与禁运的国家持同样的立场,禁运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关键词】石礼文;军火禁运;中美关系;领事法庭
刘希洋:《中国近代大众医学读物的传播与接受——以<验方新编>为例》,《史学月刊》2020年第5期。
【摘要】作为民间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验方因在满足大众医疗需求方面的优势而广行于世。重点辑录此类知识的《验方新编》一书,内容丰富,便于非专业人士查阅和应用。它在1846年出版后的近二十年里并不为人熟知,却在19世纪后期迅速扩散开来,传播到了全国大部分省份以及俄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进入20世纪之后,该书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并逐渐成为易得易懂易用类医药知识的一种象征和代指他人经验的一种常用语,乃至“中医”的代名词。这种嬗变实际是社会需求、名人效应、出版印刷技术革新、商业营销和民间劝善文化共同推动的结果。一本传统的民间验方书在趋新求变的背景下大放异彩,启示我们在阐释近代中西医的关系及其演变的问题时,应注重考察中西医知识在不同地域和群体的医疗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和接受状况。【关键词】近代中国;《验方新编》;医学读物;医学知识传播;书籍史
王余辉:《解构·建构·实现——近代“屈原爱国”观念生成与传播的历史考察》,《史学月刊》2020年第5期。
【摘要】今日牢固的“屈原爱国”观念既非自古已然,亦非迟至抗战时期才形成,事实上要复杂得多。清季,以“忠君”为主题的传统屈原阐释逐渐动摇,新的民族主义阐释与构成其合作、竞争方的自由主义阐释开始形成,前者促生了最初的“屈原爱国”观念。新文化运动时期,经过两种新阐释共同从学理上对“忠君”的系统解构,以及民族主义阐释对“爱国”的建构,“屈原爱国”观念真正确立并逐渐传播,但尚未获得各方的足够认同,知识界中自由主义阐释甚或一度超过民族主义阐释。九一八事变后,一些自由主义阐释者改变态度,不同程度地转向民族主义。民族主义阐释终在全面抗战时期压倒其他阐释而渐成主流,“屈原爱国”从之前作为少数精英的新创思想走进了生活世界,成为一种制度性、风俗性和常识性观念。该观念自产生三四十年后便迅速发展为主导观念,正是一个从个人阐释发展为公共阐释的过程,表现出复合性发展等鲜明特征。前后的“屈原爱国”观念虽能作如此统称,却并非“不变的常数”,后期便在对外指向的“国家爱民族”之外,增添了对内指向的爱人民、反独裁的新内涵。【关键词】屈原爱国;观念史;传播史;民族主义;阐释
杨瑞:《近代西北农学社团的缘起与演进》,《史学月刊》2020年第6期。
【摘要】农学团体作为近代中国农业知识转型中的重要产物,充当了农学界人士联络同道,共同引介域外现代农学知识并用以推进本土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津梁。在地理分布上,近代农学团体肇端于开港以来的东南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此后由南而北、自东至西展开,这一历史进程从戊戌时期一直绵延至抗日战争前后,既是一部西北农学社团从无到有的演化史,也是一部近代农学知识的西进史。其原初形态渊源于戊戌时期关中士子讲学结社,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民间独立结社则要迟滞到20世纪30年代,因缘于农业“抗战建国”和“开发西北”现实需求而乘势兴起。其历时演进充分彰显了近代农学知识生产、农业改进和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二重变奏,其农业建设与救亡图兴相表里。【关键词】近代中国;西北农学社团;农学知识;农业改进;西北开发
王美平:《日本政府对清末新政前期的观察与反应》,《史学月刊》2020年第6期。
【摘要】甲午战后,日本外交致力于化解清廷的对日恶感、拆解中俄联盟,构筑日英同盟下“拉华制俄”的东北亚格局以对外扩张。在清廷启动新政之初,日本政府高度关注清廷的相关动向,欢迎并期待新政切实推行。新政实施后,日本通过提供规章资料、派遣顾问、接收留学生、出口武器等手段积极配合清政府推行改革,并加紧对北洋的军事合作与扩张,以实现拆解“中俄联盟”的战略与“拉华制俄”的策略目标。然而,日本也观察到清廷权力中枢不愿真正推行改革,故而认定清廷终难逃脱“亡国”命运。这种认知助推日本继续推行侵华政策。【关键词】日本;中日关系;清末新政;日俄战争;袁世凯
管书合:《国际合作与防疫主权:1911年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再研究》,《史学月刊》2020年第6期。【摘要】1911年4月,清政府在奉天主办了万国鼠疫研究会。当时虽然宣称会议是出于防疫需要而召开,纯为国际学术合作,不涉政治,但从发起、筹备与举办的整个过程来看,以中、俄、日三国为主,围绕中国东北地区防疫主权的扩张、控制与反抗而进行的角逐和较量始终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会议的国际合作与医学的意义虽然不容小觑,但其本质上应该首先视为一个政治事件,由此也可以更好观察和理解医疗卫生在近代东北地区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所扮演的角色。【关键词】万国鼠疫研究会;国际合作;主权
陈峰:《正统之外的典范:民国学者陶希圣对唯物史观的认知与运用》,《史学月刊》2020年第6期。【摘要】民国学者陶希圣一度被视为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史的代表,但与20世纪20年代以后多数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宗奉苏式理论不同,陶希圣对当时流行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流派一视同仁、兼容并包,主要通过考茨基、奥本海末尔、波格达诺夫等人的作品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更能吸取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批评与修正之论。陶希圣主要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对其具体结论持审慎态度。由于陶希圣反对公式化的社会形态理论,拒绝将阶级斗争作为历史发展的主线,有意与中共的历史观点保持距离,以致长期被排斥在唯物史观阵营之外。陶希圣早年对唯物史观的认知与运用,透露出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的内部分歧、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潮的纠葛、马克思主义的党外传播等信息。【关键词】陶希圣;唯物史观;考茨基;非正统
熊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革命烈士褒扬抚恤工作——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建立了新中国。为铭记革命烈士的不朽功勋,在革命战争年代,解放区施行了褒扬革命烈士和抚恤烈属、军属的政策。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政务院批准,内务部制定了一系列对革命烈士进行褒扬抚恤的政策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革命烈士的褒扬抚恤工作,如修建公墓和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举行烈士纪念仪式、宣传烈士事迹、收集烈士遗物、向烈士家属发放抚恤金、发动社会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等。新中国对革命烈士的褒扬抚恤工作,树立了革命烈士的光辉形象,弘扬了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积极影响。【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烈士;褒扬抚恤;《人民日报》
范连生:《合作化时期西南地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收益分配探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是全面体现合作社性质和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合作化时期,西南地区根据中央有关初级社收益分配的指示精神和多民族地区的实际,坚持少取多分、按劳取酬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正确地处理社与社员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劳动分配在初级社收益分配中的比例,推动互助合作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土地和劳动分配比例确立过程及其变动趋势决定着初级社生产发展的规模和方向,对于深入认识合作化的进程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合作化时期;西南地区;初级社;收益分配
尹学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资协商会议制度——以郑州市为例》,《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劳资协商会议是党和政府调解劳资关系的重要制度,它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为基本原则,对调解劳资关系、恢复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中央和河南省的指示精神,1950年,郑州市积极设立劳资协商会议,为私营工商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五反”运动后,郑州市的劳资协商会议对缓和劳资关系、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关键词】劳资协商会议;劳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郑州市
江林泽:《1949-1966年工矿地区图书发行工作探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工矿地区的群众始终是党和国家开展图书发行工作的重要对象。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力量所限,工矿地区的图书发行工作主要采取流动供应方式;随着发行力量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大规模经济建设对相关图书的迫切需求,在工矿地区发行图书的内容、数量和形式日益丰富,新华书店工矿门市部与书亭、工矿图书馆、义务发行员和流动供应图书相结合的发行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与管理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国营图书发行机构将内容多样、种类丰富的图书送到工人读者手中,在加强政治宣传、提升工业产量、推动技术进步和满足工人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键词】新中国;图书发行;工矿地区;新华书店
胡荣荣:《回归以来澳门中小学的国情教育:发展与经验》,《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回归以来,澳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对中小学生的国情教育,为特区开展国情教育奠定了法制基础;构筑课堂上的“三位一体”,即设置课程“底线”、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从而保证了国情教育的教学质量;在课堂外持续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在澳门中小学开展国情教育的经验主要有: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注重整体规划和制度配套;尊重教育规律,将国情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建立多元合作、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关键词】国情教育;澳门;爱国爱澳;“一国两制”
郭玮:《1949—1958年卫运河船民融入集体的历史进程》,《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卫运河为近代以来华北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其船民由漕运船户演变而来。在船民中长期存在着自利、迷信等旧观念。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内河航运管理局通过稳定物价、调整劳资关系等方式加强了对卫运河运输的管理,同时也开展了对船民的改造工作。这给船民的旧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此,华北内河航运管理局在满足船民利益需求的同时,通过经济扶持、教育引导、安全管理、改变迷信观念等诸多方法,增强了船民对国家的认同,船民由只问私利的个体劳动者转变成具有集体主义观念的新中国劳动者。【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卫运河;船民;国家认同
姬文波:《公安部队组建初期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49—1952年)》,《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公安部队是武警部队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建立革命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在中央军委和公安部的领导下,逐步把地域性的公安武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公安任务的部队正式改编成“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在军委公安司令部成立后,公安部队又进行了整编,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和地方公安部队,逐渐接替全国内卫任务。随着边防公安组织和边防武装的建立,全国公安部队初步形成了正规公安部队、地方公安部队和边防公安武装的体制。为统一对国家内卫、边防斗争的领导,加强公安部队的建设,1952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将内卫、边防和地方公安武装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全部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制序列。内卫、边防工作和公安部队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关键词】公安部队;毛泽东;罗瑞卿;内卫;边防
郭赛飞:《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引滦工程决策历程》,《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水资源短缺一直制约着京津唐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因缺水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逐渐凸显,促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考虑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滦工程作为北方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决策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958年,北京和唐山曾分别提出引滦河水的设想,唐山还实施了引滦入还和引还入陡工程。1972年,海河流域大旱促使中央做出加快实施引滦工程的决定,但由于地质情况复杂等原因,引滦工程设计方案被反复修改。1981年,天津提出了单独引滦济津路线并得到了中央的支持。引滦工程对缓解京津唐用水紧张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津是引滦工程受益最大的地区。【关键词】引滦工程;决策;北京;天津;唐山
张正泉、陈德军:《1954-1961年朝鲜实习生来沪培训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朝鲜战争后,根据中朝双方签订的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大批朝鲜实习生于1954—1961年来到中国接受培训。中国有关部门、上海各实习工厂自上而下地构建起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为朝鲜实习生顺利完成培训任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在日常生活方面对他们给予了周到细致的照顾,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使朝鲜实习生回国时大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有的还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朝鲜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培养了不可或缺的技术人才。【关键词】朝鲜;实习生;上海;中朝关系
曹佐燕:《1949-1950年新中国生产救灾的地方实践——以山东省五莲县为例》,《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生产救灾是1949—1950年新中国受灾地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党和政府强调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救灾的根本办法。为此,山东省五莲县在冬季因地制宜,重点开展固定代耕和积肥运动,进行了充分的春耕准备;春季则推广良种,及时发放救济粮和贷放贸易粮,保障了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在1949—1950年的生产救灾工作中,党和政府发挥着组织领导作用,采取了积极的救灾方式,既有力地解决了劳动力、畜力不足等问题,又有效地防治了病虫害,从而最终保证了土地适时耕种,迎来了农业丰收。【关键词】新中国;救灾;生产自救;固定代耕;蝗灾
田圆:《美国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城市接管史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新中国城市接管是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的一个特殊阶段,其时间虽然较短,但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对新解放城市的接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厦的奠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建政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研究中共城市接管是洞察中国共产党政权建构与施政理念的重要切入点。美国学界持续关注中共城市接管史,研究内容涉及城市接管的过程、接管干部(含南下干部)以及城市接管之后的社会改造和城市变迁等。随着研究视角的转换,美国学界的关注点亦有所不同。近些年来美国学界相关的研究议题越来越细化,关注点从宏大的政治叙事转向社会结构和城市生活变迁,而研究方法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关键词】美国学界;中国共产党;城市接管;南下干部;社会改造
潘光哲:《“五四”与中国社会变迁:从知识人的婚姻人生说起》,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身处新文化浪潮的五四知识人,浴身于“家庭革命”的洪流里,面对婚姻这项与一己切身相关的议题,固然力图“冲决网罗”,却难一刀断水。胡适及他的朋友,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耀眼明星,生命道路自有千秋,如何处理自己的终身大事,人人煞费思量,各有曲折。他们的婚姻,固然未必都曾闹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家庭革命”;个人追求理想和面对现实考验的心路历程,却都经历了多重曲折与反复。了解五四知识人的婚姻人生,怀想他们做出最后决定的心衷,正值得后来者再三沉吟反思,也可以让我们从个体生命史的角度,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关键词】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知识人;婚姻
郑大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刍议》,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用法值得商榷,“五四运动”是1919年间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至1924年间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从根本上而言,二者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历史事件,不能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或误读,而是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救亡”和“启蒙”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相伴而行,它们之间不是谁压倒谁或谁取代谁,而是相互推动、彼此促进。【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救亡启蒙
王余辉:《新文化运动与屈原形象的解构重建》,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屈原形象在近代文化转型中经历了具有古今之变意义的解构与重构。传统文化范畴内屈原形象与王权相联系,被界定为忠君的“忠臣”。这一形象到清季开始受到质疑。新文化运动时期,伴随着整理国故思潮的出现,屈原“忠臣”形象被系统解构。与此同时,屈原作为“人”,特别是作为文豪、诗人、文学家的“伟人”身份,被重建起来。屈原形象的变化,折射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期新旧思想的交替,也见证了传统历史资源向现代转化的努力。【关键词】新文化运动;屈原形象;文化转型;解构
王志勇:《冷战时代的文化反思——1963年张君劢发起的五四科玄论战纪念》,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科玄论战是五四时期的重要思想事件,历史回响不断,力图新的创获。1963年寓居美国的张君劢提议寓美学人撰文纪念科玄论战四十周年,得到谢扶雅、顾翊群、陈荣捷等人的热诚响应。身处异域的他们,结合战后世界的文化危机和思想困境,一方面批评西方文化的缺失,提倡中国智慧的价值,另一方面主张会通中西,为人类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这些新思考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问题上由“倚门傍户”走向“思想独立”的自觉意识,见证了其建构“文化中国”的努力。【关键词】冷战时代;张君劢;科玄论战;文化反思
关浩淳、冯兵:《差序与等级:民国时期拉萨的城市空间与人居》,《中华文化论坛》2020年第3期。【摘要】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气候、地理环境复杂,社会条件特殊,加之传统社会中各阶层的政治、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等多有不同,造成个体或群体的居住环境差别悬殊。从城市内 外、僧俗之间两个方面来看,民国时期拉萨城市人居环境开始发生变化,在建筑材料、居住样式、空间和格局等方面多有反映。然而,由于海拔、气候、交通等条件的制约,西藏社 会形态未能发生整体改变,拉萨城市人居环境的变化十分有限,仅体现在一些局部方面和部分群体身上,城市人居环境整体呈现出“差序性”和“等级性”的双重特点。【关键词】城市空间;人居;拉萨;大昭寺;布达拉宫;八廓街
魏红珊:《清末民国巴塘地区“边疆治理”实践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20年第3期。【摘要】巴塘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和区位优势,历史上为中央王朝、少数民族政权及部落争夺的绾毂之地。清末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川省、川边地方倾力经营,使之成为川滇藏结合 部的边关战略重镇。近代巴塘地区“边疆治理”实践堪称王朝边疆、近代国家边疆以及族 际主义、区域主义治理形态的典范,其成功经验为现代边疆治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关键词】巴塘地区;边疆治理;实践;川边;改流
周游、程莎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中共“五四”纪念研究(1949—1966)》,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五四”是一个意义丰富且具有多重面向的政治资源,其在近代中国的重要性和本身的复杂性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诠释空间。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共的诞生和发展,中共也重视对其纪念和诠解。民国时期,中共根据时代要务的变化不断赋予“五四”新意,使“五四”意义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仍不断对“五四”进行纪念、诠解和运用,如通过纪念活动建构“五四”的记忆,凸显“五四”“反帝”意义以表达政治诉求,强调和扩展“五四”的“革命”传统,使之成为一种普遍性精神资源等。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五四”纪念研究,可以看到一个政治节日在新政权建立前后的意义变化及政治运用情况。【关键词】中共;五四运动;新中国;“十七年”
王胜、谢贵平:《抗战时期新疆民众的寒衣运动及其历史贡献》,《新疆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摘要】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1938年至1942年间,抗日前线形势艰难,国民政府发起一场全国性寒衣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下,新疆反帝会、抗日救国后援会和妇女协会等11个机构成立新疆寒衣会,开展了一场旨在为前线抗日战士捐献寒衣的民众爱国运动。目前学界对于新疆捐献寒衣运动鲜有关注,本文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史料为基础,对该运动的发起背景、机构设置、宣传动员、征募工作等问题加以研究,认为新疆捐献寒衣运动时间持久,成绩斐然,贡献巨大,充分展现出新疆各族民众的爱国精神面貌。【关键词】新疆;捐献;寒衣运动;贡献
张屹、徐家林:《仪式中的政治:上海知青“支疆”动员的会议仪式考察(1962—1966)》,《新疆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摘要】政治仪式是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成功的政治仪式,能激发民众的政治认同,并促使其采取主动的支持和拥护行动。在上海知青“支疆”动员中,中国共产党以动员会议为载体,通过会议的人员筛选与预动员、会议的程序建构与秩序维护、会议的氛围建构与话语传播等一系列仪式化操演,使动员会议成为传递政治讯息、激发民众情感、生产政治认同的政治仪式。通过会议动员,解除了知青与家长的思想顾虑,推动了知青对“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思想认同,实现了动员上海知青支援新疆建设的政治目标。【关键词】政治仪式;上海知青;支疆;政治动员;动员会议
桂运奇:《从经世到学术:北京大学政治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与演变》,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京师大学堂是清末“中体西用”论与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其立学宗旨是培养体用兼备的经世人才,当局选择经由日本输入的国家学作为京师大学堂法政教育的主体,力求法政教育服务于国家治理。进入民国,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及法科推行一系列的学科制度改革,引导注重学术的教育取径。同时,周鲠生等英美派教师在执掌政治学系时,将课程设置改为兼重“宽大基础”与“专门研究”。1930年代后,课程设置基本不出20年代的课程体系范围,开始由“基本学问”转向“高深学术”,学术化课程日益增多。【关键词】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政治学系;课程体系
殷雪萍:《民国地政学的早期展开——以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为中心(1932—1940)》,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地政学既是民国时期兴起的一门重要社会科学,也是国民党推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指导。20世纪30年代,以西学东渐大潮及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为背景,加上两类知识分子分别对“学术中国化”及国民党“清党”后革命论述变化的响应,共同促成了地政学的兴起。从学科史的角度出发,当时显然形成了一个以中央政治学校附设地政学院为中心,结合中国地政学会、地政月刊社而成的学术团体,不断推动地政学学科向前发展。而平湖实验县的成败经验,则不但向我们展示地政学的实践形态,更提示出地政事业作为政治与学术共谋的本质。地政学在整个20世纪的发展,亦说明学术与政治之间,在紧张和对峙的既有认知外,更有亲近与相互依存的面向。【关键词】地政学;地政学院;萧铮;万国鼎;平湖实验县
秦国帅:《西风吹散白云飞:北京白云观钟鼓楼与近代佛道之争》,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与一般“晨(东)钟暮(西)鼓”宗教认知不同,北京白云观的钟楼、鼓楼采用的是完全相反的“东鼓西钟”建筑布局。通过围绕此一建筑布局而产生的一则与佛道之争相关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东鼓西钟”其实是先秦以降中国城市建筑通行的布局样式,而“东钟西鼓”相对而立的寺庙建筑布局则直到元末明初才正式确立下来;至于以火烧白云观为故事高潮的佛道之争,则本质上是近代民间宗教与全真教以文学创作为工具进行的自我理论宣扬与身份调适,与中国历史传统上的佛道之争并不相同。【关键词】白云观;钟鼓楼;全真教;民间宗教;佛教之争
谌畅:《近代中国基督教会的本色化运动——以中华基督教会为中心的考察》,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为了更好地达成广泛传教的目的,基督教会试图采用各种方式减少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抵牾,努力融入本土社会。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基督教会以自立为目标的本色化进程迭经不同阶段,孕育出不一的成果,并产生了中华基督教会等较具代表性的自立教会。总体而论,近代中国基督教会的本色化运动存在较大的路径困难和局限性,但凭借自身努力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中国社会交融的目的。【关键词】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中华基督教会
王学进:《胡适疑古思想再探讨——兼论20世纪30年代的胡、顾关系》,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疑古辨伪是胡适学术思想的重要特征。顾颉刚在《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中称,胡适曾于1929年对他说其不疑古而要信古。受顾颉刚的历史叙述影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胡适在1929年之后疑古思想发生转变,将此视为胡适与顾颉刚及古史辨派分道扬镳的肇端。二者疏离固为事实,然别有隐情,学术观点的差异并不表明胡适疑古思想发生了变化。从胡适在30年代前后的学术研究情况尤其是禅宗史研究来看,其疑古思想一以贯之,甚至较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关键词】胡适;疑古思想;顾颉刚;禅宗史
唐春生、杨弋:《晚清重庆民族火柴工业的兴起、发展及其没落》,《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摘要】1891年,重庆开办森昌火柴厂,是为巴蜀地区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之初,重庆地区的火柴企业曾拥有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权达25年。随着外商资本力量的介入,这一格局发生了变化,催生了挂外商牌的火柴企业。重庆本土火柴企业的产品多为土火柴,与国外火柴相比,制作技术相对落后。尽管如此,重庆地区的民族火柴业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为中国火柴业早期的中心之一。【关键词】重庆;民族资本;火柴工业
龚永红:《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中外音乐文化交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摘要】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群英汇聚、文化交融。众多音乐文化团体、音乐院校、民间音乐组织等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成立,并积极开展文艺抗战活动和“音乐外交”活动,特殊的时代,赋予音乐这门艺术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在世界反法西斯的大背景下,音乐成为连接中外沟通的桥梁,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实现了精神文化上的共鸣。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不仅对团结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日后音乐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抗战;重庆;音乐;交流
李凤凤:《三权协调与三权制衡:政府与民间视野下的立宪之路——以清末责任内阁为中心的探讨》,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自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开始,清政府与民间舆论对立宪的理解就出现了偏差,清政府选择的是国权统一、三权协调的立宪路径,民间则呼吁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立宪路径。二者在同一“立宪”命题下,进行着不同立宪路径的规划和思考,思维角度和立论依据都不处在同一出发点,其内容和结果也大不相同。可以说,清政府与民间舆论就立宪问题自始至终没有达成一致,二者只是在各自的思维模式中各行其是,矛盾和冲突自然不可避免。【关键词】清政府;社会舆论;责任内阁;三权制衡;三权协调
蒋渊:《民国时期的湖北水利行政与政府职能扩充》,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民国时期,政府的行政职能不断扩充。以湖北水利行政而言,晚清时期湖北省政府开始设置专门的水利管理机构,负责部分堤防的建设,其职员往往不能专任其事。民国建立以后,省水利局的设置开始成为惯例。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省水利局一直隶属于省建设厅,地位不高。虽然一度直属于省政府,但到1931年水灾后机构却被撤销,原有事务完全交由隶属中央的江汉工程局负责。在这一过程中,由省水利局和江汉工程局直接负责的堤段范围逐步扩大,其派出机构也改为常设。可以说,民国时期湖北水利行政的变迁,既是政府职能不断扩充的过程,也是中央与地方不断博弈的过程。但水利机构在参与水灾后的以工代赈时,需与专管机构协同工作,其权力仍受到限制。【关键词】民国时期;湖北水利;省政府
贾勇:《近代河南铁路工人工作及生活述论》,马敏主编:《近代史学刊》第2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自清末以来,铁路交通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举足轻重。而铁路工人在铁路事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河南铁路工人分工明确,工作稳定,不仅工资较高,而且有年终奖金、津贴、包工等其他收入,与河南省内其他工人相比,其收入相对丰厚。此外,从日常生活开支与休闲方式而言,近代河南铁路工人生活丰富多彩,质量较高。正因为如此,铁路工人成为近代河南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影响深远。【关键词】近代河南;铁路工人;工作状况;生活水平
蒋梅选辑:《1932年行都防疫委员会工作报告》,《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题要】1932年中国爆发了大规模霍乱疫病,影响涉及23个省市、306个城市,除新疆、西藏外,几乎遍布全国。作为国民政府行都的洛阳,其霍乱疫情形势严峻。为防止疫情蔓延,国民政府成立行都防疫委员会,采取多项应急措施,对控制疫情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组史料包含了行都防疫委员会的成立经过及防疫工作概况等,对研究民国时期防疫史不无裨益。【档案记录形式】铅印件【关键词】行都防疫委员会;洛阳;霍乱
刘楠楠选辑:《1946年上海及周边地区疫情发生及防疫相关史料一组》,《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题要】抗战结束后,受战争影响,上海及周边地区环境卫生恶劣,天花、伤寒、鼠疫等各种瘟疫流行,以霍乱为最,感染人数众多,死亡率高。善后救济总署上海分署与上海市卫生局、上海海港检疫所等对疫情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一定成效。本组史料为相关机构关于1946年疫情发生及防治等来往文书,对民国时期卫生防疫史研究有所裨益。【文档记录形式】函电手稿【关键词】上海;霍乱;天花;善后救济总署;防疫
廖利明选辑:《津塘秦海港检疫所1947年上半年工作概况》,《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题要】津塘秦海港检疫所为国民政府卫生部下设机构,包括天津总所、秦皇岛办事处、塘沽办事处及大沽隔离医院,承担天津、塘沽、秦皇岛等海港的检疫职责。本辑史料为该所1947年上半年工作报告,可反映当时海港检疫的工作情况及存在困境。【档案记录形式】油印件【关键词】海港检疫;隔离医院;天津;塘沽;秦皇岛
陈霄、熊秋良编译:《美国驻南京总领事馆有关九一八事变函电选译》,《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题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随后日本进攻锦州,在此前后,美国驻南京总领事裴克先后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铁道部长叶恭绰和国民党中政会常委、中常会常委汪精卫进行了会谈。会谈反映了裴克与国民政府要员保持紧密接触的情况,陈友仁等也表达了解决中日东北冲突的想法,他们都急切想了解美国对日政策,并都希望美国积极介入中日东北冲突,对日本施加压力,裴克对相关问题也作出了一些回应。相关会谈情况和内容,裴克都通过函电和备忘录的形式向美国国务院和美国驻华公使馆进行了详细报告。【关键词】中日冲突 裴克 陈友仁 叶恭绰 汪精卫
许详:《民初中英涉藏事务交涉之补证——基于“顾维钧档案”的研究》,《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摘要】十九世纪以来,英国殖民者一直觊觎中国西藏,屡次图谋将该地区纳入其势力范围而未果。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列强趁中国政权不稳之机,纷纷趁火打劫。此时,英国再次挑起侵略我西藏的阴谋。1913年中英两国再次就西藏事务开启谈判,中、英、藏三方除了在印度西姆拉开会外,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与英国驻华公使亦在北京就西藏相关问题直接展开磋商与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外交顾问顾维钧,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英国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在民国北京政府和外交官们的努力下以失败而告终。【关键词】民国外交;中英涉藏事务谈判;顾维钧;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李彬彬:《公共性的重构:近代上海同乡团体公墓探析》,《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摘要】义冢和丙舍是同乡团体联络乡情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近代上海城市化的发展,这种传统习俗愈来愈表现出其落后性。公墓事关都市形象,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墓事业被纳入了政府的城市规划中。上海市政府在筹建市立公墓的同时,加强了对传统丙舍和停柩等旧习的取缔。近代上海都市化的发展和政府墓制改革推动了同乡团体殡葬观念的转变,同乡团体开始改良殡葬制度,陆续建立新式公墓。同乡团体公墓的出现,促进了传统丧葬习俗的演变,增进了都市文明的内涵,反映了近代上海都市社会公共性的增长。【关键词】公共性重构;近代上海;同乡团体;公墓
许金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对华政策与“东方文化事业”》,《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摘要】始于1923年的“东方文化事业”,被视为近代日本对华文化外交的标志之一。九一八事变后,“开发”华北经济,获取重要国防资源,在日本对华政策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并且成为对华政策的核心纲要之一。与此相对应,“东方文化事业”在事变后开始脱离“文化”之本位。经过前期策划,1936年起日本政府打着“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事业”之幌子,投入巨资设立“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等经济“开发”项目,直接为“开发”华北资源服务。“东方文化事业”因此沦为日本在华北经济扩张的工具。【关键词】庚子赔款;东方文化事业;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对华政策
霍新宾:《中共早期五四纪念及其内在理路》,《历史研究》2020年第2期。【摘要】中国共产党早期五四纪念经历了个体自主参与到党团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共创立前,陈独秀、李大钊、恽代英、毛泽东、瞿秋白、谭平山等早期共产主义者着力推动五四纪念,并为其增添了民众动员的新语义。中共建党初期,随着时局恶化及革命诉求增强,除倡导“到民间去”、“打倒军阀”的纪念话语外,还将其付诸实践,以青年团领导学生发动民众,从事救国运动。至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在国共合作背景下,进一步充实五四纪念话语,积极宣传“国民运动”、“民族运动”,开展对民众的革命动员。中共早期五四纪念话语的演变与纪念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五四阐释的基本范式,既体现出中共对中国革命对象、领导权与主题的认知和探索,也是其由一个“知识分子的宣传团体”向“群众的行动的政党”进化的见证与写照。【关键词】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纪念话语;民众动员;纪念史学
梁馨蕾:《抗战时期国民党党团关系再探——以贵州省为中心》,《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摘要】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此后,党、团两方在发展上逐渐形成双轨竞争关系,进而演化为党内派系斗争的新形态。战前,国民党党务长期被CC系把持,而三青团又脱胎于黄埔系复兴社势力,党团矛盾可大体视为CC系与黄埔系两派斗争的战时延续。抗战之初,朱家骅出任中央党部秘书长、代理三青团书记长,与团方高层交好。朱方与黄埔系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达成合作关系,在诸多省份曾一度抑制CC系势力。然而,自国民党省县党部选举恢复后,团方干部时常临阵倒戈,致使朱方陷入孤立而落败,贵州省党团冲突便是其中的典型个案。【关键词】朱家骅;黄埔系;CC系;党团关系;贵州省
张展:《“元首”之争——华北、华中日军围绕“中央政权”的博弈》,《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华北日军企图在华北扶植独立的伪政权,甚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国民政府取而代之。为此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在陆军省的支持下,试图说服日本政府与国民政府断绝关系,以“新中央政府”为目标扶植华北伪政权,并逐渐得到了日本中央认可。然而,在南京陷落前后,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扶植华中伪政权争夺未来“新中央政府”地位,与华北方面军爆发冲突。此事最终虽因日本中央协调,以确立华北伪政权优势地位而得到解决,但其反映的日军内部围绕自身利益的博弈,也为后来对伪政权政策的演变埋下了伏笔。【关键词】华北方面军;伪临时政府;伪维新政府;伪政权
叶铭:《业务纽带:浅析抗战时期联络参谋与参谋视察制度》,《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摘要】战前国民政府并未真正实现军事统一,因而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在参谋业务方面存在机构组织不健全、联络不畅、情报不准、计划不周且执行不力等问题。向各战区、各部队派遣联络参谋,进行参谋视察,并形成制度,能够获取下属各部队真实情况,也能考察各部队参谋业务实施情况,了解各部队参谋业务运作情况及业务得失,同时进行视察考核,以作为军事委员会及军令部评定各部队战绩、进行赏罚的依据。因此,联络参谋与参谋视察制度是军令部用以沟通各战区、各部队参谋业务的纽带,并在业务方面为建立参谋系统提供保障,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关键词】抗战时期;军令部;联络参谋;参谋视察;参谋业务
张若愚:《华中沦陷区“军管理”工厂“发还”探析——以南通大生纺织公司为例》,《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摘要】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对占领地华资工厂实施“军管理”,采取攫夺拆卸、“合作”经营、租赁变卖等形式使民族工业遭受重创。1940年3月,为配合成立在即的汪伪政府,昭彰“日中亲善”,共建“东亚新秩序”,日本决定“发还”华中沦陷区“军管理”工厂。至1943年7月28日,南通大生纺织公司等140家华资工厂历经日方公告、国民政府阻扰、汪伪督促等曲折后,先后解除“军管理”,“回归”中方。但究其实质,“发还”只是日方经济统制与政治占领的另一种延续,华中沦陷区各“军管理”工厂并未因此而“重获新生”。具体到大生公司,其“发还”的坎坷历程,背后暗含着鲜为人知的势力折冲、日汪等多方势力的各取所需及“军管理”工厂的艰难求存。【关键词】汪伪政府;华中沦陷区;南通大生纺织公司;“军管理”
辜雅:《抗战胜利前后国民政府惩治贪腐探析——以黄金提价舞弊案为中心》,《民国档案》2020年第2期。【摘要】抗战后期,国民政府为了抑制严重通货膨胀,平抑物价,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利用美国提供的5亿美元援助购买黄金,试图通过以抛售黄金、举办黄金存款以及法币折合黄金存款等业务为核心的黄金政策回笼法币。但黄金与法币竞相逐涨使得重庆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黄金投机市场,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1945年3月爆发的黄金提价舞弊案即是典型的一例,提前获得内幕消息的官贾竞相购买黄金,利用时间差获取暴利,一时间舆论大哗,蒋介石要求彻查此案,但无论是孔祥熙与宋子文围绕此案的博弈,还是主要涉案人员郭景琨、王绍斋等人背后的较量,都使得案情变得复杂,审判结果也与民众观感大相径庭。透过此案不难看出,抗战后期,尽管国民政府有意对贪腐予以严惩,但面对涉案人员复杂的背景,惩治贪腐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关键词】黄金政策;惩治贪腐;派系权争;黄金舞弊
辜雅、吴景平:《从“股份两合”到“股份有限”——聚兴诚银行组织制度的变革》,《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摘要】股份两合制度是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司制度之一。1914年1月14日,北京政府公布新的《公司条例》,把公司类型定为“无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四种形态,使得股份两合公司首次具备了法律地位。1915年杨氏家族在重庆成立聚兴诚银行,是近代为数不多采用股份两合制度的银行,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聚兴诚银行为例,从家族内部关系和外部冲击等方面深入考察其股份两合制度的演变过程,对于我们认识近代公司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家族关系;外部环境;股份两合;聚兴诚银行;制度变迁
岳谦厚、王莉莉:《走向双赢:“小延安”兴县农业互助合作的先期实践与延续历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摘要】座落于吕梁山地区的兴县被誉为晋西北的“小延安”,其连续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15年的发展历程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改革政策及实践努力。兴县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建设和推行农业互助合作的先期实践基地之一,其在新中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原晋绥边区农民的互助合作一脉相承。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之先期实践呈现出先行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并一定程度上形成示范效应,在农民与集体的多元多重互动中表现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共利双赢态势。【关键词】兴县;农业;互助合作;双赢
僧海霞:《从“荒滩废垒”至“丝路明珠”:新中国成立后嘉峪关区域空间意象变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摘要】嘉峪关及其区域空间意象,在国家“西部开发”“改革开放”等经济战略中,随着这一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整体推进而不断变迁,从建国初的“荒滩废垒”,变成欣欣向荣的“钢城”,继而又变成举世瞩目的“丝路明珠”。这是国家地理优选和区域空间多维构建的空间效应,也是人们对区域空间认知的文化表征和意指实践。本文借助文学作品,研究嘉峪关及其区域空间意象,充分展现区域空间构建、空间效应、空间感受和空间意义,旨在倡导和践行新文化地理学这一研究思路和学术转向。【关键词】嘉峪关;荒滩废垒;改革开放;钢城;丝路明珠;意象
毛立红:《朱德与红四军挺进东江》,《军事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摘要】1929年10月,朱德率红四军挺进东江是应中共中央、福建省委和东江地方党组织要求,酝酿已久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朱德从接受任务、制订计划、率部出击,到果断撤离,负责全程指挥与决策。此次军事行动,历时15天,转战数百里,虽未能完成既定战略任务,且部队损失较大,但有力打击了东江地区的反动势力,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推动了东江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入发展,还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积累了宝贵经验,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历史发展和更宽广的视野来看,红四军挺进东江得大于失,其历史功绩应予以肯定。【关键词】朱德;红四军;挺进东江;历史意义
房列曙:《刘瑞龙与淮北苏皖边区抗属的优待和保障》,《军事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摘要】1941年8月至1945年10月,刘瑞龙任淮北苏皖边区行署主任期间,领导制定并颁布施行了一系列优待和保障该区抗属的条例、法规,建立起了抗属优待和保障制度。为落实这些制度,他一方面注重相关思想教育、确立优待和保障抗属的生活标准、提出保障抗属生活的具体措施、提出优抗工作组织领导的具体要求,以及提高抗属的社会地位等,推动该区抗属优待和保障工作的展开;另一方面适时总结抗属优待和保障工作的成绩,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以求不断改进。最终,淮北苏皖边区形成了具有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党委重视,政府主导,军队、群众共同参与;精神优待、物质优待、婚姻保障多种方式并举的这一独具特色的抗属优待和保障模式,对中共在该地的扩军和抗战动员起到了重要作用。【关键词】刘瑞龙;淮北苏皖边区;抗日军人家属;优待保障
李庆辉:《通州事件中的日本居留民问题——兼论近代日本对华移民政策的侵略本质》,《军事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摘要】七七事变后,日本既定的对华逐步蚕食政策上升为总体战下的全面侵华战争,在华日本居留民成为前期染指渗透的“破坏因子”和后期占领奴役的“基础因子”,扮演着侦察员和刽子手的双重角色,可以说是披着平民外衣的侵华急先锋。通州事件中,日本居留民的被杀本是这场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战争难以避免的事,却因日方媒体的曲意渲染、证人战后的恶意诡辩、国民政府迎合时局的误导而众说纷纭、曲直难辨。本文试从对日本居留民的实证分析、日本移民侵略策略两个角度解读通州事件中的日本居留民问题,对重新认识通州事件和日本政军当局对华移民侵略政策或有裨益。【关键词】日本侵华战争;通州事件;日本居留民;“移民侵略”
张德明:《从《申报》看日军对英美在华基督教的破坏(1937-1941)》,《军事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摘要】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日军在全面侵华战争中,对英美在华基督教进行了严重破坏,《申报》对此进行了大量客观真实的报道。从《申报》的报道可知,日军曾对英美传教士进行迫害,甚至造成一些传教士死亡;还对非占领区内英美基督教的教堂、教会学校及医院进行了无差别轰炸;并对占领区内的教会产业进行了各种方式的侵害。英美虽然向日本进行了多次抗议交涉,但因无实际制裁措施,故未能有效阻止日军的破坏行为。《申报》的报道总体上保持了新闻的基本真实性,向国内外揭露了日军的战争暴行,在舆论上支持了中国的抗战。【关键词】《申报》;日军;基督教;教会产业
项浩男:《抗战时期国民党地方武装的生存策略(1940-1945)——基于<黄体润日记>的考察》,《军事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对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地区进行的游击战关注很多,对国民党的游击战研究较少。以黄体润日记为主要材料,可以完整地呈现出一支国民党地方武装抗日游击队在沦陷区谋求生存、坚持抗战的生动历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丰县在黄体润的领导下建立起了一支抗日武装力量。在与日伪军的长期对峙中,黄体润率领丰军采取多种举措获取武器、补充枪支弹药,通过发行流通券、征收实物保证粮饷供给,并严查物资资敌。为保存实力并打击日伪军,黄体润综合运用游击作战、修筑据点、破坏道路、截击、突袭等战术,始终对日伪军构成威胁。以黄体润为代表的丰县军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战的爱国之情值得肯定,不过其未能妥善处理与中共的关系,拒绝重建统一战线,从大局来看并不利于丰县的抗战事业。【关键词】抗日战争;国民党;地方武装;丰县;黄体润
左承颖、杨雨青:《何去何从:安平事件后国共美三方对驻华美军的因应》,《军事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摘要】1946年7月29日,美国驻华海军陆战队与中共地方部队在河北安平首次发生正面武装冲突,是为“安平事件”。此次冲突使驻华美军备受各界关注,随之引发了美国、中共及国民党围绕美军驻华问题的论争。基于支持马歇尔调停国共矛盾的政治考量和用以牵制苏联在华势力的战略选择,美方坚持暂不撤退驻华美军,并重申其“正义”使命。面对美方压制及国内反对呼声,国民党则采取系列抚慰驻华美军的公开活动,强调其在华贡献,力图防止美军因此撤离。而中共在巧妙应对该事件联合调查的同时,亦揭示出国民党在政治和军事上利用驻华美军的事实,且在苏联支持下对此展开了长期的宣传攻势。安平事件后驻华美军陷入复杂困境,这不仅归因于战后初期美国对华的既定政策,亦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关键词】驻华美军;安平事件;战后初期;中美关系
王丽华、栗洪武:《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接管改造国统区中等学校教育的新模式——以陕甘宁边区关中联合中学为中心的考察》,《军事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摘要】1948年,解放战争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新解放区逐步扩展到关中地区,受战争影响,原国统区大多数中学都已停办。为迅速恢复中等教育,培养更多的革命和建设人才,边区政府采取成立联合中学的形式实现了对国统区中学的接管改造。本文以相关档案资料为依据,从历史背景、招生动员、教育教学实践、成效意义等方面,考察了中共通过整合解放区、国统区的3所中学教育资源成立陕甘宁边区关中联合中学,并开展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情况。关中联合中学以共产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学生,推动了解放区农村社会的改造。其成功办学,也为新中国中等教育的接管和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是新中国教育接管和改造政策制定的一个实践基础。【关键词】关中联合中学;教学实践;关中模式;新中国教育
芦青:《由观望到介入: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武力侵台政策的定型》,《军事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摘要】1948年末,中国的战争形势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面临彻底垮台的命运,蒋介石决定把台湾作为退身之所。这迫使美国开始制定独立的对台政策。此后,美对台政策游移不定,在将台湾与共产主义力量隔离上是用经济和外交手段还是用军事手段,左右徘徊。随着美国对其国家安全目标的重新评估,遏制战略逐渐定型,美国决策者关于军事介入台湾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第一时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正式实施武力侵台的政策。自始至终,杜鲁门政府的政策目标是尽可能阻止台湾被中国共产党控制。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摇摆,其实是在各种手段之间寻找平衡,使台湾在美国的东亚战略棋盘上发挥更有效的牵制作用,以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关键词】美国;台湾;武力入侵;政策;定型
翟清华、郑勃:《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张力”真的达到其“限界”了吗?——与黄道炫先生商榷》,《军事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摘要】黄道炫先生在《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一书中提出: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本质上是历史与自然规律的结果,将这次失败定性为“左”倾错误,更多的是基于政治考虑。本文通过对中日尖锐的民族矛盾、军阀割据的局面、国民党军内部的矛盾及福建事变等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对红军政治建军的优势、历次反“围剿”中总结出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中央苏区有利的地形条件及人民群众对红军作战的战场支援和物质保障进行深入研究,并仔细分析了“左”倾领导者的种种决策和行为对红军作战和人民信任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认为,如果没有“左”倾错误在当时中共中央的统治,中央苏区和红军是能够取得反“围剿”的胜利的,即是说,“左”倾错误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关键词】中央苏区;革命张力;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黄道炫
陈丽华:《从“相忘于江湖”到“分庭抗礼”——清初至当代基隆市客家认同的形成》,《历史人类学学刊》2020年第2期。【摘要】本文试图透过淸初至当代基隆市客家认同的形成过程,探究台湾社会族群意识的衍生机制,及历史资源如何在社会与学术脉络中被反复重构。在基隆市的历史当中,客语人群活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淸中期。日治中叶的汉人籍贯调查显示,当地曾是全台湾福建汀州府籍讲客家话人口最集中的区域。然而,这一群体的族群意识在当代并不明显,多半消融于以姓氏宗亲会及神明崇拜中,成为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战后来自台湾各地的新客语群体,则纷纷依附于该地外省「广东人」群体,从而形成共同的同乡会组织。直至1970年代,基隆市都市发展导致会内财产争夺剧烈,加之邻近的台北市发展成世界客家中心的刺激,新客语群体才脱离“广东人”之壳,而另行成立以“客家人”为名的独立社团。在当代的学术史叙述中,基隆从拥有一个规模颇小的客家社团,到被视为曾存在庞大客家群体的区域,则是1990年代以降地方精英与学术团体将两个断裂的传统糅合为一的结果。【关键词】基隆市;客家;广东;认同;宗亲会
庄仁杰:《开埠故事的塑造与传播——以新山华人社会为例》,《历史人类学学刊》2020年第2期。【摘要】本文以新山华人社会为例,探讨人们如何塑造与传播开埠故事,以及谁在诉说,为何诉说这个开埠故事。本文以新山中华公会的会刊,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的展览以及新山柔佛古庙与其游神为材料,指出新山华人社会的开埠故事如何藉由文本与仪式来打造和传播,以及新山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自1970年代以来的变化等内外因素,如何影响开埠故事的塑造与传播【关键词】开埠故事;新山;华人社会
陈颖:《论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小说的艺术特性——从近代文学革命的政治初衷谈起》,《山西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摘要】梁启超等倡导的近代文学革命赋予小说革故鼎新、强国新民的沉重社会责任。近代反侵略战争小说努力践行小说界革命的政治初衷,表现为对于社会现实的强烈的批判精神,在艺术上以写实笔法寓批判精神于战争人物和故事的叙写中,或以夸张和讽刺笔法刻画战争人物形象。但在处理写实与虚构的关系上,近代反侵略战争小说的多数作品拘泥于历史事实,文学视野较为狭窄,语言表达仍受文言文较大牵制,艺术水平总体不高。【关键词】近代文学革命;战争小说;反侵略;社会批判
温庆新:《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的“中国”想象》,《山西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摘要】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试图透过想象与建构的方式,将“中国”的国家形象以历代文学作品的书写史迹为切入口,采用“作为进步的历史”与“作为历史的记忆”等方式,以“中国”形象的国家化建构替代对历代文学作品的政教化评判,以便时人从中感知出一种具有强烈集体认同感的文化记忆,最终获得包含历史真实与塑造真实两重面孔的“中国”自立自强的历史图景。此举是通过有特殊针对性的选择,来建构彼时社会变革与政治变革所需的历史凭藉。故而,将民族富强、国家兴盛及教育启智的时代呼吁与文明进化视域下的“中国”想象相结合,成为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建构“中国”形象的“范式性例证”。【关键词】中国文学史;“中国”;想象;建构
郭辉、秦勤:《抗战时期中共纪念话语中的苏联形象》,《山西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摘要】抗战时期国家纪念日是观察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重要视角,所塑造的苏联形象深刻地反映出中共的多重政治诉求,大体包括盟国、抗战和革命三重面相。中共透过苏联形象的多样化书写以达到动员全民抗战、坚定抗战信念、敦促政治改革和厘清政治信仰的目标。中共“深描”苏联形象的原因既在于仰慕其强大力量,也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量。苏联形象在中共纪念话语推广下逐渐流播广布,不仅彰显出中共协调国际关系的努力,也为日后的中苏关系奠定了社会基础。【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话语;苏联形象
李全平、行龙:《论集体化时代米山医疗的典型化》,《山西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摘要】树立典型、塑造模范,然后通过典型推广进而促动整体变革,是集体化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方法。米山乡地处晋东南地区,成立于1955年的“米山联合保健站”,以全国首个农村保健站的记录,开了中国合作医疗的先河。米山医疗典型的原型孕育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多维叠加的历史层域中,经叙事话语凝练、国家垂级赋权、官媒报章扩布和空间场域渲染等层累构建,最终成为全国典型。米山的典型化过程蕴示着集体化时代典型化的多维认识:典型不是固定的名相和封闭的实体,典型是一个不断生成演化的动态过程,典型化经过了层层宣传提升,它往往与民众运动相结合而展开,并且以政治身份为标识重新调配社会资源,典型本身会转化为集体声誉而提高集体整合力。【关键词】米山;医疗;典型化;集体化时代
化世太:《新中国水库移民事业的历史性考察》,《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迅速发展。水库移民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水库移民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依据历史进程和政策变迁,水库移民事业可分为起步与探索、曲折发展、恢复与提升、开启新时代新篇章等四个历史阶段。由于历史环境和社会时期的变化,不同历史阶段的水库移民事业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关键词】党的领导;水利水电工程;水库移民事业
程文侠:《劳工化与生产动员: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妇女运动》,《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摘要】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重要特色是妇女解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女性在运动中的主体性相对不足。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起点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妇女解放具有社会革命属性。从五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妇女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妇女解放表现出“自上而下”的特性。五四前后,青年知识分子激烈批判封建主义文化,妇女运动是青年运动的支脉。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妇女运动在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的领导下从知识精英群体扩散至工人阶级劳动群众。随着中共革命活动转向农村,妇女运动也走向了动员农民妇女发挥农业生产潜能的道路。中共通过组织集体劳动、生产合作等方式推动妇女承担家庭以外的社会经济职能,进一步瓦解了封建主义经济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妇女运动主要是通过增强劳动妇女革命权能和生产权能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妇女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劳工化
皮迷迷:《以“今古之辨”解“汉宋之争”:一个考察<新学伪经考>的视角》,《人文杂志》2020年第5期。【摘要】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提出了“今古之辨”,认为古文经和古文学为刘歆所伪。既有研究多批评康氏“今古之辨”的论证谬误以及对汉代经学的误读,而易为人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康氏“今古之辨”对清代“汉宋之争”问题的解决。康有为在提出“今古之辨”的议题后,以今古学的视角重新界定了汉学与宋学,既消解了清代汉、宋之学纷争的基础,又通过对汉、宋之学的重新界定,将汉学与宋学重新统合于孔子。以“汉宋之争”为背景理解康有为的“今古之辨”,为理解《新学伪经考》的意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关键词】康有为;晚清;今古之辨;汉宋之争;经学
冯建勇、钱骋阳:《国民政府筹谋帕米尔问题始末》,《人文杂志》2020年第5期。【摘要】1942年盛世才背弃苏联而转向国民政府,由此引发苏联与新疆当局间的交恶。为保证战时西部国防安全,国民政府开始致力于解决中苏新疆段界务问题。从1943年至1948年,国民政府外交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就帕米尔未定界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磋商,并制定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就其过程而言,可以观察到,尽管国民政府对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未尝不想据理力争,但除了中苏两国悬殊的国力差距外,国内连绵不绝的军事冲突和新疆地方的治理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民政府对该问题的决策。在收复失地与保全现有国土、安定内政的纠结中,国民政府对于收复帕米尔国土之立场态度亦不断发生变化。【关键词】帕米尔;未定国界;国民政府;苏联
王锐:《历史叙事与政治文化认同——章太炎的“历史民族”论再检视》,《人文杂志》2020年第5期。【摘要】在清末的民族主义思潮当中,章太炎的“历史民族”论颇具特色。这一观点强调历史的动态过程,强调制度、疆域、人的活动与融合,对于形成民族意识与民族记忆的重要性,而历史则是维系这种认同,并赋予其政治与文化内涵的最主要载体。他之所以在清末提倡历史之学,归根结底肇因于此。同时他的这些思考也贯穿于他在清末与立宪派的论争当中。章太炎此论,在民国学界虽少有回声,但柳诒徵与钱穆的史学思想,从论述框架来看,则与章氏颇为相似,此一脉络,实为理解现代中国史学发展与民族主义思潮变迁时不容忽视的线索。【关键词】章太炎;“历史民族”;民族主义;《中华民国解》
覃延佳、刘秋妍:《民国时期中越边境对汛管理中的司法实践及其困局——以麻栗坡对汛督办档案为中心的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摘要】19世纪末中法战争结束后,中法两国历经十余年勘定了粤越、桂越、滇越三段边界并创设对汛制度,以管理中越边务问题。中越对汛制度的确立与实施,对中国南方边疆国防、外交等治理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以往学界多聚焦于对汛设置与管理模式上的制度梳理,对涉及边民社会具体事件的研究甚少。对汛督办遗存下来的行政档案所记录的相关司法案件及其办理过程,揭示了对汛制度运行过程中具体的司法、行政事件所面临的多元复杂状况。由此层面观之,对汛督办的职能转变及其行政实践既是观察中越边境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参照,同时也反映出了边民社会中不同行为主体展现的能动性及边地社会复杂多元的图景,这为以边民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研究提供了制度运作与区域社会历史脉络参照。【关键词】麻栗坡;对汛管理;边民社会;司法实践
凡樊:《清末民初西藏危机与舆论应对——以<东方杂志>为中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摘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西藏危机愈演愈烈,引起了社会爱国人士的密切关注,他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以报刊媒介作为舆论阵地,详细介绍了事情的前后始末,并就西藏治理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表现出强烈的主权意识和爱国情怀。《东方杂志》便是其中的典型。该刊由商务印书馆于1904年3月创办,至1948年12月停刊,其间历经清政府灭亡、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清末民初这段历史上的风云变化,前后出版时间长达四十五年,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影响最大、刊期最长的一份大型综合性期刊之一。《东方杂志》对清末民初西藏危机尤为关注,这背后折射的是其对中国主权的维护,是时人“救亡图存”的一个缩影。【关键词】《东方杂志》;西藏;新闻舆论;边疆危机
刘增合:《家国之间:晚清皇室财政的逾界与管控》,高翔主编:《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页码不详。【摘要】清代内务府与户部是否遵守各自的财政界限是觇测“家国关系”的重要窗口。咸丰时期宫内储银因镇压太平天国逐渐空虚。咸同两朝遍地烽烟,战事所及之地财源多半应付辖地军需;粤省因连年战火多次截留粤海关税款,导致解济宫廷实银额数一落千丈。在严惩解款违纪官员的压力下,粤省屡请更改解款制度,未得支持。此后内务府频频借拨部库实银,部府矛盾开始上升。同治中叶以降,因巨额部款被挪借至宫内,极大牵制着对西北战事的军费支持,最终导致部府交讧。光绪朝部府矛盾虽有缓和,但间有不谐。光宣之交,因应立宪改革,皇室财政须与国家财政分离,然而皇室经费的清查遭到太后、内务府大臣的敷衍阻挠。皇室经费预算空前膨胀,可见皇家与国家关系的扭曲。皇室财政逾界管控的跌宕波折,凸显了晚清财政制度运作中的特殊面相,各方博弈过程中,理、势、情三者关系如何权衡,柄国理政怎样顺应时势,确为考验统治者治乱处常的关键。【关键词】皇室财政;内务府;户部;战时财政;粤海关
李俊杰、仲伟民:《蒋介石考量1945年中苏谈判的心路历程——以<蒋中正日记>为中心》,《济南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摘要】1945年中苏谈判是中苏关系史上一项重要的外交活动,蒋介石作为中方最高决策者,对中苏关系发展以及中苏谈判方针的制定进行了长久的思考。本文以《蒋中正日记》为基础,结合其他的史料较为清晰地展现蒋介石考量1945年中苏谈判的心路历程,其中主要探究蒋介石对新疆问题、东北问题、中共问题以及外蒙问题的思考。蒋介石对于中苏谈判的考量,体现了他的国防战略,其最高目标是维护战后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蒋介石对中苏谈判的考量还体现了其试图建立中立平衡的外交政策,避免引起苏、美猜忌。【关键词】蒋介石;中苏谈判;新疆问题;外蒙问题;东北问题
焦润明:《庚戌鼠疫应对与中国近代防疫体系初建》,《历史研究》2020年第2期。
郑庆声:《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的若干概念、界定和状况》,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编:《红映浦江——上海工运历史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第3-22页
朱润:《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编:《红映浦江——上海工运历史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第23-40页。
徐迟:《关于广东劳动组合书记部史事的三则考辨》,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编:《红映浦江——上海工运历史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第41-59页。
徐迟:《媒介舆论与工人运动:建党初期劳动组合书记部宣传与报道》,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编:《红映浦江——上海工运历史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第60-91页。
徐煜:《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编:《红映浦江——上海工运历史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第92-107页。
劳勍:《王荷波: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员》,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编:《红映浦江——上海工运历史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第108-122页。
蒋凌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研究综述与展望》,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编:《红映浦江——上海工运历史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第123-132页。
袁丁、秦云周:《抗战期间广东省银行通潮梅汇路之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0年第2期。
吕丽盼:《晚清思想变革的另一面向:<多妻毒>中的澳大利亚华人书写》,《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0年第2期。
孙志鹏:《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学术侵略述论》,《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6期。徐泽:《抗战胜利后中国对日和约之民意考察——以1947年<对日和约国内各方意见辑要>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6期。
张琳:《新见<顺天时报>所刊潘飞声<江湖载酒集>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6期。陈云度:《从近代“群己”观念重构看梁启超的“新整体主义”》,《甘肃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丁天立、张仁善:《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立法院的制度设计、运行和定位》,《甘肃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林辉锋:《思想史研究的方法与视野——读<现代中国的主义与政治——以〈独立评论〉为中心的探讨>》札记,《史学月刊》2020年第6期。
张皓:《毛泽东与西藏和平解放的前前后后(1949-1952)》,《党的文献》2020年第2期。张牧云:《朱德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思考与实践》,《党的文献》2020年第2期。
张凤翱:《陈云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纺织工业》,《党的文献》2020年第2期。
邹振环:《交流与互鉴:<清宫海错图>与中西海洋动物的知识及画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杨起予:《民本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五四前后李大钊思想的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李遇春、鲁微:《自由与格律:五四时期中国诗体的新旧冲突》,《福建论坛》2020年第5期。郭辉:《抗战时期“忠勇”观念的政治化》,《福建论坛》2020年第5期。
邓达宏:《“东兴汇路”:抗战中的海上“滇缅公路”》,《福建论坛》2020年第5期。
郭常英、桑慧荣:《从戏单看清末政治与社会》,《中州学刊》2020年第4期。
吴俊范:《民国时期上海周边市镇的城市化演进》,《中州学刊》2020年第4期。
张宝明:《文化冲突中的文化政治与政治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观念的生成》,《学术研究》2020年第5期。
周游:《黄龙旗与现代国家想象:晚清的“国旗”、象征与民族主义》,《学术研究》2020年第5期。
李小波:《晚明文官会推制度的变迁及其影响》,《学术研究》2020年第5期。焦雨楠:《民初水政制度的近代转型:以海河裁弯取直为例》,《学术研究》2020年第5期。
刘红娟、傅修海:《翻译“论争”与“论战”——瞿秋白与鲁迅文学交往的思想史考察》,《学术研究》2020年第5期。
转载自:近现代文化史研究
往期链接
【学术前沿】中国近现代史新刊论文
【学术前沿】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方向新刊论文及新出版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