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把握新时代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发展的八大机遇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要基于客户的需求形成系统的财富规划方案,进行定制化的产品组合和全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服务。一端连接投资端,优选资管产品吸纳更多投资者增量资金入市;一端连接融资端,将优质资产创设为定制化的财富产品,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进而反哺实体经济,促进战略新兴和“专精特新”等创富行业的成长,为财富管理业务培育更多客户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现共同富裕、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教育养老事业等做出了一系列系统性的安排,为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为此,商业银行要抓住新的机遇,探索加速财富管理转型的全新模式,规划构建财富管理的先进机制,满足新时代客户财富管理的全面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在2035年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报告除了要求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还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共同富裕宏伟蓝图的引领下,“金融为民”的主基调更加重要,优质的财富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高净值群体,而是要扩大覆盖面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为增加居民收入和实现共同富裕作出重要贡献。 商业银行可以抓住机遇,凭借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拓宽服务范围,增进客户的信赖度,为财富管理业务的拓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比如,近几年邮储银行通过将财富管理服务下沉至县域地区客群,实现了VIP客户数量快速增长;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利用区域口碑,聚焦优质零售客户,努力挖掘财富管理潜力,实现自身零售业务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启动,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提升,优质资管产品的供给将进一步增加。这将会更加激发投资者的参与热情,扩大财富管理业务的认知范围和受众群体。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要基于客户的需求形成系统的财富规划方案,进行定制化的产品组合和全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服务。 一端连接投资端,一端连接融资端。 一方面,投资端优选资管产品吸纳更多投资者增量资金入市,为客户提供更多投资渠道,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另一方面,融资端将优质资产创设为定制化的财富产品,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进而反哺实体经济,促进战略新兴和“专精特新”等创富行业的成长,为财富管理业务培育更多客户基础。部分高净值人群也存在企业融资/贷款、债券发行和承销等多元化融资需求,商业银行所具备的公私一体化经营能力更能够满足这部分客群的要求。比如,兴业银行通过“投行+商行”战略布局,资产端借助投行挖掘优质资产,加强资产构建和组织挖掘能力,负债端发挥同业渠道优势,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拓展财富管理客户覆盖范围。 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逐渐稳定,财富管理市场日益成熟,财富管理机构之间的存量竞争也越发激烈。相较其他财富管理机构,商业银行具有销售全品类资管产品的资质,有更为丰富的产品货架为依托,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具有先天优势。银行的线下物理网点与线上智能平台形成“天地对接”,线下经过智慧化改造后的网点和线上电子渠道广泛的触达范围相结合,可针对各类客群提供高效率、定制化和有温度的服务。同时,商业银行凭借自身领先的客户存款基础,其负债端本身就有资产配置的需求。目前,国有四大行的存款/零售AUM比例均在70%以上,未来向理财、基金等产品转化的潜力巨大。 尽管具备了较多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先天优势,但是商业银行仍需练好内功,加大财富管理转型力度: 客户经营和拓展方面 要通过进一步做好客户分层和投资者教育,在保持AUM稳健增长的同时,发掘客户真实风险偏好,实现综合化资产配置以及全生命周期陪伴。很多银行的客户品牌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产品方面 要通过更丰富的产品体系提供差异化服务,持续增强客户粘性,为市场带来长期资金供给的同时,提升客户投资回报和获得感。 队伍建设方面方面 财富管理业务需要密集智力资本要素投入,要持续加强财富管理领域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机遇四: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偏好的趋势性改变 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偏好对于财富管理业务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近年来,房地产投资预期收益显著下行,在居民资产配置比例中将呈现趋势性下滑态势,金融资产配置比例有望逐步提高。 另外,绝大多数保本资管产品退出市场,低利率背景下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逐渐走低。同时,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中长期来看权益资产价格有望中长期趋势性上行,居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将逐渐提高,为财富管理业务的拓展创造了新的空间。 另外,随着保险行业转型的完成和投资者认知的逐步深化,客户对保险保障类产品的认可度明显改善,成为目前财富管理机构聚焦的热点领域。比如,平安银行已经组建懂保险的“银行家”队伍,利用集团优势加强保险代销能力,抢抓行业机遇。 养老和教育是居民全生命周期的两项重要开支,是财富管理机构发力“金融为民”的重要方向。在养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并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随着2022年末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正式落地,商业银行作为各类金融机构中唯一可开立资金账户的机构,相较其他财富管理机构具备明显比较优势。 在教育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要求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在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现阶段,家庭教育支出仍占据了居民开支的相当比例,由于教育金具有刚性支出的特点,通过保险保障类产品提前计划有助于降低教育支出的压力。 因此,教育金规划作为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功能,需要通过商业银行的积极推广,以增加全国教育资金的储备来源,缓解居民教育支出压力,成为助力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后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着重强调了科技对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疫情背景下,商业银行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线上化、数字化建设,“线上+线下”双渠道并行成为获客的主要模式。经过多轮经济周期的洗礼,财富管理机构面向的客群在投资选择时更为成熟理性,对专业服务个性化需求更高,这就需要商业银行从财富产品全生命周期和财富客户旅程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制度、职责、流程、系统、数据等方面展开剖析,对相关客群开展精准需求渗透和挖掘,以提升客群经营能力和产品服务能力。目前,多家商业银行借助行内的金融科技系统优化、升级服务模式,形成客户和产品的标签体系,再通过资产配置工具为客户提供贴合自身需求的财富管理方案,起到了扩大经营触达,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良好效果。 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是监管机构完善行业监管制度,构建良好发展环境的关键举措。监管机构配套资管新规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打通了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公募和私募基金、信托以及保险等资管子行业的监管标准,市场主体的经营更加规范。随着资管新规等政策逐步落地完善,行业生态净化,财富管理的需求更加向着专业化、规范化、集团化的持牌金融机构集中。 大型商业银行具备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集团内金融牌照更为齐全,其财富管理转型在客户引流、产品创设、资产配置、投研平台、基础设施共享和风险控制等体制机制协同方面发挥了更强竞争力。比如,近年来,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招商局集团和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金融控股牌照相继获批,集团旗下银行与其他金融子公司协同联动,围绕客户财富管理需求展开综合性经营,提升综合服务质效。又如,兴业银行对内整合信托、基金、期货、理财、研究等子公司和各项牌照资源,打通了“资产构建-产品创设-产品销售”价值链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强调要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财富管理业务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直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新时代客户资产配置跨市场、跨行业、跨境程度不断加深,财富管理的全面风险管理难度更高,需要构建跨条线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底层资产监测工作,将风险识别、监测、控制、评估等管理要求深植于财富管理业务的方方面面,坚守财富管理业务领域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做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END- 免责声明 文章出处:《中国银行业》 作者单位:王强,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党委书记,兴业银行财富管理部前总经理 责任编辑:安嘉理 免责声明:“财策智库”公众号涉及的内容仅供参考,文章均为作者观点,文责自负。公众号内的文章版权及相关权益归相关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涉及侵权等问题,请联系微信号:jibao1112 投稿及合作:[email protected] 【财策智库 WEALTH PLUS】财富管理行业的学习分享及资源整合平台,微信公众号内搜索“财策智库”即刻关注!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