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试验基地将士奋斗史》
参之有道·谋之有法
百度搜《邱学臣专栏》可以看到我的全部美篇。
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科技处第二次研讨会于2019年5月在上海召开!
我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筹建,1963年正式成立,是以核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先后完成了我国45次不同方式不同类型核试验仼务的测试、控制、技术保障等任务。研究所科技处(1970年前为技保处、秘书处、科研处)是研究所的"参谋部"、“司令部”,是一个组织指挥、技术协调机构,具体负责领取核试验任务,编制试验计划和测试大纲,制定试验测试、控制、安全总体方案,组织技术论证、现场实施和任务总结,上传下达、协调问题、适时提供决策性意见。研究所科技处必须具备:
有高大格局、宽大胸怀、远大智慧的头脑;
有吃苦耐劳、连续作战、废寝忘食的身体;
有博学多能 、善说会写、精准协调的能力;
有低调为人、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人格;
有保质保量、确保成功、万无一失的把握;
参之有道,言之有物,谋之有方,战之必胜。
抚今追昔:
基地研究所就是一个核试验技术科学院。是一个学术水平很高、学术活动很频、学术气氛很浓、学术研讨非常民主的一个和谐大家庭。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耕耘、继承和发展己成为“书香世家”。她证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决不是马兰人吃了几粒风沙、喝了几口苦水、经受了几度严寒酷暑,也不是几个人、几件事、几朵花,更不是几经文字的随世增减、语言词句的修饰而成。她是由基地全体官兵一片赤胆忠心、满腔热血和集体智慧,攻坚克难、永攀高峰、燃烧自己、 创造辉煌的峥嵘岁月中铸就的。正如吕敏院士所说:奋发图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光是吃苦,还得要精神上,从事业上去下功夫,在核试验任务中不仅要想尽办法集智攻关,解决难题,取得成果,还要放弃学术成就,甘当“无花果”。程开甲、林俊德等就是马兰精神的代表人物,因此,我们要一如继往,正确践行、宣传、弘扬、捍卫马兰精神!
书山中的于敏:
于敏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书海里的程开甲:
1999年9月,程开甲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4年,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程开甲同志“八一勋章”。
2018年3月27日,程开甲院士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程开甲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
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书库里的陈能宽:
陈能宽(1923.05.13--2016.5.27 ) 著名金属物理学家。湖南省慈利县人,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能宽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实验部主任、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副主任等职。曾任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陈能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5月27日1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书堆里的王德文:
王德文,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军事医学病理学家、我国军事医学病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组、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专家组、全军新武器效应和军事病理学重点研究室主任。长期战斗在我国核武器试验现场,获取可靠真实的有关放射医学数据!
书屋里的乔登江:
科研成就:乔登江在核爆炸火球发展的过程,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核电磁脉冲的传播,以及放射性沾染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总结。主持编写了《核爆炸效应参数手册》,为核武器防护和核效应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了地下、大气层、中高空(20—40公里)、高空(80公里以上)核爆炸所生成的瞬态和持久的核环境系统结果,并反映在“核爆炸物理概论”等著作中;对目标的冲击波效应,电子元器件及系统的辐射效应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将成果编写成手册;完善了核试验安全保障和评估理论;提出了新的措施和意见并开拓了新领域;在数值模拟并使之与实验模拟相结合方面做出了重要工作 。
试验场上的吕敏、马国惠、周清波:
左起马国惠、周清波、吕敏:在核试验现场,不拘形式,就地而蹲、现场办公、攻坚克难!
冲向原子弹爆炸中心的官兵们:
此时此刻,他们把个人、家庭和生命置之度外,冲向核污染有可能最严重的核爆炸中心,抢收数据、设备和效应物。
上海的周茂生和北京的邱学臣两位战友,2017年共同发起了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科技处战友不定期召开马兰精神研讨会的活动,得到了科技处领导、战友们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并于2018、2019年顺利举办两期,受到了好评。
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科技处战友第一届马兰精神研讨会五月在西安召开
参观研究所时和所领导合照:
左起第一排:黑东炜,张利兴,冯镇江,纪世俭,朱相芳,唐逢珍,邱爱慈,陈世亮,马国惠,杨雅清,谭先直,喻名德,许家林,李庆山,董泽,朱凤蓉,王群书。第二排:陈超,李玮,郎恩德,李松兰,张淑芳,董琛,詹素芳,郭淑华,关秀贤,邱学臣,盛桂林,安银柱,郝明理,赵春红,钱桂淑,周茂生,夏兴润,王瑞珍,李秀娣,毛秀琴,解靖玉,张黎,秦彩云,周汉英。第三排:张文,孟广秋,李哲,魏映雪,王景禄,温清群,曹明东,王荣花,周恒,马红宾,徐国华,刘娜,高霞,白火烽,赵生,王思德,万光元,候胜福,赵黎,吴春桃,郝俊萍,周建华,叶贵安。第四排:阿景烨,屈传柱,秦新民,张志恒,李延昌,邢雯霏,林荣金,王丽娟,卜海军,孙先锋,李刚,王霞,王忠锋,周桂英,梁光华,徐维保。
科技处老处长唐逢珍(右)和技保科老战友董泽惜别50年,重逢相抱泪流满面。
思念从未相识 ,今朝梦圆西安。
无言无语相拥,失控泪涌满面。
向核试验基地的首长和全体官兵们致敬,感谢你们。
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科技处战友第一届马兰精神研讨会得到了基地和基地研究所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基地原政委孔令才指示:“要尊重老首长、老院士、老专家及为我国核武器发展做出贡献的所有科技人员和官兵。要高标准、高规格开好研讨会,遵守保密制度、确保人员安全”;研究所黑东炜所长亲自领导、组织了这次活动!战友们一致认为:会议讲科学、讲奉献、讲团结、讲友情。会上会下代表们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动、感激、感恩、感谢”的泪花且一直难以忘怀!
研讨会交接:
地点交接:邱学臣将科技处战友第二次聚会筹备工作正式交给了上海战友周茂生,周茂生战友在会上表决心,立壮志:西安很出色、上海更精彩!
上海部分会务人员:前排左起周茂生、王思德、邢雯霏;后排左起倪燕、周恒、童学正、赵春红。
本次会议由周茂生牵头、上海战友负责组织实施。会务组人员由周茂生、王思德、邢雯霏、赵春红、周恒、倪燕、曹兆宽、王永强、童学正和沪外的徐国华、李玮、夏兴润、屈传柱、邱学臣组成。
步步登高,越来越好。
沪地榴月人气爽,明珠盛装朋满堂;
群英畅谈两弹史,艰难困苦斗志昂;
呕心沥血铸利剑,正义高悬慑列强;
环宇和谐功德满,马兰精神世泽长。
2019.5.9陈群策
2019年5月在上海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科技处战友及部分上海战友聚会合影。
左起第一排:倪燕,龚慧如,许金第,周兰英,汪鸿鸾,程秀芳,杨雅清,赵春红,张纯兰,张秋琴,张彩霞,朱妹玲,卞阿巧,蔡亚英,陈金娥,陶翆楣;第二排:周茂生,曹兆宽,陈国民,林荣金,李松兰,朱凤蓉,段爱娜,刘玉琴,王瑞珍,毛秀琴,严敏,石玉清,胡霞,邓惠兴,李玮;第三排和第四排:王思德,崔元名,马红滨,王福利,叶兴友,戴心球,李庆山,郜政,马振华,何青华,黄志方,沈贤达,纪世俭,李孝兰,夏兴润,周世宏,孟广秋,赵黎,徐国华,张美福,王国华,刘邦杰,周培春,周恒,杨旭初;最后排:刘言芝,周大华,徐冠荣,范景德,张榴村,张利兴,马国惠,吴中秋,邱学臣,郎恩德,杨雁,盛桂林,杨有才,朱鸿森,熊明鹤,邢雯霏,夏兵。
科技处战友合影左起:第一排:周兰英,纪世俭,徐国华,林荣金,赵黎,周茂生,夏兴润,孟广秋,邱学臣;第二排:王思德,李玮,王福利,杨雁,马红滨,罗继军,刘娜,王永强;第三排:倪燕,夏兵,马国惠,周恒,邢雯霏。
2019年5月11日参加科技处聚会的一室上海战友合影,左起:马振华,王思德,黄志方,李孝兰,吴中秋,卞阿巧,周世宏,陈金娥,马国惠,杨雅清,王国华,蔡亚英,何青华,叶兴友,沈贤达,纪世俭。
报到接站:
赵春红语:科技处战友上海聚会,大家见面格外亲!年纪花甲的也像小孩子一样,见面手拉手,抢着拿行李,欢声笑语。将近八旬六十年代老战友也头天乘车,第二天报到毫无疲倦之意,精气神十足。
左起前排:戴家林,袁秀云,周兰英,赵春红,杨雅清,王瑞珍,毛秀琴,纪世俭,吴中秋,林荣金。后排:邢雯霏,王思德,马红滨,马国惠,赵黎,邱学臣,徐国华,周茂生
左起杨雅清、马国惠看到了战友接站心情也很兴奋、激动。
左起::王思德、周茂生、林荣金、程秀芳:说起马兰红山的人和事会得意忘形。
马宏滨接站:两手并用、帅气十足。
邱学臣看到接站的战友,三步并做两步走心情难以言表。
今年是共和国70华诞,是基地正式成立命名60周年、是我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5周年。我们研究所科技处战友来到大上海和上海的部分战友相拥相抱相聚,心情激动,思绪万千,人、物、事展现在眼前。我看到了首长、看到了将军、看到了专家、看到了同事,看到了兄弟姐妹;我仿佛回到了红山,回到了21所,红山的一草一木沸现在眼前,想起了一室的化爆场和林总研制的压力自计仪;二室的针孔照相项目、X光机设备和高速相机拍下的蘑菇云;三室的功勋示波器、钴源和REB加速器;四室的核爆控制系统和引爆指令;五室的320大型计算机和试验理论予报数据;六室的各类水文地质样本和化验台;七室的放化楼、取样队和质谱仪;八室的资料楼、声相文档;机关的办公大楼,还有技保营、汽车队、勤务连、加工厂和美人桥。
左起徐国华在车站见到40年未曾见面的战友吴中秋:共同回顾部队尘封往事,引起共鸣。
左起王思德接到老战友纪世俭:两人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
左起王思德接到一个科的战友赵黎:也要仔细端详。
左起林荣金、王思德、周茂生、程秀芳。
程大姐说:兄弟,几十年没见了,很想你们。
左起倪燕接到胡霞战友:都是核二代,先自拍留念。
前不久一部马兰剧开启了我们尘封的记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大诗人王维笔下描写的这一奇特壮观的塞外风光,曾令多少人为之心驰神往!但今天我想说的是,在那茫茫的大漠中,默默无闻为祖国铸造国之利器的人们,才是这荒原大漠中最为壮丽的风景线~这其中有将军有专家,有一代一代的普通军人,也有我们的父辈,我们的老师,还有我们,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春的核二代们!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年轻的父辈为共和国蘑菇云的升起流血流汗,建功立业,我们也睁着朦胧的双眼随父母来到了天山戈壁。在春的季节,梦的年龄,把一段如花的岁月留在了大漠边疆(胡霞)
程秀芳和王思德:
老战友几十年未曾相见,弹指已走入暮年。两人脑海里只有核弹与辉煌、事业和荣光。双方个人有限的信息随时间而逝,两人相遇竟先查退休证。要么相互不知道年令、要么相互不知道姓名、要么相互不知道在何方、要么验证对方是真是假。
左起邢雯霏接到程秀芳、李庆山和夫人:程秀芳紧握哥弟的双手,直盯记忆的镜头,期待留下这一难忘的瞬间。
左汪鸿鸾、纪世俭、张纯兰:追忆峥嵘岁月,回味红山生活。
左起吴中秋、纪世俭、王思徳、张向阳、马国惠、杨雅清、段爱娜、李清山。
都是60年代到红山的战友,有的分别再无相见,今天圆梦上海,照相留念。
左起赵春红、严敏、胡霞、夏兴润:
四人伸出四个大拇指。我猜三个美女在说“帅哥真帅;帅哥在说“三个姐妹真靓”,我录制美篇时心里想:“相互吹牛呗”。岁月如刀、芳华已去!(笑笑而已)
左起张向阳、马国惠 、杨雅清、张军红。
两家人相见,拉家常讲故事。
5月11日上午:开幕式:
周茂生主持,马国惠、吴中秋、孟广秋、黄志芳讲话;赵黎、胡霞、夏兴润、邱学臣发言。共同追忆战友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峥嵘岁月、警天动地的辉煌事业、牢不可破的深情厚谊!
左起黄志方,何青华,纪世俭,杨雅清,李孝兰,马振华,王思德,周世宏。
开幕式上黄志方代表上海战友联谊会发言:
2019年5月11日在21所科技处战友上海聚会会议上的发言
战友们,同志们,上午好!
应21所科技处战友上海聚会筹备组的邀请,今天有40多名21所科技处战友从全国各地赶来上海参加聚会,前来参加聚会的还有40多名上海、无锡的战友,我谨代表上海马兰战友联谊会200多名战友向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所科技处领导和战友们,原二室战友21基地司令员马国惠、原一室战友21基地研究所政委杨雅清、原一室战友 33基地副司令员吴中秋等战友,以及今天到会的上海、无锡战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日前周茂生约我在会上向战友们汇报一下上海马兰战友联谊会的概况:大约在1987、88年,经研究所一室张玉英、张向阳、玊思德等战友的积极活动和联络,于1989年在上海市人防办召开了第一次上海马兰战友会,纪念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5周年,有百余名上海马兰战友参加了纪念会;后来1994年、1999年、2004年又多次召开了相应的纪念大会;2006、2007年上海市民政局组织我们登记和评残,战友会的张玉英、张向阳又积极叮嘱、动员战友们去参加体检和评残,截止到2015年上海马兰战友评残人数已有百余人约占56%,其中研究所的比例较高为88%;从2014年张玉英因病住院之后,战友会的工作转移给黄志方、周茂生、曹兆宽等战友,2014年组织了第一颗原子弹50周年纪念大会;2016年组织了上海至尊园核试验纪念碑园区的建设,建立了98个墓穴,有二百多位上海马兰战友的名字光荣登上了核试验纪念碑;2017年组织了第一颗氢弹50周年纪念大会;2018年组织编辑了核试验回忆录《战斗在罗布泊的上海人》,有120多位核试验的亲历亲为者写了文章,全书86万字,这本书在上海、乃至全国有着一定影响。上海马兰战友联谊会是一个友爱团结的群体,许多战友都说:参加上海马兰战友会的活动,就好比回到了家,回到了马兰红山。
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罗布泊戈壁滩上集合了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马兰人红山人。我们是马兰人红山人,我们不惧戈壁滩的恶劣气候环境,住的是帐篷露营,吃的是“老三样”土豆、地瓜、大白菜,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冲锋烟阵冒死取样,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发扬马兰精神,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核试验,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那特殊的环境中,执行着特殊的任务,我们建立起了特殊的战友情谊。在马兰红山建立起来的战友情谊,是牢不可破、永生永世的。
最后,我籍今天研究所科技处老战友与上海无锡老战友欢聚一堂的机会,恭祝战友们身体健康,玩得开心,聚会愉快!(文/黄志方 2019年5月11日)
聚会会场:中间两眼仰视者是原研究所军务科参谋、技保营营长盛桂林,此时此刻思绪万千,封尘往前涌向心头,情感催溅着泪花。
左起蔡亚英、王国华、郎恩德、李松兰。
同退休在上海的两家人亲如兄弟姐妹。留下这一美好的瞬间。
邱学臣(左二)见到了曾一起战斗在试验场、研究所的张利兴将军,上前握手问好:将军风彩不减当年。
左起朱凤蓉、周兰英、马国惠、杨雅清、程秀芳。
同令人相聚,和哥和弟照相留念。
六十年代到红山的老战友:
触摸岁月的画卷,一缕尘烟划过指尖。60年间,任凭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生活的更迭无常,岁月的江河奔流浩荡。我们这群马兰人总是赤胆忠心,始终为党为国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我们这群马兰人总是隐名埋姓、默默无闻,前赴后继,几代奉献,甘愿为民族负重前行;我们这群马兰人总是携手共进、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为国铸盾,对敌亮劍。把我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祖国历史的丰碑上。我们骄傲自豪、无上光荣。
左起龚惠茹、周兰英、程秀芳、张彩霞、杨雅清、李松兰、朱凤蓉。
从红山走出来的“巾帼英雄”。
左起程秀芳、张纯兰、汪鸿鸾、赵春红、周兰英。
从红山走出来的“巾帼英雄”。
左起周兰英、蔡亚英、张彩霞、张纯兰、程秀芳。
从红山走出来的“巾帼英雄”。
左起倪燕、胡霞、夏兴润。
从军20年后转业到地方,在机关又工作了26年。一路走来,我认识了许多同学和朋友,结识了很多战友和同事,但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却仍是大漠深处的马兰和红山。那里有我曾经站岗执勤的连队、工作的实验室、住过的宿舍和曾经的家;那里有我儿时的玩伴和一个教室读书嬉戏的同学、一起唱歌跳舞和一锅吃饭的战友、一路风雪兼程执行核测试任务的领导和同事的记忆;那里更有我洒下的汗水和泪水,留下了我的青春与芳华;我为理想奋斗的足迹踏在那片热土上,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在那里度过;那里是我人生的启航点,在那里工作生活磨砺过,以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没有惧怕过……太多太多的记忆永远永远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如今红山虽已面目全非,但我依然深深的眷恋着她!(胡霞)
左起马国惠、郎恩德、杨雅清、朱风蓉、李松兰、吴中秋、张利兴。
老技保处五位功臣聚一起“难上加难”。
左起张榴村,杨旭初,戴新球,林荣金,陈国民。
左起郎思德、刘帮杰、马国惠、杨雅清、张彩霞、李松兰。
三家人一起照个相60年也是第一次,值得回味。尤其是刘帮杰老兄没太大变化,还是核试验场执行任务时的那个“刘邦”模样。
左起胡霞、朱美玲、周培春、孟广秋、邢雯霏。
岁月如梦光阴似箭,当年几岁的我们也已过花甲之年,虽然离开马兰已多年,但每每想到和谈起马兰,依然是那样情思动容,悠思绵绵……那住过地窖、那走过的小桥、那山脚下的学校和那亲手栽种的小树、还有父辈们进场区执行核爆任务的长龙车队消失在茫茫戈壁中!这一切至今依然是那么清晰,仿佛就在昨天……!
2018年我退休后的第一次远行就是坐着火车去马兰,我想用这种最仿真的方式,重走当年的路,去感受那远去的记忆,去看魂牵梦绕的马兰和红山,去圆我心中的梦!在马兰的7天里,我两上红山,如今的红山已是残垣断壁,回归了原始的寂静,兴奋的我在土路上跑来跑去,同行的人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们:我1960年4岁随父母来到大漠深处的马兰,82年结婚后调到南京军区,从山沟来到繁华的大都市。(胡霞)
左起朱风蓉、张利兴、周恒、马宏滨。
两代人的相见也有说不完的马兰故事,叙不尽战友情。
左起张利兴、朱凤蓉、夏兵 、郜政。
左起:纪世俭,邢雯霏,邱学臣,周恒,周茂生,罗继军,吴中秋,杨雁,夏兴润,马宏滨,李玮。
60年间,不管岁月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沧桑与艰辛,不管现实生活怎样的残酷与无奈,不管社会怎样的繁杂与不公,我们结缘的战友情感已成隽永,她就像马兰博斯腾湖的水,清澈见底,有增无减;她又像红山的四季风云,不停地吹动,飘向南北东西 ;她还像天山深处的溪流,奔腾不息,百毒不染。
左起夏兴润、李玮、石玉清、程秀芳。
程秀芳大姐躬身目瞪李玮:看不见当年李玮的帅气,记不清现在李玮的名字。,
胡霞(胡硕年次女)大会代表核二代发言(节选)
回顾峥嵘岁月 弘扬马兰精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战友大家上午好!十分感谢21所科技处上海站精心组织的聚会,我和严敏非常高兴能参会,在这里和领导、前辈及战友们一起回顾峥嵘岁月,弘扬马兰精神! ……。
从军20年转业到地方,在机关又工作了26年。一路走来,我认识了许多同学和朋友,结识了很多战友和同事,但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却仍是大漠深处的马兰和红山。那里有我曾经站岗执勤的连队、工作的实验室、住过的宿舍和曾经的家;那里有我儿时的玩伴和一个教室读书嬉戏的同学、一起唱歌跳舞和一锅吃饭的战友、一路风雪兼程执行核测试任务的领导和同事的记忆;那里更有我洒下的汗水和泪水,留下了我的青春与芳华;我为理想奋斗的足迹踏在那片热土上,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在那里度过;那里是我人生的启航点,在那里工作生活磨砺过,以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没有惧怕过……太多太多的记忆永远永远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如今红山虽已面目全非,但我依然深深的眷恋着她!
如今的马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马兰超市灯火通明,购物的人群熙熙攘攘,马兰广场上孩子们在嬉闹,马兰公园里大人在品花香……经过几代马兰人的努力,马兰真正成为一颗镶嵌在沙漠腹地的璀璨明珠,现在马兰已成为一个宁静悠闲的现代化小城。唯有那倒映在博湖里的一轮明月见证了那里曾经发生的一切,它依然那么沉静,在那广袤的夜空里注视着我们,仿佛在悠悠的诉说着那久远的历史!
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一瞬间,但马兰的60年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翻卷起巨大的波浪,马兰人的付出和努力让新中国挺起了脊梁!我们回忆峥嵘岁月,绝不是在岁月的小径上,俯拾几片飘零的记忆,而是弘扬对祖国的忠诚和默默的奉献,每当此时,我们就对那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老一辈马兰人肃然起敬!那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理想信念的坚守和勇于胜利的执着!这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一代的马兰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最后用四句话结束我的发言,那就是:马兰年年颂,精神代代传。一曲马兰谣,思念到永远……!
谢谢大家!
胡霞~2019/5/10
夏兴润发言为战友聚会赋诗一首:
题申城战友欢聚:
魔都雅聚技科兵,握手交谈话别情。
昔日雄豪研重器,今朝耆老拥霞纓。
茫茫戈壁丰碑立,浩浩浦江欢浪生。
不变初衷持秉节,一眸一笑倍真诚。
邱学臣代表战友发言(节选)
亲爱的战友们:
今年是共和国70华诞,是基地正式成立命名60周年、是我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5周年。我们研究所科技处战友来到大上海和上海的部分战友相拥相抱相聚,心情激动,思绪万千,人、物、景、事涌现在我的眼前……。
60年间,我们用神圣的事业和纯洁的友情谱写了一曲”马兰谣”唱响大江南北。但我们马兰人没有在“马兰谣”的歌声中漂然而得意忘形,我们没有被功名利禄和各种物欲横流的缰锁捆绑失去自由,我们没有在汹涌澎湃的世俗潮流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这是为什么?这都是源于我们是堂堂正正 、顶天立地的马兰人。我们感恩党和国家赋予我们这份神圣伟大的事业、感恩我们生活在人生第二故乡马兰,感恩我们在拼搏进取中结缘的兄弟姐妹们;同时也感恩我们的家人对我们的支持、帮助、鼓励和奉献!
战友们:我们是奉献的一代,我们把青春,终生、子孙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现已步入花甲和暮年,我们已有子有孙,他们正紧握着我们马兰基因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蹄前行。他们的事我们不可不管,他们的忙我们不能不帮,但决不是“必须”。我们要随心而动,量力而行。如需要,我们义不容辞,将余生奉献给子孙,如不需要,我们心安理得,把余生交给自己,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但是要记住我们只有今生,没有来世,今生无比宝贵,活好当下,珍惜眼前,让遗憾不再增添,让余生不负不欠。祝战友们开心快乐,幸福健康!
5月10日晩上欢迎宴录相:借花献佛,向会务组表示感谢。
共饮几杯酒,同吃几口饭把第三届科技处战友马兰精神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和会址基本搞定!
迎接战友的欢迎宴上战友们开怀畅饮、交谈甚欢!
左一王思德和左二徐国华;左三邱学臣和左四周茂生动情交流、目瞪口呆。
周茂生代表会务组向马国惠、杨雅清等于会代表敬酒并表示欢迎和祝福。
左起王瑞珍、毛秀琴、王思德、徐国华、周茂生、邱学臣、赵黎。
徐国华战友端起酒杯不夸战友夸夫人毛秀琴:感谢她对自己、对家庭、对神圣的核武器事业的支持。夫人听了美滋滋的、笑咪咪的。
左起程秀芳、曹兆宽、马宏滨、李玮、周恒、严敏、胡霞。
核二代严敏、胡霞吃饭喝酒也没忘摆个posture,留下美好的过往。
左起:核二代王永强、陈伟芳 、吴燕玲 、张军红 、倪燕 、马宏滨 、周兵 、姚璇 和周恒。
程秀芳、胡霞、严敏:
1960年,我4岁,严敏3岁,经过10多天火车和汽车的颠簸,我们从内陆城市先后到达了荒芜人烟的马兰基地,伴随着戈壁的风沙和烈日,我们和马兰基地一起成长,我们见证了那里从无到有所发生的一切……我们曾和大人一起欢呼雀跃,敲锣打鼓庆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们也曾拿着有色玻璃片站在学校的平台上观看第一颗氢弹升起的两个太阳,我们更高兴的是看到了几个月未见,嘴唇干裂皮肤黑黝的父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时每家都像过年一样开心欢乐!马兰的孩子都有恋父情结,因为我们小时候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实在是太少太少了,那时密集的执行核爆任务,父辈们一年有7~8个月不在家,和爸爸一起吃顿饭也成了马兰孩子的一种奢望了……脚踩戈壁,头顶蓝天,马兰的风,红山的雪,还有那长年累月的土豆大白菜伴随我们读书、从军,工作,长大成人的我们又继续为核试验基地贡献着我们的青春和力量!(胡霞)
在欢迎宴席上大家共同饮酒、吃肉、喝茶、说说心里话,问问思念情!
5月11日下午:遊东方明珠、坐邮轮:
左起第一排:杨雁,倪燕,纪世俭,盛桂林,周茂生,徐国华,赵黎,夏兴润,李玮,王永强,周恒;第二排:吴中秋,王瑞珍,许金第,周兰英,毛秀琴,杨雅清,赵春红,段爱娜,刘娜,范爱琴,石玉清,龚慧茹,邢雯霏;第三排:杨有才,王思德,马国惠,孟广秋,邱学臣,罗继军,李庆山,林荣金,王福利。
林余彬诗:
聚首上海滩
欢笑浦江边
时间流逝过
鹤发似童年
心花怒放开
缘自当兵来
[强][强][玫瑰][玫瑰]
科技精英聚浦江,明珠塔下荟群芳。
核试豪杰又聚首,马兰精神再发扬。
浩瀚戈壁铸重器,助我中华挺脊梁。
时光流逝增白发,心中永驻马兰花。
科技处上海聚会有感
林余彬
2019.5.13
杨雅清和马国惠
左起赵春红、扬雅清、马国惠、邢雯霏、刘娜、罗继军。
5月11日:登东方明珠观光
左起杨雅清 、倪燕在玻璃栈道上。
左起:周兰英、盛桂林、赵黎、杨雅清、马国惠、吴中秋、赵春红。
周兰英诗:
八一军旗红,战友情谊深。
上海来相聚,又似回军营。
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
今虽暂惜别,难舍又难分。
今后还会聚,再叙战友情。
左起周兰英、杨雅清、王瑞珍、赵春红、毛秀琴。
没事胡溜几句
程秀芳:
战友情深深似海,四面八方聚沪来。
相见相握又相拥,思念之情心底来。
昔日俊男和靓女,如今老奶老爷子。
相互勉力多保重,夕阳大道霞光美。
左起王瑞珍、杨雅清、马国惠、赵黎。
左一:杨有才
左起罗継军、李玮、邢雯霏、孟广秋、马国惠、周茂生、赵黎、徐国华。
沪地榴月人气爽,明珠盛装朋满堂;
群英畅谈两弹史,艰难困苦斗志昂;
呕心沥血铸利剑,正义高悬慑列强;
环宇和谐功德满,马兰精神世泽长。
2019.5..11陈群策
左起杨雅清、赵春红。
左起纪世俭、邱学臣、吴中秋。
左起杨雅清、龚慧如、赵春红。
60年间,我们用神圣的事业和纯洁的友情谱写了一曲”马兰谣”唱响大江南北。但我们马兰人没有在“马兰谣”的歌声中漂然而得意忘形,我们没有被功名利禄和各种物欲横流的缰锁捆绑失去自由,我们没有在汹涌澎湃的世俗潮流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这是为什么?这都是源于我们是堂堂正正 、顶天立地的马兰人。我们感恩党和国家赋予我们这份神圣伟大的事业、感恩我们生活在人生第二故乡马兰,感恩我们在拼搏进取中结缘的兄弟姐妹们;同时也感恩我们的家人对我们的支持、帮助、鼓励和奉献!
江南水乡朱家角一日游
一行喜泪入申江,带走情谊融汪洋。
红山岁月昆崙艳,雄鹰展翅入天蒼!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生无愧核太阳!
冬去春来本常事,翁聚妪拥心欢畅!
今欢明盼巳成规,好似战旗永飘扬!
吴中秋(5•12)
左起:邢雯霏、赵春红、王瑞珍、赵黎。
题朱家角
古巷幽深游客涌,碧河潋滟賽舟行。
亭台楼阁皆图画,树木繁花多趣情。
夏兴润(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