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城市是否平安?人民是否幸福?生活是否满意?市民群众说了算!日前,厦门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十三五”期间平安厦门建设十大事件、十大亮点。
平安事件1:厦门会晤重大安保任务安全圆满成功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市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拼搏下,全市倒排时序、梯次递进、稳扎稳打,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安保维稳各项工作。全体参战人员以“一标四实三清”为抓手,在全市开展基础大排查,排查清理整治隐患15893个,各类要素底数更加清楚、管理更加精细、管控更加到位。
平安成果:实现“一个确保”“七个坚决防止”“三个满意”的既定目标,助力书写金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厦门时间”,实现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提升,得到“安全、顺利、完美、圆满”的高度评价。
平安事件2:扫黑除恶,护航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
扫出朗朗乾坤,扫出清风正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扫黑除恶、治乱创安”。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扫除黑恶团伙96个,依法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57.51亿元,破获黑恶刑事案件1436件,抓获犯罪分子1096人;立案查处涉黑恶和“保护伞”案件255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6人,移送司法机关64人,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执法、行政更加规范透明,党风政风更加清新;打掉涉村(居)黑恶团伙36个,清理村(居)“两委”干部82人,基层组织不断夯实。
平安成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之势席卷黑恶、如浩荡春风涤扫污浊,成为最得民心的大事之一,市民安全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平安事件3:全面实施主动创稳“三大工程”
努力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2019年8月28日,市委部署全面实施主动创稳、铸魂创安、强基创先“三大工程”,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主动创稳工作的意见》,全市“一盘棋”唱响平安主旋律激发原动力,探索建立健全了稳定风险评估、矛盾多元调处、教育帮扶管控、专群队伍建设等一揽子工作机制,加快推动“应急向常态、静态向动态、单一刚性向刚柔并济、突击式向制度化、专门力量向专群结合”五大转变。
平安成果:主动创稳工作理念被中央政法工作报告吸收采纳,相关经验做法多次在中央政法委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并被中央办公厅刊发推广。
平安事件4: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平安综治考评优秀
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十三五”期间,平安建设系列工程多次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每年年初,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与六个区的区委书记、区长签订平安责任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最大限度激发全市上下抓平安建设的内生动力。
坚持把重点领域集中整治、重点部位安全防范、区域性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平安建设的治本措施,每年均挂牌整治一些重大区域和重点行业,切实推动平安建设取得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成效。
平安成果: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获全省平安综治考评优秀。
平安事件5: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厦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调整水电价格,出台教育、医疗等与群众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前,都有听证环节,广泛征集民意,让公众参与重大决策。
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向全社会充分“晒权”,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建立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强化专项督察,给权力运行套上“紧箍咒”;积极打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贸试验区建设、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等可复制、可推广的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样板。
平安成果:2020年7月,厦门成功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为上榜的4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平安事件6:群众安全感连续三年荣居全省第一
以人民为中心,给群众一份稳稳的安全感。五年来,全市不断强化底线思维,推进情报信息主动感知、矛盾纠纷主动化解、涉稳问题主动攻坚,努力发挥群众在平安创建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互联网+群防群治”“大数据+综合治理”“家住厦门”智慧小区平台等,成功破解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个难题,积极回应群众对平安的新期待,“平安厦门人人参与、厦门平安人人共享”蔚然成风。
平安成果:2017年厦门市群众安全感全省第一,并连续三年荣居全省榜首。
平安事件7:防控疫情守护共同平安家园
2020年伊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发出的一系列号令,第一时间部署全市战疫行动。
从全国首创口罩申购平台高效解决口罩配售难题,到保障市民健康出行的手机健康码申领;从厦门警方秒查神器“社区防疫通”有力支撑联防联控到宣判福建首例涉疫情寻衅滋事案等重大案件,从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i厦门”入境申报到按下复工复产重启键,经济发展稳定转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
平安成果: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城市“满格”平稳运转。日前,厦门在营商环境和旅游经济的舆论优评指数上连夺两个第一,在15个副省级城市里独中双元。
平安事件8:成为全国首批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近年来,厦门全力驱动市域社会治理格局转变、方式转化、重心转移、动能转换,积极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例如,探索党建引领治理“近邻”模式,出台《社会信用条例》、全国首部《全链条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打造全国首个互联网+诉前解纷平台“好厝边”,在国内率先打造跨部门涉案财物集中管理新模式,创新“家住厦门”社区治理模式,借助“大数据”编织“城市安全网”,政务服务进入“秒批”时代……
平安成果:在2019年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上,厦门作《对标“两高两化”探索厦门特色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道路》经验发言,入围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立足“两岸社会治理融合”这一特区特色,力争在2022年率先建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
平安事件9:从“e警务”到“e政务”,“放管服”走向全国
2017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e警务”便民服务站的思路纳入全市为民办实事工作,整合12个部门114项便民业务,并升级为“e政务”,覆盖政务服务窗口、酒店、银行、医院、企业园区等,游客住酒店没带身份证、孩子上学开证明、购房提取公积金……越来越多的事项都可以在“e政务”便民服务站上就近快捷办理……目前全市已建成“e政务”站点300余个,累计服务群众270余万人次。
平安成果:2019年,厦门“e政务”政务服务经验被商务部在全国推广,目前全国已有四个省份复制推广厦门“e政务”自助服务模式。
平安事件10:“威慑警务”精准发力筑基平安
2018年以来,在总结提升厦门会晤安保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威慑警务”主动治安战略,充分利用大数据运算,对一些入厦流窜作案等治安高危人员,及时实施精准显性用警,营造“伸手必被捉”的压倒性态势,让不法分子不敢在厦作案,达到“抓住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推动治安治理从“被动防”向“主动创”格局转变。
平安成果:助力全市刑事发案数连续三年大幅下降,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实现了平安生产力和平安成本“一升一降”,基层干警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双丰收”。
平安亮点1:平安建设“三大目标”铿锵迈进
顶层设计,对标国际一流,对照群众期盼需求。201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厦门建成法治中国典范城市”;201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最具安全感城市”目标;201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用五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厦门”活动;202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的目标……厦门的平安建设正如厦门马拉松赛一样,铿锵迈进。
平安亮点2:“爱心厦门”建设标刻平安新高度
爱心暖治,崇德向善。厦门人素有热情友善、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动“爱心厦门”建设,深入开展“爱心结对”,大力倡导“爱心捐献”,持续深化“爱心志愿服务”,全市共有46家爱心屋、286个“交通一家亲爱心驿站”、513个环卫工人爱心驿站投入使用,温暖了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用道德之美、向善之魂为平安厦门注入新动能,标刻平安新高度。
平安亮点3:“五安”工程创建 交出亮眼答卷
回应民生热点,市委、市政府积极持续深化家安、路安、食安、业安、心安“五安”平安系列工程创建,将平安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餐桌上、心坎里。
筑牢“家安”工程,积极开展“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创建“无入室盗窃案件小区(自然村)”,入室盗窃案件数持续下降,破案率位居全省前列。筑牢“路安”工程,开展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专项整治,2017年至2019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前三年同比下降30.71%;2020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再降10.94%。
筑牢“食安”工程,推广以视频厨房、网络厨房为重点的“明厨亮灶”建设,对全市490个村居的468个网格的商事主体实现在线动态闭环监管;筑牢“业安”工程,2020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9.1%和12.8%。筑牢“心安”工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强化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为全省电信诈骗警情数唯一下降的地市。
平安亮点4:治理信息化建设应用跨入大数据时代
数聚智慧,云领未来。“十三五”期间,厦门一直致力于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科技手段创新社会治理,打通数据壁垒,汇聚各类数据资源超435亿条,持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在便民服务领域,建成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i厦门”,覆盖14大类便民服务,可预约办理事项超8000项,获评全国智慧治理优秀案例。在风险防控领域,建成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政法综治信息平台等,推进“大数据+”风险精准治理,获得中央政法委领导高度评价。
在法治保障领域,建成“掌上12348”“AI智能法律咨询”“在线法律援助”等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在德治教化领域,建成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成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在社会共治领域,融合建设“随手拍”应用,激励公众参与社会治安、公共安全、文明创建等工作,2020年上半年受理社会共治事项40761件,群众满意率达98.8%。
平安亮点5:“雪亮工程”守护人民安宁
“十三五”期间,厦门作为全国“雪亮工程”重点支持城市,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建设应用,织好“一张网”、惠及“百万人”,努力把“雪亮工程”建成守护人民安宁的“千里眼”。
五年来,12万多路联网视频基本实现了全市主次干道及重点场所的全覆盖;全市公共安全视频共享平台,先后与35家市直部门共享9万多路视频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市级雪亮资源库深入拓展视频图像智能化应用,为服务民生、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等工作,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雪亮工程”建设大大提升了社会治理全要素感知能力,项目建设成果正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平安亮点6: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一起交通事故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不幸。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主动会同相关部门,从2017年4月起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专项整治工作。
2017年至2019年第一轮专项整治期间,全市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死亡人数减少289人,同比下降30.71%,危货运输保持“零死亡”,客运事故率、亡人率与2017年相比分别大幅下降66.6%、75%。
专项整治取得了突出成效,经验做法先后在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全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并在全国推广。
平安亮点7:时代楷模辉耀厦门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以不忘初心的情怀,践行忠诚为民的承诺。5年来,厦门平安战线上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这些先进典型有“点亮心灯”,身患肝癌仍坚守一线的一级英模、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陈清洲;有用生命染红光荣警旗,用忠诚铸就不朽警魂的一等功臣陈海阳、李秀毅、庄根章;有业绩显著、堪为楷模的全国模范法官叶炳坤、全国模范检察官戴静、颜煜群;有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苏国强、林文阳、涂崇禹;有业务精湛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陈朝阳、叶炳坤、黄湧、许俊强;有心系群众、主动创稳的街道政法委员胡长庚,创新搭建线上调解平台的人民调解员陈明哲……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他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平安厦门建设写下了鲜活生动的注脚。
平安亮点8:司法体制改革硕果累累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2018年以来,政法体制改革拉开帷幕。
打造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厦门模式,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坚持员额检察官、员额法官办案主体地位,加强办案管理。健全完善检察机关“捕诉一体”办案机制,统筹推进刑事速裁、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民事诉讼繁简分流等改革。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厦门首创的“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机制被最高法院、司法部推广至全国。成立厦门知识产权法庭、厦门破产法庭,打造全国首个金融司法协同中心的做法,得到最高法院、省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平安亮点9:“微治理”遍地开花换来“大平安”
做好“微治理”换来社会“大平安”。五年来,厦门大力推进近邻党建、近邻调解、近邻守望、近邻互助,做细社区评理基地等,让基层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和谐互助成为治理底色。
创新打造校园“微治理”模块,通过实施“两服务、两工程”建设,带动破解校园周边摆摊设点、交通拥堵、放学接送等一揽子治理难题,做到了学生安心、家长省心、社会放心,工作成效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同安区组建房东协会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湖里区的“小区警察”融入56个社区363个最小网格,集美区为企业送出的法治套餐,翔安区大力推进平安海域创建工作……因地制宜、多彩多样的“微治理”模式,用绣花功夫提升了厦门治理现代化水平。
平安亮点10:群防群治 人民伟力共筑平安美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厦门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群防群治力量共筑,2016年6月24日“厦门百姓”App全面推广应用以来,已激活群防用户达91.3万余人,涵盖了公交司机、出租房东、环卫工人、寄递物流从业人员等群体,接受各种举报线索19587条,排查各类隐患2575条,形成了“老民警志愿服务队”等群防品牌队伍。
我为人人在巡防、人人为我守安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如一抹抹闪动在街头的“平安红”,与凤凰花、三角梅相映成景,描绘出厦门一道道亮丽的平安风景线。(厦门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