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罗斯(四):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2
为了反击大军,约翰一世也进行了充分准备。他调集了包括不朽者禁卫团在内的4万大军(包括辅兵),禁卫军总帅巴尔达斯·斯科莱鲁斯和皇宫大总管巴西尔·利卡潘努斯也随军出征。他还组织了一支300艘船的舰队进入多瑙河,以配合陆军攻势。
为了赢得更大的战果,约翰一世制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他亲自率领拜占庭陆军主力,从保加利亚山区暗中迂回至敌军后方。在收复保加利亚首都普列斯拉夫后,再前往敌军主力所在地决战。进入多瑙河的舰队则大张旗鼓地沿多瑙河进军,做出主动进攻的姿态以麻痹敌军。
然而,这一计划却遭到了诸多拜占庭将领的反对。毕竟保加利亚山区是一片令拜占庭军队屡屡折戟的不幸之地。他们甚至还以尼基弗鲁斯一世在普利斯卡兵败身死的例子,劝说约翰一世不要重蹈覆辙。
不过,约翰一世仍然力排众议,执行了这一计划。他深知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与悍勇的罗斯人进行消耗战将使己方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上述计划若能成功,将使己方掌握战略主动。收复普列斯拉夫,也可争取保加利亚人的支持。
于是,拜占庭军队于971年春季正式开拔。约翰一马当先,率领1.3万骑兵和1.5万步兵进入山区。皇宫大总管则率领运送物资和攻城器械的1万余人,缓慢地跟在大部队的后方。
正如约翰一世所料,托斯拉夫虽然获得了拜占庭出兵的情报,但自恃兵力占优、根本没有想到拜占庭军队会选择他们最畏惧的山区进军。因此,当拜占庭主力部队排成战斗阵型出现于普列斯拉夫城下时,驻守此地的罗斯人都大惊失色。
不过,罗斯人也迅速在城下的开阔地带摆成防御阵型,与拜占庭军队展开激战。眼看拜占庭步兵无法突破敌军防线,约翰一世便将不朽者超重装骑兵投入战场。这支生力军成功冲破了罗斯人的左翼,引发了罗斯全军的崩溃。随后,拜占庭军队乘胜击杀了8500余人,并将残部逐入城内。随后,约翰一世消灭了城中的罗斯残部,在971年4月收复了普列斯拉夫。被俘虏的保加利亚沙皇鲍里斯二世也重获自由。
攻占普列斯拉夫之后,约翰一世将它改名为约翰诺波利斯,并向罗斯军队主力所在地多罗斯托伦进发。与此同时,多瑙河上的拜占庭舰队也控制了水道,封锁了罗斯军队的退路。斯维亚托斯拉夫这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只得下令全军列阵,与拜占庭人一决死战。
如同普列斯拉夫城外的战斗一样,罗斯步兵又一次成功抵挡了拜占庭步兵的攻势。约翰一世的重装骑兵则在标枪和箭矢的掩护下再次突破了罗斯军队的防线,迫使后者撤回多罗斯托伦要塞内坚守。
尽管拜占庭军队在城下获胜,但斯维亚托斯拉夫手中还握有大量军队。罗斯重步兵强大的战斗力也给约翰一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强行攻城,拜占庭军队将可能遭受更多无谓损失。因为重装骑兵在巷战中作用甚微,而拜占庭步兵也难以战胜更为凶悍的罗斯人。于是,出于保护珍贵兵员的考虑,约翰一世决定进行长期围城。毕竟,一座要塞根本无法长期供养数万军队。
斯维亚托斯拉夫当然也不愿坐以待毙。他先后从水陆两方进行了多次突围,但均以失败告终。多瑙河水域已经被拜占庭舰队封锁,罗斯人的船只也根本无法与装备希腊火的拜占庭船只抗衡。小规模的突围行动则恰好给了拜占庭军队以各个击破的机会。虽然罗斯人也曾数次夺取拜占庭的运输队,但这点物资显然是杯水车薪。
围城三个月后,眼看城内的粮食就要耗尽,斯维亚托斯拉夫便组织全军进行了最后一次突围。倾巢而出的罗斯精锐,一度逼退了拜占庭中军。但不朽者超重装骑兵再次力挽狂澜,顶住了罗斯人的猛攻。趁战线相持不下之际,约翰一世命斯科莱鲁斯率领骑兵预备队迂回至罗斯人后方,实行了一次成功的背刺。这才令拜占庭军队反败为胜。按照拜占庭一方的夸张说法,斯维亚托斯拉夫在这次突围行动中的伤亡高达1.5万人,有2万多面盾牌和数量相当的剑被拜占庭军队缴获。
这次惨重的失败,也使斯维亚托斯拉夫彻底丧失战意,但拜占庭方面也一直无法消灭罗斯人的军队。在与约翰一世和谈时,斯维亚托斯拉夫承诺将不再进犯拜占庭和保加利亚,并放弃此前征服的保加利亚领土,多罗斯托隆围城战以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失败告终。相应地,约翰一世则向罗斯人发放粮食,允许他们返回基辅。斯维亚托斯拉夫的战兵仅剩2.2万人,辅兵损失不详。这场历时4个月的战争,以约翰一世的完胜告终。斯维亚托斯拉夫战前“兵临君堡”的理想也化为泡影。
双方会面时,是希腊人第一次见到这位异族王公的模样。拜占庭历史学家对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异教徒形象多有描述。
当罗斯人撤离后,约翰将多罗斯托伦更名为狄奥多洛波利斯,以纪念圣徒“领军者”狄奥多里在围城战期间现身帮助拜占庭军队的神迹。
一切完备后,约翰一世率军返回君士坦丁堡庆祝胜利。他还强迫鲍里斯二世退位,将大部分保加利亚领土并入拜占庭帝国。这次成功的军事行动,也使拜占庭帝国的边境自7世纪初之后再度扩张至多瑙河下游地区。
(4)阵亡
在返回基辅的途中,很可能是由于拜占庭人的故意通风报信,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于第聂伯河沿岸被他的宿敌佩切涅格人伏击。在经过激烈战斗之后,罗斯的武士队被消灭,斯维亚托斯拉夫阵亡(972年)。据往年记事记载,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的头颅被佩切涅格人的汗按游牧民族的习惯割下来作成了杯子。
(5)宗教信仰
尽管其母奥丽加皈依了基督教,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是不折不扣的异教徒。他的“后宫”和拜占庭文献中关于其穿着的记载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奥丽加去世后,斯维亚托斯拉夫尊重她的意见,没有为她举行有异教徒特点的传统葬仪。
(6)身后事
斯维亚托斯拉夫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又为争夺大公之位而爆发了数年内战,进一步削弱了基辅罗斯的国力。当斯维亚托斯拉夫的幼子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一世)于978年成为基辅大公后,便吸收了父亲的教训。基辅大公国不再对拜占庭用兵,转而与拜占庭结成同盟,同时接受了东正教,完成了基督教化进程。
然而,多罗斯托隆围城战的惨痛失败,却在12世纪的编年史《往年纪事》里被写成了大胜。1万罗斯人以一当十,痛击10万拜占庭军队。在后世史家的笔下,斯维亚托斯拉夫也实现了向拜占庭人收取贡赋的愿望。
11.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
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 (英语:Yaropolk I Sviatoslavich,俄语:Яропо́лкСвятосла́вич,约955年~978年或980年)留里克王朝的基辅大公(972年~978年)。
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为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Sviatoslav I Igorevich)大公的长子。他在其父于保加利亚征战时期由祖母奥丽加抚养。968年,在佩切涅格人(属突厥系统的游牧民族)进攻罗斯时,他曾与祖母及两个兄弟(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一同被围困在基辅城内。
970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再次远征保加利亚,意欲攫取多瑙河沿岸的土地,在那里建立一个由他统治的政权。但被拜占庭帝国以重兵赶出保加利亚;撤退途中,遭受佩切涅格人伏击而阵亡(972年)。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成为了罗斯的最高统治者,但是,他很快就面对着两个弟弟的强烈敌意。
在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统治时期,罗斯开始登上欧洲的政治舞台。亚罗波尔克与若干欧洲国家建立起经济和政治关系,包括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进行接触。973年12月,来自罗斯的使节在奎德林堡会见了皇帝本人和德国诸公爵。按照德国方面的记载,士瓦本公爵康拉德一世(他是奥托二世的亲戚)的女儿嫁给了一位“俄国国王”。这个“国王”只可能是指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如果他的妻子之一(信奉异教的古罗斯人实行一夫多妻制)是基督徒的话,那么编年史中关于他同情基督教的记载也就可以理解了。
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的大公政权毫不稳固。实际上,在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的三个儿子(亚罗波尔克、奥列格和弗拉基米尔)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内讧。起先亚罗波尔克占据优势:占领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的德列夫利安领地,继而将他置于死地(977年);不久又攻占弗拉基米尔的领地诺夫哥罗德。但是弗拉基米尔逃往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留里克王朝先祖所居之地)。他在那里征集到一批诺曼武士,回来后又夺回了诺夫哥罗德,并在征服了统治波洛茨克的诺曼贵族之后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力量。
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在聚集了足够的兵力后,就向亚罗波尔克的统治中心基辅发动进攻。《往年记事》记载此事发生于980年,而《弗拉基米尔大公颂》则记载为978年。可能后一个更准确些。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在战斗中失利,被弗拉基米尔围困在城里。当年晚些时候,亚罗波尔克出城前去与弗拉基米尔谈判,结果被后者的武士杀害了。
亚罗波尔克留下了一个寡妇:他父亲斯维亚托斯拉夫大公在与拜占庭人作战时抓到的一个拜占庭修女。弗拉基米尔强奸了这位修女,结果她很快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斯维亚托波尔克·弗拉基米罗维奇大公。因此斯维亚托波尔克的真正父亲很可能是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