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10年前,普通人想用一种最省心省力的方法捂热钱袋子大概只需要两步:
第一步,把一笔钱放进银行定存;第二步,3、5年后坐等收年化4%-5%的利息。
可不知道你发现了吗,如果现在你再重复这样的动作,把一笔钱放进银行定存,会发现即使期限最长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告别“2”字头,滑向“1”的时代。感觉躺在账户里的钱就像进了速冻箱,存了3、5年怎么也“捂不热”。
这就是“低利率环境”照进我们日常理财时的样子。
无风险利息收入“缩水”,原来我们所习惯的存款、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持续下行。面对摆在眼前的低利率时代,我们的钱袋子怎么打理比较好?
1
低利率时代的理财困扰
就像我们在开头提到的那样,步入低利率时代,对于普通人而言最显著的感受就是,存钱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如果只把钱放在银行账户里躺着,通货膨胀会悄悄侵蚀兜里钱的购买力,相当于是在“被动地亏钱”。
所以,尽管处于低利率环境,投资理财仍然值得长期坚持。
但你可能也会发现,低利率环境下,如果我们既想要稳健的投资体验,又想要一个比较满意的收益目标,那么依赖单一资产去做,可能难度越来越大。
不但如此,在资产荒之下,人们可能对收益的预期有所放低,却对波动更为敏感。
面对更多的挑战,普通人要想捂热钱袋子该怎么去做呢?
2
适合普通人的应对之法
首先,我们需要改变原来依靠单一资产的固化思路,学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
例如我们可以适度调整股债配比、增加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或者考虑添加另类资产,又或者更进一步考虑全球配置机会……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跨地区、跨品种、低相关的资产组合,在稳健的基础上力争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在争取一定收益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回撤,从而力争提升组合收益率上限。
其次,注重对风险的抵御能力、防守能力。
利率下行是长久期资产上涨的核心推力。我们可以选择例如高股息这样的资产类别,在中长期内力争增强我们整体组合的防守性,为我们创造一个相对更稳健的回报。
收益虽然是不确定的,但风险却是可以管理的。我们可以加强学习,去深化对大类资产的理解和认知,寻求那些潜在收益远大于潜在风险的投资机会。
第三,用闲钱投资、让长钱长投。
投资其实就是用现在手里的一部分钱去参与未来,让自己拥有拥抱未来发展变化的可能。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但需要考虑投资的收益,也需要兼顾流动性。如果错拿“长钱短投”,会错失获得长期更高回报的机会;如果错拿“短钱长投”,就可能在生活中遭遇捉襟见肘的窘迫。
长钱长投,让我们有耐心也有底气始终保持在场——这对于在投资中获取长期理想回报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第四,不妨在专业机构帮助下,让投资事半功倍。
在《泡沫与崩溃中的财富转移》(Wealth Redistribution in Bubbles and Crashes)的论文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察:在上轮大波动期间,个人账户整体来看择时、选股都在亏钱,而法人账户、机构账户却在赚钱。这或许可以说明,普通大众依托专业机构来参与投资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从获取信息和投资技能上说,普通投资者很难做到及时准确地自上而下把握各类资产的特征,也很难自下而上筛选出长期表现较好的优质标的,更不要说怎么做好定期动态调整和跟踪。可是做好上述这些,往往关乎到我们怎么对组合做风险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去争取超额收益。
所以我们不妨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3
海外居民都怎么做?
这一两年,我们谈“低利率时代”这个词逐渐频繁了,但其实这并非新鲜事物,不少发达经济体都已经经历过长期的低利率环境。
在这些国家的低利率时期,居民是如何调整他们的资产配置的?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吗?
总体来看,海外低利率背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持续的低利率状态,比如日本。第二类是阶段性低利率状态,当解决阶段性问题后,利率会再度回升,比如美国和欧洲。
我们先来看看离我们更近的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低利率时代后,日本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呈现出两个鲜明特点:一大半资产投向了现金和存款;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中枢在安倍政府上台推动经济预期好转后,从此前的11%上升到14%。
再来看看美国。2008-2015年间,美国阶段性进入到低利率环境。这个时期美国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仍然保持着整体风险偏好较高,股票和基金的配置比例在40%以上,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欧洲相对于美国而言,处于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状态更长。但以德国居民为例,他们一方面重视对存款和现金的配置,长期以来占比在35%以上;另一方面,也逐步加大对股票和基金的投资,风险偏好提升。
尽管欧美地区相较于日本,居民资产配置的风险偏好更高,在低利率状态下更为“处变不惊”,但他们之间也有共同之处——资产配置相对多元,不会单一押注某一资产。
对于你我而言,“低利率常态”可能是未来资产配置的一个核心条件,但多元配置或将帮助我们更从容地穿行低利率时代的“窄门”,争取拥抱长期更为理想的投资回报,收获过程中更优的投资体验。
注:本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 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经营业绩的任何承诺和预期。展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对其未来业绩的保证。文中分析意见仅供参考。未来的市场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以及基金经理投资策略、方式、投资决策不同而可能产生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