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理财行为特征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27%受访者不愿持理财产品超三个月

最新报告显示,有27%的用户不愿意持有理财产品超过三个月。 7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高金”)发布《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理财投资偏好相对保守,财务规划意识有待提高,负债整体可控,但部分存在负债管理的问题,而在投资理财行为上,居民对收益期望偏高,但居民实现的理财收益往往低于期望收益,同时,追涨杀跌现象在居民投资理财中普遍存在。 据悉,今年3月高金联合蚂蚁研究院通过线上调研平台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支付宝活跃用户进行问卷调研,分析了中国居民的投资理财行为主要特征,最终形成了报告。 报告显示,从风险管理意识、资产配置多元化、财务目标与规划、家庭负债管理等方面评估居民的财务健康度,我国大部分居民安排了家庭备用金或购买过保险,呈现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 报告还显示,中国居民的投资理财配置最多的三类资产分别是:银行存款、公募基金和股票。有64%的受访者配置了银行存款类资产,配置比例最高;其次是公募基金,占比44%,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受访者最喜欢混合型基金。调研报告指出,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居民的理财投资偏好相对保守。 报告分析居民的投资收益期望、保险配置、投资期限、追涨杀跌、定投参与和专业投顾使用等理财行为发现,居民对收益期望偏高,这在高学历群体中特别明显;但居民实现的理财收益往往低于期望收益;居民多数认为自己不具备产品挑选能力或挑选能力较弱,特别是理财资产规模较小的群体;居民偏好寿险类的保险产品;不同收入来源、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对不同类型保险产品偏好不一样。 报告还显示,我国居民投机型投资风格比较明显,长期的价值投资习惯尚未养成;对自身投资能力自信或者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更愿意长期持有基金;长期持有意愿取决于是否了解基金的挣钱逻辑或对基金经理充分信任;追涨杀跌现象在居民投资理财中普遍存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72%的受访用户愿意持有基金的时间在一年以内,这其中有27%的用户不愿意持有理财产品超过三个月,说明中国居民投资理财中存在机会型投资风格比较明显,长期的价值投资习惯尚未养成。 图片来源:《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 而在理财产品产生亏损的情况下,只能接受三个月以内亏损的受访用户高达近50%;86%的用户只能接受一年以内的亏损。 图片来源:《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 “当然这可能和我们受访群体基本特征有一定关联。因为可投资资金额度并不是很大,这种情况下可能更多地愿意保留资金的流动性,这也是和他们对持有理财产品的时间相对比较短有直接的关联。但总体看,用户能够接受亏损的时间也是比较短的,一半左右的人只能接受三个月以下的亏损,超过三个月对他来说就非常非常难受了,这就容易形成一种追涨杀跌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的表现也充分体现在他们风险承受和管理能力的反馈。”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分析表示。 报告指出,定投的模式尚未在居民投资者群体普及,金融素养能帮助提升定投模式的使用。但定投习惯的好处是明显的,一方面,定投提升理财收益,这些收益来源于更具纪律性的投资;另一方面,具有定投习惯的居民受到追涨杀跌情绪的影响更少,对于短期亏损的心态更平稳,持有理财产品的时间更长;虽然只有少数居民会寻求专业投顾的建议,但是专业投顾能帮助提升金融产品挑选的信心、助力长期价值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调研的样本具有年轻化、可投资产小额的特征:参与调查的居民中,“90后”占比最高,达到47%,“80后”次之,为24%;37%的居民的可投资产低于1万元,可投资产超过30万元的居民只占11%。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