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游泳池;主题单元教学;教学设计;高考化学;复习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9-007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设计思路
传统的中学化学复习课过于关注知识结构的建构和完善,以及解题技能的强化和熟练,所以相当一部分化学教师在复习课教学力争知识点再现面面俱到,并将其以知识网络形式呈现,辅以题组式的例题和习题讲练。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复习方式缺乏对学生新奇感的刺激和挑战欲的激发。保志明老师也指出,由于目前高考评价制度的限制,所以高三的化学复习更易让教师产生一种错觉:急切而目标鲜明地进行复习、应试,那就是高效地教学,所以高三化学复习长期强调知识点梳理和习题演练,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却忽略了原本的学习者本身,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会让我们的学生损失太大:损失了学习的乐趣,损失了深层思维的乐趣,损失了交流倾听的乐趣,损失了动手探究的乐趣,其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危害巨大,这样的高效只能是低效甚至无效[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将分散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把具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及背景作为一个单元整体,通盘考虑、整合设计,称之为“主题单元教学”。它打破了传统的“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往往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环节之间的配合,促进知识的联系和应用。目前在内地理科教学中并不多见,多用于阶段复习或总复习中,而港台地区已经多用于新课教学,又名“教学模组”。
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取主题设计单元教学?首先要选取合适的落点和素材开发入手。
笔者尝试以同学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载体,在问题的揭示和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和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激活、调用、强化、丰富学生在三年里所学的各个模块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2]。游泳池水承载了多种化学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有利有弊,体现不同物质的个性特征;游泳池中也在时刻发生变化,渗透了众多化学原理。教学设计立足于主题串联,以游泳池串联高考复习要点,涉及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等多个模块,渗透生活化学观点,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升华。
二、教学设计
[课堂引入]
(教师)在炎热的夏季,游泳成了大众非常喜欢的运动之一,而随着游泳人数的日益增多,游泳池中池水的水质等问题等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让我们对游泳池中的化学问题进行一个较为深入的讨论。
[无机元素化学的复习]
(教师)呈现游泳池的相关图片,询问学生有颜色的原因。
(学生)讨论、猜测(硫酸铜溶液)。
(教师)如何检验Cu2+。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化学实验,将氨水逐滴滴加入硫酸铜溶液,与铝离子的沉淀反应对比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颜色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硫酸铜的检验,回顾高中学过的几种金属的检验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已有知识从简单的知识入手提高学习的兴趣,并通过简单对比,掌握适量或过量溶液对于同一反应物的不同化学变化的影响,同时脑海中强化配合物的概念。)
(教师)游泳池中除了硫酸铜这种消毒物质,更多的是次氯酸这种物质,而此物质之所以可以用于消毒,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次氯酸的消毒杀菌与漂白作用均是因为其强氧化性。将氯的几个含氧酸比较酸性和氧化性大小,并解释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拓展。提示将上述各酸对应的盐分别与KI反应,ClO-氧化性最强,无需用酸酸化即有I2析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新闻联系到次氯酸的生成,引出Cl2和水的可逆反应,复习可逆反应的相关概念,同时对次氯酸的性质进行复习;联系《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通过化合价对其氧化性和酸性进行深入探究。)
(教师)总结漂白剂。SO2和次氯酸的漂白原理有什么区别?为什么SO2不能用作游泳池水净化?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观察、分析。
(教师)对于次氯酸而言,其久置失效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在新制氯水中加入以下物质,讨论反应现象并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①紫色石蕊试液;②FeCl2溶液;③AgNO3溶液;④Na2CO3溶液;⑤SO2通入氯水中;⑥镁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既然次氯酸久置失效,那怎样衡量次氯酸失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投影)拓展知识:在衡量次氯酸失效方面,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有效氯”。有效氯不是氯的百分含量,而是指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即以一定量的含氯消毒剂与酸作用,在反应完成时,其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质量的氯气的氧化能力。仔细揣摩概念,根据定义,此氧化能力是与氯气进行对比,那么与氯气在失去1mol电子时,次氯酸却失去2mol电子形成氧化态的Cl-。根据这个概念计算一个简单的次氯酸钙中的有效氯含量?
(学生)计算,练习。
(学生)讨论,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组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深入认识化学平衡和次氯酸的漂白性;并拓展有效氯的相关概念,在新的问题解决中提高信息迁移能力。)
[化学原理的复习]
(教师)如何制备消毒水?分析电子得失。
(学生)计算,练习。
(教师)讲述个人经历,早上刚打开自来水发现水浑浊,放置一会,浑浊消失,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在70℃的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制取消毒水,却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计算,讨论。
(教师)长期放置的消毒水中会发生什么反应。
(学生)回答。
(教师)长期放置的消毒水会失效,美国的某地已经将原来用于消毒的氯全部转化为了氯胺,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提示:如何由次氯酸经过取代反应生成氯胺?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思考。
(教师)总结:通常在控制溶液的pH时,常加入一些盐类物质反应调节,如溶液过强则加入碳酸盐,碱性过强加入弱酸性物质等。而在泳池中常加入碳酸盐物质降低溶液的酸性。
(设计意图:从游泳池出发,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化学平衡和酸碱反应。)
[有机化学的复习]
(投影):相对于无机消毒剂而言,有机消毒剂杀菌作用慢,性能却较为稳定,因此,现在普遍游泳池中,采用有机杀毒剂的较为多。但是,在使用这些消毒剂的过程中,我们依然会遇到相应的问题。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游泳池发生三氯异氰尿酸中毒事件,有28人中毒被送往医院检查和治疗。次日,28名游泳客人包括肇事工作人员王某入院检查和治疗,大部分中毒者伤情趋向平稳和好转,4人出现肺气肿和呼吸困难,一名9岁男童情况较为严重,仍在抢救之中。
(教师)在汶川的抗震救灾中,三氯异氰尿酸(TCCA)是应用最多的消毒剂之一。三氯异氰尿酸又称强氯精,化学式为C3Cl3N3O3,使用时需先将其溶解在水中,利用其水解产物的氧化性消毒灭菌。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消毒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学生)回答。
(投影)出示三氯异氰尿酸结构式
该结构中是否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
(学生)讨论,交流
(投影)显示三氯异氰尿酸3D图,验证。
(教师)为了稳定含氯量,常向泳池中放入异氰尿酸,让它与次氯酸根反应,生成的二氯异氰尿酸不会光照分解,却可以向左移动平衡泳池中失去的次氯酸根,反应式如下:
从异氰尿酸的结果入手,分析异氰尿酸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危害。
(学生)思考、讨论
(设计意图:从三氯异氰尿酸入手,复习有机物质官能团,理解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实验化学的复习]
(教师)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一下游泳池中氯的含量。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提供资料:游泳池中的有效氯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碘化钾氧化为单质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4]。
(学生)讨论思路:确定实验原理选择药品设计装置设计步骤观察现象列出计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的设计,运用本节课复习的知识,掌握常见实验操作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总结]
(教师)在游泳后为什么要习惯性的沐浴?
(学生)联系自身思考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并且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两面性,强调化学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各方面考虑问题。)
三、教学反思
1. 主题教学单元选材和线索组织
复习课为什么枯燥?一是内容重复,二是问题陈旧。关键是认识问题的视角没有变化,不能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生冲突,一味回顾旧知识,自然引不起学生兴趣。
主题单元能在不同内容和技能领域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连接,为学习提供一个富有价值的认知焦点。它在新旧知识、多领域知识之间建立的连接,将有助于学习者获取整体的、全面的、网状的知识,鼓励学习者从广泛的视角来进行思考,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迁移能力、高级思维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从生活问题中开发主题教学单元,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利于在复习课中保持学生学习新鲜感。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通过陌生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还能够较为有效地将高中化学不同模块重要的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对于游泳池化学主题的素材开发适合单学科教学单元,既包括本课程的既定内容,又包括与该主题密切相关的部分拓展内容。复习知识点用生活案例承载,结合化学学科观念与思维方法,教学内容适当发散;进行这样一个设计来引领学生对化学实际运用的思考,涉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层次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由浅入深的思考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化学学科意识得到加强,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触类旁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能加深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强化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因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复习方式。
2. 主题教学单元开发展望
限于课时和常规教学进度,主题教学单元虽然还不能在教学一线广泛推广,但在复习课中使用,以其综合性还是有广阔前景,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灵活应用。另外,目前学校提倡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主题教学单元形式呈现,不拘泥于原教材的体例,用社会新闻素材作为情境引发一系列知识的呈现。在主题教学单元中,也不必拘泥于学科的界限,多学科的融合更加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团体合作、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例如游泳池的话题可以结合物理谈浮力和水中的运动,联系生物谈细菌和灭菌等。
同时,我们不可否认主题教学单元的一些不足,如主题教学单元对教师的视野拓展、综合渗透的要求较高;学生也觉得主题单元教学与传统的复习模式相比,目标发散,而且知识涉及面过广没能考虑到考点细节。当然随着主题教学单元研究和实践的深入,该模式应该会成为中学化学复习课的主流之一,也会对于改善化学学习方法有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保志明.对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9):48-50
[2] 陈益. “主题串联式”有机化学单元复习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10,(8):56-59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专业领域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其二是怎样培养这些人才?这涉及到培养模式选择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来。因为培养目标要落实为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就要落实到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研究也指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从微观层面上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现行课程体系存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重复多”,“层次不分、课程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培养目标单一、适应面窄”等缺陷。当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重新审视课程体系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在实现课程纵深化、学际化、微型化、多样化、个性化、本土化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实质结构,优化课程形式结构,使课程体系既具有学科规范性,又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加强专业建设的必然时代要求。
一 在理论脉络中兼收并蓄,更新课程实质结构
纵观课程理论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1)以博比特(Bobbitt,F)、查特斯(Charters,W.)、泰勒(TylerR.)为主要代表的“技术理性”(technical interest)课程理论,强调效率优先和对环境加以控制,在提出课程基本框架的同时,也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普适性、划一性模式;(2)以布鲁纳(Bruner,J.)为主要代表的学术中心课程(discipline―centeredcurriculum)理论,将原来以直接经验为课程主要内容转变为专门化的学科知识,突出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结构性;(3)以施瓦布(Schwab J.)为主要代表的实践课程(practical curriculum)理论,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境认知,让课程重新回归实践,具有较强的灵活变通性;(4)以派纳(Pinar w.F.)为主要代表的概念重建主义(reconceptualist)课程理论,强调行动(action)与行动后的反思(reflection),即“反思性实践”(praxis),立足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或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断批判而建构意义,让课程重新回归于理性。
目前,在教育技术界,对于学科的理论体系也有几种不同观点,其中著名的有:由南国农教授提出的“媒体中心”理论体系,它把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放在核心位置:“系统过程”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处理教学问题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五领域”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两层次”理论体系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其中,基础性探索层次包括教学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性探索层次包括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表明教育技术学研究重点开始向绩效方向发展。
理论体系后面蕴藏的是教育思想,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如李龙教授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个部分组成。本体论论述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义与定位,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领域和范畴以及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发展历史、价值观、方法论等;核心论主要论述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两方面的理论:过程论和资源论论述智能技术和媒体技术在优化学习过程和丰富学习资源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绩效论则从学科的课程开发、教学系统开发、媒体资源开发、绩效系统开发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建立的课程体系如表:
理论具有前瞻性、引导性。每当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出现时,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弄清楚其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在该专业领域中的积极影响,并据此对自己的课程体系做一番审视甚至调整。当前,各高校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学科中心论”类课程较多,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较少,有关学习理论、网络媒体和绩效论的课程还没有进入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课程门类没有及时更新,跟不上时展,而且各门课程还存在内容陈旧的现象。如: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中较为陈旧的经典理论偏多,新技术知识含量偏少,涉及的往往是大量经典理论计算,很少囊括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二 在分化与整合中重构体系,优化形式结构
课程的形式结构是课程的外部存在形式,反映了课程的门类与数量,讲究课程类别的完整与互补,主要体现在是分科还是综合、是必修还是选修、是学科还是活动的差别上。从逻辑结构看,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首先可以分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层次。前者是学生学习该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后者则是为形成该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设置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智能技术基础,即思想方法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这三个部分:二是媒体技术基础(物化技术),包括硬件基础、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基础等。
在专业基础课之后的专业课应开设哪些呢?由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可以确定,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应该是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学科,又可以分为二者相结合的专业理论、二者相结合的应用技术、二者相结合的实践应用三个层次,即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在专业理论层次中,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传播学是基础。教育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电声系统、教育电视系统等;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绩效技术、远程教育理论、网络教育理论等。此外,还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对教育技术学本身进行研究的理论。在技术应用层次中,主要课程有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文化艺术、以太网技术应用、绩效技术应用。在实践层次中,除了专业实习、教育实习、项目设计等综合实践外,还有电视广告创意与设计、电视节目制作实践、3D实践、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脚本设计、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开发等。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计中“照葫芦画瓢”现象屡见不鲜,层次不分、比例不当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按学科的逻辑层次来分,大学课程的层次构成一般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跨学科课程。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分层一般采用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三层楼”结构,一般先开公共课,然后开设专业必修课,最后开设专业选修课。这个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内容层次不分,没有专业基础课模块,以至一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次序不清,学习顺序紊乱。因为专业课中仅仅把必修与选修作为课程开设先后的分类标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内容之间的继承与递进关系。又如在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中都应该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如果按必修先开、选修后开的顺序学习的话,有些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的必修课就会先于专业理论类的选修课,学习顺序就颠倒了。应该把以上顺序调整为“公共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理论类课程一技术应用类课程一实践类课程一跨学科课程”。
另一方面,因为层次不分,也就不可能考虑到各个层次的比例问题,造成了各个层次的课程比例不合理,理论类课程过多,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课程偏少。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把教育技术学知识分为八类其中工具性知识6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9门、自然科学知识5门、知识管理知识4门、传播学知识9门、计算机知识10门、电子技术知识6门、教育心理学知识7门,其中所列课程绝大多数为基础理论类课程,只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少数几门课程属于技术应用或实践类课程。各校实际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属于这种情况,第一个层次的理论性课程偏多,后两个层次由于受师资、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普遍比较薄弱,开设的课程门类少或即使开设也不能教到位,未能从整体上形成多元化、层次化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第一个层次空泛理论知识的堆砌导致泛而不精;技术应用类课程的不到位导致第一层次的理论无法消化,动手能力差,而这又导致学生缺乏创造、设计的能力,以致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难以落实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上,常常只能流于形式。此外,专业基础课也存在数量少,涉及面太窄的问题,不能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个性化选择。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着力加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应用类课程群整合,作增设学际化课程尝试;在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可增设某些微型化课程,以适应学科一方面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又不断综合的技术发展趋势。
三 在共性中寻求个性,提升专业特色
对于多元化的社会实体,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真实地把握实体的本质。“和而不同”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与哲学信仰。在强调共同性、普遍性、统一性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个体性与差异性。
哪些课程应作为体现专业共性的必修课开设?哪些课程又应作为凸显专业特色、地域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开设呢?我们可以参考“教指委”构建的课程体系,共五个模块:(1)学校平台课程:两课、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美育、军事理论、综合交叉、信息技术、跨院系任选。(2)专业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学与教理论、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项目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基础;(3)专业基础课,包括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机基础模块有: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子基础模块有: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电子工艺实验等。(4)方向核心课程:包括在不同方向上计算机类、教育基本理论、设计类、数字媒体类、远程教育类等方面课程的组合。(5)专业任选课和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基于项目与任务的活动等。建议以上课程体系总学分保持在150左右。
笔者作如下设想:如果按总学分150,必修课每门3学分,选修每门2学分算,按7:2:1的比例来设置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3:4)、限选课、任选课,则专业必修课必须开20门以上,专业限选课10门以上,任选课5门以上。具体安排如下:
(1)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又分为智能技术基础课与媒体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作为专业的主干课程又分为专业理论类、技术应用类、实践类三部分,保证三者各占一定比例;
(2)方向限选课体现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旨在培养某一方面的特长,为学生进行选修课学习做准备;
(3)专业任选课以拓展专业广度和深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可以分“前沿发展”模块、“邻近学科”模块、“兴趣爱好”模块。一方面向新理论与新技术开放,把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作为任选课及时反应到课程之中,并全方位地向其他邻近学科扩散。同时,按照学生的需求开设个性化课程。这样在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紧跟时展,增强适应性,促进个性化发展;
(4)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增加选修课,增强课程灵活性与多样性,拓宽口径与适应性;
(5)必修课应控制在2年半左右学完,保证选修课有时间开设。
四 兼顾适应性与超越性,着眼于受教育者终身发展
目前在教育界,对于“是以适应性为主,还是以超越性为主”的问题的回答存在两种态度,一些人持超越论观点,一些人持适应论观点。前者认为,21世纪的科学技术文化会有重大发展变革,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教育和课程改革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认为,课程教材要适应现实的要求,超越现实,脱离学生的实际,会遭到失败。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专业理论课更多的是着眼于厚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而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形成技术应用课程以及后续的实践应用课程主要是形成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一技之长,甚至于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
其实,依笔者看来,就人的本质规定性而言,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要生存,但又并非一种一成不变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独特的超越性存在,不能不体现发展。既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不断地将超越了现实的理想世界变成新的现实世界。适应和超越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选择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受教 育者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要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延误受教育者的思维发展;既要从我国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混合的现实出发,又要从已露端倪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超越性和现实适应性合理结合起来,克服原来的学科中心、自成体系、彼此隔裂的课程设置方法,更多地采用跨学科和综合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按照常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课程设计,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淬砺意志,健全人格,获得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五凸显人文精神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协调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指的是教师总体规划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等。课堂教学设计具备预设性和系统性特征。课堂教学设计属于教师的常规性工作,也属于主要的工作内容。但是就目前形势而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因此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和改进对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改进设计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
1.单一的数学知识传授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材料所阐述的知识内容只是课本上仅有的资料信息,而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也只是按照教材内容组织和规划课堂教学活动,使得教师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教学观念:将数学教材上的知识机械式灌输到学生的脑袋中,这样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少数数学教师能把教学目光放置在课本外的知识上。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范畴,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2.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力度不足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自身视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为了保障完成数学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为了保障教学内容能顺利按照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常常操控教学活动中所有可变性元素,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力度不足。
3.教学材料信息的大量堆积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处理部分教学内容,从而方便小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根据相应的设计流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从而导致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不规范,教学过程的条理不清楚;将需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积压在一起。一旦堆积超过了学生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改进对策
1.创新教学知识的传授方式
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深刻把握作者编写教学材料的目的,并添加自身的元素,对数学教学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讲解,注重教材内容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从而保障所设计和规划出的教学活动具备针对性和层次性特征。此外,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勇于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适当地添加创新性教学元素,结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优化教学结构。
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认识》这一章节内容的过程中,先不告知学生“同圆半径相等”这一概念,采用引导的方式对来教导学生。教师需要步步引导学生发现这一概念。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得出:在同一个平面图形中,存在着等长线段的图形,其中包括正方形、正三角形……等长线段有3条、4条……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把所有的正多边排列在一起: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地观察到平面图形中存在的关系,强化学生对圆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而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能够正常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此外,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推理能力;注重对学生静态知识的传授,也需要重视对学生综合性思维的拓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知识”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巧设教学情境,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如“长方形周长是否是用‘长加宽’来计算”,“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是否一样”,“长方形周长是将四条边相加”,“四条边相加可以得出:(长+宽)×2” ,那么可以推理得出“长方形周长C=(a+b)×2(a为宽,b为长)”。这样的逆向推理分析过程,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长方形周长公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知识的传授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整体性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企望达到的目的,也是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中心。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而,即是相同的课程其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因此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根据学校及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和预测未来的方法论科学,有广泛的应用性。掌握基本统计理论知识和统计技能是财经专业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当前社会上需要越来越多的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我国高校教育也正在适应这一要求而进行改革。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专业本科层次的统计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具备一定的统计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财经类专业人才。
二、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1,确定《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我们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十分有效的,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被动地把知识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完全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各种教学媒体也不再完全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创设情境”,即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财经类专业学生自身的知识背景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贯穿于课堂之中。鉴于财经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介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给学生演示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认识、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增强学习统计理论和方法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应用统计方法,并通过学习形成自己对国家社会经济形势和具体问题的认识。具体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师提出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讲授相关理论;应用理论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接受或质疑教师的授课内容并进行分析现实问题的训练;学生向教师反馈自己的训练结果并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教学目标,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体,以防止前者挤后者,保障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寓统计理论方法的讲授于解决现实问题之中,把统计理论方法的内容讲授贯穿在分析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或质疑中掌握统计理论,学会使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一、 深入研究高中生身心特点
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活动,无论是知识点的灌输还是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要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学互动的效率,应当充分研究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根据他们的思维发展状况、心理特点等采取更加恰当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实际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例如,针对学生自尊心强、爱面子的特点,应当适当提高表扬的频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为各项教学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环境,体现积极情感的促进作用。
二、 充分融入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教师需要借助于教学手段的帮助,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各地各学校加大了教学设施投入,多媒体设备已经得到了普及,教师应当充分运用这些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中要准确定位信息手段的作用,认识其重要性、实用性,将其作为语文教学开展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其次,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自主创新,出版社发行的多媒体课件无论制作多么精美,都不能完全切合教学实际。所以,广大教师应当自主设计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以及本地区特点,制作更加切合教学实际的课件,同时要对课件的使用频率、使用范围、使用契机等进行周密设计。使用的频率要控制恰当,使用契机上重点抓住教学导入、信息演示、情境创设等环节,在多媒体运用的内容上要精心选择,精心挑选与教材联系最为密切的内容。
三、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就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参与的愿望更加强烈。这样的特点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特别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要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要对学生主体作用如何体现做出准确判断,哪些方面体现、怎样体现要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为了有效提高重难点突破的效果,教师应当设计独立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和相互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课前预习环节也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教学设计时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提纲,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研究、自行寻找问题答案,等等。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的促进作用,让师生互动成为主旋律。为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充分抓住课堂这一重点环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精炼、高效、互动,将教学环节充分整合,充分考虑教学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认真分析,逐一突破,确保教学设计科学有效,为课堂高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广泛兼顾学生语文基础差异
高中生的语文基础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经过了前面九年的语文学习,学生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平衡现象也是很正常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兼顾学生的差异,既要准确判断,又不能盲目乐观。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对学生进行中职语文课堂“主体性”教学研究 王海璧
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应当突出其工具性职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积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利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化素质、职业素质和性格品质的不断完善。
一、平等对待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中职教育体系中,语文课程的地位相对弱化。与专业课程相比,学校安排的课时不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习惯于开展单向灌输性的语文教学,教师就是语文课堂上的权威,多数情况下学生只能进行被动式的学习,所以,学生的“主体性”遭到压制,师生关系也是不平等的。因此,要想确保学生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同学生“平起平坐”,更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转变过去那种“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各项教学活动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科学全面的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应当着眼于学生前一阶段的综合学习状况,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基础,科学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其次,在科学划分层级的基础上,要设置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体系,以及和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学活动流程,从课堂提问到作业设置,都要体现学生的差异性目标。考试考核环节也要采取差异性的方法,让语文教学活动体现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特点,确保广大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是要通过分层教学目标及相应的教学活动,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快乐。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兼顾了学生差异,才能确保语文教学工作从整体上提高针对性,确保学生能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五、 聚合课内外优质教学资源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切忌仅仅局限于课堂。语文教学活动是一项立体性工作,教学设计时要放眼课前课后,使课内外融为一体,这才是素质化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方面要让学生的学习环节充分向前延伸,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教材内容,丰富语文基础知识,提炼语文学习难点。另一方面还要向课后拓展延伸,通过各种研究活动、探讨活动、实践活动使语文学习中的难点问题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 有效教学 设计
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需要组织教学,学生在学习中能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并积极投入到练习中,而且在通过多次练习后,学生能喜欢上、能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或技术动作。如何在有限的场地与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实效性与生活性
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其引导性,不能按部就班,通过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展示个性,从而提高体育理论素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指将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引入课程中,使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结合,在生活情境中再现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实践的场地,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练习,提高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此外,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合作学习,学会交流、沟通的技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技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体育教学更富实效性与生活性。
二、明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当前,小学体育的教材内容略显单调,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局限化,逐渐对体育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只是简单地认为体育课就是跑跑跳跳的观念,充实、创新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情感。如在练习短跑100米时,可以提问“咱们班谁跑得最快”、“100米谁用的时间最少”等问题,激发学生们的运动情感。第二,师生互动,丰富学生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比如一起跑步、一起跳绳等。
三、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活动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对于那些失败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为什么会失败、如何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鼓励他们重新拾起勇气、克服困难,最重实现成功;面对那些成功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内心的满足感,对他们提出表扬的同时,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改正不足,实现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
如在教四年级体育时,其中有个女生在练习仰卧起坐时竟然一个也起不来。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指责批评,而是教给她方法,鼓励她再继续尝试,果然,坚持了几次,能够做出好几个。当时我马上就表扬了她,鼓励她继续努力。到学期末,这位女同学仰卧起坐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随之而来的是对体育课也充满了兴趣,上课特别认真。其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与机会。成功的条件与机会会给成绩差的学生带来成功的希望,让他们感到只要再努力,一定会摘得成功的果实。因此,在平时练习测试时,我会暂时不给差生定下分数,再给他们几次尝试的机会,让他们抱有希望,从而激发练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四、创新分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人际交往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师生之间的交往而无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不可能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小群体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如:耐力跑教学,让学生在目标整合、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力互利的前提下,自由组合成5—6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我事先不告诉学生跑的路线,而是在学校自然地形的某个点放上写好的提示,全程设有三到四个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跑完全程。学生带着一种好奇、探究的心情进行练习,效果很好。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本身很盼望上体育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与积极性,这是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心理基础。可以从创新教学的分组形式开始,使学习小组形式重新组合,满足小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与学习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的兴趣。
五、加强意志品质教育,全面锻炼学生
学生存在气质类型、心理素质、运动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尊重他们。如:接力跑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分好组,排好队,依次进行。可有一次在接力跑教学时,突然一位学生告诉我:“老师,第二组有同学调换人。”我听了很恼火,走过去问:“你们为什么要调换人?”学生都低头不语。这时体育委员跑来告诉我:“他们这组老是输,而且总是输在这个同学这一棒,其他同学都让他跑下一棒,让后面跑得快的同学先上……”听了他的话,我一下子明白了。于是,我带着微笑对全体学生说:“输并不可怕,怕就怕输了还不知道输在哪。第二组同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让我们一起祝愿他们在比赛中获胜。”在我的引导鼓励下,学生练习的兴趣更加高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