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中国银发经济约达7万亿,推动城市向第二增长曲线转型

  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银发经济”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潜力不断被挖掘。

  近日,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当代社会服务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下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当前中国老龄化程度在全球属于中上水平,少子化和长寿趋势使得老龄化持续加深。与此同时,银发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发展的新动力。

  根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3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2.5%。

  《蓝皮书》称,从国际对比看,2022年全球老龄化程度约为9.8%,其中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分别为19.2%和12.2%。中国老龄化程度超过中高收入经济体,紧追高收入经济体。预计,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月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银发经济既包括满足老年人就餐、就医、照护、文体等事业范畴的公共服务,又涵盖满足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各类市场经济活动。例如,发展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养老金融产品、老年旅游服务、适老化改造等潜力产业。

  “在推动城市进入第二增长曲线中,银发经济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蓝皮书》称,城市第二增长曲线理论是指在第一增长曲线趋于饱和或衰退时,为了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瓶颈,实现新的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经济体或产业通过创新、技术进步、制度变革或其他外部力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背景下,如何推动城市经济在第一增长曲线之外找到新的增长点,是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银发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预计5年后,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升至接近70%,虽然仍有提升空间,但增速放缓将成为趋势。对此,《蓝皮书》分析称,许多城市在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后,面临着增长放缓、产业老化、人口老龄化和资源压力等问题,如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银发经济作为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一些城市已有不同程度地实践。

  《蓝皮书》举例称,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城市,面对巨大的老龄化压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东京尤其注重智慧养老系统的开发和推广。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东京在多个社区中建立了智慧养老平台,覆盖了老年人健康监测、紧急呼叫、远程医疗等服务;东京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普及了无障碍设计,如自动升降坡道、低矮台阶、语音导航等,大幅提升了老年人的出行体验。

  汉堡是德国重要的港口城市,过去依赖于重工业和物流产业。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汉堡通过绿色经济与银发经济的融合,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与经济再增长。汉堡在推动银发经济时,特别注重将老年人健康管理与环保产业相结合。例如,汉堡在市区和郊区建立了多个可持续养老社区,这些社区不仅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还融入绿色生态理念。这些社区采用太阳能供电、雨水收集系统、节能建筑材料等,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社区内的老年居民可以参与城市农场项目,如种植有机菜、参与生态园艺等。

  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通过政策支持、产业布局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上海在银发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蓝皮书》称,例如,上海在郊区建立了多个银发产业园区,集聚了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智能设备、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的企业。

  “据相关测算,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进入‘长寿时代’后,银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增加。”《蓝皮书》称,银发经济不仅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银发经济将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