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其时,责任在肩。4月初学校实行全面封闭管理以来,有那么一群人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以校为家、以仁爱生,用心与关爱、情与奉献,诠释着“三大素养”的光彩,真正做到以学生未来为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每一位学生的生命与健康,践行运大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辅导员李慧
2岁的女儿留在家中,没有了妈妈的呵护和陪伴 ... ...
封校期间,辅导员李慧克服自身困难,带着对女儿的思念,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她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政策宣讲、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工作;及时关注大三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稳定毕业生情绪,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深入学生宿舍,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学生每日健康检查登记,积极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尽自己的努力让学生“宅”校生活变得有色彩、有温度。
辅导员王芬
学生在哪里,她就在哪里。
虽然孩子一直都和王芬老师生活在学校,但母亲那么近,温暖却那么远。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她把自己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所带的“大孩子”。
她对自己所带的校内学生和毕业生始终能够做到底数清、数据准。每节线上课程都在教室驻课、督学,上课之前调好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中帮助任课教师维持课堂秩序,对不适应线上教学、学习状态不佳的同学,进行一对一帮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她一有空就到学生宿舍,了解关心同学们封校期间的生活情况,遇有学生因病需外出就医,都全程陪同照顾 ... ...
封校期间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她想对同学们说:“我和大家一直同在,有些困难只是暂时的,坚持就是胜利!”
护理人文教研室李亚男
作为一名新教师,李亚男在封校管理期间的关键词是“创新”。
创新作业形式。在课程作业考核中,结合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创新作业形式,引导学生走出宿舍和课堂,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生们在作业中团结合作,扮演导演、编剧、演员等多种角色,相较传统作业形式,参与度更高,态度也更积极。
创新课程设计。在课程内容上,她更倾向于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增加了辩论赛、小组汇报等新的形式,每个学生都展现出了自己的闪光点,课堂氛围越来越好。
基础护理教研室主任李帅妙、李新凤等
和李帅妙老师一起封校的还有两岁的孩子,但她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工作。除认真完成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外,她和教研室李新凤副教授及实训室孔瑞芳等老师一起主动承担了外聘教师和校外教师的实训课教学工作;同时她还肩负着养老服务技能大赛的培训任务。课下、晚上、周末的好多时间都在护理实训室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大到全局把控,小到动作姿态、仪容仪表,每个细节问题都及时指出,在工作岗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医康复教研室任建蓉
有时你会看到有个小男孩用稚嫩的小手抓住学校大门的铁栏杆哭泣,想要去学校外面玩......
考虑到线上课程教学方式会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和理解,降低授课质量,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给同学们一个良好的课堂体验,任建蓉老师带着母亲和3岁的儿子坚持留住学校,进行封闭管理。她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特殊时期显本色、急难险重看担当”,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的“窗口期”,更需要我们众志成城、共渡难。
中医康复教研室主任臧希
封校以来,臧希老师始终够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完成学校和学院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她带领教研室教师认真备课,保证教学质量;积极主动参与线上课堂的线下驻课,保证线上课程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疏导,引导学生在封校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带领学生志愿者筹备专业性公益活动,促进培养学生的“三大素养”,不断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临床护理教研室的老师们
杜梦琳、翟林林等老师,克服自身种种困难,主动留校授课。由于郭英萍老师家庭遭遇变故,为了保证线下教学效果的一致性,翟林林老师主动承担她所教授的急危重症课程任务,每周达到20余课时。
4月17日,年已七旬的曹全亲老师完成了自身承担的儿科护理学等授课任务。在得知学生反馈线上教学效果不如线下时,她又主动承担起因疫情不能返校的其他老师的线下授课任务,继续奋战教学一线。
中心医院承担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授课任务的祁蕊、胡艳娜、杨国芬等老师,临危受命援“沪”抗疫。但授课任务不能中断,田艳红、郭波霞、陈洁等临床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主动承担授课任务,为了“讲好一堂课”,他们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备好课、上好课上。
4月25日,承担本科外科护理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的郭英萍老师,轮调进校,承担线下授课任务。此时,没有人知道在她家里还有病重的老人需要照料,直到5月2日老人离世,大家才知道,郭英萍老师的隐忍和担当 ... ...
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位默默付出的运大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全力以赴,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