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柱电池以其优良性能备受企业青睐,不少企业相继进军该领域推动其发展。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亿纬锂能、特斯拉等多家企业相继公布其大圆柱电池最新进展。
事实上,此前不少业内人士曾预测2023年是大圆柱电池大规模量产元年,不过,但受制于工艺等因素,大圆柱电池大规模量产时间却一推再推。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越来越多车企、电池企业争相布局大圆柱电池,其正逐渐从产能筹备阶段过迈向大规模量产阶段,有望在2024年真正撬动市场。
●先后争相入局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圆柱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球圆柱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同比微增3.5%至123.7亿颗。EVTank分析认为,2023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车销量增长带动EV圆柱出货量增长。
大圆柱电池率先被特斯拉“带火”。自2020年9月发布4680电池以来,特斯拉一直在推动其量产装车进程。相比2170电池,4680电池的单体能量提高了5倍。特斯拉今年1月表示,今年将成为4680大圆柱电池重要的产能增长年,将在2024年三季度新建4条4680电池产线。
事实上,除特斯拉外,我国多家企业也正密集布局大圆柱电池。1月31日,搭载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的江淮瑞风RF8正式上市,成为继江淮钇为3、特斯拉Cybertruck后,又一款搭载大圆柱电池的量产车型。
亿纬锂能近日表示:“现在已经有两家国企背景的客户在使用公司的大圆柱产品,主要是PHEV,我们预计之后会有更多的车企会用,公司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装车会越来越多。”
此外,1月,欣旺达表示,公司大圆柱电池正在与客户进行研发,处于中试水平,后续将根据客户的需求逐步进行产能布局;同月,中韩(惠州)产业园恒泰新一代全极耳大圆柱电池项目正式投产。据悉,该项目是目前国内第二条46系列大圆柱全极耳电池量产产线,主要产品是全极耳46135LFP电池,年产能达1GWh;2023年11月,中创新航表示,将在2024年四季度实现46系列6C充电倍率大圆柱电池的量产。
据了解,目前,已布局或规划大圆柱电池阵营已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松下、三星SDI、比克电池、远景动力等多家国内外电池企业。
●工艺难题未解
按照封装形式划分,动力电池可分为方形、软包、圆柱3类。对于圆柱电池的优势,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表示:“圆柱电池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标准较为统一,后期的能量密度也会较高,并且制造成本相对软包等也会更低。”
大型化是圆柱电池发展的必经之路。据了解,大圆柱电芯体积变大,需要的电池单体数量下降,焊接配件相应减少,提高电池成组效率,简化BMS管理难度;在性能方面,大圆柱电池较大的尺寸使得金属外壳占比降低、正负极活性材料的比例上升,能量密度提高。“大圆柱电池单体比小圆柱电池要大5—6倍,系统集成难度相对较低,集成效率会更高。未来大圆柱电池可大量应用于中高端车型中。”吴辉表示。
而对于三元大圆柱电池的优势,亿纬锂能认为:“结构上,圆柱电池在生命周期内不会膨胀,结构稳定性相对最优,安全性能更高。性能上,全极耳设计使电池内阻更低,且三元电池低温性能、快充性能更好。成本上,从材料采购成本来看,三元相比磷酸铁锂会贵一点,但如果把回收算进去,具备规模后,三元的成本也具备优势。”
不过,目前受工艺因素制约,大圆柱电池的良品率不及小圆柱电池,使得大圆柱电池尚处于小批量出货,未能成熟大规模量产。“目前大圆柱电池的难点在于工艺,主要体现在全极耳的制造效率和产品直通率,这是影响大圆柱电池能否量产的关键。”欣旺达相关负责人2023年9月表示。
●动储双轮驱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池行业产能过剩、技术革新加速,企业间竞争也异常激烈。《白皮书》显示,从2023年主要圆柱电池企业竞争格局来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其中前三家韩国LGES、日本松下和韩国SDI合计市占率提升10.1%,国内亿纬锂能和横店东磁市占率分别提升0.1%和1.2%,其余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圆柱电池一旦实现规模化量产,将成为方形动力电池的有力竞争对手。不过,企业要首先解决工艺问题、提升产品良率,通过技术创新破局,才能进一步推进大圆柱电池量产进程,提升市场份额。
尽管目前大圆柱电池发展还不及预期,但行业仍对大圆柱电池发展普遍保持乐观态度。事实上,除电动汽车外,户储需求的增长也是2023年大圆柱电池出货的增长动力之一。在吴辉看来,大圆柱电池未来在电动汽车、储能市场份额肯定会有所增长。华泰证券研报指出,预计2027年全球大圆柱电池装机量有望达429GWh,对应市场规模2144.8亿元,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110.7%;预计2027年全球大圆柱户储电池装机量将达到21.7GWh,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168.0%。
日前,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能源新业态新模式。编制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序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稳步开展氢能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拓展氢能应用场景。
作为一种清洁零碳能源,氢能被认为是未来较具潜力的脱碳燃料。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推动和产业积极参与下,我国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但整体来看,由于尚处发展初期,绿氢成本相对较高,经济性成为制约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项目持续增长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双轮驱动下,未来绿氢市场增量巨大。“预计到2060年左右,我国氢气年均总需求约1.3亿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占比将超过70%,成为有效供氢主体。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长周期、大容量储能与调峰对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的电力输出,叠加钢铁、化工、水泥、交通运输等行业通过与绿氢产业耦合释放大规模氢能消费需求潜力,将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发展的两大主要驱动力。”
得益于较大的未来市场需求预期,近年来,我国绿氢示范项目数量持续增长,电解水制氢进入大规模示范新阶段。
2023年8月,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据了解,随着配套的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可以满负荷生产绿氢,每年生产2万吨绿氢,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实现现代油品加工与绿氢耦合低碳发展,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工业化规模应用实现零的突破。截至去年12月21日,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已平稳运行4200小时,累计向用户端塔河炼化输送绿氢2236万方。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签约、获批及公示的绿氢项目数量累计达74个,项目规划总投资突破4700亿元,全部投产后新增绿氢产能将达280万吨/年,预计到2024年底,绿氢项目新增数量将超过100个。
●降本是首要问题
当前,我国绿氢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主要以示范项目为主,并不具备经济性。在业内看来,绿氢偏高的成本是目前制约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的主要问题。
清华大学化工系副研究员唐城此前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电解水制氢成本仍偏高,是化石能源制氢的3—5倍,且现有成熟的电解槽装备对波动性光伏和风电的适应性较差,主要还是以市电为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集杰指出,整体来看,在绿氢的成本构成中,电费占70%,设备投入、其他运行成本占30%。在西部风光资源较好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一带,光伏发电每度已经低于2角钱,风电略高一点。如果按1方氢耗5度电来算,制1方氢气的整体成本为1.4元左右,而煤制氢的成本大概是每方0.6—0.8元。另外,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无法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因此,现在一些项目会使用部分市电让电解槽尽量连续运行,这样一来,成本就更高了,而且这也会导致生产出来的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氢。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水木明拓(达茂)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小龙日前接受《中国能源报》等媒体采访时指出,在整体行业投入中,资本缺环或投资不足的情况还是非常明显。“在行业发展前期,企业付出高额投资成本时,谁来为绿氢的绿色溢价买单,目前这样的资本是缺乏的。”
因此,在付小龙看来,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绿氢的成本问题,尽可能降低成本,同时要跟全球市场去谈绿色溢价,只有这两件事情解决了,绿氢的商业逻辑才会成立。
●持续推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如何破解目前制约绿氢产业发展的经济性难题?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首先在生产端,要持续推动电解水制氢技术创新,提高绿氢制取的规模、效率和稳定性;另外,应更完整地关注生产和应用的整体关系,持续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推动生产侧和应用侧的共同发力。
“为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电解槽大型化、降低制氢电耗、提高运行调节范围、提高寿命是技术发展趋势。”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氢能技术部主任王金意指出,核心材料的基础研发在PEM电解槽实现低电耗、耐高压和大型化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另外,从应用侧来看,要降低绿氢成本,中间的储运环节降本至关重要。在付小龙看来,氢作为分子量最轻的元素,非常难以运输,而甲醇、氨等都是很好的氢载体,在中间环节将氢转换为方便运输的甲醇或氨,再在终端应用环节转换为氢,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上汽集团原总工程师、阳氢集团董事长程惊雷也表示,发展氢能的基础逻辑是寻找到能够链接传统能源、可再生风光电源和氢能的主流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必须是碳循环、可再生的大宗能源,以绿色甲醇为代表的氢基能源是首选。“在生产侧,以能源化工将绿氢和二氧化碳耦合大规模制备绿色甲醇,以绿色能源、绿色工艺生产绿色产品,在流通领域实现氢的长距离运输及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应用;在应用侧,通过甲醇重整高效制取氢气实现‘即产即用’,形成有效的商业闭环,低成本促进氢能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