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汽蓝谷(即北汽新能源)发布财报,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30亿元,同比下滑50.19%;净亏损8.5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4.31亿元,相当于亏损额扩大近一倍。而同期蔚来 汽车 销量同比增长423%,小鹏 汽车 同比增长487%。
如此巨大的差距,我们可以确定,北汽新能源这个七年电动 汽车 销量冠军彻底掉队了,甚至销量远远跌出了前10名。据统计,北汽蓝谷,2020年销量仅2.59万辆,累计同比下降82.79%。进入2021年Q1,累计销量3149辆,同比又下降65.01%。
北汽新能源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并且于2018年借壳上市。属于国内非常早开始做纯电动 汽车 的车企,明明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也苦尽甘来,在2018年,取得过年销量15.8万的骄人成绩。要知道即使现在,“蔚小理”3家加起来,一年销量也未必有这么高。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让北汽新能源“凉凉”了?
1、产品技术跟不上
翻看北汽新能源的发展 历史 ,不难看出,其辉煌大概在2015年-2019年,是中国电动 汽车 市场攻坚阶段,产品不成熟,市场不成熟,但却是政策的红利期。买新能源 汽车 的主要理由就是“不限牌”,而北汽作为北京地区的国企,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靠先发优势、背景优势迅速推出产品小E系列产品,成功占有市场。虽然产品技术不成熟,虽然很多车主们冬天只能靠买加热垫抗寒,虽然一降温北京大街上和地库里到处趴满了开不走的电车,但并不影响北汽新能源赚钱,也许就是因为那时候赚钱很容易吧,让北汽昏了头,持续采用“油改电”的策略,陆续推出EC、EX、EU系列,其中EC系列据说是在山东和一个低速电动车厂合作的,我当年试车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北汽推出来的车,但可能并不妨碍北汽获得销售补贴吧。
在北汽新能源追求“躺着赚快钱”的同时,特斯拉、蔚小理、比亚迪、吉利们却埋头苦干,甚至有的“死而后生”,结果从外观设计、内在智能、续航里程等全面超越还是上个时代产物的北汽新能源 汽车 。而所谓的与华为合作的极狐 汽车 ,销量也极惨淡,据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份,ARCFOX极狐品牌销量仅为71辆……曾经有多辉煌,今天就有多悲凉。
2、客户群不均衡
北汽是国企,国企有独有的优势,所以销冠那几年,北汽新能源存在大量的“大客户”,包括出租车公司、租车公司等,相对于其他家,在消费者市场占比却较低。这种靠“资源”获取的销量,缺乏持久性,资产折旧有很长周期,一旦饱和,就没有新的市场增量。
早期为了销量,北汽也做过出行。2014年,北汽和富士康合资成立了北京恒誉新能源 汽车 租赁有限公司,开展分时租赁等业务,自此恒誉主要承担了“资产运营”角色,一定程度解决了北汽销售电动 汽车 的难题。这家公司可以说,唯一的目的就是把北汽的电车买走,把补贴赚回来。在坚持了几年之后,由于业务始终没有“跑通”,所以恒誉的绿狗租车已经在市场上越来越少见,逐渐退出 历史 舞台。而北汽新能源,可能从来就没有赢得过消费者吧。
3、创业团队“出走”
2014年,45岁的郑刚,从北汽集团办公室主任空降到北汽新能源,与其搭档的是时年39岁的张勇,此时张勇已经在北汽新能源干了6年,一直负责渠道建设、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和品牌推广等业务,是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这一年,是这对兄弟开始搭档的元年,一个统领全局,另一个冲锋陷阵,也可以说这一年是北汽新能源开始腾飞的元年。
随着北汽新能源在18-19年达到了巅峰后,巧合的是郑刚和张勇相继离开了北汽集团。郑刚的离开前已经成为了北汽集团“班子成员”,但据坊间传闻郑刚的离开比较“迫不得已”,与“私生活”有关,郑刚现任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张勇离开后成为哪吒 汽车 的联合创始人,任CEO,发展非常不错,在最新4月份统计中,哪吒 汽车 销量同比增长532%,已经位列销量前五,并且哪吒 汽车 获得360的战略投资,可以说有可能成为不容小觑的新造车势力。
如今,离开北汽新能源的发展都挺不错,留下的却压力很大,现任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1976年出生,今年也刚好是45岁,当打之年,而刚刚任命的总经理代康伟也只有38岁,希望他们的“年轻”,不会成为“稚嫩”。毕竟有前阵子,极狐 汽车 总经理于立国,羞辱恐吓极狐车主的“荒唐+无脑”事件。
或许还有更多的原因,造成了今天北汽新能源的“凉凉”,但过去的12年,这段大起大落的发展史,无疑值得 汽车 人反复思考,引以为戒。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老塔车评,转载请注明来源。关注我们,每天一篇行业深度报道。
12月车圈人事变动一览 | 汽车产经
新能源汽车新规突出市场化导向
近来,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消息频出。先是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先后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以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强调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随后,在前不久举行的电动汽车百人会夏季论坛上,工信部和财政部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会进一步加强准入、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以保障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和性能,且未来将告别普惠式补贴。
业界人士认为,相对以前,这次政策调整的力度比较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整合。
大集团优势将更加明显
根据新的政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未来被要求具备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开发能力,以及车载能源和驱动系统的集成和匹配能力。
这样一来,技术积累和庞大的研发费用将成为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门槛,一些资金和技术实力不强的企业或被挤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为了获取高额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少新能源汽车项目都是匆忙上马,尚不具备控制系统的研发能力。即便是那些风头正劲也不差钱的互联网企业,要从零开始搭建完整的汽车研发体系也非易事。
有专家表示,新规对实力雄厚的大型汽车集团来说是一个利好。根据上述意见稿内容,企业集团下属企业可共用集团的部分能力。
这意味着,那些拥有集团背景的新能源车企将更具优势,这将导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整合在所难免。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汽车市场微增长且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北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仅用5年多时间就取得了第一个产销100万辆的成绩。
其中,北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更是引人注目。而这与北汽集团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是分不开的——2009年北汽集团成功收购瑞典萨博汽车相关知识产权,并于2011年下线第一款自主品牌整车; 2014年北京汽车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16年北汽集团跻身世界500强第160位。
同时,北汽集团还整合全球先进汽车技术资源,通过了自主优化和提高,搭建起更适于国内市场的整车、系统、零部件设计标准以及规范技术体系。
这些技术和经验的积累都为北汽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巨大支撑,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互联网化也成为北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北汽集团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以及纯电动超级跑车。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说,“北汽股份自主品牌的第100万辆整车的下线,既标志着我们6年的自主发展完成了第一阶段 ‘量’的积累,也标志着我们5年多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内涵增长的‘质’的飞跃。”
推动模式创新贴近市场
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7月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共生产新能源汽车3.8万辆,销售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4%和98.1%。
而前七个月,新能源汽车生产了21.5万辆,销售2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9.8%和122.8%。业界人士认为,到2020年,普惠式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逐步退出,加上进入门槛的提高和竞争环境的加剧,新能源车企未来必须创新推广模式,以便更加贴近市场。
实际上,前期的扶持政策已使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了一定的认知。日前,非官方的网络媒体电驹网与比亚迪(58.550, 0.00, 0.00%)汽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在北京通州区发起了“电绿通州”行动。
旨在通过科普宣传、技术答疑、试乘试驾等方式,帮助消费者解决电动汽车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加快电动汽车在北京通州区的推广普及。
引人注目的是,这一完全由市场而并非政府组织的推广活动受到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很多消费者在现场就开始购车。
这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在不断扩大且消费者的需求也在改变。
有报告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新能源车60%的产品将会由用户定制,80%的功能会通过创客设计完成,90%的个性化需求也会通过众创来满足。
应对这种市场需求,北汽新能源公司总经理郑刚表示,不管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车企,谁既能充分尊重造车的自然规律,又能充分融合和运用好时代的特点,把握全新的商业机会,谁才是赢家。
“未来,我们不再像传统车企一样只卖车了,我们开始卖生活。”郑刚说。
二、政策导向更突出市场规则
不仅企业的行为更加贴近市场,政府政策的调整也在更多地突出市场的主体地位。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表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性能和品质还没有完全达到消费者的需求。为此,工信部修订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的准入规则,拟大幅提高企业在研发能力、生产条件、性能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生产和实际销售的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并建立起整车动力电池市场的抽样检验制度,对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和故意造假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也表示,未来将提高财政补贴政策门槛,完善补贴标准,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市场化的发展机制。
宋秋玲说,实践证明普惠式补贴政策对培育新能源汽车初级市场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国际的通行做法,但长期执行下去会使企业患上补贴依赖症,失去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动力和压力,行业容易出现低水平的盲目扩张,因而近期会对财政政策作出调整,一是提高准入门槛,对技术进步、规范守信的企业进行正向激励;二是建立市场化的发展机制,借助市场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创新上,避免部分企业对政策的过度依赖和产生骗补行为,确保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扶持的力度不断档。
事实上,业界对政策导向贴近市场的需求由来已久。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从企业本身来说,同样不希望补贴政策过多,而是能更多地通过市场化的竞争来实现发展,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途径。
2020年已然翻篇,但在刚刚过去的12月里,人事换防依旧是主旋律,据汽车产经网的不完全统计,当月汽车圈共发生了12人次的高层变动。
12月1日,李东辉正式担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CEO,安聪慧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此次集团对高层的调整,或表明吉利将开始大力推动新的商业规划运营,从财务、并购等事务出身的李东辉有可能会有更大权限。
就李东辉而言,凭借自身超过20年的财务和企业管理工作经验,也将站在战略角度,以独特的运营和资本运作为吉利在资本整合和财务管控等方面发挥其重要价值。
12月12日,一汽-大众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双双生变。
一汽集团合资合作部部长潘占福接替刚刚升任一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的刘亦功出任一汽-大众总经理。而原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商务副总经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修惠,接替潘占福在合资合作部主持工作。启明信息党委书记郭永锋接任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一职。
12月14日,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和现代摩比斯分别召开了特别董事会,在董事会上,全体董事会成员一致通过郑义宣任现代汽车集团会长。
这是现代汽车集团时隔20年正式换帅,作为原集团会长郑梦九长子的郑义宣就职演说中指出,他将继承和发扬集团创始人郑周永和名誉主席郑梦九的理想和志向。
12月17日,原东风标致总经理李海港加盟奇瑞汽车,负责新零售业务,向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贾亚权汇报。
李海港在传统汽车销售圈已从业了20多年,经验丰富的李海港此时加盟奇瑞,有望助力奇瑞寄予厚望的新零售业务进一步发展壮大。
12月28日,福田汽车发布公告称根据大股东来函,推荐巩月琼为公司董事长人选,张夕勇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推荐常瑞为公司总经理、董事人选,巩月琼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另根据总经理提名,李艳美为公司副总经理人选,吴越俊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12月29日,东风公司召开领导班子会,东风公司总经理助理、东风有限副总裁、东风日产副总经理陈昊升任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随着陈昊升任,东风领导班子梯队完整,共为9人。包括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总经理、董事、党委副书记李绍烛;董事、党委副书记杨青;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温树忠;副总经理、党委常委乔阳、张祖同、尤峥;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冯长军和陈昊,最新分管业务不明。
12月30日,现任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李鹏宣布,后续将转岗去负责长城汽车内部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SL项目。此前有消息称,长城汽车将推出一个全新的高端化品牌,主打高端智能新能源。
此外,据相关媒体报道,北汽集团即将进行一次大规的人事调整。此次调整涉及到北汽新能源、北汽股份、北汽越野、海纳川等北汽集团旗下自主整车品牌和零部件板块。
具体来说:现任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宇或将被升任北汽集团总经理助理,以及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
北汽股份副总裁黄文炳升任北汽股份党委书记、总裁。原北汽股份总裁陈宏良升任北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兼经营管理部部长。原北汽越野车主管研发的副总经理王磊升任北京汽车研究总院院长,同时兼任北汽越野车研究院院长。
原北京汽车研究总院院长谢伟调任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蔡速平不再兼任海纳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同时北汽国际党委书记、总经理李金钢调任海纳川总经理。
据悉,此次调整不仅是姜德义治下的又一次组织变革,也将是北汽集团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人事调整。不过,以上消息还有待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