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节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基本知识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基本知识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汽车等。

 国家2012年6月颁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国内没有产品,目前国内可以享受财政补贴。免征车购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主要是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车型除了乘用车还有商用车,许多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大巴都可以享受国家财政补贴。

 纯电动汽车指完全采用可反复充电的动力锂电池驱动的汽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比亚迪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比亚迪推出的产品有续航里程达400公里的e6乘用车、续航里程300公里的腾势轿车,续航里程250公里的电动大巴K9,还有纯电动清扫车。北汽新能源推出的系列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从150公里到260公里。江淮、奇瑞、东风日产、众泰、知豆等国内汽车厂家都推出了自己研发的纯电动汽车。国内在售的进口纯电动汽车主要有特斯拉和宝马i3。宝马i3还可以加装一个小型燃油发电机,就成了增程式电动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一辆车上搭载了两套驱动程序,一套是纯电动驱动程序,一套是有点混合动力驱动程序。目前国内在售的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主要有比亚迪秦和比亚迪唐、以及上汽荣威的一款车型。国内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一些进口汽车,有宝马i8、保时捷也有一款插电混动车型进入中国市场销售。

 增程式电动汽车在纯电驱动系统外,增加了一个燃油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当电力用完后,启动发动机发电补充电力,以提高续航里程。通用汽车研发的雪佛兰沃蓝达是现阶段最成功的一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充满电可以行驶80公里,电力耗尽后燃油发动机发电可以继续行驶450公里。目前国内企业只有广汽集团研发从一款传祺GA5增程式电动汽车。进口的宝马i3有一种增程版,充满电加满油续航里程可以比纯电动版提高一倍,达到320公里。

 混合动力属于节能汽车

 在百度上检索新能源汽车,会跳出一个?买新能源汽车选混合动力凯美瑞?的标题出来。其实,包括刚刚上市的混合动力卡罗拉和混合动力雷凌,以及混合动力普锐斯,都属于节能汽车,而不属于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今年有望达到20万辆,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国产汽车产销总量有望达到24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还不到1%。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量中的比例仍然很低。发展先进适用的节能汽车,对于中国汽车领域的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十分迫切。

 先进适用的节能汽车技术,包括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没有里程焦虑、不用充电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不用外接充电,不要更换电池,也没有里程焦虑,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节能汽车。但是,混合动力汽车不属于新能源汽车而属于节能汽车,不能享受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和优惠。

 低速电动车不是新能源汽车

 所谓低速电动车是指主要采用铅酸蓄电池驱动、采用景区观光车标准生产的车辆,这种车辆按规定不能上牌、不能上路,只能在特定区域内行驶。低速电动车不是按照汽车标准生产的,其碰撞标准无法达到机动车安全标准,因此不能在机动车道行驶。同时,在技术上,低速电动车也不具备对于新能源核心技术的支持。因此,低速电动车连汽车都不是,更谈不上是什么新能源汽车了。

 最近,一些低速电动车厂家把自己的产品改称为微型电动车,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微型电动汽车,是在微型汽车基础上,利用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是依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设计生产、符合《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合法产品。

 目前,国内在售的微型电动汽车车型,主要有康迪、欧联、知豆d1和d2、奇瑞qqev和奇瑞eq、以及众泰云100等。这些微型电动汽车可以合法上牌照,合法上路行驶。

 电动汽车首先是汽车,必须满足汽车的一切标准。而微型车是尺寸最小的一种汽车类型。微型电动汽车由于车身短、重量轻、停车占地面积小,同时又没有污染,是非常适合家庭使用的一款代步工具。但是,低速电动车不属于新能源汽车,也不是微型电动车。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心环节,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1.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加快研制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及其生产、控制与检测等装备,开发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与电池组合系统,推进动力电池及相关零配件、组合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在动力电池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重点开展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以及新结构、新工艺等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电动化附件的研发。开展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研究。把握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向,对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大研究力度。

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

2.加大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力度。以大幅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汽车节能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开展混合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支持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以及涡轮增压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和先进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支持研制六档及以上机械变速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突破低阻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与激光拼焊成型技术,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开展高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技术研究。

3.加快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引导企业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鼓励建立跨行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联盟,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开展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相关行业共享的测试平台、产品开发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设若干国家级整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构建全产业链的专利体系,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我国已建设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既要利用好现有产业基础,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规划引导,以提高发展效率。

1.统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产业政策要求,合理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现有汽车企业实施改扩建时要统筹考虑建设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2.重点建设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域。积极推进动力电池规模化生产,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力争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百亿瓦时、具有关键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并在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领域分别形成2—3家骨干生产企业。

3.增强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鼓励有关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力度,发展一批符合产业链聚集要求、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在驱动电机、高效变速器等领域分别培育2—3家骨干企业,支持发展整车企业参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汽车电子企业。

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

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推广试点示范,加快培育市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节能汽车已具备产业化基础,需要综合采用标准约束、财税支持等措施加以推广普及。

1.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在大中型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重点在国家确定的试点城市集中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验证及生产使用、售后服务、电池回收利用的综合评价。探索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市场推广模式,协调发展充电设施,形成试点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探索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形成一批优质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示范,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带动氢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

2.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建立完善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促进混合动力等各类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出台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分阶段目标值为基础的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2012年开始逐步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国产、进口汽车实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切实开展相关测试和评价考核工作,并提出2016至2020年汽车产品节能技术指标和年度要求。实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制度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公示制度。

3.因地制宜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是减少车用燃油消耗的必要补充。积极开展车用替代燃料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天然气(包括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探索其他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应用途径,促进车用能源多元化发展。

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完善的充电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要科学规划,加强技术开发,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支持各类适用技术发展,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初期,重点在试点城市建设充电设施。试点城市应按集约化利用土地、标准化施工建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将充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适度超前建设,积极试行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等充电技术模式。通过总结试点经验,确定符合区域实际和新能源汽车特点的充电设施发展方向。

2.开展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制定充电设施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开发充电设施接网、监控、计量、计费设备和技术,开展车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储能单元与电网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的机制。

3.探索商业运营模式。试点城市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公共快速充换电等设施。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逐步实现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

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

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动力电池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再生利用及最终处置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严防重金属污染。

一、何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二、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1、纯电动汽车(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2、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它的主要驱动系统由至少两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组合 而成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行驶功率主要取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辆行驶状态:一种是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提供;第二种是通过多个驱动系统共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