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北海市新能源(40亿元砸向北海)

红红的五月喜讯多

北海又有两大项目签约

红5月北海喜讯不断,各地投资考察团接踵而至,投资项目接二连三落地,几乎每天都有好消息传来,每天都给人带来新的希望。

全域旅游,全景北海,筑美好未来!

环球嘉年华(香港)公司投资20亿元在北海建设广西规模最大的主题公园

5月24日上午,在北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延强,北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毛艳琼,北海市相关部门领导和环球嘉年华(香港)公司高管的共同见证下,北海市副市长、北海市委宣传部长黄江和环球嘉年华(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代表北海市政府和投资方共同签署了《北海市人民政府与环球嘉年华(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环球嘉年华(香港)有限公司将投资20亿元,在北海建设“环球嘉年华(北海)文化旅游项目”。

根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知悉,项目初步选址天津路交金海岸大道西南角,总面积约1600亩。全部项目分为23个子项目,计划3年内(也就是2020年10月1日前)完工并全部投入运营后,将成为广西最大的主题乐园。

嘉年华大舞台 、海上丝路文化园、四季水上嘉年华、北海明珠、国际卡丁车赛场、梦幻城堡、嘉年华特色小镇、花海世界、保税店等既有国际范,又有北海文化特色,既有梦幻刺激的,又有隽永风情的,可谓应有尽有。

其中包括海上丝路文化园、梦幻城堡、国际卡丁车赛场、花海世界、保税店、餐饮购物、住宿在内的首期项目,将在明年7月1日前建成试营业。预计全部建成运营后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理想目标是500万人次每年,年营业额9亿元以上,年税收0.5亿元以上。

环球嘉年华已有120多年的历史。2009年,环球嘉年华国内首个主题游乐园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落户。环球嘉年华(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十分看好北海旅游发展的前景,并正式承诺,北海项目要以最好、最优、最新的标准建设,要以最好的运营创造嘉年华最美好的前景。

嘉年华(Carnival)即狂欢节,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后来演化成古罗马农神节的庆祝活动,近代风靡欧美各国。环球嘉年华品牌起源于英国,120年前,英国人威廉·史蒂芬用毛驴车驮着简陋的设施四处游走,每到一地搭台表演,为人们创造欢乐。经过家族六代人的不懈努力,确立其与迪斯尼、环球影城比肩的“现代世界三大娱乐品牌”。

北海与启迪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助推北海全域旅游建设!

5月23日上午,北海市人民政府与启迪科技城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海市政协副主席黄忠东,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京燕,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张一平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北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曾子祥,启迪控股园区运营总监、启迪科技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许江建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双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启迪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北海作为北部湾城市群规划建设机遇,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建立全面长效合作机制。双方将在大健康产业、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教育及文化传媒产业、数字产业、金融服务、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等领域展开合作,重点打造启迪(北海)科技城、北海仙人桥大健康特色小镇、冰雪小镇等项目。全面推进北海市项目建设及全域旅游5A景区的开发,为北海市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张一平讲话。

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张一平在致辞中表示,启迪控股已形成“科技园区、科技实业、科技金融”三位一体、相互协同的业务格局,是中国创新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北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为深入实施***要求广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落实自治区政府与启迪控股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迪愿意发挥在科技服务领域的资源与产业优势,通过集群式创新理念,依托启迪控股的全球新网络,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北海全域旅游,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

▲市委常委、副市长曾子祥讲话。

市委常委、副市长曾子祥在致辞中表示,非常欢迎启迪到北海投资,希望启迪发挥自身优势,在北海建设中投入更多资源,实施更多项目。曾子祥总结说,尽快确定实施具体项目,把双方合作落到实施项目上来,我们将营造好的环境,推进友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当天晚上,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政府与启迪(柳州)科技城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启迪(北海)科技城投资建设框架协议》。协议双方将在海城区投资建设启迪(北海)科技城,项目拟选址位于北海大道东沿线以西、迎宾大道以南的380亩土地,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

消息来源:北海市人民政府网 北海旅游发委展委员会

德国开发北海风电的优势条件如下:

2010年 ,德国国会通过了“能源转型”(Energiewende)法案,确立向低碳、环保、可靠、价格低廉的新能源转型的宏观目标。在火电逐步退出的这段时期,最初的能源转型法案仍然选择核电作为过渡。

但2011年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事故震惊全球,直接导致德国国会决定在2022年前全部关停核电项目,而应对的解决方案是加快海上风电开发。就这样,支撑德国能源转型的重担提前落在了海上风电的肩上。

截至2020年年底,德国海上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为800万千瓦。该国的最新规划目标是,到2030年使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到2040年达到4000万千瓦,到2050年突破5000万千瓦。

德国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首先应归功于政府出台的新能源政策,主要是本文开头提到的能源转型法案。与早期的丹麦相似,德国于2010年推出固定上网电价(feed-in tariff)政策,有效期为20年,有力保证了风电运营商的稳定营收,从而打消投资者的顾虑。

在借鉴丹麦和英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后,德国在2016年又以新的差价合约(CfD)拍卖政策取代了固定上网电价政策。灵活有效的补贴政策,是新能源发展的原动力。其次,德国社会对风电的接受度非常高,这一点与丹麦和英国很相似。

在一些西欧国家,风电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民众接受度低,新项目开发经常因为民众抗议而被拖延。其主要原因在于,风电等新能源的推广,增加了民众的电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