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吉利汽车唐黎明:我国汽车出口市场严重偏科,车企出海深度和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专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3月28日至3月30日在北京举行,吉利汽车集团首席产品战略官唐黎明出席并演讲

  唐黎明表示,当前,智能化和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和转型,而中国汽车正以航海家的姿态加速迈向全世界的舞台,其中,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车企参加全球竞争的重要支撑。

  不过,他也指出,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地缘政治的波动性以及消费市场的多样性,使我国传统贸易出海模式出现疲态。他介绍说,“2024年,中国出口销量前十的国家占比总销量60%,前五的国家占比将近50%,可以说市场严重偏科,结构明显失衡。与欧美日韩企业相比,中国汽车出海的深度和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唐黎明认为,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持续升级,中国车企的全球化进程正在驶入暗流涌动的深水区。“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还是要相信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国际化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改变策略、改变模式,思考从卖产品转向建生态,从短期逐利转向长期深耕,以高质量的发展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和发展”。

  基于上述趋势,唐黎明建议:

  第一,走向海外,产品是本,技术是根,品质是魂,只有不断打基础、练内功,用好技术、做好产品、守好品质,才能铸就汽车产业高质量出海的坚实基础。

  第二,全球化不是简单的产品位移,而是产业生态的共生共荣。他强调,要坚持开放合作,加强产业协同,从产品交易转向体系共建,融入全球汽车产业生态,实现合作共赢。以吉利为例,他介绍说,除了产品出海,吉利汽车一直在探索多样化的全球化合作模式,通过合资合作、体系化赋能合作伙伴实现共赢,通过技术授权、代工开发突破高壁垒的市场,通过战略合作,整合全球供应链、融合优势资源,推动全球业务的转型发展。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吉利助力宝腾的复兴,在吉利的赋能下,宝腾汽车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销量从2018年的6.47万辆增至2024年的15.2万辆,市场份额翻番“,他说。

  第三,在推动产品、供应链等硬件出海的同时,要更要注重构建全球合规体系和文化认知等软实力本地化生根,确保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走向世界,不能以中国定义来替代海外客户的需求,不能以一套标准去覆盖所有的市场,不能重复走弯路。只有开放、包容、融合,融汇全球、因地制宜、合规发展,才是制胜之道”,唐黎明说,吉利汽车长期以来坚持全球的合规治理,打造全球合规治理体系以应对潜在的风险挑战。全球合规治理能力是融入全球发展的基石,需要我们构建起从法律遵从、文化适配、政策响应、市场共振四位一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公平透明,践行诚信守信,才是发展之道。

  “全球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独行桥,而是共生桥”,他说,全球汽车的电动化转型,也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技术跃迁的历史机遇。“吉利汽车愿与各位同仁一起携手努力,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去,让我们的供应链走进去,让我们的品牌走上去。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共同迎接中国汽车全球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