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25届年会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25届年会”于2025年2月21日-23日召开。会议期间,新浪财经独家对话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全球CEO、中国区主席张云。他表示,DeepSeek的爆火,启发了中国创业创新的新思路,而面对哪吒2的全球票房高歌猛进,他说:“年轻世代对‘中国智造’的认知已从‘廉价代工’转向‘科技领先’,这为国潮IP突破文化桎梏奠定基础。”
“低成本突围”:DeepSeek催生品牌战略范式革命
“与其追求比DeepSeek更强的模型,不如用低成本、轻算力路线创造差异化价值。”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全球CEO张云与新浪财经对话中直言,大模型技术正在重塑企业战略构建逻辑。
他以国内大模型黑马DeepSeek为例解析行业变局:“当技术先驱已建立壁垒时,跟随者需用‘对立面法则’破局——ChatGPT虽强,但其高算力需求恰恰为后来者指明反向创新的机会。”这种战略思维正在引发连锁反应:在战术层面,大模型成本下探加速AI搜索普及,倒逼品牌重构认知传播体系,“未来企业必须掌握AI算法规律,否则将失去用户心智争夺战入场券。”他说。
对于技术颠覆的“重灾区”,张云划出明确预警带:“法律咨询、教育等依赖标准化输出的行业将首当其冲,AI的颠覆比想象中更快。”
哪咤出海启示录:文化自信撬动全球市场
谈及近期现象级IP“哪咤”的出海成功,张云将其定义为“中国文化复兴与科技自信的共振效应”:“年轻世代对‘中国智造’的认知已从‘廉价代工’转向‘科技领先’。”他特别指出,哪咤电影中传统神话与现代视觉技术的融合,恰是“软硬实力双输出”的典范:“哪吒只是一个开始,中国像哪吒一样的经典IP还有很多,年轻一代没有那么多包袱,他们接下来更自信,更能够做出体现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技技术结合起来的东西。”
中企出海双轴战略:既要“中国芯”也要“本土胃”
针对中国企业全球化命题,张云提出“认知杠杆”理论:“出海需同时撬动两大支点——对外强化‘科技大国’‘工业强国’的全球心智认知,对内深研目标市场本土化需求。”他以茶饮赛道举例:西方消费者认可“茶源于中国”的认知优势,但具体产品必须像熊猫快餐改良中餐那样适配当地口味,“既要发挥中国优势,也要适应各地不同认知。”
破局内卷:从“更好”到“不同”的战略跃迁
面对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困局,张云犀利指出:“新能源汽车加配置、快消品打价格战都是死循环,真正的破局者都在重新定义赛道。”他列举三大破卷样本:比亚迪凭超级混动技术开辟“油电共生”新品类;理想汽车用增程汽车重塑SUV价值标准;小米SU7借极致产品力打造“年轻人的第一辆保时捷”。这些案例的共同点在于“用品类创新替代产品内卷”。
组织变革暗线:用“新物种”承载颠覆性创新
对于企业如何平衡创新与稳定,张云抛出“新物种孵化论”:“颠覆性变革必须建立独立作战单元,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证明——独立品牌/公司的成功率远超内部孵化。”他建议企业构建“双轨制”:成熟业务维稳基本盘,创新业务则需新品牌、新团队、新渠道组成的“特种部队”,他提出:“企业职业经理人是不可能打造新品类,因为对于未来的创新需要前瞻性的判断,它必须要有企业家精神冒险。”
杭州“类硅谷”生态:政府如何当好“园丁”
解读“杭州六小龙”现象时,张云强调制度创新的乘数效应:“长三角的竞争力在于构建‘支持不干预’的生态——政府像园丁培育土壤,而非指挥树木生长方向。”他认为杭州若能持续优化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系统化机制,有望成为“东方硅谷”,“关键是平衡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既提供阳光雨露,也允许野草自由生长”。
企业家IP辩证法:雷军可学,维珍慎仿
对于企业家扎堆直播的现象,张云给出辩证判断:“雷军、魏建军等创始人IP能十倍放大品牌声量,但需警惕‘维珍陷阱’——创始人光环过强反而掩盖战略虚弱。”他提出“IP三原则”:必须服务于品类创新战略、不能替代系统化品牌建设、需与用户痛点深度绑定。他总结:“企业家和创始人是品牌最好的代言,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你有什么创新,它的话题性总会慢慢消失,但是企业家可以不断发声,可以不断去塑造企业形象,带来公关效益并引起关注。”
从DeepSeek重构竞争规则,到哪咤点燃文化自信,张云认为,那些敢于定义新品类、构建新生态的企业,能够赢下未来。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