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徐刚新能源(防治地貌过程引起环境退化及灾害)

如上所述,地貌及其过程对环境的形成演变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在干旱荒漠环境中,由于受地貌条件与区域水源总量的影响,绿洲形成发展在一定的地貌部位,据地貌过程变化规律,保护地貌环境,对绿洲进行建设与荒漠化防治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途径。针对区域地貌及其过程特点,宜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山区植被保护与恢复,防治山洪泥石流灾害

切实保护盆地周围山地植被,防止草场过牧森林过伐;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地貌部位植树种草,大力发展人工草场,实行草场轮牧制度,防止流水侵蚀过程加剧增加河流含沙量及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开展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地貌危险度评价(徐刚,1995),工程建设尽可能避开地貌灾害危险区;山区采矿筑路注意边坡稳定与松散物质保存及植被恢复,以免重力作用过程加剧和矿山泥石流灾害发生,保障交通畅通与山麓地带绿洲城镇及工农业生产安全。

二、平原区适度垦荒,保障生态用水,防止风沙危害发生

山麓冲-洪积平原是人工地貌过程最活跃的地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垦荒规模逐年扩大,致使生态用水减少,环境严重退化。必须以水定地,做好水土平衡,科学开发整理土地(翟有龙,2004),切勿盲目开垦,以免耕地因缺水弃耕沙漠化,同时注意灌排配套,节约用水,防治土地盐渍化发生荒漠化;耕地实行定额用水,灌排配套,或打井抽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治次生沼泽化与盐渍化危害,保护耕地,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发展;调整农业结构,适当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节水型农业,城镇工矿也应节约用水,为河流下游河段提供更多生态用水,恢复植物生长,以阻止风力过程加剧引起绿洲沙漠化和沙尘暴对绿洲的危害;加强绿洲的防风固沙林体系建设,以防治风沙吞食农田和危害居民点。风沙危害与自然因素有关,更受人为因素影响,应大力种草植树,发展薪炭林,利用如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禁止乱樵固沙红柳,保护固沙植物生长。同时对重点风沙危害地区,采取生物与工程防治措施,防治风沙危害,确保农、工、牧业和交通等方面的发展。

三、发展平原农区畜牧业,防治草场退化及土地沙化

在阿尔泰山和天山北坡的低山丘陵,天山南坡和昆仑山的中山、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干旱,以荒漠草场为主,草场载畜量明显超载,草场过度放牧引起的土地沙化、石质化明显,特别是如策勒县的丘陵和山前平原区草场被大片沙丘覆盖,草场沙漠化十分严重。宜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适当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增加一年内粮食与饲草两季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农区饲草产量,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以草定畜,发展人工草场,严格控制天然草场的载畜量,退牧还草,防治草场退化及土地沙漠化。

四、加强环境退化严重区的治理,减弱风沙地貌过程

塔里木盆地南缘莎车、叶城、皮山、和田、于田、民丰、且末与准噶尔盆地精河、吉木乃等县市风沙灾害严重,且严格控制耕地面积,注重生态建设,特别要加强防风固沙林体系建设,阻止风力过程加剧,才能确保绿洲安全。

塔里木河中游(哈达墩—卡拉)河流改道,流水与风沙作用过程时空变化大,宜开展河床泥沙沉积模拟实验,摸清泥沙沉积规律,科学整治河道,稳定河床,建立饲草基地,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弱风沙作用强度,阻止沙漠化面积扩大及生态恶化。

增加塔里木河、玛纳斯河下游水量,调整种植业结构,适当退耕还林还草,增加生态用水量,供给断流河段水源,恢复绿色走廊植物生长,减弱风沙地貌过程。保障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生态用水,维持胡杨等植物正常生长,对流沙已爬上218国道路段,在上风口地段采取如草方格、挡沙墙等工程和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以防治流沙阻碍公路交通畅通。

摸清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分布与储量,在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带打井抽水,利用地下水库水源加强人工绿洲建设,减弱风沙地貌过程,防治绿洲沙漠化。随着区内土地开发与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及地下水位降低,致使如策勒沙漠边缘的有些芦苇等植物枯死。宜加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研究,确定维持沙漠边缘芦苇生长的合理地下水位,控制打井抽水发展农业的数量,防止地下水位降低引起沙漠边缘地带植物枯死,与风沙地貌过程加剧引起土地沙漠化。

五、划分流域土地资源利用功能区,防治地貌过程加剧引起环境退化

新疆大多数河流的上游地区以冰蚀冰积、冻融、流水侵蚀及重力作用等为主,中游地区以干燥作用及流水侵蚀为主,下游地区以流水堆积、风蚀风积和人工地貌过程为主。在土地利用类型上,上游山区大多分布有冰川积雪、高寒草原、森林或荒漠草原等;中游丘陵区可见荒漠草场及河谷绿洲等;下游冲-洪积平原及荒漠区,为农田、城镇、戈壁、沙漠及盐碱地等。因此,根据流域地貌过程与土地资源利用特点进行土地合理利用功能分区,以防止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环境退化。例如,对昆仑山策勒河流域的土地资源进行功能分区:①北部绿洲-沙漠过渡带防风固沙区。该区为生态用地区,要改变砍伐胡杨红柳为保护胡杨红柳及草场资源,与绿洲上风口地带改变开荒为发展防风固沙的人工林地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在沙漠与人工绿洲之间形成一道灌草生态屏障和防风滤沙带,使之成为绿洲农业安全生产的保障区。加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研究,确定维持沙漠边缘芦苇、骆驼刺等植物生长的合理地下水位,控制打井抽水发展农业的数量,防止地下水位降低引起沙漠边缘地带植物枯死与风沙地貌过程加剧及沙漠南移和风沙危害加重。②中部平原绿洲农业高效生产区。该区要改变耕作粗放为精耕细作、大水漫灌为节水灌溉、单一种植为多种经营、扩大农区畜牧业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农业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结构,高效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增加苜蓿、玉米种植面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支援南部山区减少草场载畜量的压力及防治草场退化;发展节水型农业,增加绿洲边缘地带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用水量,防治植物枯死与风沙地貌过程加剧。③南部山区草原牧业适度发展区。该区草场过度放牧引起的土地沙化、石质化明显,草场被大片沙丘覆盖,草场沙化十分严重,要改变过度放牧为适度放牧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必须以草定畜,适度发展畜牧业,减少骆驼、山羊等对草场土壤破坏严重的牲畜比重,严格控制草场的载畜量,防治草场退化与风沙地貌发育及水土流失加剧。

六、进行地貌环境动态变化监测

利用“3S”技术进行地貌环境的动态变化监测,主要掌握:①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山区冰川面积缩小;②区域草场退化、土地和矿山开发、城镇发展、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③道路滑坡、崩塌及山洪泥石流和风沙危害分布;④河流改道,湖泊水库变化;⑤沙漠面积扩大;⑥矿山开发,道路建设引起环境退化等。据监测资料,分析地貌环境时空变化趋势,提出防治地貌过程加剧引起环境退化的措施。对于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特别要防止绿洲外围生态屏障地带耕地种植面积的过度增长与生态用水减少及胡杨林枯死,以避免风沙地貌过程加剧引起环境退化,减少风沙危害对绿洲造成的损失,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