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中金公司展望2025年银行业发展:稳健经营、创新转型是主旋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北京报道

  近日,中金公司发布的《银行2025年展望:行稳致远》深度剖析了银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该报告认为,2025年银行业将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中,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不过,稳健经营、创新转型仍是贯穿全年的主旋律。

  中金建议,银行业需积极顺应政策导向,把握市场机遇,加快业务创新与转型步伐。在资产端,加大对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在负债端,创新负债产品与服务,增强客户吸引力;在中间业务领域,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提升非息收入占比。同时,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优化运营效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信贷投放节奏趋稳 结构深度调整

  从信贷投放来看,报告显示,2024年央行致力于防范资金套利和空转,“信贷挤水分” 工作持续推进,贷款增速整体呈现下行态势。进入 2025 年,这一趋势仍将延续,预计全年银行业贷款增量约16.8 万亿元,较2024 年减少约 1.4 万亿元。信贷投放节奏将发生显著变化,从过去的前置投放逐步转向均衡分布,各季度信贷占比有望恢复至4:3:2:1的合理比例。

  新增贷款结构方面,中金报告预计,银行业对公贷款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基建、制造业等领域将继续获得重点支持。这不仅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也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此外,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预期有望改善,进而带动零售端信贷需求逐步恢复。不过,政策传导存在一定滞后性,零售贷款复苏步伐相对缓慢,绿色、普惠类贷款增速可能较前期有所下滑。

  在零售贷款领域,中金报告认为,按揭贷款有望企稳回暖。具体来看,2024年9月以来的政策调整使得存量按揭利率下降,有效减少了居民提前还款行为,为2025年按揭贷款增长奠定了基础。消费贷和信用卡业务也将在居民收入预期改善的背景下,于低基数上实现企稳修复。然而,个人经营贷因前期部分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在监管打击资金空转的压力下,投放规模可能受到一定抑制。

  金融脱媒加速演进 重塑银行业格局

  中金报告显示,2024年金融脱媒现象愈发显著,对银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信贷增速放缓与政府债供给增加,促使银行资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债券投资比重持续上升。大型银行在这一过程中率先调整策略,从传统信贷投放转向债券配置,反映出融资结构的深刻转型。

  中金报告指出,金融脱媒不仅改变了银行资产端的配置逻辑,也引发了存款端的激烈竞争。2024年,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清理手工补息、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等举措导致存款利率快速调整,引发了存款搬家现象。存款大量流向理财、货币基金等资管产品,银行业存款流失问题凸显,贷存比快速攀升。大型银行受手工补息清理影响较大,对公定期存款增速下滑明显,不得不借助同业渠道补充负债,导致同业存款成本大幅上升。

  面对金融脱媒带来的挑战,中金报告提出,银行业需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与效率,增强客户粘性。同时,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降低对传统存款的依赖,以应对负债端压力。

  息差管理压力缓释 政策引导成关键

  2024年银行业息差面临收缩压力,但在负债端政策支持下,阶段性企稳。进入2025 年,尽管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债务置换和 LPR 重定价等因素仍将对息差构成一定挑战,但随着存款利率有望与 LPR 同步调整,息差下降压力有望得到缓解。中金报告称,预计2025年银行业息差平均降幅约11bp,国有行、股份行及区域行将分别下降 11bp、9bp、8bp。

  为稳定息差,监管部门积极出台多项政策。2024年12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入 “利率调整兜底条款”,推动存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避免负债成本刚性对息差的不利影响。

  中金报告表示,未来监管层还将从多方面发力,规范贷款定价行为,防止过度竞争导致的贷款定价过低问题;继续推动存款挂牌利率调整,保持与LPR调整的协同性;探索优化存款重定价周期,增强银行负债管理的灵活性;加强对资产管理产品的监管,规范自建估值等行为,确保各类产品真实反映市场风险与收益;推动中小银行兼并重组,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综合来看,中金报告认为,2025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为银行业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LPR下调预期以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空间的存在,将为银行提供更多流动性支持,降低资金成本,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监管政策将聚焦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导银行业合规经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因此,银行业需积极顺应政策导向,把握市场机遇,加快业务创新与转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