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正式成立微短剧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微短剧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以此丰富人民群众网络视听新内容,助推文化强国建设。专委会成员涵盖了微短剧行业头部机构,大学院校、传媒集团、广播电视台、视频播出平台、影视制作机构等各类机构代表。他们是当前微短剧产业发展的核心队伍、中坚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本人为了更多地学习,走访了许多微短剧机构,同时也走访了美国、英国、越南、俄罗斯以及中东多国,调研国外包括微短剧在内的视听产业发展现状。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微短剧行业发展呈现出几大优势:
第一,微短剧的内容创作精品化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以及各类精品推优、创作提升工作的引导下,全行业在微短剧的创作上不断向上向善,提质升级。从最开始的粗放式甚至鱼龙混杂的产业,发展到今天类型化、精品化、多样化、主旋律化、主流价值化的这样一种生态,微短剧在从次品到精品的迭代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今年6月,总局微短剧管理新规正式实施以来,行业反响热烈,新规从源头上确保了内容质量,避免低俗、有害内容的传播,效果立竿见影。《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南辕北辙的我们》《大力村超人》《重回永乐大典》等优秀的新概念精品微短剧,正在创作和播出中。
《大力村超人》是在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咪咕和华策短剧团队联合创作的精品短剧,直面贵州“村超”的热门故事。我们的团队在“村超”当地体验生活、实地取景拍摄,团队创作力非常强,非常起劲。所以说微短剧微而不弱、微而有为,行业在用切实的好创意和我们的创作实践,验证了精品的同义词不是曲高和寡,流量和口碑能够达成双向奔赴。这和我们长剧的经验也是相通的。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微短剧只有走高质量、精品化的道路,才能长久地可持续地发展。
第二,年轻且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微短剧行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于海内外的影视专业机构、 MCN 机构、网文机构,还有各路热爱这个行业的精英,他们年轻有为,对新内容、新技术有天然的感知力,对作品的艺术创作规律拥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路,在创作上不断拓宽题材,在模式上不断扩大边界,用积极的探索致力于提升行业,提高行业的天花板,为影视内容创新创作注入了新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趋向成熟。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从粗放型的发展到成熟精品化发展的转变,微短剧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内容创作变革,也带来了整个内容产业生态、内容行业参与者的变革,包括传统影视机构、媒体、电视台、地方文旅等政府机构在内的各方纷纷入场,微短剧从剧本产出、拍摄制作、投流分销、宣传播出、国际传播,每个环节都涌现出了大量的专业的机构和平台,我国微短剧产业的成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
我的理解,我们的微短剧是中国文化输出中的最新“土特产”,我想我们大概有三大“土特产”:中国的游戏、中国的网文,以及中国的微短剧。微短剧以其轻体量、快节奏的特点,在与文旅、品牌、AI、电商等领域的结合中,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性,不仅为这些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微短剧的蓬勃发展,为视听产业培育了新力量、带来了新动能,已逐渐成为网络视听内容建设中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