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于9月15日开幕
阿拉上海体育博物馆里
也有许多有关全运的藏品与故事
一起来看看吧
四运会——革命圣火从这里传递
1979年四运会在北京举办,本届运动会是第一次在全运会之前举办火炬接力活动,时称“新长征火炬接力”,并且在之后成为延续的传统。
“新长征火炬接力”起于上海一大会址,四运会的会徽就是一把火炬,象征着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接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新的长征。
四运会使用的火炬是上海的几个厂家协作研制的,为适用不同的传递需要,应对各种天气条件,火炬有燃烧和电动两种点火方式,分别采用丁烷、煤油和干电池作为能源。当时研制的火炬已具有很好的防雨和抗风能力。
四运会上,上海代表团共获得36金、36银、33铜,团队总分位列全国第四,运动员们振奋精神、顽强拼搏,意志品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是上海体育腾飞一跃前的有力助跑。
五运会——上海体育腾飞的一跃
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于1983年9月18日至10月1日在上海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举办全运会,是国家交给上海的光荣任务。承担开幕式的江湾体育场全面翻新,虹口体育场和其他很多市属、区县体育场也进行了修整,此外还新建了上海游泳馆、水上运动场。
开幕日清晨,10万人走出街头参加“马路运动会”,现场观看比赛达到160多万人次、通过电视广播收看收听的以亿万计。五运会上,上海代表团运动成绩颇丰,金牌数名列全国第二(33枚,与第一名广东仅差3枚),奖牌总数全国第一,总分全国第一,是当时上海参加全运会以来成绩最好的一次。朱建华两破世界纪录,在跳高决赛中一举跃过2.38米新高度,震动了世界体坛。
创纪录的背后是体育科研力量的有力支撑。在朱建华破纪录一年多以前,由行政人员、教练员、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和营养师组成的复合型科研团队——“朱建华跳高科研小组”成立了。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技术动作全过程,通过技术测定和分析了朱建华助跑最后四步和起跳蹬地的时间,证实他是当时世界上所有优秀跳高运动员中速度最快的人。有了科学依据,教练胡鸿飞更加坚定地按照以速度为中心的训练路子走下去,并形成了朱建华跳高的特色,被国内外专家认为是一种创新,称为“跳远式”的“朱建华跳高”。上海体育伴随着朱建华的腾飞一跃,升向更高的台阶。
八运会——改革春风花满申城
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于1997年10月12日至10月24日在上海举行。这是20世纪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有史以来在上海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
八运会上,上海代表团以42枚金牌、团体总分2218.5分的成绩获得金牌数和团体总分双第一,并有6人17次超11项世界纪录,10人21次超亚运记录,12人25次创全国纪录,并以全票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八运会隆重的“奔向新世纪”火炬接力活动,激发了市民的体育热情,使上海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更上了一层楼。百万职工、百万农民、百万老年人、百万学生共同参与全民健身的喜人景象,在上海已经成为现实,涌现了如淮海路马路运动会、徐家汇广场运动会、南京东路弄堂体育、东方明珠登高比赛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为承办八运会,上海进行了中国城建史上罕见的体育场馆建设,上海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全国第二十五位一举跃升到名列前茅。至举办当年,上海已拥有4000片各类体育场所,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1997年10月12日晚上8点,灯光辉映下的上海体育场如同白玉兰花盛开。由257人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团首次参加全运会,入场时受到了全场8万名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后,上海人更爱称呼它“八万人体育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