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主教练叮嘱:赛后调整不可忽视 | 开启新一周期的训练,你准备好了吗?

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音频:进度条00:00 02:42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2023年上半年的马拉松赛季已经过半,队员们有满载而归的,也有因在赛场上没发挥出来原有水平的。相信大家有惊喜、也有未实现的小目标。

无论怎样,最美四月天的这一个4.16超级周末结束后,我们都应脚踏实地进入年度周期计划过渡阶段!

过渡阶段是一个大周期的主要比赛完成后,将进入下一个周期训练的准备阶段。它是两个大周期的衔接部分,对马拉松训练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过渡调整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

首先,过渡阶段是前一个大周期的调整、恢复阶段。经过前一个周期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队员机体产生并积累的大量损伤和疲劳,包括生理和心理的疲劳。例如,重大比赛后会有大量的运动员感觉全身无力、嗜睡、不想训练等症状,这正是疲劳和过度训练造成的。

如果继续大负荷训练,队员就容易产生深度疲劳、过度损伤。此时,队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可以相应地采取完全休息或者小负荷、低强度的积极性恢复训练等,促进心理和生理的恢复。

其次,过渡阶段是最后一周期训练的铺垫阶段。在进入下一周期训练前队员应该以健康、积极、充满斗志的面貌去面对即将到来的紧张又紧凑的大周期训练,且必须保证一定时间内持续的身体能力和竞技状态。

这就需要队员在过渡阶段做好伤病的康复、疲劳的消除、竞技能力的恢复、心态调整等工作。

只有在过渡阶段做好了这些前期准备工作,才能确保下一个大周期训练的有效性;才能保证队员竞技能力发展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才能长时间使队员保持较佳的身体能力和竞技状态;才能避免运动损伤,从而提升竞技状态。

一、赛后,先要调整恢复

1、赛后为什么要调整

人体的竞技能力明显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而不会永远处于高峰。长时期的赛前备战训练、高强度的比赛,人体高度调动潜能,必然带来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疲劳,人的保护性机制参与到训练过程中(身体拒绝继续参加高强度运动),都需要一个休息和恢复的时间。

这个调整期到底有多长?

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在赛季结束后,调整周期可长达一个月!因为在迎接下一阶段高负荷的训练前,务必要保证身体已经充分恢复。根据超量恢复理论,只有在出现“超量恢复”(体能储备超过原有水平)的阶段开始一个新的负荷周期,运动能力才会不断增长。如果还未恢复到原来水平,就进行下一个新的负荷周期,就会导致恢复不足,竞技状态和训练质量不断下降。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

往往比赛后会出现一个亢奋的假象。前期训练系统的队员,一般在完赛后,并不会感觉很累,而到第二周才会逐渐疲劳。这是因为当比赛结束后,竞技状态的巅峰不会立即消退,而是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段亢奋的时间内,应该“压一压”状态,而不是继续参加高强度运动,久而久之最后会增加受伤风险。

2、积极恢复效果更好

调整、恢复也不是完全不运动。只有通过训练手段进行“积极恢复”,才可以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

恢复时期训练的突出特点是训练强度降低,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保持一定的训练量。因为,高强度比赛对身体造成了比较深的疲劳,恢复时间长;而低强度运动造成的疲劳浅,恢复时间短。

高强度训练或比赛后,如果进行低强度训练,既保持了系统训练,最终又可以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所以,慢跑是恢复时期最主要的训练内容,也是基本的一种恢复手段,目的是通过低强度训练来积极恢复。这时不要追求配速,更不建议进行间歇跑等高强度训练。

交叉训练(游泳、体能 瑜伽类运动)也可促进积极恢复,减少单一重复运动造成的劳损和心理疲劳,促进全身各种体适能的平衡发展,同时保持运动规律和运动能力。

除了交叉训练,训练时还可以变换训练环境,比如:减少在田径场和公路训练的次数,增加一些轻越野训练,跑一些煤渣路、土路、草坪等。在这样的场地上训练,对提高下肢力量、协调性、关节稳定性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3、赛后,最好仔细检查身体,监控疲劳

怎样更好地判断身体是不是疲劳、调整恢复是不是到位?

首先是心率,这是运动训练中最简单、最直接、最常用的一个指标。监控疲劳一般采用静息心率(晨起后第一时间测),一般来说如果连续多天出现静息心率比平时升高5-8次/分以上,且不会落,这是一疲劳的信号。

其次用一些血液指标评定身体的疲劳程度,特别是一个大周期、比赛周期结束以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普通医院做个血常规,耗费的精力和成本都很少,队员们可根据情况适用。

血常规主要关注:血红蛋白、红细胞(包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白细胞。只要在正常范围内(除了感染造成的白细胞升高),也就是化验单上没有“↑”,这几个指标都是越高越好。如果出现白细胞低于正常值(下限为4000/mm3),或者血红蛋白偏低(男子低于140g/L,女子低于130g/L),说明身体比较疲劳,仍要注意降低运动负荷、多调整和恢复。

二、进入下一阶段训练

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一场比赛结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恢复,我们即将进入“夏训”周期前的准备期训练。

“夏训”是马拉松运动员一年中最重要的两个训练时段之一,那么衔接阶段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这两个时间段比赛相对较少,运动员可以静下心来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训练。

第二、“夏三伏、冬三九”的自然环境,也是任何体育项目训练的最好时机。

刚刚开始“准备期”训练,很多队员会感觉竞技状态明显下跌,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人的竞技能力是周期性的,经过了比赛期的高峰,接下来就往往是低谷。

另外,因为调整了一段时间、远离高质量的训练,所以承受同样的训练量和强度会比以往更累。不过,这并不是大问题,只要保持系统、连贯的训练,那么竞技状态还会逐渐回到正常水平,并在下一个比赛季达到高峰。

上面提到训练的系统、连贯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运动员,要想提高运动成绩,每年必须要有7~9个月相对系统、连贯的周期性训练。

周期性训练是大部分马拉松运动员采取的方式,系统训练5~7周为一个小周期,在第3~4周,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会达到最佳状态,随后开始出现下滑,小周期结束后安排7~10天的调整训练(调整训练主要以12-14km低配速的慢跑为主)。

现在恢复了比赛,各地赛事非常多,几乎全年都有比赛,但建议队员们还是多训练、少比赛。特别是在眼下,最佳比赛季节已经要过去,气温开始逐渐升高,跑出好成绩已经不容易。而且,大量比赛,也很难进行系统的周期性训练,对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

马拉松训练理论基础强调“大运动负荷”训练理念,运动量是基础,运动强度是提高的关键。

夏训会在有氧量的基础上,着重增加一些“速度耐力”的间歇训练课,这也是提高专项强度最好的时机。对于马拉松运动员而言,通常速度耐力水平指的是5000米、10000米专项水平。

夏训,在运动负荷和训练内容上也会有不同阶段的划分!

6月份以积累跑量为主的基础阶段,同时身体素质体能训练是辅助,适当增加一些间歇速度训练;

7月份强化提升阶段,以提高速度耐力训练为目的,增加间歇次数;

8月份专项提高阶段,以提高马拉松专项训练为目的长距离混氧训练;

9月份赛前竞技状态阶段,提高长距离训练质量,接近马拉松配速训练,提前做好赛前训练准备。

综上,没有比赛的准备期也是弥补自身“短板”的最好阶段(因为比赛期只能针对比赛进行备战,很难有时间针对自己的短板训练)。

接下来的训练中,我们应加强弥补竞技能力结构中薄弱的环节,也就是说一旦你意识到哪方面能力差,在训练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哪方面的练习,通过总体效应使得竞技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夏天即将到来!

这个夏季我们一起快乐地进阶,一起遇见最好(快)的自己!

这个夏天,我们一起JY~

撰稿:川川、四毛

编辑:俄勒冈悍匪

美编:泽雨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