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一位中国爸爸眼中的瑞典教育,为何如此“奇葩”?

写在开篇:瑞典是世界上教育投入比重最高的国家,其年度文化教育经费在政府预算中占第二位,儿童教育十分发达且具特色。在瑞典,初级教育比较注重孩子的生活能力和人文的培养,瑞典的孩子到12岁为止,都不会收到成绩单,老师也不会替孩子们排名。学生们彼此不会互相比较、竞争。学生们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得到第一名,而是超越自己,这也是瑞典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 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作者是栾建军,一位9岁孩子的爸爸,儿子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所小学就读,这篇文章是作者前去瑞典探亲时,耳濡目染了瑞典儿童教育后写下的,他说,瑞典的初级教育比较奇葩,具体怎么样个奇葩,仔细看后,感觉还是蛮有意思! 1.儿童:社会的宠儿 “高福利”使瑞典享誉全球,这种高福利在儿童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瑞典儿童一直到大学都享受义务教育。在中小学期间,学生在校的一切费用,包括午餐、文具等都是免费的。尽管如此,国家还按月给孩子的家长850瑞典克朗(相当于人民币790元)的生活补贴。对儿童的优待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瑞典城市每个社区都有免费的公众图书馆,里面有不小的儿童阅览区,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琳琅满目,甚至还有不少的中文图书。每天下午,这里的读者主要是放学后的孩子们,他们在一起读书、讨论作业。乘公交车出行,婴幼儿及父母都可免票,不用从前门排队上车,车上有专门的位置,备有固定小孩车的保险带。司机看到赶车的儿童,会耐心地等侯,有时还会倒倒车,让孩子少跑几步路。有一次,儿子放学过马路,手里的塑料袋破了,袋中的衣物洒落在马路中间,顿时不知所措。几辆车的司机见状,将车停在十几米之外的地方,等儿子收拾好东西跑上了人行道,才缓缓地驾车驶过。 不过儿童在节假日搭乘公交车可不自由,儿童的月票这时不能使用,12岁以下儿童必须在成人的陪伴下才能乘车。这种办法有效地限制了儿童的非正常外出,保证了儿童的安全。 2.老师没有办公室 瑞典的小学都是小班教学,每个班只有十几名学生。而且条件也是一流的。但尽管如此,除校长之外,老师却没有自己的办公室。他们与学生一样,只有宽大教室中的一隅课桌。老师讲完课,就坐在课桌旁备课、批改作业,或到学生跟前进行个别讲解。在教室里,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围在老师身边听辅导的情形。老师对学生、学生对老师都是直呼其名,无拘无束,老师和学生看起来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老师虽然没有办公室,但工作累了可以到学校的咖啡屋品品咖啡。 3.书包里只有三个本 初为孩子准备书包,就令我惊讶不已。瑞典学生的书包轻得让我难以置信,只有日记、英语(语文)、数学3个本,其它教学物品都放在教室里学生自己的盒子中。日记本很特别,每学期一本,每天一格,每周两页,主要用来记录老师讲课内容和学习日记。老师每周在上面写下对学生的评语,提示下周注意事项。每用完一页,孩子沿虚线撕去一角。孩子的在校情况可以从日记本上一目了然。 语文教学没有教科书,但学习内容十分丰富,教学方法也很灵活。每周一教单词,然后让学生回家用这些词汇组句,老师不仅要检查组句情况,在周五还要必考周一所学的单词。老师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情况,推荐阅读书,组织排练短剧。儿子所在班的学生都是附近单位外国学者的孩子,老师甚至让孩子写自己国家的历史,儿子为此学会了在网上查询、下载资料,七拼八凑倒也很像回事。遇有重要活动,还让孩子们轮流编写、打印通知带给家长。这些活动,使得学生的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进步很快。 瑞典小学生的数学课对中国孩子来说是再轻松不过的了,四年级的水平与我国小学二三年级的差不多。我曾经因此怀疑瑞典人的数学能力,后来我了解到,瑞典的成人普遍精于计算。看来,瑞典在儿童数学教学上很善于“循序渐进”。 4.孩子们喜爱的“制作课” 到过北京“宜家家居”商城的人,都会对瑞典家具精巧的构思、精良的制作叹服。到瑞典的小学看看儿童们的木工课,就不难理解其中的个由了。瑞典的森林资源极为丰富,覆盖率达57%。小学生一入学,木工课就成为必修课。学校有专门的制作教室和木工老师,各种工具一应俱全,各种板材码放整齐。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专心致志地使用着小木锯、小木刨甚至电动工具。孩子们制作的成果主要是牵线木偶、小木马、木笔筒等。 除了木工课,制作课还有手工缝纫,这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课程。学生们在缝纫教室里学会裁剪、缝制布娃娃、坐垫、书包和布球等,这些物品既实用又是不错的工艺品。按照瑞典的传统习惯,青年人到了18岁,父母就不再承担供养义务,因此,年轻人独立生活比较早,一般18岁就不再依赖父母,这与注重从小培养动手能力也是分不开的。 5.音乐使幻想插上翅膀 瑞典小学课程在时间安排上也很有意思:每天上午三大节课,孩子精力最集中的第一节课长达80分钟。整个上午只有20分钟的室外活动时间。但孩子们并不因此感到难耐,因为第一节课结束前,还有20分钟的“音乐欣赏”。这时,老师让学生关闭室内的主灯,孩子们马上习惯地坐卧在木地板上(教室内温暖洁净,鞋子放在外面),静静地听着优美乐曲。老师此时的要求比上课还严格,学生不能随意说话和走动。 学校的音乐课重在提高儿童的欣赏力。每周两节的音乐课,一半时间是用来欣赏音乐,并让孩子了解著名的作家或歌唱家。儿子就曾在网上下载了演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的加拿大歌唱家席琳·狄翁的资料,在音乐课上念给同学听。音乐课的另一主要内容就是合唱,孩子们不学五线谱,在老师的伴奏或指挥下,看着老师发的歌词放声歌唱,那清脆整齐的童声比教堂唱诗班的歌声还动听。 6.学校里的“拍卖会” 瑞典虽然很富有,学校条件很优越,但老师还是要为“班费”操点心。因为老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需要一些小的开销。因此,老师就要动员学生把家里闲置的小东西以及学生自己的小作品拿来拍卖,拍卖的对象就是学生家长。这种活动每个学期都要搞。学生在拍卖中得到乐趣和知识,家长通过这种形式支持了老师的工作。我就亲身经历了一次classParty中的拍卖会。 这是—次有趣的Party。家长们按照老师事先通知,各带上自家做的两样菜肴。因为家长来自不同的国度,肤色各异,就像一次国际盛会,学生餐厅里到处洋溢着不同语言的欢声笑语。品尝完不同国家风味的菜肴,就开始了“拍卖会”。此次“拍品”是学生们的绘画,32开大小的水彩画镶嵌在孩子们自己制作的白桦木框中。主持拍卖的是一名肤色黝黑的苏丹儿童,另两名分别是中国儿童和英国儿童。每幅画从l0克郎开价,最多的叫到150多克朗。其实,买走学生画的多是作者的父母。为了增加气氛,孩子的父母不时变换着嗓音,有的父亲—会儿扯着嗓子喊,一会儿捏着鼻子叫,童趣横生。每当家长拿到孩子的画,将钱放到小“收银员”的盆中时,都会得到一阵掌声和欢笑。经过拍卖的儿童画身价陡涨,顿显“珍贵”,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欣赏着—幅幅的“杰作”。那种融融亲情,谁看了都会感动。 7.体育:儿童的天使 瑞典是北欧体育强国。儿童个个喜爱活动,视体育为“天使”。学校非常重视体育,每所学校都建有高标准的体育场馆,各种设施和器械应有尽有。就是室外冰天雪地,孩子们也能在室内穿着短衣短裤上体育课。下了体育课,孩子必须洗完热水澡才能回教室上课。 儿子入校前,老师提出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尽快给孩子配齐冰鞋、头盔及冰球杆。这些装备价格不菲,但每个儿童都有许多副。像足球、滑冰这样的运动,几乎每个儿童都会。孩子们冬天滑冰、打冰球,天暖和了滑旱冰、打斑地(类似曲棍球)。孩子放了学,社区也有为孩子建成的运动场。儿子和几个中国小伙伴经常去的一个室内冰球场,竟是“世界劲旅”瑞典国家冰球队的训练场地,冰球队休息时,则对儿童免费开放。仅此一点,就不难看出瑞典对儿童体育的关心和重视。 8.看似“放任”其实不然 儿子上学以前,为了缓和他的紧张心理,我们告诉他国外的学校很自由,愿意干什么都可以。没想到,我们道听途说的这点信息给了孩子一个不小的误导。儿子在上学后的一段时间里毫无约束,上课随意进出、说笑打闹,甚至和外国孩子动起了拳脚。老师终于忍无可忍,给我妻子打电话告状。在我探亲的一个多月里,老师竟两次约我们到学校,强烈要求我们严加管教儿子。事后我们才清楚,国外的学校看起来是很自由,上课时学生可以不讲坐姿、交头接耳,甚至随意进出,但是,学生不能影响老师讲课、不能影响别人听课,否则老师也是不能允许的。 瑞典法律规定,老师不能训斥儿童。所以,老师不会对学生很严厉,管不了学生就要找家长。事后,在我们的苦口婆心开导下,儿子终于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国外的学校和国内是—样要讲纪律的,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 移民个案咨询:zlm9289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