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的早上,花了两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以及下面的热门评论,看完有点恍惚,只觉得活着真好。
文章里,作者逐日记录了岳父从流感到肺炎、从门诊到ICU,29天阴阳两隔的经历。宛如噩梦的一个月,想从梦魇中醒来,却摆脱不了命运。
长长的2.6万字,相信每个看完的人都心情沉重,也相信每个看完的人都各有感触。
这世上的焦虑都有一个名字——贫穷
回顾近期朋友圈被刷屏的文章,不管是流感还是中年危机,背后都绕不开一个词——焦虑,而焦虑的背后其实就是贫穷。
关于如何看待《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篇文章,知乎上有个回答粗看起来残酷,实际却一针见血。这是个中产版本,如果是无产阶级版本的话,应该是:
板蓝根-->头孢-->阿奇霉素-->某小诊所挂水继续头孢阿奇-->火葬场-->骨灰装编织袋坐长途车回家
一个北京的中产家庭,在北京有车有房,有相对来说比较不错的收入和较好的社会关系,有在短时间内调集百万流动资金的能力,却扛不住ICU两个月的费用,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根据作者的描述:ICU每天的费用8千到2万元,上人工肺的开机费是6万,随后每天2万元起。
家里所有的理财、股票卖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理想情况下能撑30-40天。
而40天之后的打算是卖掉老家的房子,可以再撑十几天。
再然后,如果继续在ICU呆下去,就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了。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会问自己,如果我是作者,我有实力做到如此吗?虽然我不想承认,但这个答案至少就目前而言,确实是否定的。
以前总是和朋友笑说,如果我有钱就好了,可以把所有看上的东西买买买,统统买回家。但在这里,我想另外一句话会更适合:
当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努力赚钱的时候,就去医院逛一逛,疾病会让你知道,有的时候金钱就是生命。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无知
这篇文章被刷屏除了引人焦虑之外,更大的冲击在于道出了一个颠覆大多数人认知的事实:感冒也能死人?
是的,感冒也能死人。
以前我从不知道。不,我应该是知道的,这让我想起我的爷爷。爷爷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去世,据我所知的原因是:因为重感冒去小诊所输液,由于输液不当导致死亡。
爷爷的去世到底是因为感冒引发肺炎,还是单纯由于小诊所医疗事故造成我已无法追溯,不知是因为当时我还太小还是其他原因,在今天之前,我脑海里确实没有感冒也能死人的意识。
固有的思维里,感冒不就是多喝水,捂着被子睡个觉就好了的事吗?
如此想来,前段时间我感冒的时候恰好也碰上单位体检,医生发现我感冒却没有戴口罩的时候诚恳地建议佩戴口罩竟是如此地有道理,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保护别人。
前段时间L先生曾和我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人们的发病率看起来比10多20年前要高很多呢?
比如:乳腺纤维腺瘤似乎成了女性普遍的疾病,就连有的读初高中的小女生都得这个病,但在10多年前几乎都没听说过。再比如:现在癌症似乎也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存在传说中。
到底是这些年确实有很多因素导致人们的发病率升高还是有其他原因导致的?没有做严谨地调研不能过多赘述,但我想,医疗技术的进步一定是原因之一。
想象一下,在以前如果某人得了急病去世,有的时候甚至连得的是什么病都不清楚;现在,至少绝大多数病症以现目前的医疗手段能够识别。
所以,知识改变命运,这句从小到大听了无数遍的话确实是无比实在。
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福气
年轻时用健康换金钱,老了后用金钱换健康。
今天看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我把本来已经编辑好给爸妈的新年微信祝福换成了:“祝爸妈身体健康!”虽然看起来缺少节日的气氛,但却是作为子女的我发自内心最真挚地祝福。
关于健康,在读完文章之后也引起我一些行动上的思考:
1、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必不可少,及时关注身体状况,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年龄越大,越应该缩短体检周期,特别是对于父母。
2、关于保险
自从这篇文章火了之后,很多人都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也有很多保险机构也纷纷以此做为售卖保险的契机。配置保险确实是必要的,它是家庭资产配置的救生圈。
就如作者所说,“如果钱花光,女儿、夫人、岳母和自己以后就扛不住任何的冲击,再有人生病,ICU的门都进不去。”
保险确实能帮助家庭抵御风险,但也不能胡乱买,否则真正需要保障的时候却发现买的保险根本不适用你的情况,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在此也只是提醒看了文章急切想买保险的朋友不要心急,多了解之后再做决定。
3、坚持运动
之前的运动计划总是因为各种奇葩原因被打断,诸如:“冬天太冷不适合运动”、“房间太小运动不了”或者是“健身房太远,不想走”。然而,与疾病和死亡相比,我还是愿意每天花些时间在健身上面。
因为当光环和繁华散尽,你会发现,家人和自己身体健康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愿你们及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喜欢我的文字,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奚晓乔(ID:xixiaoqiao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