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大纲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大纲,源于课堂讲解 如有不足欢迎指正补充 对应教材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学原理》 一、绪论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以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 3.教育科学是运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诸多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都以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探索和揭示教育规律。 4.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侧重探讨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5.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客观的、普遍的、本质的联系。 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其中既包括具体个人的教育活动,也包括人类社会中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7.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现实的个人”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学最具体、最基本的研究对象。 8.作为一种特殊研究对象的学校教育,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就是伴随着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特征的近代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 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校教育是教育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 第二、教育学对学校教育的研究最为详细也最为深入 第三、学校教育是教育学研究诸对象中最为专门化最为典型的一种。 9.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632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近现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发端。 1806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科学化时期,学术界一般也把这本书作为现代意义上教育学的开端。 10.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1)在前学科时期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理论还主要散见于哲学和其他学科的著述之中,专门论述教育理论的知识体系尚未单独建立起来。 (2)在前学科时期,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产生,但理性思辨和逻辑演绎仍然是其阐述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式。 (3)科学化时期主要指的是从科学的教育学产生至今,教育学从理论、方法到研究活动都不断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科学性。 11.赫尔巴特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创立了世界上第1个教育科学研究所——赫尔巴特教育研究与师资训练所。 12.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教育学研究呈现与众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向。 (2)教育学的研究视野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而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拓展,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从整体上系统的、综合的、全面的认识人类的教育现象。 (3)教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 13. 陈独秀 :《致罗素先生》应当以社会主义来发展中国教育。 李大钊:《劳动教育问题》民主的精神不但在政治上要求普遍选举,在经济上要求分配平均,在教育上、文学上要求一个人人均等的机会,去应一般人知识的要求。 14.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5. 杨贤江是第1位在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理论家。 其代表性的两部著作《新教育大纲》和《教育史ABC》。 苏联教育家 凯洛夫《教育学》。 16. 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所学习和研究的教育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最重要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学理论的重要行动指南。 (4)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运用对这类规律的认识来正确开展教育活动,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科学指南。 二、第一章 教育及其本质 1. 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沛西能 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活动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传授活动。 不足:生物起源论强调了人的生物属性和动物本能,但他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忽略了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一特性因而是不科学的。 (2)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孟禄 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 不足:把教育全部归为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扩大了模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一本质规定,从根本上抹杀了教育的有意识性,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社会性,把人类社会有意识地提升人格的活动,等同于动物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恩格斯 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的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或以生产劳动保证自身生存的社会需要。 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以人类语言的发展为条件。 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积淀起来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 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特征)。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 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的。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教育对象有了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 教育内容逐渐丰富且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教育方法较多崇尚呆读死记与体罚。 官学与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 (3)现代社会的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理想走向实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日趋密切。 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 教育实施法治化、民主化。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教育日益显示出开放性和整体性。 3. 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教育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育机构产生的重要根基,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教育活动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培养官僚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4.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教育全民化:指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教育现代化:指教育将社会现代化的理念和要求逐渐现实化的过程。 教育国际化:指以国际的视野和全球认同的方式,构建教育发展和运行的完整体系和管理制度。 教育终身化: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进坟墓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 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技术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5. 教育基本内涵: 孟子最早把教和育合成一个词运用《孟子-尽心上》。 6. 教育的概念: 《中庸》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谓教。 教育的定义: (1)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社会教育者培养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7. 教育的本质: 教育质的规定性: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培养人的过程,简言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8.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教育活动中教的主体。 学习者:教育活动中学的主体。 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 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9. 教育的主要形态: (1)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2)实体教育和虚拟教育 (3)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三、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 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 生产力发展影响课程设置及内容选择。 生产力发展影响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 2. 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 政治制度影响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政治制度影响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政治制度对教育管理体制有着重要影响。 3.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主要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人口质量。 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4.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 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5.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发展并提高劳动者素质。 教育可以维系社会政治稳定、提高社会政治文明水平、促进社会政治变革、培养社会政治人才。 教育是调控人口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并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还有利于人口的流动和迁移。 6.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要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明确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科教兴国是一项重要战略。 (3)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四、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 教育学视域中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增长,身心各自内部及其整体性结构所发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指学校教育阶段个体身心成长心理成熟的过程。 2.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和互补性,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与身心发展相适应,并能够有效促进身心发展,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必须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逐步完善。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根据每个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适宜符合该阶段年龄特征的教育,教育不能陵节而施。 (3)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就是要适合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最大限度的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4)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及时而教。 (5)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利用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原理,鼓舞学生的士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3.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1类是个体自身的因素,第2类是外部环境的因素,第3类是实践活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个体因素包含: 遗传因素的影响、成熟对个体的影响、后天获得性素质对个体的影响、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对个体的影响。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 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 环境对人的影响有自发的和自觉的,有积极的和消极的。 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也与个体的发展水平有关。 实践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发展。 实践活动是使人潜在的、可能的因素转化为现实性的力量。 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的有效影响,取决于活动的组织程度和人的自觉性。 4.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学校教育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为个体发展作出符合社会要求的规范。 学校教育加速个体的发展,促进个体又好又快的发展。 学校教育能够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学校教育唤醒生命的自觉意识,为个体生命发展奠基。 5.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人的社会化,是个体在其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社会交往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创造社会新文化的过程。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形成社会价值观, 完善自我观念, 掌握社会技能, 塑造社会角色。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功能的表现 唤醒人的生命自觉。 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促进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涂尔干、纳托尔普、凯兴斯泰纳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6.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出发点。 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职能。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育人为本就要做到以下4个方面: (1)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2)坚持全面发展,能力为重。 (3)教育要面向全体,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赋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发展机会。 (4)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需求,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7. 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学生教育活动主体。 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8. 坚持教育创新 教育观念创新, 教育模式创新, 教育制度创新。 五、第四章 教育目的 1. 教育目的的内涵,狭义的: 即国家对本国教育要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国家的教育目的可能由某个人提出倡导,但他是得到国家认可的,由国家机关制定推行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代表了国家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 2. 教育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为什么社会服务的人,对教育培养人才的社会价值作出定位,明确教育培养人才的社会性质。 二是培养什么素质的人,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明确受教育者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 3.在我国教育方针由国家制定,具有权威性,它规定的教育目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策略等。教育目的是对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 3.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4. 教育目的社会基础 教育目的是社会交往范围的制约。 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教育目的是社会政治制度制约。 教育目的是社会文化传统的制约。 5.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初含义,是指人的能力、才能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为了促进人全面充分自由发展所进行的系统教育的总和。 6.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继承了先驱们的思想,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科学理论。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7.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 就是对学校的儿童、青少年和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科学教育、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体脑并用的能适应现代生产过程中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从而推动生产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8. 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的把党的教育工作方针表述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表述为“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坚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性质。 (2)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3)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4)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突出强调某些方面的素质。 10.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主体性和可持续性。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11.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六、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 1. 德育 含义: 广义的德育指社会有的对其成员的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是学校通过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交往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习者施加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是学习者通过内化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活动。 意义: (1)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2)德育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德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2)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 (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4)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内容: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2)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3)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 (4)理想信念教育。 (5)道德教育。 (6)民主法制教育。 (7)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 智育 含义: 智育是通过师生交往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并系统的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 意义: (1)智育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2)智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保证。 (3)智育是对个体心智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目标: (1)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智力。 (3)培养实践能力。 (4)培养创新精神。 内容: (1)语言课程。 (2)数学课程。 (3)科学课程。 (4)社会课程。 3. 体育 含义: 广义上体育是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完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身体运动与健康活动,以促进个体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活动。 狭义上体育就是指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锻炼意志力等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意义: (1)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 (2)为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奠定基础。 首先体育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重要保证。 其次体育是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再次体育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 最后体育还为劳动教育奠定重要基础。 目标: (1)获得体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增进身体健康。 (3)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增强社会适应力,培养良好品行。 内容: (1)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重要途径。 (2)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主要手段之一。 (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 (5)社会适应。 4. 美育 含义: 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运用艺术美、社会美、科学美、自然美等美的形态对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以提升其审美素养,培养其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发展其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的过程。 意义: (1)美育有助于扩大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新精神。 (2)美育有助于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美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美发展。 (4)美育有助于学生培养和形成劳动的观点。 目标: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3)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内容: 人们一般根据美的形态,把美育的内容分为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 5. 劳动教育: 含义: 劳动教育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意义: (1)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 (2)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3)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 目标: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3)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4)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内容: (1)日常生活劳动。 (2)生产劳动。 (3)服务性劳动。 七、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1. 中国早期学校的产生 在中国最早的学校称为“庠”。 2. 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生活中间接经验积累。 (3)记载和传承文化工具的出现。 3. 学校产生的意义 (1)学校的产生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的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质的飞跃。 (2)其次,学校的产生标志着,形式化和制度化教育的开始,人类社会的教育从此成为一种专门化的事业。 (3)最后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 (1)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2)培养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3)传承和创新文化。 (4)开展科学研究。 (5)提供社会服务。 4. 学校制度的内涵 狭义的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学校教育制度则是指现代国家有关学校教育种种制度的总和,它既包含一个国家实施何种层级与类别的学校制度,也包含各级各类学校运行与管理制度。 (1)学校层级与类别制度。 (2)学校办学制度。 (3)学校入学与修业年限制度。 (4)学校管理制度。 《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该学制制定于1903年,史称“癸卯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方针。 192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该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学业年限为6年,中等教育阶段分为初中和高中,修业年限各三年,总称为六三三制。该学制基本上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颁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该学制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5. 我国现行学制: (1)学校层级与类别制度。 (2)学校入学学业年限制度。 (3)学校办学制度。 (4)学校管理制度 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学校实行地方政府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高等学校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制度,民办学校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由他们聘任校长管理学校。 6.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内涵: 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7.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1)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学校制度改革的新目标。 (2)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3)现代学校制度是依法治校、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制度。 8.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任务 (1)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2)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9. 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努力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2)义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质量不断提高。 (3)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多样化发展。 (4)高等教育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发展。 (5)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八、第七章 课 程 1.课程的起源 美国作家博比特于1918年出版了《课程》 美国教育学家泰勒出版了著名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这些著作被国际课程研究领域认为是现代课程研究的开端。 我国的“课程”一词最早见于唐朝孔颖达的注疏《毛诗正义》 教育范畴内的课程概念最早出现在彼得拉莫斯发表于1576年的《知识地图》 2. 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种教育活动。 3. 课程的类型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科书 (1)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载体。 (2)课程计划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某一学科学习领域的课程纲领性文件,(4)它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5)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所研制的,便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基本教学媒介。 5.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一般指综合考虑学校教育的相关现实条件和目标权衡,并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课程中的各要素及其整体作出决定的过程。 6. 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明确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能够增强课程开发者的反省意识,提高其制定课程目标,自觉性、自主性。) 行为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取向。 7. 课程组织的维度及基本标准 课程组织包括两个维度及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 课程组织德基本标准包括垂直组织的标准和水平组织的标准。 所谓整合性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这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者经验的集合。 第二学科知识的整合。 第三社会生活的整合。 8.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课程实施的本质是将课程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 课程评价本质上是对课程理想是否变成现实的判断过程。 课程实施的层次: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曾区分了课程的5个层次 观念层次的课程, 社会层次的课程, 学校层次的课程, 教学层次的课程, 体验层次的课程。 9.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忠实取向。 互相适应取向。 课程创生取向。 10. 课程评价:依据评价的方法把评价分为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行政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 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 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11. 第8次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纲要》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第8次课程改革的灵魂。 12. 我国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教育公平、国际理解、回归生活世界、关爱自然、个性发展。 13. 第8次课程改革的目标重建: 新课程确立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 新课程确立新的学生观和学习观,从而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课程根植于生活的土壤。 14.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2)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要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堂内容有机构成。 (3)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4)重视课程实施研究和教师进修。 (5)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九、第八章 教 学 1. 教学的主要作用 (一)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培养。 教学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发展。 (二)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2. 教学的基本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体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感与道德品质。 3.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具有特殊性。 4. 教学规律: 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相结合。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 5.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教学目的,遵循一定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包含方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伦理性原则。 6.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预设,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效生成的结果。 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聚合功能。 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起点分析,任务分解,目标确定,目标表述。 7. 教学环节: 一备课 二上课 三布置批改作业 四课外辅导 五学生成绩评定。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读书指导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8. 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以一定组织形式进行的。 班级授课制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或知识掌握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给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其中复式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9. 教学评价: 依据评价主体不同,可分为他评和自评。 依据评价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平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假。 根据评价作用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依据评价对象不同,可分为教材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 10. 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教学目标指向,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核心素养。 教学组织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教学评价走向关注目标与关注价值并重。 11. 当代世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教育理念的变革: 教学内容关注公民教育,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教学组织形式的小班化和分层教学。 教学环境民主化,开放化。 教学评估,重视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的变革。 信息技术引起的教学改革。 十、第九章 教师与学生 1. 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具有价值性、伦理性、复杂性、教育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是教师的职业使命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赋予教师的任务,他将教师的职业功能提升到由法律进行规范和调整的高度,二是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具有公共性,三是教师是专业人员。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