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原】回顾2020年豆瓣评分最高的十部电影,《夺冠》位列第十名

一转眼,2020稍纵即逝。 在疫情的影响下,20年世界影视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期”。 2020年,北美票房遭遇近40年新低,全球票房仅有732亿元,锐减2046亿元。 而中国院线在关停178天后才艰难重启,但是观影人次同比下降70%,在疫情猛兽的威慑下,影视业就像一只瘦弱的小鹿瑟瑟发抖。 但好在,我们扛过来了,缓过来了。 那么,在这四面楚歌的境地下,又有哪些电影突破重重阻拦依旧大放异彩呢? 我们可以从今年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里找到一些答案。 第十部:《夺冠》 豆瓣评分/人数:7.4分/24.7W 导演:陈可辛 制片国家:中国 从春节档到国庆档再到提档,从《中国女排》临时改名成《夺冠》,很显然,这部电影的上映遭遇了强大的外力影响。 不管是前半部分对不上台词的口型,还是只有代号没有名字的队员,《夺冠》都是陈可辛制作最“艰难”的一部电影。 但即使如此,《夺冠》仍斩获了金鸡最佳摄影、编剧和影片三大奖项,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 为什么? 因为,这个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情怀,就是刻在许多中国人民记忆里的女排精神。 就故事而言,《夺冠》稍显平淡和冗长,没有突出重点,比起女排本身,反而把最大的笔墨用来描写郎平。 但对于许多中国观众来说,这样的安排也许更加符合他们的心意。 因为从80年代至今的中国女排历史上,郎平这一个名字,似乎就象征着女排本身,象征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 虽然在电影里,有大量的桥段依靠教练的鸡汤式鼓舞来推进剧情,但依然改变不了中国人对于老女排骨子里的自豪与认同。 情怀有时候,就是一种滤镜。 第九部:《我和我的家乡》 豆瓣评分/人数:7.4分/35.6W 导演:宁浩、徐峥、陈思诚等。 制片国家:中国 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这部电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多个导演同台竞技,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这种类型片,大众都会把每个故事的优劣进行一个对比排名,去年,《祖国》因为《白昼流星》的片段被人诟病已久,拉低了整体评价,而今年上映的《家乡》可以说每个故事都在及格线以上,只是优秀和良好之间的差异。 若是按照我的个人观点,沈腾的《神笔马良》和范伟的《最后一课》当属并列第一,《北京好人》和《回乡之路》分列二三,黄渤的《天上掉下个UFO》排在最后。 《家乡》的五个故事都充满着巧思,将合家欢的喜剧与主旋律巧妙结合,使得本该让许多年轻一代厌恶的“正能量”以一种欢愉,而不是说教的方式呈现在了大荧幕上。 通过一个个小人物生活化的故事,切中医保、山区教育、西北荒漠化等等社会痛点,让观众在笑与哭之间看到了国家的改变与发展。 作为一部国庆档的“任务电影”,《家乡》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甚至出乎许多观众的意料。 第八部:《八佰》 豆瓣评分/人数:7.6分/57W 导演:管虎 制片国家:中国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在1937年的沪淞会战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抗敌四天四夜的故事。 如果评价今年争议最大的电影,那么《八佰》当之无愧。 他的争议不在剧情,不在演技,而在导演本身的意图。因为管虎导演戏外的争议行为,让许多人严重怀疑他拍摄电影的初衷。 说电影不好的,大多是结合历史,再加上管虎本人的原因,认为管虎“醉翁之意不在酒”。 说电影好的,则是被电影里悲壮却又无可奈何的情感所深深触动,流下泪水。 对于一部电影,角度的不同,会造成视角和观感的差异,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是就大众整体评价而言,《八佰》无疑是成功的,他不仅在夏天带火了上海的四行仓库,更带火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往事,让荧幕前的观众记起了,如今衣食无忧的生活,是曾经一个个英勇无畏的战士用生命鲜血所换来的。 第七部:《信条》 豆瓣评分/人数:7.7分/45W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制片国家:美国 作为曾经拍出《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等经典的诺兰,他的新片《信条》应该是世界人民今年最期待的一部电影。 虽然在豆瓣7.7的评分处于尚可的状态,但是对于诺兰而言,这无疑是有失水准。 影片主要围绕时间倒流这个概念,讲述主角一行人穿梭于世界各地拯救世界的故事。 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时间钳”的脑洞,也是历代诺兰电影中最烧脑的一个新概念。 但是影片最大的瑕疵,也正是因为这个脑洞。 因为脑洞过于繁杂,他在短短的144分钟里,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剧情来讲解这个设定,这导致电影所要传达的情感没有感染观众,对于主角团的动机也没有过多解释。 设定很新颖,构思很巧妙,但是不好看。 不过有少许观众在二次、甚至三次观看之后,发现了诸多之前没有注意细节,并通过细节自我脑补丰富整体故事,仿若一个解谜游戏,最后大呼过瘾,这不失为另一种电影的魅力。 第六部:《一秒钟》 豆瓣评分/人数:7.8分/12W 导演:张艺谋 制片国家:中国 《一秒钟》的上映,足足推迟了两年。 过去三十多年来,张艺谋导演一直是中国电影无可争议的第一人与标杆,他创造了中国艺术电影在国际电影中的辉煌成绩,也在中国电影跌入谷底的时候,以以一己之力开启了中国商业大片的时代。 而《一秒钟》显然不同于国师自《英雄》以来的商业大片,他更近似于九十年代《红高粱》的乡土风格。 影片主要讲述,是张九声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见到女儿在《新闻简报22号》里出现的一秒钟画面,而在这段旅程里,他与刘闺女和范电影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在影片的幕后故事里,张艺谋说,这部电影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事。 他拍摄不是为了夺奖,也不是为了票房,只是单纯想拍出自己追忆的那个年代—— 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在那时候,看电影就是一场狂欢,一个梦,像仰望星空般快乐。 在人人可以当导演的这个年代,张艺谋想通过这部电影,试图唤起影视人心中对于电影的敬意与热爱。 因为特殊原因造成的删减和增补画面可能导致影片观感有所下降,但《一秒钟》仍不失为一部值得去看的电影。 第五部:《气球》 豆瓣评分/人数:7.9分/3.3W 导演:万玛才旦 制片国家:美国 《气球》是万玛才旦的第七部藏语电影,关于信仰与现实。 影片的表面故事其实很简单:藏民达杰和妻子卓嘎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大儿子被上师认定是奶奶转世,两个小儿子则经常拿着夫妻俩的避孕套当气球玩耍。这导致卓嘎又一次意外怀孕—— 这时,他们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 上师说,这孩子是达杰父亲的转世,但是如果生下孩子,那么原本艰辛的生活就又要雪上加霜,而如果打掉孩子,那么就是违背信仰,拒绝亲人转世。 导演万玛才旦通过九十年代的一个藏族家庭,呈现出了传统、信仰、现实之间冲突与抉择。 影片里,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而气球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隐喻。 作为一部小众电影,《气球》对于观众是极为挑剔的,甚至是不被市场青睐的,但这种电影却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四部:《乔乔的异想世界》 豆瓣评分/人数:8.4分/24W 导演:塔伊加·维迪提 制片国家:美国 少年乔乔是一个出生在二战时期的德国小孩,他接受的教育是当时热锅大环境对Nazi有着狂热崇拜的激进教育,所以年少的乔乔自然也成为了一名激进的Nazi分子。 但是他体格瘦弱,经常被人欺负,所以他臆想出了一个精神上的伙伴(元首)来陪伴自己度过各种困难。 乔乔的妈妈反对Nazi的理念,是一个抵抗派,并且在家里偷偷藏了一个犹太人小女孩,当乔乔有一天发现女孩的时候,他和他的伙伴面临着内心极为挣扎的抉择。 《乔乔》不只是一部讽刺战争的喜剧电影,他更是一部在纯孩童视角下的战争片。 整部电影跟随着乔乔的视角,展现一个二战尾声期的德国,战败将近但几乎所有人都还沉浸在非理性的集体狂欢中。 他不似《辛德勒名单》中的黑白画面让人感到压抑沉重,而是用一种戏谑天真的方式演绎最残酷的剧情—— 当一个群体与全世界为敌时,他们面临的处境到底是怎样的。 第三部:《1917》 豆瓣评分/人数:8.5分/38W 导演:萨姆·门德斯 制片国家:美国 这部电影聚焦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两个少年传令兵的视角,带领大家横穿1917年西线战场,完成一场战争救赎。 而真正使得本片名声大噪的,是因为其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技术拍摄完成。 什么叫一镜到底? 就是拍摄中没有cut这种转场标志,而是运用一定技巧将作品一次性拍摄完成。 这不是一部以故事取胜的电影,而是靠技术。 全长119分钟的电影,只有22处隐蔽剪辑,但是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几乎是很难发现剪辑画面的,他们会误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跟随着一个镜头拍摄而成。 这也直接导致,本片是不可能被删减的影片,因为一旦删减,就一定会被发现。 全剧组为了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付出了超出普通电影五倍的工作量,他们用最技术的方法所想表达的最终目标,却是“去技术化”。 他们的一切努力,就是要让观众忘记摄影机的“存在”,让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沉浸角色,亲临现场。 与其说这是一部战争片,不如说这是一部惊悚片—— 因为观众和主角一样,他们不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是敌方大炮来袭?还是突然踩到陷阱? 第二部:《阳光普照》 豆瓣评分/人数:8.5分/18.2W 导演:钟孟宏 制片国家:中国 《阳光普照》是今年最高分的华语电影,当我第一次看到海报的时候,我误以为这是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但它远比是枝裕和更加残酷, 《阳光普照》入围第56届金马奖10项提名,最终斩获5项大奖。 也许因为一些敏感原因,或许会有人质疑奖项的含金量是否掺水,会不会是小圈子里的自吹自擂? 看完之后,我想说,绝对不是。 电影讲述的故事围绕一家四口展开,导演所要表达的,是台湾电影历来永恒的主题:透过一个家庭的裂缝与摩擦,来窥探整个社会。 电影名字取作“阳光普照”,但是在整部电影里,却鲜少有人真正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大儿子阿豪作为尖子生却不被任何人理解;小儿子阿和砍伤人后锒铛入狱;父亲深爱着两个儿子,却因为木讷的性格无法表达;母亲则一个人扛着支离破碎的家庭匍匐前进。 导演钟孟宏在谈“阳光普照”的含义时,说道: “人们会说,父母的爱就像太阳,毫无保留的给了孩子。但我有时会想,世界上真有什么东西,是再多也无害的吗?” 第一部:《极速车王》 豆瓣评分/人数:8.6/16.7W 导演:詹姆斯·曼高德 制片国家:美国 由贝尔和达蒙两位实力巨星的加盟,这部电影本身就自带光环。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聚焦于汽车设计师谢尔比和赛车手肯·迈尔斯,讲述一段60年代福特汽车打败长期在勒芒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法拉利的故事。 传记片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电影类型,因为作为以商业为导向的好莱坞,传记片是吃力不讨好—— 需要制作人员严丝合缝的核对事实,并且针对历史要尽可能的还原,但在花了一大通金钱与精力之后,却往往票房不佳。 但即使如此,《极速车王》仍然尽量还原真实的前提下,给观众留下了记忆颇深的赛车场景和法拉利福特之间的陈年往事。 “特工”达蒙和“蝙蝠侠”贝尔两位实力派演员的互飙演技,也让整部电影的观感不如其他传记那般稍显枯燥。 最后。 2020年的尾声终于要到了,不管是对电影业还是其他行业,这一年都将是难忘的一年。 也许今年的电影比起往年稍显逊色,但自年中以来,世界影视业都在呈现着慢慢复苏的良好态势。 而我希望,历经磨难的电影行业也会破茧成蝶,在新的一年,以全新的姿态和观众见面。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Cc ©原创丨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香港电影巨头嘉禾影业在进入2000年之后,因受亚洲金融风暴冲击,面临着严重的亏损。为了刺激市场,2001年成龙为嘉禾拍了《特务迷城》,试图挽回败局。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部投资高达2亿港元的诚意力作,最终全球票房却仅有2050万美元(折合1.59亿港元),不仅没能挽救嘉禾,反令嘉禾雪上加霜。 此后两年嘉禾萎靡不振,仅推出5部低成本电影,终在2008年被内陆橙天娱乐集团收购,退出历史舞台。 而在嘉禾这辆老爷车渐渐驶向终点的这些年,成龙这个老司机却中途跳车,转投杨受成的英皇娱乐,翻开其演艺生涯新的一页。 当时年近五旬的成龙,就像离开湖人的奥尼尔,虽江湖地位稳固,却已经过了巅峰期。 但英皇娱乐依然对成龙的影响力满怀信心,为了笼络成龙的心,且拿出足够的诚意,斥资4100万美元(折合3.18亿港元),为他量身订做了动作片《飞龙再生》,打破了当时香港影坛的投资纪录。 成龙亦对这部电影信心满满,力邀他的师兄洪金宝加盟担任动作指导。 张坚庭和陈嘉上合作编剧,陈嘉上执导,英皇旗下的钟丽缇、谢霆锋、陈冠希、Twins组合全体亮相。 这部被所有人寄予厚望,投资比《特务迷城》还要高出1亿多港元的电影,最终却遭遇与后者同样的命运,在全球仅收获3427万美元的票房,连制作成本都难以收回。 为何成龙在转投英皇后,首部作品便遭遇如此失败? 皮哥认为《飞龙再生》的问题,与《特务迷城》有些相似,其失败的根源,都和电影本身质量有莫大的关系,加上一些客观的因素,导致其票房失利的命运不可逆转。 接下来皮哥就来为大家详细解剖这部电影,分析其当年失败的原因,以及讲述电影幕后的故事。 一、 电影的故事挺魔幻,讲述世间有一块“再生龙章”,只要得到龙章的力量,人死后便能变成永远不死不灭的“不死人”。国际人蛇集团的首领“蛇魔”黑鱼(朱利安·山德斯饰演)千方百计想要得到龙章,他派出手下莱斯特掳走懂得操纵龙章的小灵童Jai逃至爱尔兰。 香港特警埃迪杨(成龙饰演)为了追捕莱斯特也来到爱尔兰,在前女友妮可·詹姆斯(克莱尔·弗兰妮饰演)的引荐下,他认识了英国特务阿瑟·沃森(李·伊万斯饰演)和阿瑟的太太夏洛特(钟丽缇饰演)。 埃迪和阿瑟决定合作追捕莱斯特,两人很快在货柜码头发现了莱斯特和他掳走的小灵童Jai。双方经过一番打斗,埃迪虽然找到了Jai,却和他一起被困在一个掉进海中的货柜里。 埃迪为了救Jai被淹死在货柜中,但很快他便复活并得到了超能力。埃迪醒来后发现自己不但复活了,还拥有了超乎常人的体能,以及超强的自愈能力,他想起死前曾看到Jai的龙章发出来的光芒,怀疑是Jai救了他。 妮可为了Jai的安全,把他带回到自己的家中,但“蛇魔”的手下依然找到并带走了Jai。为了剿灭“蛇魔”并救出Jai,埃迪决定闯入“蛇魔”的根据地古堡,却发现“蛇魔”已经夺走了Jai手中的龙章并掌握了不死不灭的再生力量。 埃迪与“蛇魔”展开激战,在Jai的协助下利用龙章消灭了“蛇魔”。打斗中妮可被“蛇魔”杀死,但她却因祸得福,被埃迪利用龙章复活。而醒来的妮可也拥有了不死之身,变成了能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又有再生能力的超能力者。 影片的最后当埃迪和妮可双双飞上天时,相信很多人看了都会满脸疑惑。自从埃迪死而复生的剧情之后,电影的故事便慢慢走向失控,而男女主角的双双起飞,使电影几乎沦为一部闹剧。 二、 皮哥以前总结过属于“成龙电影”的几个重要标签,几乎所有成功的成龙作品,都离不开那些属于“成龙电影”的特质。而本片从整体编排到故事情节的失败,正是因为背离了那些“成龙电影”的特质,皮哥总结出以下几点失败之处。 1、电影背离了“成龙不死”的惯例,在上映之前便是以“成龙首次在电影中死去”为卖点,且这种宣传明显“货不对板”。 其实成龙在早期的电影中,也曾经“死”过不止一次。而死得最“轰轰烈烈”的,就是朱延平导演的《火烧岛》。在《飞龙再生》中的“死”法,与之前电影最大的区别是,成龙在以前的那些电影中是真的“死”了,而在本片中,他充其量只是“假死”。 埃迪在电影中段死去之后,很快便复活了,且还因此获得了能够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超能力。用“成龙首次在电影中死去”这种噱头来欺骗观众,只能说明电影上映前宣发的不给力,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宣传手段。 2、电影后半部分动作戏完全摒弃了成龙动作喜剧的一贯特点,风格上的巨大改变令观众难以接受。 成龙曾经说过,他的动作与李小龙的动作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一拳打出去,自己的手是会痛的。这就是成龙动作喜剧的特点,也是他区别于李小龙、李连杰动作的地方。成龙的动作,就是一种偷师巴斯特·基顿的、与传统武术相结合的、自成一体的喜剧动作。 成龙找到他的师兄洪金宝担任动作指导,两人的动作设计本来有很多共通之处,应该是一加一大于二的结合。然而事实上是,电影的动作场面并没有变得非常好看,反而成了“灾难现场”,为了服务于“埃迪变超人”的故事情节,电影后半部动作完全变成超人打怪。 我们不能说成龙也玩起了吊威亚就是他的偷懒,但“吊威亚”从来就不是成龙动作喜剧该有的样子。从写实的故事、滑稽搞笑的动作设计,到立足于虚幻的设定和夸张的吊威亚动作,这种风格上的改变着实让习惯了成龙电影的观众无所适从。 3、电影故事上的平庸,使片中所有演员的努力都变得徒劳无功。 王朔曾经把成龙电影和金庸小说、琼瑶电视剧、四大天王的歌并称为港台三大俗,一是成龙电影的影响力惊人;二是成龙电影有特定的风格和模式。成龙就只适合时装动作片,他演不了古装片,也演不了魔幻片,而本片恰恰就是带着浓厚玄幻色彩的魔幻片。 魔幻片并非故事越扯就越好,创作一部魔幻片,首先要构建一个能够达到逻辑自愈的世界观,比如《指环王》和《哈利波特》。而本片非但没能构建这样的世界观,片中设定还有很多前后矛盾之处,令观众十分疑惑。 比如小灵童Jai在前期似乎没有很厉害的超能力,被困在货柜里也无法自己逃脱。但在电影的最后他却突然能够轻松打开时空之门遁走,让人怀疑他之前表现出来的弱小与无助是要闹哪样? 三、 电影本身出现如此大的问题,身为主创的成龙、陈嘉上、洪金宝不会不知道。而事实上是,这种电影整体风格上的巨大改变,正是成龙的有意为之,也是他新的探索和尝试。 与《特务迷城》花2亿打造昂贵动作场面不同,本片的3.18亿港元投资,其中很大部分都砸在了CG特效上。在2003年,电脑特效虽已经渐渐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主流,对于香港电影来说却仍然是很难驾驭的特技手段。 成龙决定在他的电影中加入大量CG特效,这正是他的一种新的尝试。毕竟当时他也已经49岁,早过了当打之年,总希望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取代以前用命去拼出来的那些危险的特技镜头,然而最终结果是,这种改变并不能够为观众所接受。 不仅如此,从本片之后的10多年来,成龙尝试过各种风格和类型的电影,科幻片如《神话》、《机器之血》;犯罪片如《新宿事件》;古装片如《大兵小将》、《神探蒲松龄》;鸡汤片如《解忧杂货店》。 甚至还有主旋律电影《铁道飞虎》、《辛亥革命》。几乎所有能拍的电影类型他都尝试过了,但真正卖座的依然是《宝贝计划》、《十二生肖》、《功夫瑜伽》这种回归成龙传统风格的爆米花大片。 因此《飞龙再生》的票房失利,症结在电影故事本身,而真正原因是成龙转变电影风格的尝试失败。 四、 本片的失利也为成龙的好莱坞电影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当时他还是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电影《环游地球80天》的拍摄中。 那部经典翻拍的作品由于人物设定上的魔改和故事的不给力,后来也以更大的惨败告终,此后成龙便再也接不到新片约,只能打道回府。 而《飞龙再生》作为成龙好莱坞事业的转折点,也成了成龙心中永远的痛, 回到香港后成龙死心塌地为英皇拍片,先是客串了《千机变Ⅱ花都大战》,后又以8000万港元投资开拍《新警察故事》。 如今已经66岁的成龙,就像他在《急先锋》中那样,已经不能再跳楼,而是需要爬楼梯了。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他的电影依然能够看到他的雄心,只是这种雄心,也渐渐变得力不从心。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