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戏曲电影中古典妆容的艺术美

   在百年中国电影发展史中,戏曲电影曾经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类型:中国1905年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京剧题材电影,著名老生演员谭鑫培在影片中饰演黄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也与戏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它不仅讲述了戏曲艺人“红牡丹”与其家人朋友的一系列的悲欢离合,影片中插入的有声唱段《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由梅兰芳大师“代唱”,让原本沉闷的对白式黑白电影,有了声音上的色彩;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也由梅兰芳先生在30年代起为激发国人爱国热情而组织编写,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与费穆导演合作拍摄完成。时至如今,尽管新媒介的崛起与流行文化的强势影响导致了戏曲电影在商业上的没落,但其中蕴藏着古典美的古典妆容却依然在各种戏曲电影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平面妆容中的优雅含蓄之美 古典戏曲的神奇魅力与其中的古典戏曲妆容息息相关,随着电影与戏曲的“跨界合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通过戏曲中的古典妆容重新认识古典戏曲、打卡戏曲写真、接触戏曲文化,让原本古老的戏曲艺术重新“出圈”,以一种当下化的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予大众美的感染。与强调五官立体与“古典美”的现代妆容不同,戏曲与戏曲电影中的古典妆容是一个承接自传统绘画与传统审美的艺术体系,以平面为主,强调含蓄与典雅之美,不太讲究立体感。 在2015年出品的昆曲电影《红楼梦》中,所有角色均由昆曲舞台剧《红楼梦》原班人马出演,演员化妆也承接了戏曲中的平面妆容的优雅之美。中国人在肤色上以粉白为美,所以影片中大部分角色的妆容底色基本用肉粉色的油彩,突出大观园中青年男女青春、健康、美丽的基本风貌;加之源于戏曲原作的服装与配饰配色多鲜艳华丽,因此皮肤更要更加白皙,才能和艳丽的服装、华丽的头饰抗衡。由于电影的篇幅有限,《红楼梦》的故事主线围绕着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故事展开。电影中的女主角林黛玉口含朱丹、柳眉杏眼,口唇小而圆,眉毛则细长地在眉骨上描绘出一个淡淡的半圆,体现着传统美学以“圆润”“圆融”为美、优雅含蓄的审美典范;平面妆容也可以通过变化表达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同样在《红楼梦》中,性格刁钻、工于算计的王熙凤,就在保留了大方优雅的同时显现出另一种泼辣的、刁钻的、富于攻击性的美感,化妆师在她的发际线位置贴一个不对称的“歪桃”发片,与林黛玉对称圆融的妆容相比显得更加泼辣、尖刻一些。 二、程式表意中的丰富多元之美 中国戏曲在动作设计与表意上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特征,例如以“起霸”即武将出征前整盔束甲、完成战前准备的舞蹈身段组合来表现了武将的阳刚气质与英雄气概、“趟马”即以圆场、转身、挥鞭、勒马、三打马、跨腿、踢腿、飞脚、跺泥等技术动作序列表现戏曲人物策马扬鞭、急速行进等。同样在妆容设计方面,也存在相应的程式化表意倾向。在千姿百态、不同性格、性别、年龄、阶级的角色中,戏曲艺术家们将所有角色分成生、旦、净、丑等行当,每个行当又可细分为更多种类,每个种类的妆容都凝结着不同性格、性别的人的面部特点。 在吴祖光导演、梅兰芳主演的《洛神》中,梅兰芳作为现代戏曲名旦以涂抹口红勾勒唇形,使唇部更加丰润自然;加重黑彩描画眉眼,并在眼部晕染红色的油彩,再加上勒头吊眉,使人物更加妩媚精神,服装则以带有自然特色的鲜花、飘逸的薄纱装点,突出了神女与凡人相见时明艳照人的一面,神女呼唤凡人同游的一刻眉眼精致而眼神千娇百媚,格外惊心动魄;《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下集》中,同样由梅兰芳饰演的杨玉环形象则更多突出贵妃身份华丽的一面,用绸子做的点绸头面与繁复的头饰、珍珠制成的云肩都凸显出完全不同的身份。丰富多元的角色妆容,还要统一于“程式”即符号化的表现手段之中的。在演绎一些传统名作时,不同长相的演员饰演同一个角色,例如《霸王别姬》中张国荣扮演贵妃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标准化“贵妃妆”。戏曲妆容可以通过浓妆勾勒线条、贴片子等手法来改变演员原本的脸型,让所有演员都归于同一角色。 三、象征主义与写实表达并存的自然清新之美 上文中提到的京剧电影、昆曲电影,以及传统的淮剧、湘剧、评剧、秦腔等剧种改编的电影,都秉承了戏曲中传统妆容具有的程式化特点,在厚重的底妆与艳丽的色彩中突出象征与写意的表现之美。除此以外,也有另辟蹊径、将戏曲的象征主义与现实情景相结合的剧种——越剧独成体系。与京剧、昆曲等剧种不同,越剧与越剧电影中的化妆手法具有自然、清新的审美特征,角色宛如中国传统仕女画上的角色一般清丽优雅。 陆建华、于中效导演的越剧电影《五女拜寿》就很能体现越剧滇医通清新脱俗的艺术美。《五女拜寿》讲述明朝户部侍郎杨继康在六十寿辰之际六名女儿及夫婿前来拜寿的情景,其中六名女儿每一个都是美丽大方、不可方物,性格却各不相同:大女儿性格娇弱,脸上自有一种泪眼盈盈的悲凄之情,二女儿恃宠而骄却爱恨分明,一双杏流露万千思绪;三女儿大气自然、恬淡自如,端庄稳重……在清丽自然的化妆技术下,每一个角色都生动形象、神采飞扬。电影的用光本身与传统的戏曲舞台灯光有很大区别,近年来戏曲电影拍摄渐成风潮,摄影机让演员与观众离得越来越近,过于浓烈、厚重的妆容在一般观众中的接受度并不太高,千篇一律的浓妆也可能出现审美疲劳。像越剧电影这种客观上要求古典妆容更加符合摄影机的拍摄性能,更加精致细腻,经得起观众近距离欣赏的妆容,在未来可能会引领新的艺术时尚。 (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学院讲师)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