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增设中小学生春秋假、实行教师弹性坐班制、逐步取消体育中考统测……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2023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 增设中小学生春秋假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建议,增设中小学生春秋假,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和推进中小学生春秋假制度,比如在3-4月和10-11月间各增设7天左右的春假和秋假,同时可以相应缩短暑假时间,保证每学年放假时间总量不变。春假和秋假如果能有效落实,将创造两个新的旅游小高峰,同时减少黄金假期旅游扎堆拥堵现状。 建议高校对学生合理加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表示,中学“拼命学”大学“拼命玩”的现象亟待扭转,高校学习期间要对学生合理加压。建议在修改《学位法》时引入学位分级制度,通过细化现有学位等级来细分人才。目前,国内有些高校已经通过评选优秀毕业生来细分人才,比如有高校评选10%的一等和10%的二等优秀毕业生,也有部分高校各评10%的优秀毕业生。“通过学位细分反过来刺激和倒逼学生对于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视。” 吴仁彪说,“调研数据显示,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第一年的本科大专生录取率仅为4.7%,2020年实际录取率就高达92.3 %。我国高校扩招的前一年,也就是1998年,全国本科大专招生规模是108万人左右,到2022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到了127万。这说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稳步迈入普及化阶段。然而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有些人积极进取,有些人不进而退,导致同一所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质量往往是良莠不齐的。” 设置青少年进行网络游戏的时间上限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和监管?纷乱复杂的世界变局和我国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为我国大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尤为重要。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接受记者专访。他提出,加强对现代年轻人网络使用规律等相关的课题研究,培养一批既有正能量又被年轻人群体接受的网络领袖,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对待网络舆情。 张改平在提案中表示,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容易陷入网络群体极化和沉迷游戏等现象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减退,易于引发网络舆情乃至意识形态风险。 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在校大学生总规模4430万人,年龄结构集中在16岁至24岁,是互联网群体中较为庞大且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改平认为,这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获取和网络社交的“茧化”倾向。网络平台长期向网民推荐符合读者偏好的内容,导致观点同质化与极端化,形成“信息茧房”。 这使得大学生网络社交相对封闭性以及校园文化的同质性、单一性,使大学生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造成个体思维定势和群体间观念极化等危害。 二是偏好排他性造成大学生认同壁垒。大学生网络社交呈部落化,部落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较高,对外则表现出较强排他性,使大学生网络群体圈层壁垒阻碍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 三是网络游戏和网络娱乐成瘾性。大学生消费数据显示,59.6%的大学生热衷网络游戏。加之网络游戏内部大多是社区化、部落化的社交模式,导致部分大学生游戏成瘾、娱乐过度,甚至个别大学生因此荒废学业,性格偏执,影响身心健康。 在纷乱复杂的世界变局和我国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为我国大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尤为重要。 通过立法和政策导向,加强对自媒体和网络信息平台的监管力度,规范网络信息的发布,加大对网络社区的引导。通过监管与引导紧密结合,逐步破除“信息茧房”、社交圈层等方面对大学生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时,张改平建议,加强对现代年轻人网络使用规律等相关的课题研究,培养一批既有正能量又被年轻人群体接受的网络领袖,引领和带动健康多元的大学生网络文化环境。尤其是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上,善于运用学生网络骨干的引领作用,切实做好大学生网络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对待网络舆情。 另外,设置青少年进行网络游戏的时间上限,依法依规赋予学校、家长适当的监督权限。全力支持和提升高校网络思政建设,培育高校精品网络思政项目,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建议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过重负担 2019年,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即“教师减负20条”,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 近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在调研中发现,大中型城市中小学编制不足、人手紧张的问题仍有存在,一些中小学出现了人不够用以及年轻教师任务多、压力大等问题。 对上述现象,刘林建议: 一是根据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发展实际和未来需要,重新核定中小学编制国家标准,地方根据核定后的标准,统筹本地事业单位编制指标,并运用员额制、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满足中小学用人需求,解决大中型城市中小学人手不足问题; 二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强化中小学教师工作量与岗位任务统筹协调机制,不仅要把住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入口关”,而且教育系统内部也要对布置给中小学的任务、事项再协调再优化,防止叠加效应,布置新任务要站在中小学教师的角度换位思考,成为真正的“娘家人”; 三是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培训,提高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能力,提升智慧教育知识素养,以科技赋能教育,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实行灵活的弹性坐班制,减轻教师负担 为了真正将教师减负落到实处,民进中央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教师负担的提案》。提案建议: 一是健全教师负担管理机制。细化教师减负清单内容,增强执行的可操作性,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明确禁止进校园活动的范围,明确学校拒绝非教学事务干扰的权利和保障制度。民进中央建议,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对要求教师关注的公众号、网络平台,以及需要教师参与完成的点赞、转发等工作进行全面清查,整合网络管理资源,减少教师参与频次、避免重复参与,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提升监管层级,由省级教育督导部门牵头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督机构,设立投诉专线、增设投诉网络平台模块,定期对市县党政机关、学校落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政策文件的相关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是优化课后服务师资供给机制。支持学校结合工作实际需要调整教师工作时间,根据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差异实行灵活的弹性坐班制;将艺术兴趣活动等课后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由教育行政部门择优委托校外专业机构实施,学校负责总体设计和监督评价,减少教师课后服务的时间成本和教学压力。 建议停止向未成年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长期以来,未成年人网游问题备受外界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也尤为关注这一话题。 李燕表示,一方面,随着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化生活逐步普及,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正在步入快速提升时期,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给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个方面,近年来,游戏产业的市场规模、市场主体发展整体呈上升走向。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网络游戏在未成年人防沉迷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乱象,比如有的网络游戏依然无需实名认证等,一些不良网络游戏公司违规行为也是层出不穷。 最后,也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教育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捍动的决定性作用。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教育,甚至一些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亲子关系的缺位,影响孩子心智的发展和性格养成,从而向虚假的游戏世界寻求心理安慰,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她强烈建议国家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将禁止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同样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严厉打击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企业和平台;加大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游戏运营商和平台服务商的监察处罚力度,一旦查到,坚决予以退出。 另外,当前一些网站平台的功能设计不够合理、保护机制不够健全。建议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监管系统,强制成年人用户采用人脸识别登录网络游戏,禁止游戏类产品在网络平台上投放任何形式的宣传广告,强制执行手机、电脑、学习机等终端设备预装家长监控网络管理的软件。 同时,明确禁止售卖对未成年人上网限制的破解软件,由中央网信办和公安机关牵头,开展清理行动。建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举报管理平台和出售破解未成年人上网限制软件的投诉平台,网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共同强化监督并加大处罚力度;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冲动消费全额退还制度由8岁以下拓宽至18岁以下,从源头堵住网络游戏的付费成瘾机制。 建议让流动儿童在父母所在地上高中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陆铭建议尽快修改《义务教育法》,实施12年义务教育。在立法层面,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可在父母工作和居住所在地接受高中教育。 陆铭认为,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父母所在地入学以及参加中高考面临很多限制,在流动人口家乡仍然存在大量留守儿童。每一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入高一年级之时,都会有一大批不得不从居住地城市离开,返回户籍地就读。 “面向未来,中国要保持中等速度和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必须一方面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劳动力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配置效率。”他认为,以上两方面都与大规模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有关。中国城镇户籍儿童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较高,因此,重点是提高农村户籍儿童的受教育年限和质量,而其中的难点是大量的流动儿童和流动人口家乡的留守儿童。 他建议提升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4.5%。进一步推进中央有关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与人口流入地吸纳外来人口落户的数量和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就读数量挂钩。督促人口流入地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中小学教育逐步覆盖外来人口的随迁子女。对资金不足的地方政府,帮助其发行外来人口市民化的专项债,并且用于增加教育投入。同时,建议尽快修改《义务教育法》,将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改为“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居住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此外,陆铭还建议逐步扩大12年教育的普及率。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加大力度建设高中阶段的学校,让更多流动人口子女能够在父母所在地接受高中教育。 建议提升中小学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学历 2021年11月29日教育部发布《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为专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师为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虽然与之前相比有所提高,但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建议: 一是系统性地优化教师培养院校的结构。随着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当前的教师培养层次与院校结构已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需求。建议:一方面加强对地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引导地方本科层次师范院校提质增效,通过联合办学、本硕一体化等,因地制宜地开展卓越师资的培养;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生均拨款机制,制定各种专项师范生倾斜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尤其是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进一步充实师范生培养的力量。 二是全面提升教师培养的学历层次。当前亟需提升师范生培养层次,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建议:一方面扩大国家层面的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规模与培养层次,提高地方师范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二是逐步扩大全国教育硕士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师范专业学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计划人数,给有资质培养教育硕士的单位更多政策扶持。 三是完善存量教师学历提升的相关制度。建议推进各地师范院校和高水平综合大学合作开展在职教师学历提升项目,出台在职进修相关保障政策,完善在职教师学历提升激励政策,激励在岗教师提升学历水平,帮助教师提升学历层次或实现转岗。 建议要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认为,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职前要强化教师教育,不断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把教师的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教师教育;职后学校和政府要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帮助和引领,包括加强培训、开展对教师评价的综合改革等。 建议职普分流推迟到高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陈众议表示,本次两会,他将就试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中考普职分流延迟到高考一事,递交建议。 他认为,教育乃国之根本,而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起始于1986年,已经不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不仅可以缓解小学和初中教学内卷问题,还可消释“普职分流”政策带来的冲击。 “培养技术人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普遍提高国民素质。”陈众议表示。 陈众议认为,“中考‘定终身’为时过早。从目前我国少年儿童成长的普遍情况看,初中阶段恰逢孩子叛逆期,大多数初中生尚未显示出实际智商和情商水平,遑论职业兴趣和人生规划。” “从性别的角度看,男孩成熟期较女孩晚一至三年。初中男生大多处于贪玩阶段,对个人学业、职业兴趣等尚未有清晰目标,以致中考成绩往往不如女生。当然,这并非绝对,而是大概率状态。”陈众议说,“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自1986年起已有近四十年历史,而我国的GDP从当时的1万亿元增加到了2022年的120万亿元,不仅完全有条件将义务教育延长至十二年,而且时不我待。因为这事关提高全民素质、延缓普职分流、缓解中考压力,而且有利于三孩政策,同时把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和阅读时间、学习乐趣还给孩子。” 陈众议提出如下建议: 一、尽早施行十二年义务教育; 二、“普职分流”五五开比例是否科学合理值得好好讨论和观察检验,其间应允许职高生平等参加高考; 三、与其结果不好再“亡羊补牢”,不如将“普职分流”推迟到高考阶段,并以适当增加职业高等学校为主要目标; 四、着力提高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教师待遇,让全社会敬仰教师像尊崇军人那样(后者也是本人关注的一个重点),成为习常; 五、出台重大教育改革措施应慎之又慎。兹事体大,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公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在国家实施三孩计划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更应筹谋得当。 建议逐步取消体育中考统一测试,代之以过程性考核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认为,当前中考以统一测试来评价学生体育教学的成果,并非理想方式。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提案,内容是《防止体育应试化 推进体育评价改革》,建议通过深入改革,逐渐降低体育中考统一测试分值及权重,直至取消体育中考统一测试,代之以过程性考核、评价,作为体育中考成绩。 陈伟志说,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意见》的部署是十分精准的导向性定位。然而,受习惯势力和功利思想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体育中考的实施及体育中考分值的提高,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试体育显性倾向,值得关注。具体表现在: 首先,体育应试化倾向。不少学校组织体育教学,就围绕体育中考测试项目展开,对学生进行“应试”训练。这不但令体育课堂枯燥乏味,而且背离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与提升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目标。 其次,加重家长负担倾向。把体育纳入中考,在不同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学生家长对校外体育培训的需求,完全不符合“双减”精神。 陈伟志坦言,把体育纳入中考的目的,不应只是为了“考学生”。各种分析表明,以统一测试来促进学生体育,并非理想方式。为此,他建议: 第一,通过深入改革,逐渐降低体育中考统一测试分值及权重,直至取消体育中考统一测试,代之以过程性考核、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达到规定的运动量,与掌握一到两门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习惯。 第二,要落实和扩大教师的体育教学自主权,建立健全专业同行评价体系;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采取智慧体育手段,加强对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其他体质提升活动等的过程性、智慧化管理,进行客观、真实的过程性评价。 第三,把学校开展体育过程评价的情况,纳入专项督导,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学生及家长重视体育的问题,必须要求学校坚持“五育”并举。 减轻育龄青年养育压力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多项鼓励生育政策,但在实践中,适龄人群的生育意愿未能深层次地激发,中国的出生人口数仍呈下降趋势。有关调查显示,孩子无人照料是超半数家庭放弃生育二孩的重要原因。而托育服务的优化是减轻育龄青年养育压力的关键之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娣芳带来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推动家庭托育点建设减轻育龄青年养育压力的提案》。张娣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出台推动家庭托育点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为各省、市、区因地制宜推进家庭托育点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基本参考。二是将家庭托育点建设纳入政府指导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指导监管机制,并建立家庭托育点收托婴幼儿信息管理和托育服务信息公开机制等。三是加快推进家庭托育服务专业化建设。 政策不能只奖励二孩三孩,一孩才是生育萎缩主因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提案中呼吁“重视一孩”。贺丹委员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候表示,发钱奖励生娃不能只给二孩、三孩,一孩才是生育萎缩的主因。 从贺丹委员处获悉,她将提交《关于重视一孩生育支持的建议》。建议中指出,一些地区将政策投入聚焦于二孩和三孩家庭的奖励支持,一孩生育作为保持和提升总体生育水平的“基本盘”,反而被忽视。这不仅会抑制广大家庭的初育意愿,也将对再生育意愿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影响适度生育水平的实现。 贺丹委员具体分析了三点: 第一,一孩生育的萎缩和推迟是拉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我国总和生育率从2019年的1.52下降至2022年的1.07,分孩次看,一孩生育率从0.7跌至0.5,一孩平均生育年龄从26.4岁升高至27.4岁。能生且愿意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家庭数量明显减少。一孩生育率下降将进一步降低二孩和三孩生育率,加剧生育水平下降趋势。 第二,一孩生育养育体验较差是影响家庭再生育的主要因素。中国婚育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一孩母亲反映对备孕、怀孕和生育的过程感到不安,孩子出生后生活质量下降、养育孩子压力大、教育过程太累太操心等导致家庭不愿意再生育。2019年以来,我国二孩生育率从0.7跌至0.39,二孩出生比例从46.4%下降至38.6%。既与家庭对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承受能力不足有关,也和家庭对初育过程的主观体验较差有关。 第三,一孩生育支持微弱凸显地方对中央政策的理解偏差。中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被简单理解为“三孩政策”,忽视了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构建这一根本目标。一些地方政策以二孩和三孩奖励为重点,一孩生育的支持保障明显缺位;一些地区政策仅覆盖户籍人口,造成新的福利二元分割。如,某市向有本市户口的二孩和三孩家庭分别发放一次性补助5000元、20000元,而新市民,一孩家庭不享受该项政策。这些政策可能不仅难以提高生育意愿,反而带来政策的碎片化、孩次间的不公平,不符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目标。 由此,她提出建议: 取消孩次差异和户籍限制,坚持公平、包容、友好的生育支持导向。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孩次差异,从全周期、全过程的视角设计生育支持政策措施,避免出现一孩不补、二孩少补、三孩多补的差异化递进式支持政策,着重改善家庭初次生育养育的过程体验,提高一孩家庭生育的获得感和再生育意愿。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户籍限制,将生育支持政策与户籍脱钩,保障流动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政策待遇。 加快基本制度建设,构建以促进青年职育平衡为核心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围绕“没人带”“养不起”“生不出”等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生育保险,婴幼儿照护补贴,生殖健康服务等基本保障制度,大力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将婴幼儿照护服务和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促进生育支持政策配套衔接,家庭育儿阶段给予税收减免,在家庭购房,购车方面,给予优先优惠。发挥社会保险的协同作用,经济压力较大的家庭可以提前支取住房公积金和养老金的个人账户部分。多方降低家庭生育养育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 支持河南行业特色大学建设“双一流”高校 “河南高水平大学数量少,是优秀青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口外流制约社会发展,发展缓慢反向导致人口外流。”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工业大学校长李成伟建议,优先支持河南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改变河南高水平大学洼地的现状,推进教育公平。 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总量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双一流”建设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李成伟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发挥更多作用。 “建设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水平大学建设得跟上,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提升国家竞争力是世界各国的基本经验。”李成伟介绍,自1989年以来,全球至少有30多个国家正在实施一流大学建设计划,且从发展规律看,数量都在随适应国家需要逐步递增。鉴于此,他建议将“双一流”建设高校总量增加到250至300所,争取到本世纪中叶,有200所大学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优先支持河南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 增量如何布局?李成伟建议,增加河南“双一流”建设大学数量,提高河南学子在本省接受优质教育的比例,避免优秀人才异地发展。 李成伟说,接受优质教育,追求高质量就业是每个人的良好愿景,长三角地区飞速发展,与其区域内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密不可分。目前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5.33%,在河南的156所高校中,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促进教育公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新增“双一流”高校应将所在省域人口数量、现有“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在校生数量、所在省域经济总量作为重要指标,重点向现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少、高考学生多、高校在校生多、经济体量大的省份倾斜,通过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拉动经济社会发展。 增设河南行业特色“双一流”建设高校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食品产业是河南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全省两个万亿产业之一,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从业人员约占全部工业的近1/3。李成伟提出,把服务河南食品产业发展的行业特色大学增列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行业特色大学学科方向特色鲜明,为粮食、国防、地质、交通等各个行业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取得了众多领先科技成果。行业特色大学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主力军,在全国147所“双一流”建设大学当中,有近百所是行业特色大学。但是在河南,却没有一所直接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 “行业特色大学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缺乏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是制约河南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李成伟表示,行业特色大学具备学科方向集中、与行业产业结合紧密的特征,十分契合“双一流”建设特色发展和需求导向的原则。区域行业特色大学兼顾了学科与行业两个子系统的需求与创新,可以形成“科研创新-行业发展-区域发展”三者之间的耦合叠加效应。他建议,综合考虑河南省情,把能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河南经济发展需求,具备冲击世界前沿潜力学科,产出了标志性成果的行业特色大学增加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建议切实保障中西部地区县中教师工资待遇 优化布局教师资源配置 对于未来如何保障教师待遇,如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认为,中西部地区高中教师待遇低,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县域高中发展提升面临的挑战之一。 张志勇建议: 一要健全中西部地区县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要提高中西部地区新入职县中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强化边疆县、民族县、脱贫攻坚巩固县高中学校新进教师“一揽子”待遇保障政策供给; 三要确保中西部地区县中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非均衡推进,人口跨地区流动加剧,带来生源数量增减造成编制余缺新问题。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短缺与过剩问题反复交替出现。对此,张志勇建议: 一是尽快出台公办幼儿教师编制配备标准。随着各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需求的逐步下降,按照现有编制标准,中小学教师资源供给总体将出现“过剩”,这为国家财政供养教师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为出台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配备标准提供了可能。 二是加强人口导入区教师编制供给力度。今后我国人口向东部过度集中趋势开始缓解,西部地区开始出现人口回流现象,区域均衡发展势头已现;直辖市人口增长将从高速向低速转变,并将呈现趋于稳定的低速增长状态;省会都市圈的人口增长未来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地级城市总体上基本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各省要调度重视对人口导入区教师编制资源的专项供给,每年根据学龄人口增长情况,给予专项编制指标。 三是实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师配备专项行动。适应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需要,各省要全面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启动实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师配备专项行动计划,确保用三至五年时间,配齐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劳动、心理健康教师。 四是尽快调整优化县域中小学教师编制配置政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演进,乡村、乡镇人口占比会继续减少,县域人口仍将是我国未来城镇新增人口的主要供给来源。也就是说,县域学龄人口会继续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为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提供了重要机遇。发达国家、世界教育强国中小学班额大都降到了30人以内。也有研究认为,最优班额要控制在25人以内。国家应尽快调整已实施了近20年的小学1:19、初中1:13.5、高中1:12.5的教师编制标准,逐步降低中小学标准班额,按照班师比核定教师配备数额。 建议提升民族聚居区义务教育师资水平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发展。因此,提升民族聚居区义务教育师资水平,全面促进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带来了《提升民族聚居区义务教育师资水平 推动少数民族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她建议: 一是完善师范生培养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聚居区师范类院校的引领作用,实施少数民族聚居区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财政经费倾斜,从源头上解决少数民族聚居区教师来源问题。 二是统筹师资力量配备使用。加强统筹协作,以区域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学校分布情况,综合距离、交通等各方面的因素,把区域内的学校划分为若干学区,以学区为整体进行教师配备;教师可以同时担任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校的课程,课程表由学区统一编制。 三是加强城乡师资交流协作。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全面提升少数民族聚居区师教师综合素质。因地制宜适时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城市学校和少数民族集居区学校“结对子”“一对一”定点扶持。支持少数民族集居区师资到“结对子”学校跟班进修,实地领悟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借鉴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快提升少数民族集居区师资力量水平。 四是探索建立住房保障机制。解决好住房保障问题,将解决不少年轻教师的后顾之忧,切实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部分地区探索建立相关住房保障机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设、低于市场租金限价出租、能长期稳定居住的保障性住房,为年轻教师安心扎根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工作提供稳定可靠优惠住房保障。 建议将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能力列入教师资格考试 近年来,中小学生抑郁、焦虑、自伤等心理问题引发公众关注。而学校、家庭、社会还未建立起有效的应对机制。对此,民进中央拟提交相关提案,建议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和预处置能力列入教师资格考试内容。 同时,提案建议,应加强心理门诊建设,县级医院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全覆盖,并考虑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 建立校外课后服务地图、课后服务社会资源白名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发现,“双减”之后,社会参与课后服务存在“机制困境”,社会机构与资源单位参与课后服务处于一种相对零散的状态,缺乏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和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片段化、散点式倾向,与广大家庭的连续性的整学期课后服务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落差。 洪伟建议,可以探索“学生举手,家校社应答”机制,”民政、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形成联动,建立“校外课后服务地图”“课后服务社会资源白名单”等,同时要注重对参与课后服务的社会力量进行资质审核、价值引领、质量监控,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形成校内、校外课后服务联动的良好格局。 从三个关键点加强全民美育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加强全民美育,应着眼于三个关键点:一是,加强全民美育要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底色。二是,全民美育要倡导全面性和终身性。所谓全面性,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落实。三是,全民美育要借助创新科技行之久远。 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将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纳入必修课 如今,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着我国博物馆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各类型博物馆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 “在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将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纳入必修课”这一提案是刘万鸣近两年来一直思考的重点。针对以上情况,他建议将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纳入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具体建议如下: 一、借鉴并采用目前大学广泛使用的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多媒体授课。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农村地区多媒体教具,网络和手机的普及率较高,基本能够满足以录播为主的线上博物馆公开课。二、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的设计由教育部直接牵头,联合国家级及地方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共同负责。三、围绕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一、二线城市博物馆资源丰富,中、小学可以结合线上课的内容组织博物馆参观实践;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可以采用讨论课的形式。四、课程设置建议为每周一节。课程考核方式建议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如沉浸式体验,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身临其境之感,直击心灵,记忆深刻。 将心理健康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吉林省委会主委冷向阳调研发现,造成中小学生心理和精神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专业的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心理卫生健康教育体系尚未形成,针对青少年心理诊治工作的专家队伍也亟待加强。 冷向阳认为,应从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网络、将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由政府出资建设中小学数字化心理健康辅导平台等着手补齐短板。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幼儿是未来社会巨大的人力资源,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当前我国托育服务发展状况与民众对高质量托育服务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全国人大代表蒋宇霞对此做过调研,她发现:2岁至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群众入托需求较大,多数家庭期望在公办托育机构入托,但市场供给不平衡,优质的公办机构入托名额较少,普惠机构覆盖率低,民办机构占市场主体,收费相对较高,发展良莠不齐。 蒋宇霞建议强化经费保障,支持建设普惠托育服务项目,并制定普惠托育项目建设与运营补贴、托位补助、奖补激励等政策,为发展壮大普惠托育资源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 今年,王亚平当选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过去一年来,王亚平在执行神十三载人飞行任务之外,经常参加各种科普活动,获得“最美太空教师”称号。她说,自己准备了有关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案。 关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培养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五年提交了14份提案,持续为教育发展献良策,每个提案都围绕着“教育”二字,“双一流”建设、围绕新工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青少年法治教育、托育教育、竞技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关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施大宁近日透露,他今年关注的方向是老年医学人才培养和应用型大学的专业建设。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所做的主要工作时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过去五年: 01 义务教育:★ ● 学生人均经费投入大幅增加。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 ● 坚持义务教育由国家统一实施,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 ● 持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700多万学生。保障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工资待遇。 ● 多渠道增加幼儿园供给。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实现。 02 职业教育:★ ● 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03 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45.7% 提高到 59.6%,高校招生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 ● 大幅提高经济困难高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 ● 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夯实发展的人才基础。 04 ●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学生人均经费投入大幅增加。 ●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实现。 ● 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2023年: 谈及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总理说: ●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在提到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时,报告说,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