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横店的圆明新园(夏苑)游玩出来,我们马不停蹄的又要赶往下一个景点,也就是《鸦片战争》的拍摄地广州街香港街。地接说这里是横店影视城最早的景区。车上发现横店并不大,都是围着庞大的轴在转,这么一个弹丸之地,能打造出中国的好莱坞,仿佛如同做梦。地接讲横店的原居民其实并不多,都是来此圆明星梦的流动人口,美名其曰叫“横漂”。景点之外,横店人旁无若鹜的在种菜,种庄稼,他们已经习惯了,所以蜂拥而至的人群并不能给他们传染多少兴奋。站在秦王宫最高的殿堂外,俯瞰横店的时候,那些高楼与这幽深的王宫显得多么格格不入。
节令已是暮春,阳光有些强烈,我嗅到夏天的气味。抵达广州街香港街景区的时候,迎面就看到一方照壁,上写着横店影视城从这里起步。进门,往里走几步,靠左手边就是18世纪40年代的广州三元里、九华街的街景,三元里是广州城北附近的一个小村庄,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财物、强暴妇女,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元里抗英事件。九华街是清代广州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当时这里集中有100多家店铺,都是知名商号。街上有塔,还有进财神殿,不大,有香客在虔诚的祈祷。殿外有棵发财树,树叶都被涂上金粉,在阳光照射下泛出耀眼的金光。脚下的石板路坑洼不平,街道不长,约300米,两边的房子低矮陈旧,有米店、酒店、布店、茶馆、民宅等,一时间恍若走入老广州,但不知道自己能扮演哪路角色。瘦窄的老街最显眼的房子是天下第一茶楼“天澜阁”,阁,集亭台楼榭之大全,因为有剧组在拍戏,所以不得入内。广州街和香港街景区同为横店影视城六大经典景区之一。广州街是于1996年8月为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而建;以逼真的实景建筑,艺术地再现了1840年前后的羊城旧貌。
广州街占地300多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鸦片战争前后广州的市井风貌,是现代游客观赏清代时期广州城市社会街景的“风俗画”。继续往前就是“十三夷馆”,乾隆年间,广州一口通商,外商云集。为了方便联系,广州牙行以十三家实力较强的为首,根据不同国家的风格,建成了众多的夷馆,夷馆,意思为清代称外国人在中国的馆舍,它租贷给西洋商人居住,形成了非常著名的十三夷馆区。在这里可以免费穿一套国民党军服,也可以穿上清纯的学生服装拍照。所以满街上都是军人,学生,犹如再回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那个年代。
穿过广州街就步入香港街景区,香港街占地120亩,于1998年9月建成,有点香江风韵的味道,很多年轻人在这里拍摄婚纱照。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景致也吸引了许多剧组明星来此拍摄取景。古朴的街巷点缀着“花城”,透出沧桑的铁轨上卧着老式机车,交错的河汊流入“珠江”。香港街整个布局利用荒野坡地优势设计,分布着皇后大道、香港总督府、维多利亚兵营、汇丰银行、上海公馆、和翰园等十九世纪香港中心城区的众多街景。这里30多座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欧式建筑,构成了当时香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维多利亚城”。以毕打街、遮打街、干诺道、皇后大道、皇后像广场、总督府、圣约翰教堂、颠地洋行和维多利亚兵营等30多座象征往昔殖民统治的欧化建筑,真实地再现了十九世纪香港中环维多利亚城繁华街景,纸醉灯迷。
往回走的路上有间三味堂,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间烟馆,建于道光五年,也即1825年。其建筑“应规人矩”,两进两厢高两层,天井中搭有戏台,两旁的通天楼梯直上回廊,形成“双龙出水”的格局。“三味堂”的名称,即声、色、味三味,“声”就是戏台上演的戏曲音乐,“色”就是花烟间的女色,“味”就是鸦片了。
走在仿古建筑群中,突然天空风云变幻,颇为壮观,仿佛穿越到那个惊魂年代,让我化身正义的使者吧。
作 者 简 介
汪向军,安徽省作协会员,桐城人,供职于龙眠街道办事处政协工委办公室,爱好文学,在《安徽文学》、《江淮晨报》、《安庆日报》、《合肥晚报》、《淮南日报》、《常州晚报》等发表散文近200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我踏上白帝城风雨廊桥的那一刻,三国中那些战争的硝烟,如同江面上丝丝缕缕的云雾,在我眼前沉浮飘荡。
沿着陡峭的石阶,我一步步走向历史的深处。西汉末年,占蜀为王的公孙述,因城中白鹤井里白气氤氲,如白龙腾空,便自称白帝,改紫阳城为白帝城,但好梦不长,公孙述仅仅做了12年皇帝梦,就被东汉光武帝刘秀剿灭,留下千古笑谈。185年后,刘备在夷陵战败,兵退夔门,一病不起,在白帝城的永安宫,托孤于诸葛亮,白帝城遂名闻天下。
白帝城是刘备的魂断之地,一代枭雄从此告别历史舞台。在白帝庙的托孤堂里,大型彩塑“白帝托孤”,重现了那段历史故事。刘备身着黄袍,头缠红巾,被侍女扶起,半卧于病榻,悲忧地看着一个跪望、一个跪拜的皇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右手指着诸葛亮,在交待托孤大事,诸葛亮、赵云等文臣武将,神色凝重,或垂首转身,或低头拭泪,或惶然无奈,更衬托出悲寂凄凉的氛围。
在三国英雄中,我对刘备向无好感,尤其不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个织席贩履之徒,以汉景帝之后自居,打着所谓复兴汉室的旗号,收买网络人心,哭是他的制胜法宝,如丧家之犬,被曹操、袁绍、吕布追撵得四处乱窜,从孙权手中骗取荆州,取得立足之地,又夺取同宗刘璋的成都城,自立为王,在罗贯中的笔下,却成了仁义的象征,每每看到刘备摔阿斗等假仁假义的表现,我的心里如同吃了苍蝇一样的不舒服。但成王败寇,英雄不问出处,不管我多么不喜欢,甚至讨厌刘备,刘备还是建立了蜀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席之地。
永安宫里,刘备自知大限将至,既懊悔战争的失败,更忧虑身后的社稷江山,北方的魏国,曹操已亡,继位的曹丕文武双全,东吴孙权正值盛年,知子莫若父,对于儿子阿斗的能耐,他比谁都清楚,于是,嘱托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一番话可谓语重心长,也可以说一语双关,聪明盖世、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通阴阳、三国第一智慧之王的诸葛亮,怎么能听不懂刘备的弦外之音,他在心里说,你这是把枷锁套在我的脖子上,把我架火上烤啊!不辅佐阿斗,不忠不义;把阿斗撇开,另立王朝,更是篡逆大罪,天下不容,岂是我这自幼受儒家传统教育、自比管仲乐毅之人,所能做出!于是,不管刘备的托孤之意真假与否,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诸葛亮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吞,涕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还不放心,又诏敕太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并嘱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久久地凝望着诸葛亮,想从他沧桑悲苦的脸上,猜测他当时的心里活动。诸葛亮心里苦啊!从他字字泣血的前后《出师表》,可以感受他对刘家江山的忠心耿耿,他高洁的人格与忍辱负重,赢得了千古美名。但他纵有经天纬地之才,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奈何辅佐的阿斗,朽木难雕,烂泥糊不上墙,挽救不了蜀国江河日下的命运,诸葛亮死后,刘禅投降了魏国,留下“此间乐,不思蜀”的笑谈。
明良殿供奉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彩塑,寓意明君良臣。刘备成于义气,也败于义气。想当年刘关张桃园结义,“不能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历经浴血拼搏,在诸葛亮谋划下,三分天下,终成霸业。关羽被东吴所害,张飞替兄报仇,被部下杀头,身在成都的刘备,不听劝阻,执意帅兵为两个兄弟雪恨,都说哀兵必胜,但天不助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命丧黄泉,蜀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不知九泉之下刘备与关张兄弟相见时,有无痛悔?
武侯祠、观星亭、八阵图……白帝城的每一处古迹,都与三国有关,留下了无数诗人的吟赞、喟叹。我站在观星亭上,传说诸葛亮曾在此亭上,夜观天象,预测魏蜀吴三国的天下大势。依他对关羽过于自负的性格的分析,关羽把守的荆州必然被东吴夺回,吴蜀联盟分裂是迟早的事,于是,在他入川前,为防吴军来犯,特意在白帝城北岸的一片乱石滩,按八八六十四卦之状垒石为阵,形成一座宽六十米,长一千五百米的防御阵形,似一把大锁扼住长江门户,名曰“八阵图”,夷陵之战后,刘备败退,陆逊率得胜之师西进来至此地,见前面乱石堆砌,虽有门有户,但无一人一马,遂放马闯入阵中。谁知八阵图中立时飞沙走石,杀气四起,遮天蔽日,陆逊左突右冲,无路可出,疲于奔命,后幸得高人引领出阵,犹余悸未消地惊叹“孔明真卧龙也,吾不能及!”遂惶惶领兵退去。这一段,被罗贯中描写的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但小说毕竟是虚构,历史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已无法辨析,只留下这八阵图,供后人游玩。我的耳边响起大诗人杜甫的吟哦:“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那无数的英雄豪杰、风云人物,早已随历史的风烟飘散,只留下眼前白帝庙这褐红色的围墙、孤零零的宫殿、葱郁的竹林,伴着不远处江水不息的波浪声,一日日憔悴老去……
作 者 简 介
王院华,男,河南省灵宝市人,大学学历,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星星诗刊》、《小说月刊》、《杂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金山》、《格言》、《辽河》、《解放日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发表小说、诗歌、散文50余万字。出版有散文集《如歌的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