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召开专场发布会,来自国家开发、、、、青海省农信联社的相关业务负责人,就“做好五篇大文章,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情况进行介绍。
国开行:前11月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已超7.7万亿元
国家开发首席业务官、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刘培勇介绍,截至到今年11月末,国家开发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已经超过7.7万亿元,始终发挥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作用。
不久前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对此,刘培勇表示,国家开发银行将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服务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优化资金供给,保持政策性开发性业务稳定增长,把宝贵的金融资源配置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一方面,服务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开发性金融中长期贷款优势,持续优化完善政策,积极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和国家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助力扩大内需和有效益的投资。
另一方面,做好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加大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型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积极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以落实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和共建“”专项贷款为抓手,助力高质量共建“”走深走实,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ESG风险管理需要银行业业深度合作
“银行以往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国别风险等传统风险较为熟悉,但是随着我们整个社会治理的深入,新型风险不断出现,风险识别难度加大。”信贷与投资管理部主要负责人李夺谈到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安全关系时提到。
近年来,绿色金融业务成为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以四大国有银行今年前三季度的情况为例,和的绿色信贷业务(贷款)余额已逼近4万亿元大关,分别达到3.8万亿元和3.65万亿元;的境内绿色信贷余额增幅为四大行中最快,达到45.19%;截至2022年底,绿色贷款余额就达到了3.98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绿色领域贷款增超30%,由此计算,绿色贷款余额已突破5万亿元。
李夺表示,已经将绿色金融上升至全行战略的高度来统筹推动,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治理架构,形成了董事会统一领导、管理层牵头推进、各部门分工协作、分支机构创新落地、全员共同参与的绿色金融战略推进体系。
作为当前产品和服务创新度均较高的领域,绿色金融发展的风控安全成为一项重点内容。2022年6月,原银保监会就印发了《银行业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机构建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鼓励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
李夺表示,《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印发后,工商银行通过实施绿色金融全流程管理,首融资绿色分类管理,推出同业首个投融资绿色指南,建立ESG风险智能化管控机制,加大对气候风险、生物多样性风险等新型环境风险的研究探索等措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体系。
“ESG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银行业、保险业自身的工作,也涉及到银行业与保险业的深度合作过程”,李夺指出,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客户、个人客户由于没有做相应的保险应急措施,遭受了损失,银行需要在提供金融服务中要更有效的提示或者建议客户要对未来异常风险作出提早判断。
:近三年IPO科技企业服务覆盖率达88.4%
“目前,我行服务的科技企业客户超13万户、‘小巨人’企业服务覆盖率达60%、近三年IPO科技企业的服务覆盖率达88.4%、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服务覆盖率分别为93.6%和78.1%,科技企业一般性贷款余额突破4200亿元。”公司金融总部总裁侯伟荣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首批确定了6家重点分行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已扩展至11家,2024年还将进一步扩大至20家。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位列首位。
“初创及成长期科技企业具有前期投资大、技术不确定性强、轻资产运营、无传统抵物的特征,按照传统以企业历史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为核心的评审模型,很难达到银行授信要求。”侯伟荣称。但对科技企业而言,初创和成长期恰恰是资金最紧缺的时期。
侯伟荣认为,要给予科技企业更大的授信支持,就需要建立结合科技企业特征的信用评价与风险识别体系。对此,建立了多维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创设标准化、线上化融资产品;同时,强化贷款风险控制,基于企业过往发展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拥有的核心专利的未来市场前景、政府及外部投资机构等对其评价等综合认知基础上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后,进行贷款发放。
:扫一扫、点一点,小微企业即可在线获得贷款审批、支用
“小微企业面广量大,用款短小、频急,不同企业特质不同,差异化、个性化金融需求比较突出,科技手段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党委委员、副行长罗锋认为,当下各家银行机构都在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来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提升服务效率。
目前江苏地区市场主体超过1400万户,总量是位居全国第二。作为江苏省最大法人银行,如何借助数字技术优势提升庞大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体验是一道必答题。
罗锋指出,江苏银行通过整合担保、抵押、信用等多种方式,推出全线上智慧产品“随e贷”。客户只需扫一扫、点一点,即可实现贷款在线申请、在线审批、在线支用。目前这款产品已服务小微客户14万家。同时,江苏银行还推出了“一体化”智慧服务。搭建“苏银金管家”“人才百宝箱”等数字化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覆盖“产供销、人财物”的财资管理、政策咨询等综合服务。
青海农信:用全省金融机构14%的存款投放全省七成以上涉农贷款
“我们用仅占全省金融机构14%的存款投放了全省七成以上的涉农贷款。”青海省农信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桑仁庚指出,截至目前,青海农信今年投放涉农贷款435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占全系统贷款余额比重达80.35%。
其中,“三牲活畜抵押贷”“拉面贷”“牦牛贷”等系列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了青海农牧民多元化金融需求。
桑仁庚表示,下一步,青海农信要在“拉面贷”上打造一个新系统,即通过网络和科技手段解决异地打工经营拉面馆群体的申贷问题,实现乡村产业信贷“高质量”精准投放,推动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点对点”直达和农业经营主体“面对面”对接,增强产业联农带农的带动效应,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