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坚守——中国老年体育的“科学之路”
2024-05-29 17:23:33.0 来源:新华社
作者:胡汉、于红立
一张接着一张的论文提要,贴上了会场走廊墙报背景板,足足延伸出去126米。这只是1300多篇投稿论文中被录取为墙报交流的部分。5月29日,陕西西安迎来第九届全国老年人体育科学大会(以下简称老科会)。
笔者手机里存有一张《山西日报》1988年9月23日头版版面的照片,一则《中国老年体协全国代表会议暨全国老年体育学术交流会在并闭幕》的新闻报道,在36年后的今天,让太原和西安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串联起中国老年体育熠熠生辉的“科学之路”。
做一件“开创性的事”
1988年9月19日至23日,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在山西太原举行了第一届老年体育学术交流会(老科会前身)。回望过去,在中国老年体育的发展历史上,当年的5个日夜,毫无疑问值得人们铭记在心。
《山西日报》1988年9月23日头版刊登首届老科会闭幕消息。
在那之前的4年,中国奥运首金才刚刚在洛杉矶诞生,“奥运夺金”,是20世纪80年代最热门的体育词汇。只是,在很多人的视野之外,中国老年体育组织已经悄然起航,并且从初期开始,就以超前的眼光和格局,与体育科技结下缘分。
来自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的一份资料,记录着当年发起召开老科会的历史。在1986年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第二届年会上,首任协会主席刘建章就在讲话中提到“要重视科学研究”。1987年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秘书长会议上,他再次提出“要继续做好科研工作,开好学术交流会”。时任国家体委群体司司长的朱德禄则说,在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老年体育科学研究,“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是为老年人造福,也是为后人造福。”
首届全国老年体育学术交流会,征集论文170余篇,评出大会发言14篇,书面交流30篇。
历届老体协领导,为老年体育科技发展倾注了心血,做出了贡献;历届“老科会”的研究成果,在推动老年体育科学研究、引领老年人科学健身,服务决策参考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2024年“迎新年贺新春”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健身精品项目展示活动上的腰鼓表演。新华社记者 郑昕 摄
中国老体协原常务副主席盛志国,谈到2015年第八届老科会时说,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老年人体育工作调研,为两年后召开的第八届老科会确定主题做出指引。围绕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第八届老科会的主题确定为“全民健身战略与老年体育”。这次老科会的召开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为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提供了素材基础和政策依据。
如今,以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等为代表的体育企业,依托科技赋能,针对老年人健身需求开发提供更加科学、高效、时尚的老年人体育科技产品和服务。
把“开创性的事”做得更好
1988年太原、1992年成都、1996年武汉……36年来,老科会走过了中国9个省(自治区),在中国老年人体育发展领域,播撒科学的种子,在自身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为老年人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原副主席林淑英,参与了第六、第七和第八届老科会筹办。她说,每届老科会在确定主题的时候,都会紧扣时代脉搏,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方向和老年人体育的实际需求。比如2007年第六届老科会,主要议题就定位于“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以及发挥老年体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作为参与三届老科会筹办的“资深人士”,林淑英用了好几个“越来越”表达了她的感受。“各级部门和协会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论文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课题越来越广,参与面越来越大。”
时光流逝,36年后的今天,老科会来到了西安。
第九届老科会主题展板。
谈及历史和当下,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雷军说,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到今天,科技赋能是面向未来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举办好第九届老科会是尊重科学理念的最好传承,创新发展,更是向前辈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
第九届老科会主题,定位于“健康老龄化——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老年人体育高质量发展”,最终征集论文1378篇,录取504篇。在传统研究方向和课题的基础上,本届老科会论文在“前瞻性”和“实用性”方面的突破十分明显。研究理论对话国际前沿、研究方向聚焦本土实践,一大批高质量论文集中论述“老年体育与数字科技”“老年体育与康养服务”“老年体育与心理健康”“老年体育与乡村振兴”等方面,前沿科技在老年人体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充分体现。
参会人员在第九届老科会上体验适老化健身设施。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5月28日,组委会向外界介绍了本届老科会的基本情况,其中一个信息引人关注:论文作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这一数字充分表明,中青年群体,已经逐步成为老年体育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正是我国老年体育科技事业发展最生动的写照。(胡汉、于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