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是我们持续跟进的话题,定期整理一些小心得小故事分享给大家,攒钱意识也会慢慢建立。像我在「丧病攒钱小组」待久了,一些不好的消费习惯真的收敛了很多。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副业女王——丫头詹子晴。她是前黑涩会美眉成员,如今也是手握事业女强人剧本,经营超十个品牌疯狂吸金,在新赛道上可谓风生水起。
丫头的人生剧本非常励志:出身低,靠自己的努力翻盘,做女强人,艺人身份也没放弃。她头脑一直清醒,23岁靠攒钱买下第一套房,后面果断投资做生意继续扩大赚钱渠道,这个行动力我挺服气的。做艺人能有这样的省钱意识不简单,能十年如一日约束自己更不简单。
*她最近的动态是在IG上大秀辣照,看起来新婚后状态很好(上个月好像经历了手术小插曲,在康复当中)
丫头的省钱观和理财思维很值得我们普通人学习,经济效益不如从前,大家赚钱压力也随之变大,保持对金钱的敏感度,真的非常重要。
#5年攒出一套房,精打细算成为生活习惯#
丫头的省钱观很好:攒钱不是要你过苦日子。省,更多的是合理规划吃穿用度,优化当前的消费结构。省钱这件事,照着实践一段时间真的会傻眼的程度:原来我以前浪费这么多?
不得不说很多港台艺人都有节俭持家的意识,像我们此前写过蔡少芬、关咏荷,都是精打细算的好手,出街与素人无异。
丫头自己是综艺咖,她本人就是省钱综艺里的活素材,靠开源节流,她从18岁到23岁,5年攒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先给妈妈和弟弟买房,2年后又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攒钱需要强有力的目标感,比如丫头当年和母亲弟弟挤在环境极差的两室一厅,弟弟还要跟母亲同住,所以她立志赚钱让家人搬进新房。
18岁的时候,有媒体问她的兴趣是什么,她说是赚钱,相当耿直。
我觉得攒钱,有一个信念支撑很重要,目标尽量大一些,像我有个朋友刚毕业工作就有存钱买房的意识,几年后真的攒到了二线城市的购房首付。
确定目标,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落地执行:开源节流。
丫头分享的「开源」方式是理财+做副业。理财不是盲目买买买,而是根据财务状况做合理的投资分配。像丫头最早是在前辈的推荐下买了四支基金,并且一开始买入并不多,没钱的时候只买一支,发现效益不错,她会跟朋友借钱买,确实需要一点魄力。
当然,当年她也是赶上了好时机,现在有政策原因,银行理财年化率都在下降,做理财不如以前划算。但我们可以在「有知识储备,有实操储备」前提下做适合自己的理财,选择正规平台,不盲目跟风很重要。
丫头当年做理财,也是建立在知识储备之上的,分享起来头头是道。她通过买定期定额的基金来制约自己的消费支出,她当时买入的四支基金都是长线持有,至少2~5年,她自己私下做过不少功课,比如长期持有才不会一直买在高点,并且平均分摊在不同的基金上,风险也没有那么大,她手里的四支基金都是赚钱的。这些基础的理财原则,我们琢磨起来也不难。
她还会购买外币来赚汇率差价,但买外币的弊端是需要操心更多,时不时得关注涨跌情况,股票也是,不适合作为年轻人的理财入门款。理财需要稳打稳扎,现阶段现金流为王,除非我们自己对市场很有信心,不然入坑基金股票还是要小心谨慎,必须仔细评估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当她有了一定的积蓄后,便开始琢磨副业。丫头的执行力很强,马上找到合伙人一起开酒馆,后面积累了运营/行销经验,再开第一家奶茶店,不慌不忙等成熟后再扩张。
她的投资原则很适合大家参考:创业不能孤注一掷,投进去的钱不能是「你想去死」的金额,心甘情愿投资,放平心态也许结果更好。
另外一点很重要,她做的是自己能把控的领域。包括现在很多年轻人准备内容创业,想好自己能持续输出什么特别重要,而不是盲目入场。
如今实体经济不好做,大家选择副业的时候思路要更开阔一些,一定要考虑盘算清楚再开始。
当下没有条件和资本创业,那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价值转化,技术投资比较稳妥。比如会做设计会写文案做策划,或者有其他特长,可以考虑在不影响主业的情况下接私活儿。像《欢乐颂3》余初晖就用业余时间做培训机构舞蹈老师挣外快。
与「开源」同步进行的是「节流」。
丫头每个月会严格控制生活开销,她的存钱秘诀不错,先把每个月的收入存一部分定额,剩下的才会用来吃饭。这个顺序挺重要,如果想着先支出后结余,那月末结余的可能性很小。
我自己是一个在买东西方面很容易冲动做决定的人,看了她的分享后我也决定每个月设置好金额,前半程超支了,那后半程就活该吃苦,我真发现对自己狠才能存到钱。
控制开销才能节制欲望,丫头对抗物欲的办法是少上网,不要浏览新品上市的信息,去线下购物也是在计划内买单,拒绝被导购洗脑。
第二个是省电费和燃油支出,她在月初就定下当月电费额度,其他人听说她只花1000块大呼不可能,但实际上也做到了。独自在家绝不开冷气、在外面把电充满再回家、发现公共区域用电比她家里用电还多,她为了均摊少一些,自愿做「关灯达人」。
规定每月加油不超过三次,超额后骑共享单车回家。
丫头是很能吃苦的艺人,她接了通告,录影结束后看到片场有剩下的盒饭会打包带走,这些盒饭够吃两三天,时间久了,收集工作便当成了她的乐趣。其实能够合理利用剧组的物资也是一种自律,能屈能伸的艺人,一般意志品质都很好。
像这种吃过苦的人,即便有一天成为有钱人,对待钱的心态也很难改变。
我们说有钱人越有钱越节省,是有道理的,如今丫头生活富裕起来,也还是不敢挥霍,一方面她觉得省钱已经成为习惯,另外她虽然吃过苦,但不会暴发户式地通过消费来弥补心理缺失。她的财富积累也是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不是骤然增加,所以她深知其中的不易。
*曾之乔做的对话节目《聊姐,了解》
她这么多年省钱理财,也帮她慢慢养成了生意人思维,脑子里就装了算盘,时刻要算账,算收支平衡。
省钱理财,也是一种自我管理。善于理财的人往往对生活的把控感也很强,毕竟把日子经营好确实是需要智慧的。
#自我经营的智慧,也帮她打开事业局面#
丫头算是靠省钱「熬」出了自己的事业。回看她从早年走红到迅速陨落再到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好像每一步都不算白走。
她成长在单亲家庭,从小家庭贫苦,母亲一人拉扯她和弟弟长大,所以她读书的时候就有赚钱的意识,十七八岁就开始补贴家里,承担起做大姐的责任。弟弟是家族里为数不多的男孩,从小备受长辈们的关注,她的存在感很低,当她买完第一套房送给母亲和弟弟住,对方一句「谢咯」她都能开心很久。这种故事放在今天的影视剧里,估计弹幕里的刀都要收不住了。
很多经历过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可能会建立起自我保护机制,比如不太好惹的个性,又或者从其他方面表现出创伤。所以我很佩服丫头的一点是,她心态一直很稳定,属于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后,越来越能包容早年的那些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她经常会在节目里用轻松的语气调侃,母亲是传统女性,认为女儿迟早会嫁人,所以更疼爱弟弟,她倒是也没有觉得特别委屈,反而更努力证明自己,没有表现得苦大仇深。
她觉得小时候大家都很苦,所以成年以后抱怨很少,感恩更多。
另外我觉得,丫头深知从存钱到赚钱需要心胸开阔,不能盯着蝇头小利,更不能计较得失。既然要把生意做大,就不能有「苦瓜体质」,把眼光看远一点非常重要,所谓「和气方能生财」。
所以她成功之后对员工对家人对生意伙伴都非常nice。她早年抠抠搜搜是对自己狠,那是积累原始资本的阶段,如今生意做大了,她的生意人格局也舒展开了。
我在想,原生家庭困难,让她从小对金钱保持敏感,对钱向来缺少安全感。早早就进入社会开拓各种赚钱渠道,她又懂守财,所以比其他同等条件下的人更快积累财富。这是家庭条件和责任感带给她的动力。同时,她事业成功倒也反哺了她的好心态,明明吃过很多苦,但扛过来了就一笔带过。
事业局面打开,也许让她视野都打开了,经历了苦尽甘来,所以更懂得怎么珍惜机会、珍惜家人。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她懂得对自己好、独立出来过好自己的人生也不赖。
丫头的头脑一直都很清楚,穷,是她闯荡的原动力,但同时她自己本身也是天生做生意的材料,懂得抓住机会,看得清形势,行动力又极强。
她早早认识到:成功的标准不是单一的,从艺人转商人,不是一种退场。而是看到自己和市场的局限性之后,做出的决定。其实这也是我们普通人值得学习的:对自己负责。
她做艺人带着观察视角,每个周期都会审视自己。她说艺人竞争大,大家一起抢一个角色、一个通告,她也没有厉害到人家非她不可,认识到这一点后她迅速做决定,通过做生意来开辟备选出路。而且她不是浅做一下,而是亲力亲为,扎根进去。
艺人转商业赛道通常会失败,这话虽绝对却也有一定道理。
很多艺人吧,多条赛道一起抓,精力有限很难面面俱到,大多就是自己挂个名,什么都不用太懂就往前冲。再一个就是对自己认知有误,选不适合的但看似能赚钱的领域,最后都是亏。艺人有自我认识蛮重要的,早年任泉下决心弃影从商,如今看来确实是明智之举,这也是一种对自己有规划后的选择。
丫头选择的赛道是自己喜欢且熟悉的业务,且能够把想法落地,不是纯纯做商业版图扩张,或者疯狂投钱。
做生意人就要有原则,她在采访中说,酒馆一开始有很多圈内人来捧场,慢慢带动素人消费,但即便是朋友过来,也是公事公办,绝不免单或打折;手下员工逐渐变多,有人做得不好她也有话直说。
自己创业,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我想也正是因为她很早就有这方面意识,积累了不少经验,后面她自己做老板做管理才更轻松高效,守住底线,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精打细算的好处,就是能帮她掌控事业盘面,这本来也是做生意的必备美德。
丫头有生意人的灵巧,可能现实里很多老板都做不到这个程度。她提到自己不会开独资店或者企业,一定要找合拍的人一起参与,这样可以听取多方意见。说明她有做老板的格局,不介意大家一起生财。
生活中和这样的人做合作伙伴其实很有福气,怎么散财如何惜财,他们心中有数;
由于时刻都保持危机意识,他们早早考虑好了最坏的后果,太冒险的选择他们不太会做,像丫头就很理智,她觉得市场变化太快了,现在成功不代表以后成功,所以这种危机感驱使她变得更好;
更重要的是懂得见好就收,这已经是克服了最难攻克的人性弊端。
满打满算,丫头才34岁,就已经把事业做出了几个小高峰,这和她肯沉下心来有关。她手底下有几百号员工,出于责任感,她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强。
她把经营生活的智慧放到做生意中,某种程度上也帮助她打开了事业盘面,如今盘子越做越大,她也没有松懈或膨胀,还是走稳扎稳打的路线。
理财专家卢燕俐说过,懂得理财和省钱的人,往往内心很富足。内心富足了,对自己的把控力其实也会更大。
能够让一个人在风风光光的时候保持分寸,不会得意忘形;在失意的时候也有咬牙重启的勇气,可以平和地面对人生中的高山与低谷。
黑涩会女团,如今连文艺复兴和回忆杀话题里都很少提及,丫头算是那个最不被看好,但偏偏另辟蹊径,活出了大女主姿态的一位,自己多金,婚姻也不差。即便不跟同行对比,放在商业圈里看,她也常常以【最强女老板】出现在媒体话术里。有关她的新闻下评论,大多在感叹人不可貌相,娃娃音甜美风的她竟有如此经济头脑,哪里是什么傻白甜?看起来她在每一个人生关键节点都非常敢于出手。
能吃苦、会吃苦、目标感强,又因为不好的出身甘愿从低处做起稳打稳扎的人,到哪都能成功。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大家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但是如今想要存点钱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都是要靠平时省吃俭用,降低生活质量才能存下一点点小钱,所以很多人对于这点存款都是极为重视的,宁愿选择收益率最低的银行定期存款也不愿意拿去购买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
而很多“暴发户”的想法跟普通人都是一样的,虽然短时间内获得了巨额财富,但是苦于没有更好更安全的投资渠道,所以也基本会将钱存银行定期,来保证存款的安全性。比如宁波某男子,家里拆迁获得了410万的补偿款,为了本金的安全性,他特意选择了实力最强的工商银行,把钱存了“定期”,但是一年后他却只拿到了18万的利息,410万的本金却取不出来了。
而该储户在取不来钱后,跟银行交涉无果后,找到了记者帮忙,最终才发现这我们知道这410万并不是存了银行定期,而是被买了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刚好这款理财产品又给自动续约了,而我们都知道很多理财产品都属于是封闭式的,就是存进去了,在没到期的情况下,即便你不想要利息也是取不出来的,所以才导致发生这种事。
如果说理财产品是客户自愿购买的,不清楚理财产品的特性,取不出来并没有问题,但很多时候购买理财产品并非储户的本意,而在这起事件中,该储户并不清楚自己购买的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这还是记者看到储户所谓的“存款凭证”才发现购买的理财产品。
其实存款变理财产品,这种现象在银行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很多银行都会给客户经理下发一定的任务量,而理财经理为了完成业绩就会使用“忽悠”的方式来让储户购买理财产品,根本就不会把理财产品的特点给储户讲清楚明白,才会导致发生这种事。
而除了理财产品之外,银行最常见的就是存款变保险产品,这个可以说比理财产品还坑,毕竟正常的理财产品都是一年期的,而且只要不购买R3以上级别的高风险产品,正常情况下本息都能得到兑付的,但银保产品则不一样了,很多银保产品都是5年起的,虽然中间可以提前支取,但一旦客户选择提前支取本金,那么不仅一分钱利息没有,还要扣除很大一部分本金,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那储户要怎么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就是不要对银行工作人员过于信任,一些重要的个人信息不要透露给对方,比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密码等,在没有理财需求的情况下,不要听他们的忽悠,存钱直接到柜台就可以了;其次就是存完钱之后,我们要检查一下我们拿到手的是存款凭证,而不是理财合同或者保险合同,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存款凭证只是一张小小的纸张,而理财合同和保险合同则是厚厚的好几页纸。
一旦碰到这种被忽悠的情况,也要及时的向银保监会等相关部门进行举报,这样才能防止更多的人被骗,成为受害者。只要银行没有提供这是在储户知情的情况下购买的证据,那么只要向这些部门反映,一般都是有点用的。
很多人一有钱就喜欢存起来,然后存着存着,就会发现养成了一种习惯,有钱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去买东西,而是存着,那么存钱有瘾吗?存钱后怎么理财?人人理财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存钱有瘾吗?
存钱是存在一种上瘾的情况,但是是分人的,有的人不会,有的人就会,因为有的人一有钱就喜欢存着,存在就会有安全感,总觉得现在虽然花不上,留着以后花,或者是现在省着花,以备未来有什么不时之需。
存着存着就上瘾了,一有钱想的不是去消费买东西,在生活中是能省则省,就喜欢存着的感觉,其实存钱也是不错的,只是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而已。
存钱后怎么理财?
存钱一般很多人都是存在银行的,但是要知道银行的活期存款利息并不高,如果资金比较少,基本上是看不到什么变动,定期存款基本上收益也不会特别高,所以理财就有一定的必要了。
理财除了是要考虑到收益外,其风险性也是不能忘记掉的,在理财的时候可以选择银行理财的谨慎型产品(R1)、稳健型产品(R2)理财产品,这类理财的特点就是风险小、收益稳健,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损失的情况。
大家可以查看过往的收益,尽量选择过往收益比较好的理财,虽然过往的收益并不代表未来,但还是会有一定的参考性,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