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迪滴新能源汽车租赁(迪滴新能源汽车租赁)

作者?|?凌敏

来源?|?汽车大观

以后,大家坐网约车又多了一种选择。?

近日,在工信部发布的第33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一款名为?比亚迪D1纯电动轿车,此次工信部产品公告中的D1正是滴滴两年前宣布的将与主机厂合作生产的定制化车型“D1”。

D1作为定制化汽车,它的尺寸、续航比起一般的汽车可能会适合运营,每公里花费变少,用车过程中的运维成本降低。

滴滴和比亚迪已经不是第一回合作。?

2015年,滴滴曾与比亚迪还合作成立了深圳市迪滴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迪滴”),比亚迪持股40%,滴滴持股60%。深圳迪滴业务包含新能源电动出租车企业投资,汽车销售及相关售后服务,汽车零部件销售,汽车租赁及运营,城市出租车经营等。?

该公司成立三年来一直未实现盈利。在2019年比亚迪曾回复深交所2018年年报问询函时,曾披露过深圳迪滴近三年的主要财务数据。

数据显示,深圳迪滴2016年与2017年营收分别为1.28亿元和1.83亿元,2018年,其营收增长至9.39亿元。但其三年均为亏损状态,且逐年增加,2018年亏损额为3500万元。

2018年4月,滴滴曾联合包括比亚迪在内的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成立“洪流联盟”,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在当天,滴滴还表示自己未来会开放生态,不会自己造车,而是去会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在2019年年底,比亚迪董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积极拓展网约车市场,并加强与滴滴的合作。?对于已加入滴滴的网约车来说,D1进入市场,滴滴是把它作为主推车型,有些优待,还是和其他车辆一视同仁,接单接客一碗水端平,这依然会影响到司机的收入。

对于滴滴这种没有主机厂背景的出行公司而言,可获得更多的车源支持。而对于比亚迪而言,则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比亚迪既可借助滴滴的订单实现更多的增量。?

对于两者来说,这是各取所需的关系,但也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在大家都在布局网约车市场的背景下,未来会有多大的市场,两者的数据等如何分配?也是行业后续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现在各地都在做分时租赁试点。杭州的试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曾经问过当地司机,一年交几万块钱押金,随便开,固定地点还车。这种模式我感觉还是有点贵了。

现在北京合肥也在做分时租赁,配合手机软件记录时间。按照分钟收费,押金几千块钱。这个感觉有市场潜力。具体实施起来效果如何还不知道。如果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绝对是有需求的,就是布置站点是个麻烦事。据说互联网大佬已经在布局这个领域。

电动车成本高,头几年肯定是亏的,而且投资巨大。需要有金融模式创新,以后是一片蓝海。

从这个问题字面上看,未来前景一片光明;但从实际情况分析看,道路坎坷。但是有人会做吗?有,有人会退出吗?肯定也有。

新能源汽车由于是纯电动,在城市碳零排放,慢慢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和支持,其中也包括一部分投资人。

毕竟共享汽车是新兴事物,资本从来都是逐利的,倡导绿色出行,响应党的号召只是冠冕堂皇的话,能看到回头钱才是真真切切的实在。

先说前景,在理想的状况下(用户素质高,车辆运营好,停车容易不收费),汽车共享绝对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迭代,人们的活动半径在日益增加,出行成了硬无数。有随时开的租赁车当然再好不过了。

而且后期无人驾驶技术发达起来以后,基本不需要人去驾车了。给车发送个目的地指令,其他就不用管了,你在车里可以睡大觉,可以看挡风玻璃做成的大屏幕里的视频,未来的挡风玻璃可以成为又一个流量入口,不信走着瞧。你说这样爽不爽?

但一盆冷水泼过来了,现实不是这样的!对!确实不是这样的,现实是很残酷的!

首先是技术问题,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租赁都是走的低端车,这样运营成本低。此外电池电机电控方面技术也是不大成熟,有时电动汽车在路上抛锚也是有的是。民众现在大多对目前的产品不信任,持怀疑态度。确实是要持怀疑态度的,因为有些企业确实是奔着钱,奔着补贴去的,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好不好还得另说。

此外是城市停车问题,许多城市现在是人满为患,车自然已是爆满,停车位紧张,更别说某些企业要投放几千辆车的噱头,光交停车费就得把你企业整倒闭了。运营成本太高,也是目前许多运营企业的痛点。

最后是充电问题,目前许多城市的充电设施还是达不到运营需求的,没有充电站,电动车就是一堆破铜烂铁。而且大城市目前寸土寸金,充电桩运营企业也是很心痛,明明有产品和技术,但是人家场地方就是不愿意让你建设充电站。

综上,问题本身没有问题,但到实际情况确实一大堆问题。

能者上,弱者下,吃螃蟹的人并不一定就是飞蛾,也可能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