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近年,许多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等等。

而这一切也让有关专家忧心不已,杨叔子院士曾经提出:“智商越高,情商出现问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分析其诱因,以便对症下药,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分析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从历史文化方面。受中国悠久的文化和封建历史影响,使中国人在骨子里有一种含蓄和矜持,形成了内向的民族性格。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心理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造就了西方人张扬个性,提倡人权的特点。然而,进入新纪元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世界性的高度同步,中西方文化在新一代骄子们的思想中汇流。格格不入,甚至相互对立的文化特点,使大学生在人格与道德方面倍受冲击,而脆弱的心理防线也随之崩塌。使许多人产生了浮躁的心理,无所适从,有的人由于某些心理压力,产生了心理疾病也不懂得去就医,甚至不敢去就医。

2.从学校环境方面。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高中的学校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的成绩问题,只重视升学率。而将学生的生活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品德的教育等问题放在次要位置,有许多中学根本就没有将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培养,品德教育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这种高中教育的现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当受到过这种中等教育的学生升入大学后,角色、地位及学习和生活环境与高中时期有着极大的改变。必然对大学生活产生极大的不适应;而中学生中又有许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其家庭是贫是富,都是家庭的中心和宠儿,由于聪明、学习好,受到老师及亲友的过多关注。进入大学后,当这一切不复存在时,就会产生失落感,原本脆弱的心灵会变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渴望友谊、爱情,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又不善于和人沟通、交往,不会主动地去理解他人。他们也必然会对大学的生活感到很不适应。第一,大学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独立的处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但据调查,有相当多的学生以前在家里没有洗过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第二,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条件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他一些因素,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部分成绩优秀而其他方面较差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第三,现在的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若几门功课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降级甚至遭遇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学中主要是靠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进行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很不一样。使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不知怎样进行学习,而感到茫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情绪低落、失去自信、心理失衡、导致心理异常。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3.从家庭方面。家庭是始终伴随人类从婴儿,少儿一直到成人时代的重要外在因素。众所周知,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以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父母和睦的家庭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开朗,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孩子的脾气也趋向于暴躁。而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和自卑是其共通特点。很多大学生家庭的不幸福,会使他的心理产生阴影,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逐渐显露甚至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同时,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过于依靠父母,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主要问题。

根据上面所述情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

1.从历史文化方面,转变思想,老师应耐心地引导学生对外来文化仔细筛选,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让两种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中融会贯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即将产生的,或者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对待有心理疾患的人,社会和学校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

2.学校教育方面,第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充实高校课余生活,探索不同路径的教育模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加强心理的教育,打破模式化和形式化的束缚,走到学生当中去,走进学生生活中去,把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给学生们更多的心理关怀。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普及和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知识,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第二,辅导员在加强心理教育这个工程上,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大多数同学们的心目中辅导员是他们最可信赖的人,辅导员是他们心灵中的依靠,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辅导员。所以,辅导员来做学生们的心里教育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辅导员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和心里素质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因此,辅导员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贴近同学、了解同学,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早发现,及时疏导,及时解决,是解决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论文摘要]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中职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心态不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而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习惯的培养,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中职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上不了高中才读中职的,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弱势群体,他们当中学习差、品德差、行为差的不在少数。将这一群体成功转变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笔者在对某中等职业学校的72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及观察了解基础上,分析了他们的学习心理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一)缺乏学习动机,不愿学

学习动机是唤起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此种学习活动加以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一种内在历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调查表明,有63.41%的学生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而且有54.74%的学生忽略老师授课过程中所提出的具体教学要求或教学目标,学习没有目标,就会失去动力。此外,不少中职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认为学了没有用,结果学习缺乏动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愿意学习。

(二)缺乏学习兴趣,不好学

调查显示,65%的学生不喜欢本专业二门以上不想学的课程,90%左右的学生有讨厌理论课程的倾向,不管是专业理论课还是公共理论课。中职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因学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失去学习兴趣。进入中职后,各专业都有系列的专业课,专业课中抽象的理论多,能力要求高,部分学生由于原来基础差,开始时没有足够的重视,学习跟不上进度了,学习中的问题也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也越来越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其次,因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差,不适应课程难度失去兴趣。一些专业理论课的课程难度比较大,不容易理解,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学生缺乏,加之在学习中见效慢,时间长,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再次,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在报读时不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该专业,结果不喜欢所学专业,从而失去兴趣。

(三)缺乏积极学习情感,不乐学

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种种情感称为学习情感。不少中职生对学习不热情,缺乏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调查表明,64.37%的学生常有学习焦虑紧张,怕测试考核,情绪惶恐多思、抑郁沉闷等不良学习情绪体验;52.65%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情绪紧张,常担心被教师喊到回答问题。此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如有的教师上课习惯于“注入式”、“满堂灌”,使许多学生雾里看花,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影响学习效果。长时间消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不乐意学习。

(四)缺乏学习意志,不勤学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表现在学习活动中的种种意志就是学习意志。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近70%的学生缺乏恒心,学习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就退缩,屈服于面临的困难,以致学习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总体来说,由于意志力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是失败多于成功,造成恶性循环,越学不好越没毅力去学,对某些知识的学习不能坚持到底,结果学习效果不佳。

(五)缺乏良好的学习性格,不善学

性格是人对现实性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并对之发生影响的性格称为学习性格。在这方面,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据调查,当问到“你是否善于质疑或多发问”时,有54.57%作了否定回答,遇见问题不问,不懂装懂,不求甚解,无学习责任,把学习当成休闲;62.08没有良好的自学习惯,表现为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结;65.34%的学生不善于安排和调整学习时间,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68.83%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74.71的学生不关注老师平时授课时强化的内容与例释,课内不做笔记,或根木不知如何听课;有62.23%的学生不会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等等。这些说明他们学不得法,不善于学习。

二、中职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严重阻碍了其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影响其就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如何帮助他们超越学习心理障碍,促进健康学习心理形成呢?

(一)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一是帮助学生确立个人目标,并将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确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就可以避免无目的、无方向的生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比如: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时可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目标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确定个人目标的意义,然后以班集体或小组活动的形式确定学生的个人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达到个人目标的途径,将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二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激发学生动机中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但教师应担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掘学生潜能的责任。教师首先应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需要与目标,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设置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教育目标和活动,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掌握自己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注重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创设,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个人的成绩、个人的独特方法和能力上,而不要强调与别人进行比较,应突出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的价值,而不要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再次,教师要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新理念。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即使有点滴进步也要自我奖励,这样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最后,帮助中职生实现角色转换。初中阶段,在有些师生的眼里,他们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的角色,影响着他们的自尊、自信,对课堂学习反感、敌对。进入中职学校后,让他们改变过去的处于不利地位的角色,如担任班团干,学生会干部等,让他们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等实现积极改变。

(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在传授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时,教师要用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变为津津有味的学习。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注意深浅得当。要求学校在抓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三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要尽量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产生学习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此外,培养学习兴趣,要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学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才能与爱好的机会,激活他们的成功欲望。

(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不少中职生当中,有的学生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教师、同学寻求答案。教师要帮助他们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学校里的学习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还要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使之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四)帮助他们排除消极情绪影响

中职生对学习有某些情绪或情感问题,这些情绪、情感问题往往是由于学习而产生,再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阻碍学习,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手段设法克服学生的焦虑与恐惧情绪,还要有效帮助他们减少逃避或回避心理,尽量防止和消除对抗或抑郁情绪的产生。

(五)塑造他们的良好个性

在塑造良好个性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长辈要特别注意关心、鼓励他们,要善于发现中职生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们有成就感。二是增强意志品质。要鼓励他们积极地迎接困难,鼓起克服障碍的勇气,懂得怎样去排除障碍,征服挫折。要经常为他们创造问题情境,不断克服困难,以培养其意志品质。三是提高适应能力。不少中职生在个性及性格上有问题,如内向、孤僻,行为幼稚、不成熟,不愿意与同伴和教师接触、交往,在学校活动中退缩等,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与学习,学习效果差。教师要帮助他们积极、主动、愉快地适应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鼓励他们与同学交往,为他们提供独立办事的机会,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温暖等。四是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服务精神。“中职生就业难”是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要消除这种悲观消极的心理,就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工作,及时向学生公布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导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鼓励学生树立敢于竞争、勇于拼搏的雄心。

当然,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并非只有上述的表现,其解决对策也有其多样性,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他们正确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坚信,只要立足实际,齐抓共管,就一定能够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心理调适;人格

Abstract:Universitystudentsassumehighexpectationsofthesocietyandtheirparentsandtheythemselvesareeagertobesuccessfulaswell.Meanwhile,thesocietyproposesstrictrequirementsforthem.Allthesefactorsmakeuniversitystudentsconfrontedwithmuchpsychologicalpressure,andasaresultharbormuchpsychologicalconfusion.Thispaper,afteranalyzingthepsychologicalproblemsofuniversitystudentsinemployment,putsforwardapproachestoadjustingthepsychologicalobstaclesinemployment,whichisofgreatsignificanceintheoveralldevelopmentofthepersonalitiesofuniversitystudentsandtheiremployment.

Keywords:universitystudent;employment;psychologicalobstacle;psychologicaladjustment;personality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而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已达600多万。这些数字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

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

3.从众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二)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

1.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1]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必然是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顺利就业。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2]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3.自卑与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基础教育的目标往往锁定在升学率。为了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削弱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课程,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普遍的独生子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主动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3]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三)增强就业能力

1.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4]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用于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大学生就业就不再困难。

参考文献:

[1]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2]康文.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3-535.

依据整群抽样原则,选取某师8个团场及师直属中学为项目点,再从每个项目点抽取初中、高中和职业高中各1所,共调查学校11所。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形式,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各团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专业人员在当地被调查学校的密切配合下,利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集体填写问卷,调查结束后问卷当场收回。统计学分析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数据,采用双录入方法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数据性质,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检验水准α=0.05。质量控制调查员调查前由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统一培训,明确调查目的、意义,统一调查方法和指导语。调查时在当地被调查学校的密切配合下,利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集体无署名自填问卷,并保证调查现场无老师。

2结果

2.1某师中学生各分量表心理症状检出情况

根据量表计分标准,以总均分和各分量表因子分≥2.00为存在心理问题,则某师中学生心理状况良好率为41.85%,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8.15%。其中轻度心理问题者为33.98%,中度心理问题者为14.28%,偏重度心理问题者为5.50%,严重心理问题者为4.39%(偏重和严重合为重度)。评分总均分1.97<2.00,总体心理状况良好。10种心理问题中,“学习压力感”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综合评分上依次为学习压力感、强迫症、情绪不稳定、焦虑等四种心理问题。10个分量表心理症状检出情况见表1。

2.2男女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某师中学生不同程度心理问题检出情况在强迫症(χ2=17.62)、偏执(χ2=11.14)、敌对(χ2=12.83)、人际关系紧张(χ2=10.30)、抑郁(χ2=30.24)、焦虑(χ2=28.76)、学习压力感(χ2=18.53)、适应不良(χ2=12.86)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情绪不稳定(χ2=8.68)、心理不平衡(χ2=6.92)男女中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据表中的评分有强迫症、焦虑、情绪不稳定女生大于男生,学习压力感男生大于女生,见表2。

2.3各学段中学生不同程度心理症状检出情况

某师初中、高中、职业技术高中学生的心理症状在强迫症(χ2=13.29)、偏执(χ2=40.10)、敌对(χ2=24.71)、人际关系紧张(χ2=58.02)、抑郁(χ2=50.40)、焦虑(χ2=71.48)、学习压力感(χ2=74.94)、适应不良(χ2=103.76)、情绪不稳定(χ2=56.90)、心理不平衡(χ2=27.19)3个不同学段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覆盖了10个分量表因子的全部内容。综合评分中大于2.00分量表因子的排序,初中依次为学习压力感、强迫症状、情绪不稳定;职业技术高中学生依次为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强迫症状、情绪不稳定、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高中学生依次为学习压力感、情绪不稳定、焦虑、适应不良、强迫症、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症、偏执。3个群体都是学习压力感评分最高,见表3。

2.4初中生各学段心理症状检出情况

某师初中学生不同程度心理症状检出率在强迫症上3个年级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59,P>0.05);而在偏执(χ2=17.71)、敌对(χ2=19.42)、人际关系紧张(χ2=28.06)、抑郁(χ2=29.84)、焦虑(χ2=58.88)、学习压力感(χ2=56.30)、适应不良(χ2=41.06)、情绪不稳定(χ2=43.19)、心理不平衡(χ2=15.35)3个年级学生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中3个年级10个项目的综合评分上都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见表4。

2.5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症状检出情况

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中学生不同程度心理症状检出率在强迫症(χ2=29.35)、偏执(χ2=54.45)、敌对(χ2=31.04)、人际关系紧张(χ2=12.69)、心理不平衡(χ2=34.91)3个民族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抑郁(χ2=5.48)、焦虑(χ2=8.05)、学习压力感(χ2=9.51)、适应不良(χ2=8.16)、情绪不稳定(χ2=9.66)3个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3讨论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阴影、预防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而心理障碍则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身心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生活感到极度不适应。人的一生中会有多次的生活环境的变迁,每次环境的改变都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人的适应能力与自身的生活能力有关,并受到性格和智慧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当代的在校大学生中,不适应问题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大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和一群陌生的同龄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会发生强烈震荡。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新一代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眼中的特宝儿,在学校是老师眼中的天之骄子,他们在生活上对父母有种很强的依赖感,在心理上又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这也是导致他们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大学生的其他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一开始适应问题没解决好而引起的,这应该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够重视。

2.人际交往障碍。从人的本质上来看,人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要想在社会上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离开父母、离开家来到一个陌生的集体当中,更始要学习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大学是通向社会的桥梁,当代的大学生一方面希望不断扩大交往范围,通过交往获得信息,达成互相理解,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交往条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应所面临的交往情景。他们既要和人交往,但又不善于交往,因此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同时,在与他人相处时,如果与周围人关系融洽,心情就会舒畅,关系冷淡或紧张,就会心烦意乱。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多方面的,如果处理不好,心理上就会产生孤独,情绪上自然低沉压抑。从品质道德方面讲,自私、蛮横、孤傲、猜忌、心胸狭窄的人在集体环境中不受人欢迎。同时,从小在封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容易发生交往问题,怕和人打招呼,怕与人接触,在集体场合不敢大声说话,与异性接触感到紧张等心态,这些都与缺乏社交经验有关。马加爵的案子就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最典型的代表,因为过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引发心理畸形,实施暴力行为。

3.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人数日益增加,而且越来越早期化。现在大学生中恋爱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恋爱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正处于所谓"恋爱季节",限制他们恋爱是不实际的,只能正确引导。围绕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表现:有的因没有异性朋友而难耐孤独,烦躁,情绪不定;有的一厢情愿陷入单相思,无法自拔,引绪低落;有的面临几个追求者无法选择;也有的发现两人不合适想中断关系的;有因误会或为误解、猜疑所困扰,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的;有为失恋痛不欲生,并由此而产生强烈自卑、忧郁、焦虑、悲愤甚至绝望的等等。恋爱最使人激动,也最易于给人带来痛苦。因恋爱引发的抑郁、精神障碍,甚至自杀、他杀,在大学校园也不在少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剖析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心理发育尚未确定,尤其是情感丰富与情绪不稳定的矛盾状态十分明显。

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经济转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融合,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心理的巨大震颤。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

由于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关爱,造成孩子生活能力差,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孩子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致使当前大学生心理断乳期延长。当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和关心。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生活中所有的琐事都承包下来,造成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对家长依赖性强。过分的溺爱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认为别人的付出是应该的,自己有权利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而无需尽义务。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行动时不考虑后果。孩子生理成熟了,认知能力和心理却未成熟,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高中开始就已经存在,父母整天的叮嘱、监督、束缚和管制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心理失衡,严重的会形成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时呈现潜伏状态。由于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学生普遍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以暂时远离紧张的学习生活。告别了高中阶段高密度的课时、繁重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学生体会到了难得的轻松感觉。开始了在学校的住宿生活之后,他可以长时间脱离家长的监督和管束,从而获得了从未享受过的独立和自由。陌生的大学校园环境也使学生感到新鲜与好奇,对新事物和美好未来的憧憬使其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尽管新的校园生活环境为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时机。高中时期形成的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阶段,其症状往往有所减轻甚至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己经彻底摆脱了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障碍仍以潜伏的状态继续伴随着他们,一旦遇到其心理压力过大或出现心理波动时,心理问题又会复发。

(二)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

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匾乏。根据2004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对100名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调查,17%的学生表示自己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非常了解,34%的学生表示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而49%的学生表示对这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由此可见,目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或是缺乏相关内容的课程,并没有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实质上的作用。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原本脆弱的心理缺少了有效的防护机制,这不利于预防心理疾患。有的学生误认为健康的概念只是局限于生理上没有严重的疾病,在出现心理波动和心理失衡时,意识不到这些状况会发展为心理障碍,这增加了预防心理疾病的难度。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学生面对情绪失控的状况,常感到非常恐慌,找不到摆脱困境的办法,不会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心理健康知识匾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从而增大了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由于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和身体健康状况,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目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首先,是对健康定义的片面理解,学生往往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也同样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学生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其次,是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片面理解,学生通常容易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病’,只有患精神病的人才是有问题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讲,不必考虑这个问题。此外,是对心理健康水平的片面理解,有的学生自认为没有什么心理烦恼和心理困惑,就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学不学心理健康知识,重视不重视心理健康与自己无关,自我感觉良好。"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学生在遇到情绪不良、心态失衡或是压力过大等情况时,认为一时的心情不佳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快就会过去了,不至于危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正面临着心理疾患的威胁。缺乏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使很多学生错过了避免形成心理问题的最佳时机。他们往往是在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时,才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或是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三、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是单一的。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及早疏导、干预,防患于未然,朔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这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我认为应主要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来考虑。

(一)学校方面对策略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仅如此,学校还应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对困难和失败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随时做好应对挫折的准备。

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心理卫生学认为,真正能引起适应困难的,主要不是那些挫折、应激和冲突本身,而是当事人对于它们的看法以及用来应对的方法。挫折对个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只看到其消极影响是片面的,挫折的作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是一种内驱力,能推动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还可以增强个体的容忍力,提高认识水平。

(二)学生自身方面对策

首先,要对自己宽容,不过分追求完美,正确认识自身的缺点。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如果学生能够坦然地接受自身存在心理问题的现实,承认自己有缺陷并且敢于面对这一缺陷,那么心理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也就不再可怕了。

其次,要正确地认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总是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害怕让别人失望,这是一种压抑自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造成某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愿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他人的意见和评价。

最后,还要合理地释放压抑的情绪。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的压力以及就业的抉择,背负着较重的心理负担,适当地宣泄不仅能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还可以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史仲芳,心理与健康,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M].1987.

[2]王树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M].1986.

[3]俞国良,青年交往心理初探,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M].1987.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一些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析了心理障碍的成因,并提出高校要做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好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综观大量的大学生心理调查的统计资料,在当前的大学中,存在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卫生问题的,大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 .

一、大学生主要心理障碍的成因

据调查:现阶段,大学生心理疾病有增加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大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不少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性格缺陷,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同时,大学生还面临学校方面的原因,比如刚进校的新生面临独立生活和新的人际关系等问题,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毕业和找工作的压力,这些都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一)目标缺失造成的心理障碍。和国外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紧张度是严重倒挂的。在高中阶段,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教育,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考上理想学校,接受大学教育。加上高中学校追求升学率,每个班级都配备班主任,狠抓学习纪律,督促学生学习。每门课的老师都有固定的辅导学生时间,课堂讲授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理解消化,还可以利用规定的辅导时间来弄懂,直到学会掌握为止。因此,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是紧张而有序的。而到了大学阶段,特别是刚刚步人大学校门的新生,对大学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刺激,同时对未来充满迷茫。因为大学的学生管理和高中阶段截然不同。大学基本是导员负责制,一般一个导员要负责若干班级几百学生的管理工作,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每个同学的表现,对学习的要求完全和高中不同,需要靠学生自己分配时间和精力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教学上也是松散式管理。很多基础课程都是一二百人大合班上课,老师课堂讲授,很少顾及学生的听课效果,对课堂纪律也不过多要求。很难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课下基本没有辅导,完全凭学生自己理解巩固。很多学生受惯了高中的严格要求,适应不了大学这种松散的管理方式,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面。结果期末一考试,成绩非常不理想,因而产生心理障碍。

(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造成的心理障碍。从与父母、家庭的、老师联系紧密的中学时代,到初步脱离父母、家庭和老师的依赖而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虽然他们在经济上还需要父母的资助,但在心理上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竭力摆脱家长的羁绊,要求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往往造成他们过分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然而,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加之他们的思想还很不成熟,在应对复杂的问题和面对社会现状时,往往又表现的手足无措,潜意识中渴望得到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这种矛盾是他们对大学生活感到很不适应,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但这种幻想往往不切实际。由于我国的国策,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的地位至高无上,从小基本没吃过苦、受过累,少有挫折,生活在称赞和表扬当中。这就导致他们对自我评价过高,过分自信甚至自负,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错位时,由于受认知能力和调控能力的局限,很容易表现出消沉、颓丧甚至自暴自弃,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

(四)改革开放对大学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各种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现。活跃了大学生思想、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另一方面,在理想、信念与追求与选择过程中,受不良环境影响和不正社会风气的侵蚀使得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部分大学生只看重“自我”忽视他人,怀疑一切。失落、消沉、空虚、迷茫的情绪充斥自身。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不是通过苦练内功,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而是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去获得就业时优势,一旦竞争受挫,则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障碍。

(五)强烈性意识与正确的异性关系矛盾造成的心理障碍。现代大学生较之他们的父辈,思想意识比较超前。在他们这个年龄生理上发展已经达到成熟水平,性意识强烈,但其性心理、性知识及社会条件还不具备,加之很多院校即不鼓励大学生在校谈恋爱,也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致使一些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懂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盲目恋爱,不计后果,一旦恋爱受挫则陷人痛苦不能自拔,产生性困惑、性罪错、性困扰,甚至于发生性心理变态。

二、开展心理咨询,调适大学生的健康心态

针对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能否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的心理调适,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有针对性的开展讲座。当前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机构,主要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比如新生人校第一次远离父母,很多东西都要独立去面对。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等于中学相比发生了巨大改变,而想像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又差别较大,凡此种种造成了很多新手陷人迷茫无助的状态,对自己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不知所措。因此在这期间,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邀请高年级同学做经验介绍,以解除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陌生与困惑。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心理;调整策略

独立学院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为适应教育大众化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自1999年出现以来发展迅速,当前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新的重要力量。在目前严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普遍增大,而作为依托母体品牌优势的独立学院来说,由于其自身办学体制的特殊性,其毕业生不仅受到了正规院校的误解,同时还受到了社会上用人单位的普遍歧视,无形中给独立学院的大学毕业生们增加了更大的心理负担。因此,研究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探索出一套促进独立学院学生良好就业心态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推进学校健康协调发展乃至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以对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2011届及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测试为例,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分析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特点,探讨了培育独立学院大学生良好就业心态的途径。

一、就业心理状况调查

2011年6月10日,我们对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的282名本科毕业生进行了网上心理测试,其中,女生177人,占被试人数的62.1%,男生105人,占被试人数的37.9%。在参加网上心理测试的系部中,机电系33人,资土系56人,信息系65人,经管系85人,文法系43人;理工类有154人,占被试人数的54%,文史类有128人,占被试人数的46%。

2012年6月21日,我们对泰山科技学院的316名本科毕业生进行了网上心理测试,其中,女生167人,占被试人数的52.8%,男生149人,占被试人数的47.2%。在参加网上心理测试的系部中,机电系43人,资土系64人,信息系50人,经管系93人,文法系66人;理工类有157人,占被试人数的49.6%,文史类有159人,占被试人数的50.4%。

与此同时,我们对泰安市高校中设有独立学院的兄弟单位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测试,在发放的500份调查问卷中,收回有效问卷430份,占实测人数的86.0%。其中,男生176人,占有效问卷的40.9%,女生254人,占有效问卷的59.1%;理工类有210工人,占有效问卷的48.8%,文史类有220人,占有效问卷的51.2%。

二、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

在对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的毕业生进行心理测试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虽然复杂多样,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但总起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就业时同时具备自卑心理与自负心理

大学生在就业时心理经常出现两种矛盾,一种是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另一种是自负,过高的估计了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无论哪一种情况,最终都会使学生受到伤害。

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属于本科三批,与本科一批和二批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以为自己低人一等、技不如人,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尤其是在与本科一批和二批的学生同台竞技时,总会底气不足,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另外,据调查了解,有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表示不招“三本”的学生,在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时也有此种现象,在2012年的研究生考试中,也首次出现了部分高校将“三本”学生拒之门外的现象。因此,一些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有自卑心理,不敢正视现实,怀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长处,失去了求职的勇气和信心,陷入了自怨自艾的不良情绪中无力自拔。

自负实际上是自大,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在就业时,有的大学生不能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做出正确、全面的评价,认为自己具备种种优势,有着优越于常人的一种自信。如一些专业较好,在学校中表现比较突出或者多次获得过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学生则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还有一些大学生不能脚踏实地的面对现实环境,一味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考虑问题,以为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已经才高八斗,任何工作都可以游刃有余,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四处吹嘘,结果往往不能自圆其说,最终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徒留遗憾。

2.攀比心理

大学生毕业时平均年龄在22周岁到23周岁之间,这些青年学生血气方刚、争强好胜,这就使他们在就业时有一些错误的心理导向,如虚荣心和盲目攀比的心理,同学之间“追高比低”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就业中,有些学生凭借各种有利条件如自身条件、家庭条件等能找到理想的岗位,他们在同学中经常吹嘘自己工作收入高、待遇好、前途广、社会地位优越等,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有些同学看见或听说别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平衡感,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来进行超越。因此在找工作时不考虑自身的条件、职业发展等因素,只是一味的想要超越别人,结果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得不偿失。

3.就业心理期望与现实落差较大,有失落感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一直深入人心,铸就了很多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这种“精英情结”促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较高的期望值,人为的设置了就业方向性的禁锢,如非大城市不去、非外企不去、非高收入不去等。

独立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多是当前市场需求较热门的专业,专业选择的导向性容易使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学费较高,因此,学生及其家长总期望高额的教育投入能获得良好的就业前景。对于就业,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因而,大量毕业生对大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连年升温,始终不减。他们希望能够到条件好、收入高、起点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对不符合自己期望值的单位则一概否定、不屑一顾。

但是,在目前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会面临种种困境,比如,正规院校的不认可,社会的不认可,用人单位的不认可等等,所有这些都会给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高期望值当头一棒,使他们美好的愿望落空。可是,即使面临就业困境,他们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对一些虽有发展前途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不屑一顾,对于西部城市和偏远山区更是少有人问津,结果“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经常发生,择业行为与实际情况出现极大偏差。

4.严重的依赖心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炼,也缺少社会经验,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独立意识,在关键时刻个人不能进行独立的决策。有些毕业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供需见面会,或者参加了但不能独立做出是否签约的决定,需要依靠父母或亲朋好友的判断。有些毕业生甚至参加供需见面会也要由家长全程陪同并全盘决定,缺乏自主择业的能力。另外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自己不去找工作,一味地等、靠。等学校把用人单位请进来,靠家长四处奔走,托关系走后门,当父母和亲朋的四处奔波毫无成效或者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5.严重的焦虑和烦躁心理

近几年来,由于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2007年全国有495万大学毕业生,2008年有559万,2009年有611万,2010年有631万,2011年有660万,2012年有680万,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就业难度日趋增大,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独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焦虑心理和烦躁心理是非常突出的表现。

焦虑心理是指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过分紧张、忧虑不安和对未来不可计划和预知的消极情绪体验。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反应,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焦虑。对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的学生调查表明:在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中,个人前途与就业是最大的影响因素,而且压力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渐上升。有近三成的学生从上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对未来感到焦虑,有七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再加上有些媒体经常在网络及报纸上发表大学生工作不好找,毕业即失业,求职不成走入极端等负面新闻,引起了大学生对就业的焦虑甚至恐慌。

还有一些学生在就业时容易产生烦躁心理,整个就业期精神亢奋,心急如焚,既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稳定下来,又担心在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匆匆签约会上当受骗追悔莫及,另外还担心过早签约会错过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他们的就业心理出现了互相矛盾的一面,“这山望着那山高”,由此造成了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患得患失。

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整

大学生参与就业,是大学生活的一种必然归属,也是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遭遇挫折是正常的,由于就业压力较大,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面对这种情况,关键是应当如何调整才能使我们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在同专业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

大学生要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参与社会竞争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大学生踏入社会的敲门砖是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三本”学生,与正规院校毕业生进行竞争时已经处于不利地位,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专业支撑,是不会获得用人单位的赏识的,即使个人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不可能获得施展的机会。

2.正确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更是不容乐观,“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而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更加突出。可以说,独立学院毕业生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面对着交织在一起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经受着对自己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大有破釜沉舟之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此在求职之初他们精力充沛,信心十足,认为一切皆有可能。可是,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深受苦闷、焦虑、失望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提高自己。因此,遇到挫折时,我们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正确对待,分析失败原因,调整求职策略,提高自己抗挫折、抗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因一次或几次的失败气馁悲观,以便最后获得成功。

3.接受客观现实,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面临着社会结构性的一种调整,面临着大量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激烈的就业竞争在所难免,以前那种寄希望于政府、学校及家庭,希望依靠外在力量为大学生的未来铺路的观念应该被彻底抛弃。应正确的认识客观现实,脚踏实地的依靠自己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捕捉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创造一份美好的未来。

同时,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能脱离客观实际,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择业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眼前的现实因素,如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眼光应放长远一些,认真考虑职业对个人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在选择职业时,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客观情况,了解自己的实际需要,对于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能干到什么程度要有一个全局认识,要进行统筹规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自己一个合适的职业定位。

4.把握机遇,促进就业人格完善

论文关键词:有氧健身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

 

根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约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和其他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等中断学业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导致自杀倾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心理学界乃至整个教育界的问题之一。因此,探索适合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是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有氧健身操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最常用、最有效方法,但同样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有氧健身操是女大学生健身运动中较常见和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本研究以有氧健身操作为干预手段,制定干预方案, 试图通过增强实验者的体育活动来影响认知、情绪和行为,改善大学生的心肺功能,从而减轻实验对象的心理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的大专一年级1476名学生进行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用SCL―90进行调查问卷。将SCL―90中强迫症状因子≥2.2分(共有240名)中,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 将一年级女大学生90人(表1) 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作为本研究的正式研究对象。制定1学期有氧健身运动干预方案。实验组每周训练2次,每次时间为60 min。对照组除其他项目的体育课外,不进行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自行调适。

1.2 研究工具

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计分方法采用李克特式总加量表法(Likert-type rating scale)的五点分量表方式编制而成,评分受试者根据题目所叙述内容,1.持续2.经常3.有时4.偶尔5.无体育论文,依序记4分、3分、2分、1分、0分。

1.3 研究方法

1.3.1 运动干预方案 运动干预方案按照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原则制定期刊网。具体内容有基本健美操,基本步伐操、排舞、拉丁操以及形体练习等。运动时间:每周2 次,每次60 min ,共计12周。运动强度: 基本控制在中等水平,也就是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75%,练习中心率一般控制在120~135次/min。

1.3.2 用SCL―90调查主要结果

1426名女大学生SCL-90测验总均分即总症状指数(GSI),以常模总均分的+1.96S为根本标准,将被测评为心理健康者(GSI<X+1.96S)心理问题者(GSI≥+1.96S)。

表1 1426女生大学生 SCL-90总均分评定结果(发生率%)

心理健康者心理问题者

GSI<+1.96S+1.96S≤GSI

人数1186240

百分比83.1316.87

表2 试验前两组间研究对象心理状况比较(±S)

组别人数 人际敏感(In)强迫症状(Ob) 忧郁(De) 恐怖(Ph) 焦虑(An)偏执(Pa)

实验组 452.17±0.49 2.22±0.47 2.07±0.51 1.62±0.29 2.07±0.51 1.94±0.48

对照组 452.15±0.492.24±0.51 2.05±0.48 1.63±0.28 2.08±0.53 1.92±0.45

1.3.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1.0 统计软件,对SCL-9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平均值和标准差( X ±S) 表示,组间差异用t 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

通过对1426名女大学生SCL-90的心理测验,结果(表1)有16.87%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人际敏感(In) 、强迫症状(Ob) 、忧郁(De) 、恐怖(Ph) 、焦虑(An)、偏执(Pa) 等方面。原因是:女生天性比较敏感,考虑问题比较细腻,一些小的事情也容易引起消极的情绪反应,同时,更在乎别人的评价,因此,体验和感受到上述的心理症状。

2.2  有氧健身操干预前各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从表2可知,试验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忧郁、恐怖、焦虑、偏执的得分没有明显区别,说明试验前2个组心理健康状况一致。2.3有氧健身操干预后各组心理状况变化比较

从表3可知,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体育论文,试验组在人际敏感、强迫因子得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抑郁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恐怖、焦虑、偏执因子得分虽然也减轻了一些,但无显著的差异;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基本上没有变化。

表3  试验前后两组内研究对象心理状况变化

指 标 对照组(n=45)实验组(n=45)

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人际敏感(In) 2.15±0.49 2.11±0.43 2.17±0.491.77±0.44**

强迫症状(Ob) 2.24±0.51 2.18±0.47 2.22±0.471.81±0.41**

忧郁(De) 2.05±0.48 2.0±0.412.07±0.511.70±0.46*

恐怖(Ph) 1.63±0.28 1.61±0.23 1.62±0.29 1.49±0.29

焦虑(An) 2.08±0.53 2.05±0.49 2.07±0.51 1.91±0.48

偏执(Pa) 1.92±0.45 1.88±0.41 1.94±0.481.82±0.42

*表示干预后比较P < 0. 05 , **表示干预后比较P < 0. 01

3. 讨论与建议

实验组经12周,每周2次,每次时间为60 min的有氧健身操锻炼,研究对象SCL-90量表得分有了显著性下降,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可能由以下原因共同作用

3.1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恐怖、偏执等症状,与国内外有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2 有氧健身操展现的是人体美、动作美、音乐美及艺术美,能有效提高练习者对实际生活的审美情趣,重新找回对实际生活的美好憧憬,有利于转移她们的注意力,树立自信心。

3.3 有氧健身操练习强调锻炼气氛,练习间相互交流与互动,体现乐观、友爱、偷快、同情等多样的感,逐渐发现实际交往与沟通的美好与乐趣,从而有效缓解人际、强迫、忧郁症状,

3.4 有氧健身操能改善实验组学生心肺功能,使安静心跳率降低,每博输出量增大体育论文,使动、静脉含氧量差距加大。运动能加强新陈代谢,疏泄负性心理能量,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预防和减轻强迫症的一系列症状。

3.5 有氧健身操能有效增强心理问题者的身体素质,增强食欲,改善睡眠,提高学习效率与生活质量,能使心理问题者心情舒畅,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3.6 有氧健身操对减轻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等症状有显著的效果;建议以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用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对比研究,寻找最好的方法和项目,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极盛.中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摸的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8-10。

[2]杨洪辉.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J].山东体育科技,1998,20(4):65-69

[3]李斌,张孝民.分组群体评价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6):60-61

[4]樊新生.体育教学如何增进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体育学刊,2000,(2):99-101

[5]梁德清.高校学生的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1):5-6.

[6]廖小华,黄晓丽.有氧健身操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24(6) :98-101

关键词:体育新闻 框架理论 战争框架

一、框架理论的基本内容

框架语义学是Charles J. Fillmore于20世纪70年代在格语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最先把框架概念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并将框架定义为能与典型情景相联系的“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框架语义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描写词语的方法,为了准确把握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需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江加宏,2010)语义框架是一种认知模式,这种认知模式为我们提供词语的意义以及在话语中使用的背景和动因,通过所提供的认知背景,能够使人们把认知范畴联系起来,正如 Fillmore所说,“词语代表经验的分类,每一个范畴都以知识和经验的激活为基础”;“一个‘框架’在对语言意义的描写中起作用的一个概念,是跟一些激活语境相一致的一个结构化的范畴”。(董方峰,2007)

Fillmore(1999)认为,框架应该至少符合两点要求:1.能体现情景或事物状态的特征;2.原则上独立与语言上的表达。最著名的框架是“商业事件”(Fillmore, 1977b)。我们利用“框架”这个词来表达这种结构化的方式,场景正是在这样的结构中被呈现或被记忆的,可以说,框架使词语意义结构化,而词语则“唤醒”框架。范畴、语境、背景,它们自身都通过原型来理解。

二、战争的框架结构与体育比赛的框架结构

新闻具有转换或传达社会实践的公共功能,由此看来,新闻报道中事实框限、选择、重组都是有一定框架的,每一个框架都是由一组框架元素构成的系统,它们自身也都可以通过它们的原型来理解,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战争与体育比赛的框架结构。

框架名称

框架元素 战争框架 体育比赛框架

事件参与者 教练:帅、掌门人等

队员:将军、兵、工兵、军团、、射手等 教练、运动员、团队等

事前准备 操练、备战、士气等 训练、准备、信心等

事件类型 战役、战斗、运动战、阻击战、拉锯战、对攻战、持久战、单边作战、高空轰炸等 预赛、上半场、下半场、骤死延长赛、加赛、准决赛、决赛等

事件活动区域 防区、后防线、前线等 场地、中场、边线、中心圈、开球点、越位线、罚球区等、

事件过程 开始:宣战、挑战、出征、迎战等;

发展:进攻、伏击、交锋、歼灭、生擒、诱敌、杀戮、杀回马枪、狂攻、反击、排兵布阵、调兵遣将、移师等;

结束:突围、占领、鸣金、收兵、战罢等 PK战、开球、踢、越位、黄牌、进球、破门、射门、带球、三步上篮、扣球、长传、短传 、跑动踢球、向侧传球等

事件目标 复仇、争霸、夺标等 赢得名次(第一)、奖牌(金牌)等

事件结果 战果、战功、告捷、败绩、击败、死里逃生、封杀、败将、惨败、劫难、士气消沉、战局、压倒、退役等 胜利、赢、失败、输、运动员受伤情况等

再来看与这些框架元素对应的一些现实例子:

(1)周末的DTM将移师比利时斯帕赛道举行第三回合的比赛。(新浪体育新闻)

(2)实德欲三连胜,魔兽军团很难乘胜追击。(新华网体育版)

(3)上半场时,哈德门队凭借老将鲁纳在后防线上的出色表现力才力保大门不失。下半场,哈德门队主教练李章诛不断调兵遣将,力图加固中场与对手打对攻战。(《中国体育报》)

(4)面对伦敦奥运会上的小组赛对手澳大利亚,中国男篮最终以三战皆墨的战绩收场。《中国体育报》

(5)荷兰队之所以被称为“无冕之王”,就是因为多次杀进世界杯决赛,但没有一次赢得战争冠军。《中国体育报》

(6)本场比赛第一节双方打成17平,第二节中国男篮开始在外线部署重兵。(竞赛新闻)

(7)约旦球员的体能优势在加时赛中体现出来,数次防攻拉锯都显得游刃有余。(新浪体育新闻)

(8)总决赛大郅打替补逆转广东八一四年首次攻克东莞(新浪体育)

(9)四年一度奥运大赛,可谓全球体育热点,称之为“体育战争”,并非危言耸听,亦非故弄玄虚。从一届奥运降下帷幕,圣火熄灭之日始,各国政府即刻为下一届奥运厉兵秣马,步阵排兵,深山练剑,斗智斗勇。真是忙煞各国体育首脑,急煞各国军师良将。(季一德)

从上面的例子中不难发现,在体育新闻中存在着大量的战争框架,体育比赛框架中的元素在战争框架中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元素。如:军师对应着教练,战争对应着比赛,重兵对应着队员,移师对应着队员的转移,厉兵秣马、步阵排兵、深山练剑这些也都是形容战争前的备战词汇。可见,战争和体育在结构框架上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所以,无论用战争来理解体育,还是用体育理解战争,都是可以接受的。

三、体育新闻中战争框架形成的原因

战争虽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战争中的词汇和框架却仍然能够在体育新闻中得以广泛使用,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认知动因

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的一种暴力行为。比赛是有多人或团体在体育、生产等活动中,通过一定的规则,比较本领、技术的高低。战争与体育比赛的目的基本一致,即迫使敌人服从,再加上第二节所述,战争与体育比赛在框架元素和构造上有着很强的相似性,战争中的语词才能更容易被体育新闻所吸收。

(二)修辞动因

我们即便没有经历过真实的战争,但是或多或少都能间接感知或想象到战场上你死我活的对抗,因此,用战争作为框架,用帅、将军、敌人、武器、战场、交战、杀戮、输赢这些表达,比用教练、运动员、对手、战术、赛场、比赛、得分、胜败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使报道在效果上也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使观众更能感受到体育赛场上的竞争之激烈,让人记忆深刻。其次,因为战争术语已有一定的年代,所以表达上也较为简洁,语言更为经济。此外,由于有些战争术语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用得过于频繁,已经把它们默认为体育词汇了,忘记了它们来自于战争词汇,如果离开了这些词汇,我们就会发现描述体育比赛会变得更加困难。

(三)历史文化动因

框架作为人类认知的一种手段,是在社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军事话语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战争话语就成了文化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体育领域,在经济、股市等领域中也都包含着战争语言的框架体系。

(四)媒体因素

我们现在接触战争的重要来源就是媒体,媒体承担着社会良知和见证历史的重要责任,为了能够把战争年代人们坚强不屈的精神传达下去,鼓励年青一代,大量战争年代的电影、电视剧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再加上学校中历史、政治课的教育,所以,人们对战争词汇也并不陌生。

四、结语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以真实的语料考察为基础,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体育新闻中的战争框架。可以看出,框架理论作为人类认知构建的一种手段,在国内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它在词汇、小句和语篇等平面上对语言概念语义的表述都有许多独到之处。从体育新闻报道所使用的战争框架中可以发现,框架理论不仅强调概念与意义对人经验的依赖,而且使人们对概念和意义的认识超越了真值的判断,把指称的内容融入到了框架之中,同时也包含着说话者的情感和意图。总的来看,理解框架语义这一认知方式有助于揭示其中包含着的、加以强调的元素,使读者能够准确把握其中所传递的信息。

(作者简介:王静,女,1988年生,汉族,陕西铜川人,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参考文献:

[1]江加宏.框架转换与幽默言语意义的识解[J].池州学院学报,

2010,(1).

[2]董方峰等.中国媒体体育报道中的战争隐喻[J].桂林电子科技大

学学报,2007,(4).

[3]张永虎.我国体育新闻报纸及其受众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7,(12).

[4]魏勇.“比赛”与“竞赛”[J].语文月刊,2007,(4).

[5]程琪龙.语义框架和认知操作[J].外语教学,2007,(1).

[6]Charles J.Fillmore.Frame Swmantics[M].詹卫东译.北京:北

实现有序化和高效率的企业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很多人都将企业管理比喻成自行车,而管理和技术就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车轮子,两个轮子不能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管理创新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也为之后的管理行为提供参考,而且能够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推动企业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管理层级制,是用来管理新型多单位企业,一旦能够很好进行应用,就能充分利用协调功能,让企业的持久性发挥到最大。层级制超越了工作之间的限制,让企业的支撑架稳定下来,并为企业之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打下了坚实的平台。

2企业管理创新有利于企业拓展市场增强竞争力

市场营销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在同行业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企业在市场拓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竞争对手也就是厂商和顾客的竞争,面对多个博弈对象,需要获得均衡解决,也就是得到管理创新的具体方案,这样才能战胜对手,获得最终的胜利。但是这些是在可预见的情况下,而寻找到的最佳运行方式,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现如今很多跨国公司在进入市场之后,就会采取一系列的市场行动,这些都会具有一些战略意图,帮助企业进行管理的创新。

3企业管理创新问题途径研究

企业管理创新需要有一定的切入点,在某些关键的领域上进行改革与突破,这是管理创新的重点。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管理创新经验,并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制定一系列的企业管理创新途径。

3.1重视战略管理

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核心就是树立战略思维,这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面对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只有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才能让知识经济所带动的外部环境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重视战略管理主要体现在要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而且要具有一定的高度,主要体现在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两个方面。所谓核心竞争力也是核心专长,要重复利用他人没有的资源,围绕自身的竞争力开展相关管理活动,要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经济的全球化,会让竞争对手的数量和规模变大,企业只有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才能保持企业不受到其他替代品的干扰,让自己的创新竞争和运作方式都有突破性地进展,保持走在时代的前端。

3.2构造“企业生态”

所谓企业生态,就是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能够在和谐环境下有所发展。企业之间的生存和发展就像自然界的生物关系一样,只有在剧烈的变化面前,才有“共生”的意识,进而形成和谐的“企业生态”。要想构建“企业生态”就要开展协同竞争,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氛围中,需要打破传统的竞争模式,强调合作的力量,这样才能有充足的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协同竞争就是要找到合适的工作伙伴,这个过程要体现一定的原则,包括创造利益的潜力、趋同价值观等,只有保证有一致的目标追求,才能让企业的经营趋向于健康化。企业管理创新要让企业承担一定经济发展的责任,要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变化和生态发展的责任,这样才能让企业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可以充分为员工考虑到方方面面的责任。

3.3调整组织结构

企业管理创新要调整组织结构,这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保证。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让企业有很快的节奏运转,只有企业保持有高速的灵动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才能让企业的发展更适应时代的基本需求。企业管理创新要调整一定的目标,主要包括:要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多层的结构,让管理层次有所增加,让管理幅度有所提升,构建紧缩的横向组织,这样能够让信息加快传递和反馈的速度,让管理效率有所提升。企业要摆脱临时性的组织,避免形式的束缚,实现灵活性与多样性的高度统一,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企业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注重对网络技术的使用,通过将要实现的目标和网络信息、人才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网络的资源,才能打破固有的形式界限,促进企业实现目标。企业创新管理可以开创学习型的组织理论,让组织内的成员通过学习而不断加强自身的水平,超越自己,让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进而可以改变企业的适应和发展能力。

3.4建立人本文化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