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药箱一角
建立这个医疗库非常重要——拥有一套自检仪器,你就能在家完成小型体检,随时了解自己的血压、血糖、体温等关键指数,不用专门跑到医院去。反之,如果某些指标持续异常,那就应该及时去医院看看,避免延误诊断时机;拥有一套消毒器具,你就能不定期给家里做一次从地面到家具再到空气的完整清洁,帮自己和家人减少患病隐患;拥有一个种类齐全的药箱,你就能自己处理许多常见病症,不用生病的时候再临时抱佛脚找地方买药,如果遇到不严重的外伤,也能第一时间安全处理,避免感染。
没事儿在家测一测
在准备这个医疗库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细节需要你留意:
在拥有了相对完备的家庭医疗库之后,你可能还需要面对「」、「」、「」等实操问题。除了上网查询使用说明之外,向医生学习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我有一次切了手指,血流不止,于是挂了急诊到医院处理。在医生清洗、包扎伤口的同时,我记下了医生的操作步骤和开给我的药物。之后没多久,黛西因为穿高跟鞋,脚后跟磨了深深的口子,我就将从医生身上学到的包扎流程依样复制——用双氧水清理伤口,用碘伏擦涂伤口,再用纱布遮挡。相比于大多数人经常采取的「用水冲干净再贴个创可贴」,这样的处理可以避免伤口感染,不仅更规范,而且更安全。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会在每次去医院之后都会专门保存医生开的病历和处方,之后如果遇到同样类型的病症,就可以适当自己解决。医生是专业人士,他们的诊疗手段和操作步骤自然也是最标致的学习范本。相比于网上来源不一、阐释不明的资讯,医生面对面、实打实的诊疗显然更加明确和具体。不过,这个技巧只适用于解决小感冒、小擦伤等日常状况,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症状,还是要尽可能地去医院接受专业医师的诊断,不要托大。
说来也巧,就在新型冠状病毒尚未扩散的疫情初期,我因为感冒而得了支气管炎。当时已传出武汉有人感染新病毒的案例,我虽然没有接触过武汉人士,但仍然主动前往医院检查,不久后,我又一次前往医院让大夫再次诊断。同时,我为了避免咳嗽影响他人而购买了口罩。
没想到,这些照顾别人的做法在疫情扩散后反而给我自己带来了帮助——由于经过大夫两次诊断,我虽然因为支气管炎而不断咳嗽,但不担心自己是新型病毒的携带者,所以安心吃药,并无心理负担;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他人而购买的口罩,也凑巧是疫情爆发前市面上的最后一批现货,成了我过年期间保护自己的关键道具。
叮当快药是个不错的买药 App,常用药都能买到,还有很及时的配送
面对突发状况,想要保持平稳镇定,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我在日常生活中就很注重家庭卫生,准备了各类消毒液、清洁剂、一次性手套等清洁用品,连厨房抹布都会每天用 84 消毒液清洗。疫情到来后,这些东西都变成了市面上稀缺的商品,但因为我早有储备,所以并不慌张,也没有参与挤破头的抢购。
当此疫过去,虽然你无法预料下一次类似的状况何时到来,但养成良好的家庭卫生习惯,时刻考虑保护自己和他人,一定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到你。
定期清洁个人物品
要保障个人健康,除了备齐医疗资源之外,还要重视个人物品和工作环境的清洁。你日常高频使用的电子设备、桌椅板凳、门把手、卫生间、灶台等都是滋生细菌的重地,需要你经常清洗和维护。无论清洁什么物品,都请谨记一个原则:细菌可以用消毒液杀死,但清除病毒的最佳方式就是物理破坏——流水、高温或紫外线。
多擦擦电子产品,让病菌无处滋生
电脑、手机、鼠标、键盘等电子产品是现代人类每天打交道最多的物品,也是沾染和滋生细菌、病毒最多的地方,想必你也看过类似「手机上的细菌数量比马桶还多」的报道。很多人平时不注意清洁自己的电子产品,天天用却很少擦洗,这会给病菌滋生埋下隐患。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每天老老实实把自己的电子产品擦一遍就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清洁液的选择——擦拭电子产品尽量选择无酒精的清洁液或清洁湿巾,因为酒精会破坏手机、电脑等产品屏幕上的涂层。购买清洁产品时只要不图便宜,并在产品说明里认准「无酒精」字样,基本都能避免损伤涂层的问题。同时,你还要看一看清洁产品是否含有除菌成分,并购买具备除菌能力的产品。
iKlear 的产品说明页,清晰地写着清洁剂配方中不含哪些不利成分。图片来自淘宝
我最常用的两款电子产品清洁装备是 和 。iKlear 是一个电子产品清洁领域的老品牌,定位相对高端,产品品质自然没得说,旗下产品还针对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设定了不同的套装,套装内包含的清洁布、清洁液等都不太一样。我从玩数码产品以来也用过高低档次不同的许多清洁产品,iKlear 始终都是综合体验最好的品牌。
除了老牌的 iKlear,我近两年最喜欢的清洁产品是 AM 清洁套装。在成为我派成员之前,我就自费购买了很多套自用或送人,入职之后更是利用员工折扣之便疯狂安利(🌚因为 有售)。AM 的最大优势在于打破了「贵就是好」原则,一个不到五十块钱的套装里居然包含两块清洁布、两瓶清洁液、两个毛刷和一个气吹,可谓价低量足。
而且,套装里的每样东西品质都不差——清洁液无色无味、不粘手、不含酒精,还具备杀菌能力;清洁布除尘能力强且不易起灰;毛刷和气吹我用得很少,但清理键盘和其它产品缝隙里的小灰尘时非常管用。目前,AM 已是我的办公室常备,没事就把手机和键鼠擦一遍,有时候借用公用或同事的电子设备,也会顺带擦一擦再奉还。
质高量足的 AM 清洁套装
总地来说,清理电子产品没什么技巧可言,关键在于养成习惯,频繁擦拭。
清水加抹布,「翻新」你的工位和桌面
近期已经有一些朋友开始返工,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返工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和电子设备一样,只要是人们经常聚集,或者人的手常触摸的地方,也都是滋生细菌的重地。因此,当你坐回熟悉的工位的那一刻,除了感慨一下「好久不见」之外,记得清洁一下你的桌面和工位上的物品。
我惯用的做法有两种,一是把 AM 清洁液喷在桌面上,用擦拭布或干净的纸巾等擦拭一遍;二是把消毒湿巾当成抹布,擦拭桌面和工位上的各种物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即使你手边没有干净的抹布和清水,也能完成一次简单的桌面清洁。
不过,这种清洁不够彻底,还记得前文提过的「流水、高温、紫外线」吗?每隔一段时间,你还是要用抹布和清水把自己的工作区完完整整地擦一次,特别注意那些容易藏污纳垢的缝隙。和清洁电子产品一样,清洁工位和桌面也遵循「高频多擦」的原则,如果工位上的某块区域或某些物品需要你经常触摸,那就多擦几次,减少细菌滋生。
勤用紫外线灯,可以「大力出奇迹」
如果你关注疫情的发展就一定会留意到这样一条讯息:随着卫健委和科研机构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不断研究,人们已经确定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大多数媒体在报道中都偏重强调「56 °C 以上加热 30 分钟、75% 以上乙醇可以消灭病毒」,唯独很少提及紫外线消毒灯。但这个外形土气、打开之后发着幽幽紫光的玩意儿,却是个有效杀菌、杀毒的超级武器。
我父母都是医生,从我小时候起,家里就经常开着紫外线灯消毒,所以我对它格外熟悉。小时候的我一度觉得这东西看上去和普通灯管没啥区别,很怀疑它的杀毒能力。直到有一次看到我老爸在开着紫外线灯的房间呆得久了,出来后双眼血红,才真正体会到这家伙的厉害。
紫外线,即 Ultraviolet,简称「UV」,在护肤品上可以经常见到它的标志
长大后,我知道了紫外线的消毒原理——紫外线可以直接破坏 DNA 和 RNA,无论对于细菌还是病毒,它都具备非常直接的杀伤力,而且这种杀伤力几乎无视细菌和病毒的种类。正因如此,我推荐每个人都买一个紫外线消毒灯,平时放在没人的房间开上半个小时,杀毒效果极佳。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这种无视一切的破坏能力也适用于人体和其它生物,所以消毒时一定要把紫外线灯放在无人、无宠物的房间里。如果你有养花花草草的习惯,也要注意在消毒期间遮挡或搬移。另外,部分紫外线消毒产品会在消毒时产生臭氧(我买的也是这种。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还能够破坏 DNA,达到消毒的目的),若你购买了此类产品,记得在关灯后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再进入房间活动,避免房间臭氧浓度过高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黑暗里的紫外线灯
购买紫外线灯时也要留意,许多商家会把「除螨」作为紫外线灯的效用之一,用来提升产品价格。这么说理论上没错,因为紫外线既然可以暴力杀灭细菌,干掉螨虫自然不在话下。但问题在于,生活中的螨虫大部分都藏在床褥里面,紫外线无法穿透被褥表层照射进去,也就未必能消灭生活里的螨虫。我自己购买的是灯管式的紫外线灯,价格百元以内,单个房间消毒基本够用。你在购买时要根据自己消毒的房间尺寸和环境来决定具体购买哪种紫外线灯,不要跟风。
把做饭当成一种日常
春节期间原本就是每年各家各户做饭的高峰期,加上受到疫情影响,大家不能下馆子,只能在家吃,导致春节期间传出了「下厨房伺服器宕机」的消息,足见大家的烹饪热情。与此同时,疫情期间的食材也供应紧张,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超市抢光光的情况。
这种「一边要做饭,一边要抢购」的疫期大环境也影响了你在家做饭的状态——做饭从自由发挥变成了命题作文,从「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变成了「有什么吃什么」,考验的是你对食材、配料和烹饪技法熟悉程度。对于那些平时培养过自己烹饪能力的朋友们来说,此时就有了发挥厨艺的空间。
如果你平时像我一样习惯了遵循厨师提供的固定菜单做饭,这个时候就需要凭借自己对不同食材和辅料口味的经验和判断来灵活搭配食材及做法,不要拘泥于教程和菜谱。如果你此前没有做饭的习惯,那把在家呆着的这段时间当成一个不错的契机,就此迈入厨房、开始上手,也未尝不可。
疫情期间,买菜 App 换着用
对于疫情期间在家做饭,这些建议供你参考:
在疫情散去后,希望你还能继续亲自下厨,每周至少做上一到两顿,保持对厨房和厨具的熟悉。时至今日,厨艺不仅仍然是可以满足你温饱的生存技能,也是可以帮你控制饮食、平衡营养的健康手段。学会做饭,好处多多。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把好多人都憋坏了。很多有运动经验的朋友开始在家中做运动,这是个很棒的选择。我此前坚持每周去健身房锻炼,疫情一来,健身房不再开门,出门也不方便,在家锻炼自然成了没办法的办法。
即使是在家锻炼,你也要预先评估自己的运动目标——你是想缓解腰背疲劳?还是想增强心肺?或是想减脂增肌?不同目标所涉及的设备、动作、强度各有不同,上手时越明确,之后的弯路才越少。
健身垫(瑜伽垫,Yoga mat)是我建议人手一个的运动装备。平时下班回家,上垫随便做几个动作活动一下,就能很好地缓解肩、颈、腰、腿等部位的压力,对于常年对着电脑的办公室一族来说裨益颇多。
瑜伽垫很好买,满世界都是
我已经坚持去了一年多的健身房。为了不让自己此前的锻炼前功尽弃,疫情出现后,我在网上买了一套哑铃,自己在家练习。哑铃是我在健身房使用最高频的设备,有了它,我平时在健身房大概百分之六七十的动作都能在家完成,保障了我的训练强度。如果你要购买哑铃和其它重量类器械,我不建议你贪多贪全,把各个重量的都买一遍,而应该以你现有的重量为基准,上浮二点五到五公斤为宜。
一次买一堆看上去能够满足「未来从轻到重都能练」的心理,但其实力量增长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即使你能坚持高频锻炼,每天要用到的重量依然就那一两个。反之,如果你现有的哑铃已经无法满足力量训练的要求,再买更重的款式时,既有心理上的成就感,又能在物质上节约金钱和收纳空间。
如果你此前没有运动经验,或者运动目标不明确,我建议你从最基础的拉伸和自重运动做起。初次运动一定要选择动作简单、容易完成、强度小的运动方案,尽可能地让动作达标。在没有专业教练指导的情况下,瞎摸瞎练很容易因为动作不标准而导致受伤或训练效果不到位。、YouTube、健身图书等都是不错的入门知识获取渠道,你可以根据自身兴趣查找和学习。
除了做器械训练,我最喜欢在家做的运动就是 。即使没有疫情的时候,我每周不去健身房的间隔也都会在家做。这套运动可以同时提升心肺和肌肉力量,还有不同的变化组合。与之相关的 近年来也很流行,同样无需任何器械就能调动全身肌肉,也有不同的动作和强度组合,老少咸宜。
对于此前没有运动经验的朋友来说,疫情期间开始在家锻炼或许会有不适应的感觉。但运动是提升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最直接、最有效而且无可替代的方案。家里没有公园的空气清新,也没有健身房的器械齐全,但在无处可去的情况下,利用客厅或者卧室的小小空间也能强身健体,并培养你坚持锻炼的习惯。
疫情结束后,当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就可以选择更多项目参与其中了。除了收获健康,还能享受运动的乐趣。
MilkShake 羊的 HIIT 自重训练法
为了确保文章中健身的部分足够专业实用,我向我派作者、热爱运动的健身达人 MilkShake 羊 求助,希望得到她的指点。MilkShake 羊向我推荐了一套她的 HIIT(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强度间隔训练)训练方案,以及和自重训练相关的参考资料。我在这里也分享给你,希望帮你更快上手室内运动。
⚠️注意:MilkShake 羊的运动经验丰富,她的自重训练项目不适合刚入门的新手学习,而且 HIIT 训练法也不适合每个人。我根据个人经验把她的分享做了粗略的分级,请根据你的个人能力逐级参考:
初级:了解基本概念和入门动作
1. 图书《无器械健身》,豆瓣链接:
2. YouTuber:
中到高级:补充理论知识,实践更大强度
1. 针对不同肌肉的动作指导 Muscle Wiki:
2. YouTuber:
高级:奶羊的 HIIT 方案
再次强调,如果你没有运动基础,这套方案肯定不适合你。为了节约版面,我只将动作列出。你可以通过 YouTube 搜索动作名称的方式学习每一个具体动作。
Full body(全身训练)
热身(每个动作 60 秒,休息 30 秒换下一个动作,循环 4 次,下文简称「60s / 30s, W / R, ×4」)
训练(60s / 30s, W / R, ×4)
Upper body(上肢训练)
热身(60s / 30s, W / R, ×4)
训练(60s / 30s, W / R, ×4)
Lower body(下肢训练)
热身(60s / 30s, W / R, ×4)
训练(60s / 30s, W / R, ×4)
疫情期间假期一再延长,加上最近不少企业开始远程办公,大家的空余时间多了起来。许多朋友都会利用这段时间突击看书或者看剧,我和黛西也是在春节假期里集中看完了一直没怎么看的《》。
自二零一九年末起,我开始用 管理所有待看和看过的剧、书,并收录我觉得有望入选「年度十大」的播客节目。我此前总有看书或者看剧计划,但各种 List 的管理比较粗放,尽管 里也有一个长长的待看片单,但因为都是平级任务,没有更进一步的管理,所以真有时间看点儿什么的时候,仍然不知道到底看什么好。每年年终总结的时候,看过读过哪些东西也不记得,总觉得自己过得浑浑噩噩、一塌糊涂。
用 Airtable 管理日常事务
于是,我用 Airtable 建立了一套追踪系统,以年为单位,把二〇二〇年自己打算看的和已经看过的内容都填入表格中。有时间看书或者看剧的时候打开表格看看,选一部出来看,看完之后打个标记,简单明了。因为表格里有导演、演员、类型、故事梗概等讯息,而不像 OmniFocus 里只有一个片名,所以我可以在选片时根据兴趣和心情,更轻松地做出判断。
之前我用 OmniFocus 管理片单,信息量比 Airtable 少了好多
Airtable 有一个非常好用的核心特性,即表格的「link to」功能——表格中的任意一列数据都可以对应另外的一个表格,便于分类管理。譬如在我的观影记录表中,「演员」和「导演」两栏就各自 link 到了相应的表格,如果我很喜欢某个演员或者导演的作品,我就可以一览表格里包含这些演员或导演的影片,然后集中观看。
我会在演员列表里摘录一段 IMDb 或 Wikipedia 上的演员 bio,便于我知道这个人大概是谁
用表格管理计划中要看的剧,有了分类、演职员和故事梗概,选择起来就容易多了
以前我也不注重观影、读书等项目的记录,总觉得这种记录太过形式主义,付出时间后的回报却很少。渐渐地我才发现,这项记录也是 GTD 体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你的生活不失焦,便于控制和平衡娱乐时间,还能形成数据沉淀,便于你总结。总之,要改变「反正看剧、看书都是娱乐,那我就随便看看」的想法,因为它们同样占据你的时间,是你效率体系中的一部分。
掌握远程工作技巧
这次疫情让许多对远程工作「只有耳闻,未曾一见」的朋友真正体验到了在家上班的感觉,很多人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远程工作的不适应。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没机会真正地进行远程办公,但「禁足在家」的特殊环境也给你提了一个醒:也许你的工作不需要远程,但在互联网时代,你需要具备远程工作的能力。
学会在线沟通,把话说到位
我经常遇到「陌生人加好友后二话不说先发三条语音过来」的工作伙伴,这种行为其实很不礼貌。在互联网世界里沟通,「考虑别人就是考虑自己」这条守则非常重要,如果对方不方便听语音,那你在语音里传递的讯息也无法及时送达,耽误的其实还是自己的工作。
「如何在线沟通」是个很大的话题,以后有机会再深入谈。我简单地总结了你在日常沟通中需要注意刻意锻炼的一些方向,即使你不需要远程办公,学会在互联网上与人沟通仍是基本功:
不少朋友不愿意直面远程工作的原因是对远程协作工具一直有很深的成见。的确,曾经的企业应用一直伴随着臃肿、卡顿、丑陋等标签,但二〇二〇年的远程办公市场早已远超当年。钉钉、企业微信、Teambition,还有我派自己在用的飞书,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当下的企业办公工具都很注重 UI 上的简化和人性设计,功能模块也都向着专业、轻量的方向发展。在 最近发表的 里,他结合自己一路来使用企业远程协作工具的经历,给你列出了一份相对比较完整的远程协作工具清单,也分析了各个工具的区别和特色,值得重点阅读。
为了照顾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远程协作工具很难避免「大而全」,具体到某个功能上也很有可能不及其它工具专精。但从宏观上来看,近年来的企业协作工具进步很大,而且会随着远程办公在中国的日趋流行而不断发展。无论你此前对于远程办公有着怎样的态度和看法,都不妨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地研究和体会一下远程办公的技巧和工具,相信迟早有一天,这些你在线上练就的技能会在工作中帮到你。
> 你还有哪些实用的好习惯和好建议呢?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 了解周边小区的疫情状况,请使用微信小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