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小学体育课教学案例

【关键词】体育课堂iPad教学案例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不断整合,iPad悄悄地走进了课堂。2012年,我国的一些高校、中小学开始了利用iPad进行教学的研究,并引发了社会、家长、专家、同行的争论,褒贬不一,利弊参半。2013年,随着对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组织学习”“互助学习”等如雨后春笋般闪亮登场。大家都在进行着“学习方式转变”的潜心研究与积极实践。将iPad引进体育课堂,掀起了体育教学改革新的一页。

【案例描述】

2013年12月,笔者参加了首届“长三角地区小学体育特级教师论坛”,大家围绕“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由三地的体育特级教师、青年教师代表同台展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

一位来自上海的青年教师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关注。他教学的内容是水平一的跳跃,他利用自制的小纸盒,带领学生自主学习“单跳双落”的运动技能。在自主学练、个体展示、图示讲解过后,教师拿出了6个iPad,分发给六个小组长,意图想借用iPad的功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这一大胆的举措,让在场观摩的同行和专家眼前一亮,大家内心非常期待:这一高科技的产品引进体育实践课教学,会为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带来哪些革命?

六个小组长拿到iPad后很惊喜,一个只能在家里玩的“平板游戏机”突然出现在体育课堂上,他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教师在一边大声解说的要求,这时候已经轻轻从耳边“飘”过,再也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了。带着这个iPad走进队伍,小组的组员们以同样的表情回应,他们利用拍照功能,为每一位同伴照相,陶醉在这一新颖的“器材”的使用中,快乐于同伴留下的搞笑、模糊(孩子手抖动)的倩影里,学生们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异常火爆。

再看看执教的青年教师:他讲解完分组练习的要求后,快速走到一个小组中,拿回iPad,重新描述分组练习的要求,现场示范拍摄,带着学生观看回播画面,试图让学生们利用iPad的摄像功能,慢镜头地观摩自己完成的整个动作的图像,并分析优缺点,改进动作,但从学生愉悦的表情可以看出,学生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的形象在分帧呈现时的变形。教师则认为已经完成了指导任务,急急忙忙赶到下一个小组……

【案例分析】

iPad走进小学课堂,我们了解更多的是它在语文、数学、美术、科学等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将iPad引进体育实践课教学,这是上海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大胆尝试,我们首先要肯定他们的热情,正是因为对体育教学的热爱,才让他们动力十足地探究跟进;其次,要学习他们与时俱进的精神,正是因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才加速他们革新教学方式的进程;最后要学习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正是因为对自身发展的憧憬,才奋进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

iPad的诸多功能怎样才能合理地运用到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之中?这应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跟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这一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一定不能忽略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要求。笔者在观课后结合自身体育教学的经验,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

对学生来说iPad就是一台便携式的游戏机,一旦有机会触碰它,他们首先想了解的是有没有他们感兴趣的游戏,至于iPad的其他功能则被“遮蔽”掉了。面对这个问题,“堵不如疏”,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积极主动地面对。教师可以利用体育室内课、信息技术课、课间课后的时间跟学生们介绍iPad给我们的学习带来的巨大便捷。例如微视频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慢镜头播放与技能学习、画面定格与细节纠错等。通过这些功能的介绍,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科学使用,让iPad真正为自我学习、自我进步服务。

2.确保适度的运动密度。

运动密度、强度是一节体育课的核心评价指标,所以iPad引进课堂首先要确保适度的运动密度。如果课堂上,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合作谈论的时间过长,必然会影响整节课的运动密度。笔者曾在一次观摩课上看到一位教师利用iPad进行技能学习的引导,但是学生们在分组讨论、自行拍摄、图像调用等环节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影响到运动技能的练习时间,从而使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完成,这点应引起大家的思考,也是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新的课题。

3.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iPad引进体育与健康课程,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当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能够满足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必备条件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才能适度放手,引导学生进行技能学习。学生年龄较小,甚至刚刚入学,如果我们为了信息技术走进课堂,而不顾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经历,一味地推广信息技术,那会是事倍功半。再说这节课,体育教师选择二年级进行iPad学习,又是借班上课,iPad学习运动技能对于Y小学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零认知、零经历,当课堂上教师要求分组利用iPad进行探究学习时,他们很有兴趣,但是由于自身能力、认知水平所限不能胜任这项任务,所以他们对于教师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理解与完成,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也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奔跑在各小组之间,再次一一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

4.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

为了更好地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之外,还要进行课前iPad使用、操作的必要培训。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软件的进退、缩放、复制、粘贴、删除等技能,只有学生能驾轻就熟地使用、操作、运用,才能让iPad走进体育课堂,成为运动技能学习的好帮手,否则就是大家说的“花架子”“走过场”“作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一定要仰望天空,但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

5.结合“翻转课堂”研究。

[关键词]:体育课堂 吸引学生 个性心理 激发兴趣 感化

在分数教育的今天,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出现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也有厌学的现象。按理说,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呢?我结合几年来的做法和体会,试探如下:

一、兴趣是前提

所谓兴趣,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象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互动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灵动是关键

所谓灵动,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把猜谜、讲故事等活动引进课堂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中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跳绳》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双手摇,双脚跳,钻过城门,跨过小桥。”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做一些特殊的练习

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在心不在”。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学生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每逢星期一上课,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引进竞争

中小学生争强好胜,不服输。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操场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三、感化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几个“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组织纪律性一般,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把老师的批评教育当耳边风;但是其中有一个学生却是例外。他并不像他们那样,他遵守纪律,不讲话,就是站在那儿像根木头。一开始都要学广播操时,全班就只有他站在那儿不动,开始我还以为他身体不舒服,就让他到边上休息了,可是几节课下来,他还是那样,于是我就找他谈话,可还没有说上几句,他的眼泪就流下来了,而且我再问他,他就是不开口说话。课后我了解到,他小学就不上体育课,而且也不做操。多好的一位青年啊,怎么可以浪费呢?于是我在课后接近他,试图想更了解他一些,但是他一看见我就紧张,不说话。后来,我改用短信的方式跟他交流,慢慢地他开始接受我的谈话,也开始活动了,看到这些变化,我是多么的高兴啊。说明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还是可爱的,教师也是优秀的,学生的心理品质也就得到了培养。

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和心理品质,使他们在学校这个桃李芬的家园里健康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教学中我觉得要利用有限的空间来做无限的奉献,学生还是可爱的,爱学的,关键是我们要创造好的课堂,好的环境给学生带来快乐,真正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祥.《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2] 董玉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3] 陈辉强,胡新成《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与调适》中国学校体育,2006.4

1.引导学生了解安全保护的重要性

部分学生在开展体育运动时,因为调皮、好动,不愿意被束缚,所以不在乎安全保护的问题;部分学生比较任性、自我、叛逆,总是与教师对着干,不重视安全保护的问题。这些问题给体育教师的安全保护的普及教育带来很多困难。体育教师要意识到,虽然学生学到的知识较少,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傻;虽然学生很任性,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帮助学生了解安全保护的重要性。例如有一名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训练时给学生播放NBA的篮球赛。这名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在篮球比赛中有哪些犯规的动作,这些犯规的动作曾给篮球运动员带来哪些伤害。这名体育教师貌似在教学中没有特意提到安全保护的事情,但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会思考做好安全保护的意义,从而在开展篮球比赛时主动练习自我保护的动作,甚至有些学生主动向教师询问关于安全保护的方法。可见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全面渗透安全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教师要注重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与科学利用

教学片断:在教师带徒活动研讨交流课中,某位教师执教“排球正面下手发球”一课,在教学中遇到教学难点:学生在进行多次发球练习后,发球命中率依然很低,击球部位吃不准,球不是出界就是挂网。这个环节结束后,上课教师在球网上挂上各种颜色的小彩旗并在球场的四个角落摆放彩色标志桶,每位学生都从组长那里领取到彩色小贴纸贴在手臂的击球点上。彩旗和标志物的出现,使学生明确球要发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大大提高发球的成功率和准确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的想法新颖,教师的主导起很大的作用。利用色彩对学生视觉的刺激,利用不同颜色的器材,一方面提示学生发球的击球点与准确落点,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3.开展竞赛,培养竞争意识

小学生比较爱动,他们都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恰当地组织竞赛,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会得到增强,使学生的责任心、荣誉感得到较好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竞技游戏,学习“绑腿跑”的时候,教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两名学生,他们将腿绑在一起共同完成比赛,这项比赛需要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只有两名学生齐心协力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会得到培养。比赛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得到全面提高。

4.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情境教学

由于体育对于学生自身的兴趣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如果不培养学生相关的体育兴趣,很可能就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在进行自主活动时往往表现出比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更大的热情,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单调的课堂教学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应适当地渗透情境教学因素,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情景模拟的活动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好的叙事情节,并在其中适当加入课堂所应讲授的内容,使学生自由的发挥,并在活动结束后提交自己的活动成果作为对学习效果的检验。

5.利用跳绳开展教学,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跳绳是小学生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不需要过大的场地,技术难度不大,适合在学校推广。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的平衡感、协调性、敏捷度、节奏感、耐力和爆发力,又可以有效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学校场地小,学生多,所以我就把跳绳作为一项校本课程开发,并把跳绳作为学生课间活动的一项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大量使用跳绳,除了上述原因外,还由于学生平时经常自己玩跳绳,在跳绳上都有一定的基本功,多数学生掌握多种花样跳绳。因此,在教学中使用跳绳会让学生对课堂有种非常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有助于体质弱、基础差的学生消除自卑感,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实现体育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

6.创设多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设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研讨,找到文本开发的入口,还要对学生生开展学情调查,了解学生普遍的心理诉求,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小学生兴趣广泛,学习热情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但其稳定性较差,教师要创设多种活动,确保学生学习热情的持续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还要注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器材、场地、多媒体等教学媒介,创设良好的运动环境,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不断上涨,其课堂教学效率便会得到提高,从而为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奠定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有一定的范畴,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有很大自由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种训练活动。例如,教学“跳远”动作时,为丰富活动内容,教师不仅设计了垫上运动、短程速跑和体操等活动,还要求学生自荐活动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具体的活动训练。因为不断轮换活动项目,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涨,操场上到处都是学生活动的身影。教师让学生自荐活动项目是尊重学生意愿的表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 民族院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06-03

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明确将《学校体育学》列为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校体育工作,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和体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民族院校《学校体育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追求“考试”成绩过关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模式。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析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现有理论成果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该课程教学体系和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可鉴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2008年以来与本研究主题有关的多篇学术论文、相关教育学专著及教学文件。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西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18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78份,有效问卷175份,有效率98%。

1.2.3 访谈法

与2名《学校体育学》原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探讨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问题;在教学期间与学生交流,对实习回校学生进行访谈,为研究寻找依据。

1.2.4 经验分析法

根据自己教授《学校体育学》课程积累的经验,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总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改革对策。

1.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2.0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2 《学校体育学》教学现状分析

2.1 以讲授教材为主,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调查结果表明,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体育学》授课方式仍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将教材中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至于学生对该门课程有无学习热情和兴趣,如何学、学什么,是否学会、学懂,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则考虑甚少。学生表现出学习兴趣乏味,学习方法机械、死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平时完成作业,只是仓促应付或相互抄袭,缺乏主动搜寻各种相关资料的意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对于基本知识也只是简单地死记硬背,为分数而学,考试过后原本还给老师。另外,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受“体育专门化训练”的影响,高考时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进入高校以后,由于基础文化知识储备的不足,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在《学校体育学》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学生对综合性理论课知识学习缺乏必要的认识,基本理论与相关学科知识缺乏有机联系,不能将已经学过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学》等专业理论学科知识进行有条理的吸收和灵活运用,导致近几年来在体育教育实习时,有部分学生明显存在教案书写欠规范,对中小学课程内容不尽熟悉,组织教法不合理,教学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学校体育学》教学中,过于偏重以教材为中心,从头至尾讲授基本理论,未曾引导学生涉猎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再加之缺少组织校内试讲,校外观摩等实践环节,从而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以课堂学习为主,忽略课堂内外的有效衔接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不仅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学校体育学》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一门课程,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理论课堂。学生口令及队列练习,基本徒手操的练习与编排,基础身体素质练习与游戏的组织,一般性体能训练方法,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课余体育代表队训练,课余体育竞赛,课堂准备活动、基本的教学步骤与方法,教学观察与评价,各项目裁判的实习等都是在《学校体育学》课堂之外进行。学生在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等所有术课学习中,均耳濡目染体育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运用。

然而,在目前《学校体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尚未高度重视课外的作用和效果,一味强调以课堂为中心,偏重于书本知识传授,忽略了课内与课外的衔接,与各术课任课教师和代表队教练员之间沟通甚少。实践课教师只重视各自术课技术技能的学习,学生掌握技能之后再如何根据中学生实际施教,方法步骤该如何进行,几乎无暇顾及或指导甚少,出现学生“身在此山,但仍不识真面目”的情形。理论与实践课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共同考评学生技能的有关成绩认定未予建立,最终使《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学不致用,导致学生在教学实习乃至毕业之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出现教学方法不当、组织措施不力等弊端,从中似乎也可以找到为什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只会示范,不会教学的原因所在。

2.3 注重理论考核,忽视学习过程能力评价

目前在《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中,多年来一直只采用单一的期末笔试的考试形式,并以此作为确定学生学习综合成绩的主要依据。学生只要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就可获得较高的平时成绩。考试前,教师再集中复习,学生挑灯夜战,做到考前突击就能过关。这种单一、落后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教师得不到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而无法调整自己的教法内容和要求。奔着成绩而教,只为及格而学,唯以分数论成败,忽略了多元能力评价,结果出现个别学生理论考试90多分,但在操场不会整队的尴尬局面。导致的结果是头重脚轻,缺乏坚实的基础,缺少将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注重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单元目标评价理应成为《学校体育学》教学改革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学校体育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理论联系实践,强化学生能力训练

《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从事体育工作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学校体育学》的认识层次,有一个观念上的更新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认真钻研教材,并要广泛阅读、收集相关教学资料,全面了解当前国内外学校体育的最新动态,特别要注意吸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内外学校体育改革中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在“始于概念、终于概念”的传统教学中,知识很难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从而往往导致体育专业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为此,应牢固树立《学校体育学》课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理念,以描述学校体育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开始,让学生从直接的“体验”中感知、学习和巩固知识,亲身参与到资料搜集、编辑与撰写课堂讨论提纲、书写课时计划和试讲活动中。将知识学习与探索过程相统一起来,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与整合,发展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以往突出教师为中心,通过组织看课、说课、试讲、评课等一系列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演练,逐渐缩短教学与未来工作情境之间的差距,促使学生吸收、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并使其实践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3.2 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加强课堂内外联系

随着教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教学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学习准备活动、自学活动、总结评价活动都在课外,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学模式由课堂走向课内外结合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在今后的《学校体育学》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改变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中小学优秀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案例,应根据教材结构、内容,结合学校体育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改变以往只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如数灌输给学生的传统教法,多用案例分析,少些照本宣科;加强术科教学与《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的联系,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将《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实践操作机会。如:学生在学术科和组织课外活动时,教师多向学生提问该项内容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又该怎样教,基本的准备活动和一些基本教学内容的教法步骤该怎样写,基本的上课队型、口令、组织、裁判、教学内容的教法步骤等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练习;课外多组织一些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技能大赛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能力,建立教、学、练相结合的综合的教学方法体系,不断总结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一套方法。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组织学生到附近中小学观摩《体育与健康》课,聘请中小学体育教师前来讲课、传授经验,要求学生写出听课记录并分组评价。通过组织课堂内外讨论的形式,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自由辩论,发表个人独立见解,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内外学习的热情,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课内课外紧密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3 改进评价方式,通过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全面、客观、准确、实用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的单一评价形式,注重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单元评价,加大平时学习过程评价的权重,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平时成绩(20%)包括课堂出勤、学习态度、师生互动、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出勤占50%,包括旷课、事假、病假,期末按缺勤次数分别予以扣分;学习态度占25%,包括学生随意迟到、早退、上课睡觉、不带书本笔记、看课外书、玩手机等,如发现上述情况要当堂酌情扣分。师生互动和按时完成作业25%,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向教师提问,以及与教师网上互动答疑等,每次可加2~5分。

(2)阶段学习成绩(20%)包括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几个学习阶段,根据学生讨论、案例分析(教案书写规范程度)评定成绩。

(3)单元评价(20%)包括专题报告、听课记录、说课、试讲教案及实践试讲等,根据完成情况分别进行成绩登记。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的自我评价以及分组互评。分组互评的具体方式可每组随机抽取或选派代表利用课堂演示、口头汇报等方式向全班展示讨论学习成果,最后填写课堂讨论学习登记表。以教学小组(15人左右)为单位进行试讲时,要求每位同学准备试讲教案,试讲结束相互评议,如实填写听课记录表,以现场打分和上述材料作为评定成绩依据。

(4)期末考试(40%)包括理论试卷考试和实践活动成绩评定。通过整个动态的评价过程,可以使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程度,养成自律、反思的学习习惯,通过规范的过程评价达到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民族院校《学校体育学》任课教师对课程改革关注较少,课程意识较淡薄,不能及时了解和获得新观念、新信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了解不够深入。教学过程中“重教授,轻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略显陈旧,已不能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

(2)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较弱,专业理论知识之间缺乏系统性。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机会较少,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亟需加强。

4.2 建议

(1)教师须牢固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实施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和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加强与各术课教师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能够制定各种教学文件和一般基本徒手操的编排,注重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现状分析

1、对课程标准理念理解尚不全面。

《课程标准》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尽管目前体育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新颖,关注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但忽视了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方面,有矫枉过正之嫌,因此引起的困惑使得很多体育老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把本该有一定运动负荷的体育课上成不考虑运动负荷的课,是非常不对的。缺乏一定的学练数量,学生在体育课上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就很难真正掌握,也就很难在课外活动中得到拓展和延伸,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说起。

2、强调场地器材的数量与多样性,忽视教师的组织作用。

为了提高身体练习密度,一些教师不考察课堂教学时间的投入与教学效果之间的效率关系,也不考虑教学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有没有可行性,不去研究教者怎样精讲巧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过多运用大批体育器材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试图以此来增加练习密度,但实际情况有时却正好相反。如有两个小组,第一组每人给一个篮球,让他们去练习;另一组只给一个篮球,让他们进行全场或半场三打三比赛,请问哪一组密度更大,更有效?再如:我们很多教师课前不准备场和器械,而是到了课中才让学生拿器械,这既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强调教师教的重点,忽视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小学低年级中,许多好动的小男生不用老师教,就能将垒球投得很远;大部分小女生则相反,老师教了很长时间却还是老样子,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何在?如何减少这种差异?有些体育教师只注重了教学重点,拼命花大量的练习时间在这个重点上,殊不知学生学习的难点突破不了,重点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4、强调教学内容的本位性,忽视教学内容安排的目标与意义。

如在低年级教学投掷垒球时,许多老师考虑到安全性等因素,练习时一般选择分二至四组单向投掷或有较远间隔距离的对向投掷。在一、二年级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里,我们将垒球这个项目的成绩作一对比,会发现多数学生的成绩几乎没有进步,为什么?比如在发展学生的奔跑速度中,有的教师就反复练习30米、50米,50米、30米,练习的密度与强度是很大,但练到后来,学生疲惫不堪,兴趣索然无味,且容易形成速度障碍,效果适得其反。

5、强调教学设计的预设,忽视教学设计的生成与创新。

预设是对未来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准备;生成是对过程情境变化的灵活性顺应。课堂有时的精彩尽在预设中,然而更多的精彩却出现在预设之外,预设永远不会达到顶点。在课堂上如果出现与预设预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就应调整预设(也就是预设的教学环节),实现生成,然后回到预设上去,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生成情况比较普遍,教师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使生成指向预设的教学目标,不能任由学生兴趣产生的生成去组织教学,使教学成为教师随意借题发挥的一种行为。

6、公开课、展示课等的误导。

应当说,听评与参与各种公开课、展示课等对教师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在这种课中,难免有一些作秀的因素与表现形式,会尽可能在一节课时间里表现出学生技能上的较明显提升或变化。在实际的常态课中,这些技能的提高或变化往往需要一个教学单元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产生急功近利的现象,教学练习中面面俱到,形成了练习老是低水平重复的怪圈,正是公开课精彩纷呈,常态课涛声依旧。

二、促进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为了促进体育教学中练习的有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在指导学生身体练习时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练习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教师在设计练习方法时,首先要考虑练习的目的性。如果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练习内容的针对性就不强,必然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从课堂活动的整体规划到具体的各个环节,乃至每一个细节的安排,教师都应充分考虑,使所设计的每一项练习以及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具有明确的目的,尽可能摒弃那些对实现教学目标中看中不用的练习。

2、练习要以解决问题为重心。

一般情况下,练习的主干肯定是为解决课堂的重难点的,要注意的是其他的辅练习也要具有相关性,也要为解决核心问题所服务的。无论是课的准备部分还是结束部分,都是为主教材服务的。而有的老师在选择时随意性很大。其次,练习的形式不能是专项性的。如在小学一年级新授跳短绳时,部分学生动作很不协调,学起来就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叫其反复进行专项练习肯定也能学会的,但花的时间就会很长,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辅助练习方式进行帮助,则会事半功倍。

3、练习要以全体学生为主体。

确切地说,是练习所达到的效果要以全体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很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却最难做到。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技能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导致他们在完成练习后产生的效果有高有低,有好有差。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观察课堂,分层设计练习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也只有大部分学生的练习达到效果了,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更高水平的技能学练。

4、练习要以多元评价为依托。

教师必须重视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恰当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进度,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抓住评价的时机,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学练行为等进行引导,使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也应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评价中自我肯定,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关键词: 体育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高校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6-0511-05 文献标志码: A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a Quality Open Course Ware in Sport Sc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U Xuelin,YIN Hengchan,MA Qiang,DU Yin

Abstract:By using literature re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stud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47 courses selected from China Quality Open Course Ware (CQOCW) in sport sc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urse distribution,faculty development,construction,presentation and usage of course resources,and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The results shed light on the possibilities for improvement,on faculty structure,service range,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resources,sharing mechanisms,standardization,modular design,evaluation system,etc.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mentioned problem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QOCW in sport sc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sport science;Quality Open Course Wa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收稿日期:2013-04-07

作者简介:傅雪林(1977—),男,在读博士研究生,副编审,研究方向为体育心理学、课程与教材建设;殷恒婵(1963—),女,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马强(1976—),男,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杜吟(1985—),女,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

近年来,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的推动下,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国际化、共享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从国外的开放课件(open course ware,OCW)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再到我国高等学校正在开展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无不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这对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充分体现教育公平,服务学习型社会,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2]。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精品课程建设应根据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自2003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来,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大量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应用。这不仅有违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还造成了课程资源浪费,影响了体育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本文将从分析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入手,探究整合、优化、共享现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以及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对策,力求为推动体育学类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3—2010年教育部评选出的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共计47门。其中,专业课程40门,公共体育课程7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教育部官方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国知网、爱课程网等信息平台的相关文件和资料,以及与课程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相关的书籍、论文,为撰写本论文搜集信息和资料。

1.2.2 访谈法

通过访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相关专家和部分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了解和把握最新的文件精神,以及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撰写本论文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和实践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软件对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归纳分析。

1.2.4 比较研究法

将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信息进行纵向比较,同时也与其他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归纳出现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本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策略提供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布情况分析

截至2010年,教育部共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2 659门。其中,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约占1.77%,主要涉及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体育3大类课程。这些精品课程对我国高校体育院系和公共体育的良性发展、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

从表1的数据看,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数量从2003年的1门(公共体育课程)到2010年的9门(均为专业课程),每年评选的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增长迅速。这不仅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迅速发展和各高校的重视有关,还与体育学科专业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教师对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视和需求逐渐增大,以及现有部分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所起到的示范效应等有较大的关系。2011年10月,教育部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决定在原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国家精品资源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并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建设要求和评审指标体系,这既为各高校体育院系重新开展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和适应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也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和发展机遇。

表 1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年度分布情况

从表2和表3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立项数量上,省属院校所占的比重比部属院校大14.90%,师范院校与综合院校所占的比重基本相当,体育院校优势明显;但在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入选的27门课程中,有23门出自“211工程”高校,其中还有14门出自“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这些高校较专业体育院校更具综合优势。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这3类高校各自的优势,提高体育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将是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体育专业课程建设方面来看:专业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具有更大的优势,各占了42.55%和27.66%,合计为70.21%;综合院校虽然也有14门课程入选(占29.79%),但主要集中在公共体育课程上(占42.86%),而且入选的这7门课程均是“‘985工程’+‘211工程’”的部属高校所建。充分体现了这些重点综合院校在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方面的特点和绝对优势。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布在全国17个省、直辖市,主要集中在北京(11门)、上海(6门)、天津(4门)、广东(4门)等东部教育资源发达地区,共计31门,占66.0%;虽然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主要的省也有1~4门数量不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共16门,占34%),但就覆盖面积和示范效应来看,跟东部地区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与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师资力量强等因素有较大关系。随着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这一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各高校优质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将在最大范围内得以共享。

表 2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分布情况

2.2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分析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样也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其配套资源建设的主要力量。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在课程主持者的精心设计和领导下,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已基本建立起一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都相对较合理的师资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从事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教学或研究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组成。其中:课程主持者均为教授,大多同时兼任院长、副院长、系主任等行政职务,都具有较强的组织、策划和领导能力;在科研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方面,课程主持者都是具有较高水平和威望的学术型专家,都曾经或正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编或参与编写过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学历层次方面,课程主持者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获得博士学位有17人(占36.2%),获得硕士学位的有10人(占21.3%),并逐年呈现出高学位的发展趋势;在师资团队的成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主讲教师有197人(占84.9%),具有讲师及以下职称的35人(占15.1%),但主讲教师年龄普遍偏大(46岁及以上的有142人(占72.1%),年龄段过于集中。由于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逐渐改进和完善的过程,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以及大众健身和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与运动队训练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课程资源的类型、建设方式和呈现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师资团队的年龄结构、人员搭配不合理,将直接影响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表 3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布情况及课程类别

2.3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分析

2.3.1 教材建设情况分析

精品课程概念中所要求的“一流教材”这一硬性条件,对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的建设与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资料显示,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均有一本指定的主教材,有的还配有相应的教辅和参考书目。主教材大多为国家规划教材或省市重点教材;但由于部分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其配套资源建设缺乏延续性,更新不够及时,很多新版教材和新的优质课程资源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在参考书目中,国外优秀教材数量明显不足,使得很多一手的信息和资料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

2.3.2 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分析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统计数据显示,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总共可以浏览的资源总数为2 837个。如图1所示,按照资源的数量进行排序,依次为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文献资料、教学设计、例题习题、试卷、教学录像、实验实践、教学案例。这些可以浏览的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这2个最基本的方面。随着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战略的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改方案的不断推进,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上述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已不能满足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需求,这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

从可浏览的课程资源质量上看,展示类文字资源的质量相对较高,而且比较规范,并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教学录像资源建设滞后较多,在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只有19门课程配有教学录像,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理论课程(占68.5%),拍摄质量相对较好,而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录像只有41个(占31.5%),拍摄效果相对较差。在数量方面,教学录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有10个教学录像以上的只有6门课程,5~8个的有5门课程,1~4个的有8门课程。这不仅与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时数有很大的差距,还远远达不到新一轮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要求(全程教学录像)。这主要有2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类课程所用的场地较大、器材较多,学生的活动范围较大,经费投入多,从而加大了教学录像的拍摄难度;二是以往主要采用“先评后建”的评审模式,在后期缺乏对课程持续性建设和更新的检查与监督,这也对教师拍摄技术课教学录像的积极性产生了较大影响。

图 1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类型及数量

2.4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及使用情况分析

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可以看出,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仍以简单的资料分类堆积方式呈现给使用者,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和设计,使用者(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等)在参考和借鉴这些资源时,还要花很多时间对资源进行整理或拆分,这势必会影响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加之部分课程通过评审后即停止了课程资源的更新,部分高校并未公开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体育学类国家级精 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使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大量优质课程资源浪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应机制的顶层设计(如激励机制、共建共享机制、淘汰机制等),从而影响了学校、课程的师资团队等持续研发和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分析

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8次评审中,其一级评审指标(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效果)的调整很小,充分说明了这5大指标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中的重要性,见表4。少量细微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二级评审指标中。例如:从2006年开始,在“教学手段与方法”指标中增加了“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所占的权重有所降低;在2008年之前,“教学条件”指标的要求是“网络教学初具规模、经常保持更新、运行机制良好等”,之后则要求“建有教学资源丰富、功能比较齐全、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并能有效共享”。

评审指标变化较大的是其他评审指标。从2006年开始,突出了政策支持(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经费支持、人力支持、技术支持等),其比重从2007年开始有了大幅提升;从2008年开始,又增加了“辐射共享”指标,这既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做好了前期铺垫,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导向。

表 4 2003—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权重变化表

3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对教育部历年来颁发的相关文件进行研读和体育学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对策。

3.1 进一步优化课程团队结构,加强师资梯队建设

高质量的师资团队是提高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精品课程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基础。要建设好一门高质量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顺利完成教育部提出的转型升级要求,除了要对以往课程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以及教学和科研能力等进行重新调整外,还应积极吸纳擅长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教育技术骨干,以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升级课程资源,实现“三个转变”

以往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在设计时主要针对的是教师需求,主要用于教学展示和示范,虽然对教学课件的多样性进行了要求,但并没有对其完整性有更多的考虑。随着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和学习型社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势必将顺应这一趋势,将其服务对象扩展为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并为他们进行系统学习或自学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对于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来说,要实现“三个转变”,不仅要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还要顾及普通人群健身和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为此,必须突出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丰富性、适用性和易用性等特点,研发适合于网络传播的资源,尽可能地为使用者提供便捷,特别是技术类课程,更应注重通过完整教学录像的形式,将运动技术的训练方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展示给使用者。

3.3 加强与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的新形态教材建设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高质量的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时,应尽量以国家级规划教材为蓝本,并结合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注重教材内容与课程资源的一体化设计,实现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完整对接,以便更好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和社会体学者的“学”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具有多样性和交互性的拓展资源(如作业系统、试题库系统、在线自测系统等),以及数字化教材的建设与使用,并适时引进国外先进教材。

3.4 构建合理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课程资源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的基础,只有当大量的课程资源被应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作用和实现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大量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处于闲散状态或封闭状态,这明显有违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因此,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时,各高校应转变“自建自享”的传统观念,在确保课程资源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实现基本资源的完全共享和拓展资源的有条件共享。同时鼓励教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教学资源。教育行政部门则应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检查监督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退出机制等,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调动各高校和课程团队不断建设、完善、更新和共享自己的优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推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3.5 整合已有优质资源,实现协同创新和共建共享

在已建设好的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有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整体设计与规划、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评审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被使用的程度很有限,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对现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时,各门课程主持者应首先将现有课程的优质资源进行归类和整合,然后专业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体育院系再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资源优势和课程特色,实现跨区域、跨校、跨专业联合,协同创新。

高校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拥有者,教师是否愿意共享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成功的关键。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全局的角度对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进行顶层设计,适当加大运动技能类课程的经费投入,建立相对合理的教师考核机制、职称评审机制、工作量计算方式及学分互认模式等,促进各高校教师、学生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体育学类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真正成为高校体育院系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还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普通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避免出现学生只重视通过网络学习,而忽视了本学校教师的现场教学。

3.6 加强课程资源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提高利用效率

对课程资源进行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是使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化应用的关键。由于各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运行平台不尽相同,使得许多优质的课程资源不能通用,严重阻碍了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甚至造成大量优质课程资源浪费;因此,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和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运行平台和建设标准(如资源标准、技术标准等)势在必行。

在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上,应打破过去同类资源“罗列堆积”的模式,根据课程的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及课程资源进行模块化设计,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清晰的教学与学习思路,从而提高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利用效率。

3.7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前8次国家级精品课程都是通过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来的。在其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政策支持、辐射共享等指标均有相应的权重和具体二级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虽然这一评价体系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实践中逐渐得到完善,但这种“先评后建”的评价方式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使得许多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名义建设的优质课程资源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示范作用;因此,在对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时,应根据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新颁布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所侧重地建立一个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促进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的“常建常新”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