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赴港上市升温 多家上市公司开启“A+H”模式

  政策暖风频吹下,越来越多A股公司筹划发行H股,开启“A+H”双资本运作平台模式。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7家A股公司披露筹划发行H股股票的事宜。仅12月以来,就有恒瑞医药、均胜电子等上市公司宣布筹划赴港上市。此前,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多家A股龙头公司已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孚腾资本资本市场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张淑健认为,“A+H”模式通过打造两地上市平台,增加了上市融资的灵活性,同时引入国际化长线投资人,有利于优化股东结构。此外,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交易所纷纷发布支持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相关政策,驱动此轮“A+H”的热潮涌动。

  多家行业龙头公司投身“A+H”热潮

  12月9日晚,恒瑞医药公告称,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对于此次赴港上市的募集资金,公司表示,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包括但不限于)研发创新、产品商业化及公司运营等。

  记者梳理发现,若将时间线拉长至2024年全年,至少有恒瑞医药、均胜电子、安井食品等7家A股公司披露了筹划发行H股股票的相关事宜,其中多家公司为细分赛道的龙头公司。

  均胜电子12月7日披露公告称,为满足公司在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业务+资本”联动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满足国际投资人投资公司的需求,增强全球资本运作的能力,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与此同时,不少A股龙头公司已推进“A+H”上市进程,并于近日公告了进展。

  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在12月2日更新了赴港上市进展。公司称,截至目前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今年初,安井食品公告拟发行H股事宜,并表示此举主要为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

  快递物流行业首家“A+H”公司顺丰控股在11月27日顺利在港交所上市。公司此次发行1.7亿股H股,募集资金净额约56亿港元,发售价为34.3港元/股。

  北交所也有上市公司向港交所上市发起冲刺。康乐卫士7月10日公告称,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08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已于当天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公司向成为“北+H”第一股迈出了一大步。

  张淑健认为,“A+H”模式通过打造两地上市平台,增加了上市融资的灵活性,同时引入国际化长线投资人,优化了股东结构。其中,本身是A股的龙头白马公司,更容易被港股市场投资人认可,在有国际化发展的诉求和战略之际,通过港股上市获得海外融资平台,更有利于提升其海外市场知名度。

  赴港上市锚定全球市场

  A股公司尤其是龙头企业纷纷赴港交所上市的原因何在?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公司大多在海外市场深耕多年或者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规划持续拓展全球市场。

  作为国内制药行业龙头,恒瑞医药提出了“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将国际化放在重要地位。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的高端制剂产品已经进入40多个国家。公司还加速了创新药出海授权的步伐,通过与海外公司合作,目前已实现11项创新药海外授权。2023年,公司的海外营业收入达6.17亿元,毛利率同比上年增加7.57个百分点。

  均胜电子2024年上半年实现海外营收208.48亿元,占总营收的七成以上。在中国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品牌纷纷瞄准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出海扩展,且出海模式从纯产品出口向“研产销”全链条输出的新阶段,均胜电子已在全球主要汽车出产国配套了相应的制造基地或研发中心,能够快速响应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需求,赋能中国车企进行布局。

  今年以来,鼓励“A+H”模式的政策暖风也频频吹拂。一位接近市场的专业人士认为,与其他交易所相比,港交所在语言、交易制度、合规成本、二级市场的投研报告等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对A股公司来说是个好的选择。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