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来势汹汹,与各行各业进行着种种结合,汽车行业如今成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各大高科技公司纷纷入局智能汽车产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汽车领域掀起了一场场技术革命,这也给汽车厂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特别是在新能源化、智能化不断普及的当下,汽车行业变革的影响持续显化,国补退坡引发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新一轮价格战,车企退市、4S闭店潮不断;另一方面,存量市场加剧,拓客成本持续飙升,引发线索平台与经销商之间的激烈博弈。
对于身在变局中的汽车品牌来说,市场变了,用户变了,生意经营的策略也要相应变化。想要提档加速,穿越技术变革与行业巨变周期,以先驱之姿领跑市场新格局,车企必须找到一条新的用户经营、生意增长之路。
日前,百度营销和汽车信息网联合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作为指导单位的汽车行业AIGC营销峰会在上海召开,汽车信息网、品汇汽车总经理宋琤就“在新时代到来后,媒体应该如何使用AI能力助力品牌传播, 打造全场景、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从而提升品牌传播价值”进行了观点分享。
AI技术驱动汽车媒体全面转型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产生,用户获取信息从PC迁移到手机,一开始也只是有大量的APP出现在用户的手机屏幕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开始更习惯用大型APP平台来获取内容和信息,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演变成流量集中的大平台时代。
面对这样的用户习惯改变,宋琤对汽车行业营销也有新的思考。宋琤有着15年以上互联网从业经验,并拥有丰富创业和项目内部孵化经验,多次获得过亿融资。宋琤2016年加入百度,对百度体系下的产品拓展深耕,并建立百度汽车频道;2018年加入爱卡汽车,期间打造汽车媒体新业态和创新产品模式,并实现流量增长100%。过往的经历让宋琤对汽车媒体如何利用好AI工具,打造更贴合车企和用户双向内容营销新需求,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和规划。
宋琤表示,在时代的发展中,营销传播方式方法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技术在营销行业的应用,逐渐从帮助媒体整合资源、凸显新的创意表现形式,过渡到以技术驱动及资源售卖为主的精准定向投放,再到如今的大规模个性化、精准化的算法式投放。
在宋琤看来,汽车媒体今后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变革,将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建设技术能力、运营能力,将运营、技术与原有的内容能力融合,成为TMT数字新媒体;二是通过数字化运营方式,直连用户,管理潜客、车主的全生命周期;三是利用AIGC重塑内容生产模式、传播模式、营销模式。
对此,汽车信息网将充分进行技术融合,特别是借助AIGC的技术,进行迭代升级,成为具有快速、海量内容生产和信息分发与传播的平台。而品汇汽车作为原创优质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其旗下的汽扯扒谈、马达视频、E车汇和达车汇,也将充分做到差异化、个性化。
此外,在数字化时代中,汽车信息网还研发出覆盖传播闭环、厂店联动和潜客直连的服务产品,真正意义上的找到了通过内容、运营、技术,助力品牌完成从传播、管理、运营到孵化的全闭环数字化链路。
汽车行业“数智化”营销势不可挡
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乘用车销量2356.3万辆同比增长比9.3%,新能源汽车的占有率达到25.6%。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当前,汽车营销已从传统的媒介投放转化为现在的数据及技术整合驱动营销,汽车行业商业模式从依赖交易价值向聚焦用户价值转型。
而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内容的不断升级,是公关营销传播的两条主线,在汽车营销中尤为典型。汽车营销技术性强、圈层化强,而且因为汽车价值高,购买决策慎重,实现转化更难。因此更要创新运用新技术,在实现共享共创同时,更好坚守以内容分享价值的传播理念。时代巨变之下,更需要回归本质,用真实信息为客户和消费者创造价值、构筑信任。
当下的汽车营销领域和汽车行业一样百花齐放,各种营销传播方式层出不穷,5G加速内容和场景的升级,视频化、移动化、知识化、智能化转型使得数字营销的新业态、新模式源源不断地产生,为汽车营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在新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汽车营销必须充分利用好新一轮数字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红利,在创新和变革中实现破局。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柴占祥表示,新能源、智能化、共享出行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传统汽车行业的格局正在被重塑。AIGC作为新兴技术,将对整个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
针对新技术对于新营销的赋能,长安深蓝汽车营销服务中心副总经理汪明飞表示,对于车企而言,用户运营是重要的切入点和机会点。在新的营销模式下,车企依托强大的数字化建设进行系统重构,将更加关注整个用户生态和私域运营。
宋琤表示,目前,汽车信息网拥有包括内容智能创作和分发、经销商传播赋能、潜客直连、车主群服务四个已经成熟的数字化产品。汽车信息网和品汇汽车,将以汽车媒体向TMT新生态转型践行者的身份,变革成一个基于技术革新与AI人工智能融合的汽车行业新媒体,以终为始、直连用户、赋能品牌,达成共赢的新业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王彦彬:油电同价 为双碳贡献远程力量
尽管受疫情影响,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销量惨淡,但各地区产业参与和建设的热情仍旧高涨,尤其是产业发展的“弱势地区”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奖带补”的政策方向即焦虑不安,也更翘首以盼!9月5号国家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在在202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讲话中,透露出财政部对于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政策的最新思路,为弱势地区申报示范城市提供新思路!
9月4日黄冈市向湖北省相关部门申请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公开“恳请”省厅在申报审批、政策扶持上予以适当倾斜,请求与武汉合作,通过城市群的形式申报示范城市。氢云链认为,黄冈市代表了若干“弱势地区”期望搭上这班政策列车的心态!
在流出的国家燃料电池汽车“以奖代补”的政策中,计划对燃料电池设置一定的门槛,在地域等方面对申报城市进行限制,从而集中力量发展产业,避免一哄而上。类似黄冈市的地区不在少数,只能通过城市群联合申报的形式获得政策红利。可怜的是,部分地区连“抱大腿”的资格都没有。
在财政部最新的政策思路中,鼓励“在全国范围内以产业链优秀企业为纽带,企业所在地相关城市进行联合申报”,这意味着申报城市将首次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以产业链接为纽带,让更多的地区能够加入、惠及到氢能产业的发展大潮中来。
1、城市群联合申报成趋势
氢云链认为,黄冈市可能将联合武汉申报燃料电池示范城市,城市群联合申报成趋势。
图1?黄冈市申请氢能示范城市会议现场
黄冈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新华表示,黄冈市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工作具备多方面的优势:
一是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格罗夫氢能产业园项目由协调小组举全市之力推进项目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吸引全球氢能源产业战略创新资源向黄冈汇聚,将氢能产业培育为我市主导产业。市长邱丽新多次召集专题会议研究示范城市申报工作。
二是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黄冈面积大、人口多,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具有广阔的终端产品市场。
三是申报条件基本满足。全市已建成中船712所燃料电池生产基地,格罗夫氢能产业链项目稳步推进,已启动氢能产业规划编制。正在组织实施50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计划年内建成一座日加气量500公斤以上的加氢站。
刘新华恳请各省厅从革命老区、疫情灾区、1+8城市圈等扶持帮助的角度,支持黄冈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在申报审批、政策扶持上予以适当倾斜,并牵线搭桥,促成武汉市和黄冈市合作。
黄冈可以说是国内部分地区的典型代表:经济实力较差、产业基础较弱,但发展氢能产业的意愿较为积极、氢能产业项目推动较快。
在上一阶段,纯电动汽车“大水漫灌”的补贴政策导致各地项目一哄而上,最终一地鸡毛。在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政策中,国家显得十分谨慎,“以奖代补”的政策征求意见稿甚至是向两市六省定向发布。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黄冈等地区目前面对着这样一个困难: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的成功概率很低。
表1列举了4.23后表态参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申报的地区。可以看到,将近一半的地区面临着与黄冈相似的困难。城市群联合申报必将成为一个主要的趋势。
除了黄冈之外,还有另一类地区问题更加棘手:经济实力较差、产业基础较弱,发展氢能产业的意愿较为积极,但省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缺乏氢能发展意愿,没有进入征求意讲稿“两市六省”的范围。这样的地区甚至连申报的资格都欠奉,很可能将错失宝贵的产业发展机遇——这已经涉及到产业发展的公平问题。
表1?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申报相关信息
2、财政部:不一样的“城市群”申报新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最新的态度为黄冈等城市带来了新的希望。
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在最近的讲话中,介绍了财政部对于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政策的最新思路:
图2?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
一是重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强调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示范期间中央财政将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应用给予重点奖励。
二是重点支持城市群开展示范应用。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在全国范围内以产业链优秀企业为纽带,这个企业所在地的相关城市进行联合申报。城市之间明确牵头城市和任务分工,形成产业链条各环节环环相扣、强强联合的态势。
三是重点开展新技术、新车型的应用示范。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在合适场景下可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有力补充,本次示范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向重型货车倾斜。示范城市群要找准和依托应用场景,不断降低燃料电池汽车购置及运营的成本,即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条:城市群联合申报“以企业为纽带”,鼓励企业所在地的相关城市联合申报,而非简单地通过地域毗邻关系或行政区域划分;补贴政策不再强调对于发展地区数量的限制,申报门槛一定程度上将有所降低。
这很可能意味着:(1)“城市群”可以跨越省级行政区域的划分,而不是必须由同一省份的兄弟城市组成。(2)申报城市的范围将不再局限在流出的征求意见稿中的两市六省,而是扩展到全国范围——只要地区有优秀企业作为纽带,那么三沙市也能够尝试与哈尔滨市组成城市群联合申报!
财政部鼓励基于产业链之间的城市合作,而不是简单地限制示范城市的申报区域来防止各地方一哄而上。燃料电池产业将不仅仅是富裕地区和资源型地区的游戏,在取消了“大水漫灌”的同时,后进地区仍有机会参与到这一产业中来,甚至还能起到一定的扶贫作用。
这对于黄冈这样“先天不足”的城市而言是一个极大的福音——只要当地有若干出色的龙头企业投资项目,就可以尝试与该企业所在的其他城市组成城市群进行申报。
从政策角度而言,打破行政区域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改革,对于燃料电池产业和汽车产业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氢云链认为,这与汽车产业政策中市场化、公平化的精神一脉相承,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与地方保护,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传出的城市群申报消息,基本都是由省内兄弟城市组成,如山东地区、广东地区等,尚未出现跨省的城市组合,在政策上取消了限制之后,各地方在思想上也需要进行革新。
另一方面,氢云链认为,国内需要探索可盈利、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并积累管理经验。2019年7月补贴大幅退坡后,新能源汽车市场急转直下,直到今年7月才恢复同比增长。纯电动汽车、风电、光伏等一系列产业表明,依赖政府补贴和政府采购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政府驱动的市场不可能实现健康发展。只有探索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实现产业自我造血,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化,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也同样是宋秋玲巡视员对于燃料电池补贴政策的第三个要点的要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年3月29-30日,由电车资源、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运联智库提供支持的“2023 第六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会暨第七届新能源商用车“金熊猫奖”颁奖盛典”在成都隆重举行。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轻商事业部总经理王彦彬先生,发表题为《油电同价 远程引领新商用车时代》的主题演讲,他表示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将继续聚焦市场变迁不断推陈出新,以新产品、新模式、新生态赋能客户高效运营,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赢战新未来,为国家“双碳目标”的早日达成贡献“远程力量”。
全球新能源化浪潮?重塑商用车产业
前瞻布局?远程引领商用车新能源变革
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2023年中国正在快速向全球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当年销量进入千万量级”的国家进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市场化阶段,正在跨越从量变到质变的门槛。政策和市场双驱动下,商用车行业生态正在重塑。?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成立于2014年,是吉利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作为中国首个聚焦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集团,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形成了“以研发为先导,聚焦绿色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商用车产品与业务发展方向,以科技为引领,以用户为核心,聚焦创领零碳陆运和可持续未来。致力于实现“创造智慧互联,引领绿色商用”的企业使命,推动商用车产业变革。
领跑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领导地位牢不可破?
五款车型荣获六项“金熊猫”大奖 当之无愧
2022年,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整体销量排名行业第一;2023年1-2月,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同比增长262.7%,累计市占率22.8%排名第一;远程新能源物流车同比增长397.0%,累计市占率高达29.8%排名第一,新能源轻卡累计市占率达41.7%。历经多年积淀成长,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已经实现了国内新能源赛道的领跑。在国内市场持续发力的同时,远程也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与海外伙伴一起推动全球城市物流车的能源变革。
在29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金熊猫奖”颁奖典礼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一共荣获了六项物流车销量大奖,分别是物流车年度总销量TOP奖(排名第一)、中面年度销量车型TOP奖-远程星享V6E(排名第一)、大面年度销量车型TOP奖-远程星享E6(排名第一)、小卡年度销量车型TOP奖-远程锋锐F3E(排名第二)、轻卡年度销量车型TOP奖-远程星智H(排名第一)、轻卡年度销量车型TOP奖-远程星智E200(排名第五)。
销量第一的背后,是用户对品牌、产品的信任,是品牌与用户构建关系的开始。商用车行业正处于大变革的风口,用户的需求焦点也不再集中于单一产品上,在产品能够解决其所面临基本问题的同时,以最优的成本拥有过硬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以最高的运营效率获得稳定的高收入,成为其最大的希望,商用车已进入新的时代。?
研发为先导,布局绿色智能新一代商用车?
以技术引领,“智造”绿色智慧交通生态圈
强大的研发实力是满足用户多元需求的保障,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中央研究院,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汇聚了全球超2000名研发工程师专注于商用车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开发,负责在乘用车技术基础上的全新一代绿色智能商用车产品的研发。截至目前,累计申请专利2400项,其中包括大量新能源汽车相关核心技术专利,主导并参与67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制定。
在关键的三电技术领域,远程智芯三电系统集成项目涵盖了电池系统、电驱动系统、域控等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形成在三电系统核心领域的领先地位。
布局五大产品线专业制造基地,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智慧工厂。并形成了“制造中心+商业生态”的布局,积极与当地资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实现优势互补,助力打造上下游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生态圈效应,同时拉动就业推动当地商用车新能源化转型,建设绿色智慧交通生态圈。
多能源并举,城配物流全场景覆盖
场景定义商用车,用户共创爆款产品
针对城配物流领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布局了VAN车及卡车两大产品线,并打造远程星智、远程星享、远程锋锐三大产品矩阵,其中VAN车已覆盖5-8方产品,卡车已覆盖3.5T-12T产品,形成了以纯电、增程为核心,拓展甲醇、混动、氢能等多能源型动力技术路线,充分满足城配物流用户全场景、多样化需求。
产品是品牌与用户沟通的桥梁,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深入了解用户诉求,持续打造爆款创富工具。
快递快运、商超配送和冷链以及短途城郊城际运输场景下,对续航长短、承载大小都有不同的要求,标准配置的产品容易造成资源闲置或者存在明显短板;城配物流中经常面对临时补货的情况,一车拉不完、两趟不划算;搬家物流、酒水运输、末端冷链等更加复杂的场景,既需要灵活机动进出方便,又需要大容量大承载。
远程与用户持续沟通,通过不同动力、续航、承载、货厢空间等组合模式,在远程星智H、远程星享V和远程锋锐等爆款产品基础上,开发专属定制车型,实现产品共创、精准解决场景痛点,为用户增效创收。
接下来即将上市的远程锋锐全新微卡,将形成最完善城配物流产品矩阵,覆盖更多细分应用场景,为用户带来超值运营体验。
以货为中心,引领商业模式变革
远程无忧计划,引领商用车“油电同价”新时代
王彦彬表示首次购买新能源产品的用户大部分是初入城配物流行业,打破“套路”,快速实现稳定收益,是用户伙伴面临的首要问题。
远程新能源轻商业务通过服务模式创新,为用户伙伴提供全价值链增值服务,融合各大运力平台及战略合作伙伴优势资源共建产业生态,合力打造“远程e家”超级共享聚合平台,以数字化+全链路商业运营,创建一个串联起人、车、货、金融、场、运等多个维度的“微生态”, 实现从以“车”为中心到以“货”为中心的全新商业模式,助力用户以最“简单”的方式赚取更多财富。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通过营销模式创新,打造“远程无忧计划”?通过“油电同价、保值无忧、运营无忧”三个维度,能为用户提供“买、用、退、换”一体化的购车解决方案,精准解决“首付高、月供高、残值忧虑”等实际痛点,大幅降低用户TCO,打破商用车能源切换最后壁垒,实现商用车领域“油电同价”,引领新商用车时代。
以星智H为例,通过远程无忧计划用户月供比例直降29%,每年可节省3万多元能源消耗支出,官方保底回购彻底打消用户残值焦虑。
新能源国补退出,再加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导致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甚至紧缺,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近期国务院及地方亦密集出台政策,对新能源商用车大开方便之门,新能源商用车经济性优势愈发凸显,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驱动下,促进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新能源商用车已进入新的时代,如何打破“油电价差”壁垒,实现“油电同价”、由单一产品向全生命周期和全价值链的服务生态转变,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王彦彬表示,未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将继续秉承“创造智慧互联,引领绿色商用”的品牌理念,聚焦市场变迁不断推陈出新,以新产品、新模式、新生态赋能客户高效运营,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赢战新未来,为国家“双碳目标”的早日达成贡献“远程力量”。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车资源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