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新能源计划(北汽新能源发布2029计划)

根据BAIC新能源发布的信息,截至2019年,其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已达50万辆,而未来十年,BAIC新能源发布了2029规划,致力于打造两个世界级企业的愿景。

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提出,要完成上述企业愿景,需要采取三大措施。首先是构建数字R&D能力,整合全球优质资源、顶尖技术和专业人才,基于全球六国八地的R&D布局,打造万人以上的R&D团队。二是丰富新能源汽车产品谱,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个以上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个以上全新产品,全面实现L4-L5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量超过50%;三是打造AI工厂,实现C2M的个性化生产,满足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优秀的个性化制造服务。

此外,马还提到,BAIC新能源还将构建以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为主的能源驱动体系,建设基于5G/6G的车-路-云大数据管理中心。打造线上线下、体验交付的整合营销网络体系;构建能源网与车、车与车、车与能源网的智慧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北汽新能源2029规划。

2020年1月初,BAIC新能源公布了2019年的销售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BAIC新能源累计销量达15.8万辆,同比下降4.69%。然而,尽管销量如此,BAIC新能源在2019年成立了行业内唯一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率先推进换电业务,建设160座换电站,完成京牌整合,为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ARCFOX等造势。这些成绩值得肯定。放眼未来十年,BAIC新能源已经拿出了2029规划,如何落地将成为BAIC新能源未来的重点。

百万购车补贴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

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简而言之就是一定要生产出一定数量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纯电续驶里程越长、能耗越低,获得积分就越多。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国家促使企业自身发力,主动去提倡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方式,毕竟一直靠政府补贴不是长久之计,根源上还是要人们自发的去使用

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

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这一计划可谓雄心勃勃。

上汽今年的新能源销量目标是150万辆,350万辆意味着未来两年复合增长率需超过50%;2021年上汽宣布的2025年新能源计划是270万辆,新目标直接增长了30%。

上汽要如何实现这样高速的增长?如此大幅提速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01

面向350万辆,四大自主品牌再定位

销量,从来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在来看,中国正处于新能源市场的上升期。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在战略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3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25%,今年预计将超过35%,到2025年将超过45%。

更重要的是,用户购买因素正从燃油车时代的’功率、马力、油耗’等,向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的’电力、算力、体验’等逐渐转化。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用户认可的背景下,上汽近年来已经完成了面向智能电动化转型的的自主品牌体系搭建和产品矩阵的初步构建。

本次三年战略中,上汽对智己、飞凡、荣威、MG四个自主品牌进行了更为细化的排布,使其形成合力,成为未来350万辆目标的基石。

在新战略中,智己定位“高端纯电智能汽车品牌”,飞凡和荣威将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MG定位“全球知名汽车品牌”。

其中,智己将率先搭载上汽最新的三电和智能化技术创新成果;飞凡和荣威将提供纯电、插混等多种新能源解决方案,MG将传承百年经典,赋予动感、潮流、时尚等全新理念,让全球用户爱上中国车。

今年下半年,智己第三款车型全新智能中型城市跨界SUV C车即将亮相;荣威品牌首款搭载全新架构、全新电池技术的新一代中高级电动轿车则将上市;继中国首款全球电动车MG MULAN在3月份突破单一车型海外销量万辆大关后,纯电跑车MG Cyberster也将在年内全球同步上市。

未来三年,智己将推出4款全新车型,飞凡、荣威、MG将发布13款以上新能源产品。

至2025年,智己汽车将力争完成整车年销量30万辆,进入全球新能源车企的第一阵营。

包括飞凡、荣威、MG在内的上汽乘用车体系实现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70%,突破100万辆。

02

根技术支撑多品牌发展

一个集团,有四个专注或深度覆盖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品牌,在中国汽车集团中是十分少见的。

事实上,今年上海车展正显示出智能电动的多品牌趋势。广汽集团在埃安品牌之外,成立了高端化的昊铂品牌;长安集团旗下的深蓝则首次独立参展,改名深蓝汽车,与阿维塔并肩作战。

但多品牌策略成立的前提是拥有强大深厚的根技术支持。

在此次新战略中,上汽显然加快了对根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在电池领域,上汽魔方电池通过“预、导、卧、隔、疏”的电池包创新设计,已经实现动力电池系统的零热失控;

在电驱上,“碳纤维转子电机+800V高压电驱”构成的全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使上汽的产品能够轻松进入“2秒加速俱乐部”,并实现快速补能;

由此,上汽将挑战9.5km/kWh的行业整车能耗新纪录。至2025年,智己品牌车型将成为上汽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量产产品;

而上汽计划在2025年将内燃机的热效率从目前的43%提升到47%,从而实现更好的混动能好表现。

在决定整车智能化水平的电子电气架构上,上汽将推出“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全栈3.0智能车解决方案,包括自研智能车广义操作系统,实现车内、车云间软硬件资源的跨域融合,由此将车内控制器减少一半、线束减少1/3、系统反应速度提升至毫秒级;

在汽车控制领域,上汽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技术,将制动、驱动、转向、悬架控制等功能全部纳入其中,实现车体6自由度集中控制,使车辆在不同驾驶模式和各种路况下,始终保持车身稳定,将安全和舒适带到新的高度。

智己将于2025年上市的E和F车型将率先应用3.0智能车解决方案和VMC技术,实现智驾、智舱和车控全新的智能化体验。

在生产制造方面,运用CTB、一体式压铸等先进制造集成技术,创新电动智能汽车的软硬件生产流程,将实现简约化、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2025年,上汽临港电动车专属全球样板工厂将建成投产。

03

明确规模竞争策略

新的品牌阵容,扎实的根技术,成为上汽改变竞争策略的基础。

在此前的电动智能市场竞争中,许多车企延续燃油车时代高研发投入到先进技术产出到高品牌溢价的技术竞争策略,但却未能充分奏效。

究其原因:电动化已完成了初期用户认知阶段,用户群高溢价的尝鲜者向更广泛的主流用户渗透,价格成为用户痛点,市场进入“快鱼吃慢鱼”的份额争夺期;

智能化仍在技术探索阶段,未能形成真正的用户爽点,难以对价格和销量形成有力的支撑。

于是,上汽快速拿出了适应当下电动智能市场的竞争策略:为用户提供同等车型“价格最优”、同等价格“配置最优”的整车产品,形成规模竞争优势。

“让用户用一样的钱,享受更安全的出行体验;让用户用一样的钱,跑更远的路;让用户用一样的钱,拥有更全的功能体验。”祖似杰在演讲中表示。

这一策略目前已在智己LS7、飞凡F7身上开始验证。

目前智己LS7每周交付量呈快速单边上涨趋势,4月第一周的销量已经稳居中国30万以上纯电SUV市场的第一名,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新黑马。

飞凡F7上的巴赫座舱已成功出圈,其应用业内首创的双向双区独立影院场景、会拐弯能跑步的3D矢量音效技术、获得中汽研“舒适之星”的巴赫座椅都成为重要的卖点。

“上汽集团将自我加压、自我革命、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推进创新转型。”在演讲结束时,祖似杰说道。

显然,即使有技术、有品牌,350万辆对于上汽也绝非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但却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淘汰赛已经开始。

上汽,正在为通向未来的入场券,全力以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